① 貴州有多少個省級工業園區
省級一類工業園區
1、貴陽市小孟裝備製造業生態工業園區(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2、遵義市仁懷名酒工業園區(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3、福泉市工業園區(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4、貴陽麥架沙文高新技術產業園(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5、息烽縣磷煤精細化工工業園(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6、清鎮鋁煤生態工業園區(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7、遵義市匯川機電製造工業園區(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8、遵義市湄潭綠色食品工業園區(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省級工業園區一類培育區
1、金石工業園區
2、白雲鋁及鋁加工基地
3、修文工業園區、
4、桐梓煤電化工業園區
5、遵義市和平工業園區
6、遵義市湘江工業園區
7、安順市民用航空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
8、夏雲科技工業園區
9、安龍工業園區
10、興義市清水河工業園區
11、黔東工業園區
12、畢節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13、貴州大龍經濟開發區
省級工業園區二類培育區
1、貴州安順西秀工業園區
2、畢節市黔西北產業園區
3、黔西縣循環經濟工業園區
4、畢節試驗區黔西承接產業轉移基地
5、凱里爐山工業園區
6、從江縣洛貫產業承接區
7、長順縣威遠工業園區
8、丹寨縣金鍾工業園區
9、威寧縣工業園區
② 貴州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中的現代化工業主要包括哪些
主要是現代煤化工、精細磷化工和新興的精細化工、橡膠製品、鋇鹽等現代化工產業。
在基礎能源產業方面,貴州將圍繞構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推動煤炭、煤層氣、頁岩氣、生物質能源、淺層地熱能等基礎能源產業加快發展;在清潔高效電力產業,深入推進清潔高效電力產業發展,促進煤電清潔高效發展,優化水電發展,有序發展風力、生物質發電,加快構建生產運行穩的電力供給體系。
以下是現代化工業特徵的相關介紹:
現代工業主要特徵有:
①即勞動手段的機械化、電氣化、強速化、精密化和自動化;
②工業結構現代化。主要指產業結構與規模結構的合理組成比例;
③工業生產組織現代化。生產實現高度集中化、專業化、協作化和聯合化,具有較高的勞動生產率;
④工業企業管理手段和方法現代化;
⑤工業職工結構的現代化。要求擁有大量素質高、技術熟練的生產工人、科技人員與管理人員。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現代化工業
③ 2015年貴州省工業增加值是多少
2015年貴州省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口徑為全部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增加值3550.13億元,比上年增長9.9%,
2015年貴州省工業強省戰略進展明顯,工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工業帶動促進作用增強。
具體情況如下:
——工業經濟規模擴大。面對持續加大的工業經濟下行壓力,貴州省深入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扎實開展「雙服務」行動,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拓寬產業發展空間。2015年貴州省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口徑為全部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增加值3550.13億元,比上年增長9.9%,「十二五」時期年均增長14.3%,高於「十一五」時期0.2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同期4.7個百分點。
——工業企業快速增多。2015年末,貴州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4145戶,比上年末凈增250戶。隨著企業數量較快增加,工業產品覆蓋面進一步拓寬。2015年末,貴州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大類行業全覆蓋,中類行業覆蓋率為82.1%,共生產工業統計范圍內的工業產品282種,產品覆蓋率為49.7%。
——輕重工業同步增長。貴州省立足產業優勢,加快以「五張名片」為首的輕工業發展,輕重工業呈協調發展之勢;立足資源優勢,穩定重工業發展。2015年貴州省規模以上輕工業增加值1374.19億元,比上年增長8.3%;重工業增加值2175.94億元,增長10.9%。「十二五」時期,貴州省規模以上輕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5%,重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3%。
——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競相發展。2015年貴州省煤電煙酒四大傳統行業實現增加值2069.0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58.3%。其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增加值716.05億元,比上年增長10.2%;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684.68億元,增長5.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364.53億元,增長4.2%;受國家計劃控制,煙草製品業增加值303.81億元,下降2.3%。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引領產業轉型升級。2015年貴州省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2.0%,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9.0%。
④ 貴州支柱型產業有哪些
支柱產業有很多,包括電力工業,旅遊.
