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國製造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是多少2021
德國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在09-01-2021達2.5%,相較於06-01-2021的9.9%有所下降。汽車、機械、化工、制葯、食品、電子是德國製造業支柱。機械、化工、石化、材料不是低端產業,電子和集成電路也不是高端產業。關鍵在於盯隱如何將各種產業朝高附加值方向轉化。
資料擴展:
一從產值規模看,2012年德國製造業增加值達5343.6億歐元,佔GDP的比重為20%。
二從產業構成看,德國製造業主要集中在汽車製造、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和化學等高附加值戰略產業。2011年,德國製造業總營業收入為1.956萬億歐元,其中汽車產業、機械設備製造產業、化學工業、食品製造、焦炭和精練石油產品製造、金屬製品業、電氣設備製造業、基本金屬製造業等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51.49億歐元、2389.33億歐元、1639.49億歐元、1602.98億歐元、1380.8億歐元、1280.85億歐元、1167.61億歐元、1161.09億歐元,依次佔德國製造業總營業收入的19.2%、12.2%、8.4%、8.2%、7.1%、6.6%、6.0%、5.9%。
三從產業競爭力看,德國製造業是全球製造業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發布鬧則肆的《2012-2013年世界製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中,德國製造業競爭力僅次於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而美國、韓國分別位居世界第三和第四。此外,在德勤有限公司與美國競爭力委員會聯合發布的《2013全液轎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中,德國製造業競爭力僅次於中國,位居世界第二。與全球其他國家相比,德國製造業的競爭力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機電一體化」領域一枝獨秀;全球無與倫比的汽車製造能力;強大的創新能力;中小企業的成熟發展;擁有規模龐大的技術熟練的勞動力;高質量的基礎設施。
⑵ 19世紀末德國工業有多強大李鴻章嘆為觀止
德國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所崛起的世界一流的工業強國,在人類的近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896年,李鴻章出國訪問,第一站就來到了歐洲德國,因為德國是他這次出行的重要目的地。在訪問德國的這段時間里,他見識到了德國的強大,給李鴻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這個時候李鴻章才真正銷擾余的理解了什麼是工業強國。德國給他留下的震撼讓他久久不能平復。那麼當時的德國是個什麼樣子,為何會讓見多識廣的李鴻章驚嘆不已?
1896年的德國,是世界第三大工業強國,工業產值佔到了世界總產值的15%以上。盡管德國的工業產值和經濟總量略遜於英國,但德國的發展勢頭強勁,而且在很多領域已經超過了英國,取代英國只是時間問題。當時德國的鋼鐵產量超過400萬噸,佔到了世界的四分之一以上,德國的化學、電氣等領域在世界范圍內獨領風騷。1896年,英國人驚奇地發現,他們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產自德國,就連周末歌劇院里上演的歌劇也是德國人創作的,演員無一例外是德國人虧滾。
1896年的德國,城市化率超過了50%,工業和服務性行業的產值已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80%以上。德國擁李虛有漂亮的城市、整潔的街道、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四通八達的路網。當時德國的交通非常發達,特別是鐵路網遍布全國,鐵路里程接近5萬公里,位居歐洲第一。此外,德國還擁有完善的金融和社會保障體系,他們促進了德國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德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時德國人的生活質量遠遠高於日本,人均GDP是日本的數倍。
1896年的德國,早已實現了免費義務初等教育,德國初等教育入學率達到100%,文盲率不到1%。這一年,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物理學教授倫琴宣布他發現了X射線,並獲得了諾貝爾首次物理學獎。當時訪問德國的李鴻章成為第一個拍X光片的中國人。當李鴻章在一張膠片上看到了自己左顴骨內的彈頭「纖毫畢現」,連連稱奇,稱之為「照骨術」。可以說,當時的德國科技已經發展到了讓人驚嘆的程度。