電力工業,西部大開發的契機,「西電東送」使貴州經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電力強勁拉動經濟增長 ,「黔電送粵」協議簽訂後,貴州當即開工建設「四水四火」共538萬千瓦的電源項目,總投資約300億元。2003年進入投產高峰後,由於這批項目不能滿足「十五」期間送電廣東省400萬千瓦、「十一五」期間再增送廣東400萬千瓦和省內用電的需求,全省又開工(或進入施工准備)11個共1584萬千瓦的電源項目,總投資620億元以上。如果加上總數2340萬噸大型煤礦和數百家中小型煤礦建設的投資,全省僅電力和與電力直接相關的煤礦的建設投資就大大超過了1000億元,預計將達1300億元左右。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集中了這么大的固定資產投資,在貴州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在全國各省、市、區的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旅遊業,從2005年,貴州旅遊收入以49.85%的速度實現前所未有的高增長,全年旅遊總收入達250億元,充分展示了貴州旅遊資源在中國乃至世界的不可替代性,昭示了貴州旅遊業能夠成為黃金產業的燦爛前景。最具閃光點的黃果樹瀑布節、「十一」黃金周、春節黃金周、文化精品「多彩貴州風」,吸引了大量的海內外遊客,成為貴州旅遊的助推器。旅遊業必然成為貴州最具比較優勢和發展前景的產業。實踐證明,旅遊產業是我省的黃金產業,最有條件實現跨越式發展。發展旅遊產業,是我省依託特色資源、促進經濟增長、增強綜合實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把我省建設成為自然風光與民族文化相結合的旅遊大省,加快把旅遊業培育成為我省支柱產業」的總體目標,是從省情出發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決策,奠定了旅遊業在貴州經濟建設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地位。當前,貴州旅遊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從總體上看,把我省建設成為旅遊大省,時機已經成熟。西部大開發的成效為旅遊業發展創造了條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發展旅遊業創造了更加廣闊的市場,中國成為旅遊大國為我們提供了機遇,我省旅遊業有了良好的基礎,各級領導對發展旅遊業高度重視。我省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擁有神秘雄奇的自然景觀,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悠遠凝重的歷史文化,舒適宜人的氣候條件。這些豐富的旅遊資源加之日漸看好的市場前景,決定了旅遊業必然會成為貴州最具比較優勢和發展前景的產業,完全有希望成為旅遊大省。
旅遊業可以成為率先實現貴州歷史性跨越發展目標的產業。旅遊業在貴州經濟發展中在經濟結構調整優化中,一再顯示出不可替代的優勢,市場的比較優勢、資源的比較優勢日益彰顯出來。我省旅遊業已連續五年持續穩定地保持了30%以上的增幅,「十五」末年更是達到了35%的高增長,圓滿完成「十五」期間旅遊總收入增長25%的總體目標。旅遊總收入在全省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2000年到2004年平均每年增加1.05個百分點。從目前的情況看,我省旅遊業總收入相當於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已經達到13%,在全國已經處於比較高的水平。在我省經濟發展中,旅遊業確實具有「吹糠見米」之功效。
觀念創新的程度,決定發展的深度;工作落實的力度,決定發展的高度。我們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善於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努力實現旅遊業發展的歷史性跨越。旅遊產業興,旅遊大省立。
⑤ 貴陽有幾個工業區
截止2020年,貴陽的工業區有:
1、貴陽白雲經濟開發區:
貴陽白雲經濟開發區是我國務院確定的黔中產業帶和「南、貴、昆經濟帶」的核心區域,開發區已形成以鋁及鋁加工、新材料生產、信息產業、機械製造、食品醫葯等產業為骨乾的工業體系。
已吸引了娃哈哈、江蘇法爾勝、天津電纜廠等東部大企業及韓國可林普、新加坡德義鋅業、加拿大華加礦業公司等外商獨資企業來投資建廠。
2、小孟工業園區:
小孟工業園區是貴陽市重點建設的一類工業園區和貴州省重點打造的國家級新型工業化基地。園區規劃范圍北至西南環線及南明河,南至花溪區青岩鎮楊梅村,西至將軍山,東至鳳凰山,總面積約83平方公里。
3、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全國53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也是貴州省內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建設用地面積為6.52平方公里,分為金陽科技產業園和新天科技工業園,分別位於貴陽市金陽新區和新天園區。
(5)貴州加工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面對西部大開發的機遇,貴陽白雲經濟開發區提出四三三四 即搶抓西部太開發、建設大貴陽、金陽建新區、第二輪經濟強縣建設四大機遇、打造鋁及鋁加工、新材料、電子信息三太支柱產業。
力爭實現經濟總量三年翻一番,把自雲建成經濟發達和杜會進步的城市中心。現代化的工業區,市優美的園林生態居住區、具有文化特色的休閑旅遊貿易區的發展思路和建設。
「競爭力白雲、實力白雲、魅力白雲、富裕白雲、平安白雲和生態白雲」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白雲將在加強投資環境建設,突出產業聚集和產業配套等方面下功夫,為白雲跨越式發展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