1896年的德國,擁有非常強大的軍事力量,連英國人和法國人都非常忌憚。德國的陸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的陸軍力量。盡管海軍遜色陸軍不少,但海軍一點不弱,是僅次於英法的世界第三大海軍力量,而且發展勢頭迅猛。此外,德國還擁有發達的軍事工業和強大的戰爭潛力。為了對付德國嚴重的軍事威脅,英法被迫走向聯手。李鴻章在參觀了德國軍隊後曾感慨:如果我有10個營這樣的軍隊,甲午戰爭就不會敗給日本。當時德國太強大了,這是李鴻章傾慕德國的主要原因,也是李鴻章失落的主要原因。
⑶ 德國的農業等經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德國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很高。2008年共有農業用地1693萬公頃,約佔德國土面積的一半,其中農田面積1193.3萬公頃。2008年農林漁業產值為195.6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8%。農業就業人口85.5萬,占國內總就業人數的2.12%。2013年共有農業用地1669.9萬公頃,約佔德國土面積的一半,其中農田面積1187.6萬公頃。2013年農林漁業就業人口63.7萬,占國內總就業人數的1.5%。

德國是世界貿易大國,同23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貿易關系。德國產品以品質精良著稱,技術領先,做工細膩,但成本較高。德國出口業素以質量高、服務周到、交貨准時而享譽世界。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機械產品、化學品、通訊技術、供配電設備和醫學及化學設備。主要進口產品有化學品、汽車、石油天然氣、機械、通訊技術和鋼鐵產品。主要貿易對象是西方工業國,其中進出口一半以上來自或銷往歐盟國家。
德國的出口額2003年之後,連續六年保持世界第一出口大國地位。外貿長期順差,2007年德國出口額達9691億歐元。以企業營業額排名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有32家企業的總部設於德國。德國DAX指數則由30家市值最大的德國公司組成。德國具備專業技術的中小型企業也相當重要,約有1000家此類企業在各領域居領先地位而被認為是隱形冠軍。2013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27376億歐元,增長率0.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2280歐元。國民總收入21188億歐元。
⑷ 關於德國工業
德國經濟的主要支柱是工業,工業對於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5%,從業人員約占總勞動力的40%。重要的工業領域神咐有鋼鐵、采礦、精密儀器和光學儀器、航空航天、紡織和服裝、食品工業和造船工業等
汽車工業、機械製造、化工工業、電工電子業、食品工業成為德國的五大工業支柱,其銷售額占整個工業的游梁純58%
近年來,隨著信渣派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和廣泛應用,以信息技術、電信和新媒體為主體的德國信息產業高速發展,已成為德經濟增長的一個新亮點
⑸ 德國現在的工業水平如何(在世界上能排上第幾)
德國是全球八大工業國之一。魯爾區是德國的傳統煤鋼工業區。慕尼黑(寶馬汽車總部所在地)、漢堡、斯圖加特(賓士和保時捷總部所在地)、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總部所在地)也形成了強大的製造業集群。柏林、萊比錫、德累斯頓則是德國東部的工業重鎮。新興工業集中在慕尼黑一帶。
德國的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子、航天、汽車、精密機械、裝備製造、軍工等。德國產品以品質精良著稱,技術領先,做工細膩,但成本較高。德國的工業品在世界享有盛譽,而德國也是西歐最大汽車生產國。
目前德國在工業國家可持續發展能力排名第六。
⑹ 二戰時德國的經濟狀況怎麼樣
德國的經濟狀況,並沒有想像搜絕茄中那麼樂觀。
早在上世紀30年代德國工業有一個非常困難的局面。資金普遍短缺,導致了市場的停滯。該生產由於缺乏需求大幅下滑。失業人數非常高。

主要是因為,為戰爭努力在高賠償,一開始它已對德國施加的凡爾賽和約更困難,年輕的魏瑪民主的一個機會,通過政治行動促進經濟事件,並作為魏瑪共和國的經濟政策提供一個穩定的基礎。
只有在1932年他們公布了德國賠償高達3億美元,但從未支付。於是1923年11月在德國推出的貨幣 地產抵世察押馬克又稱為地租馬克,用以遏制當時的惡性通貨膨脹。
它取代了因通貨膨脹而一文不值的紙馬克 但只是作為暫時貨幣,不久後被國家馬克取代。馬克與美元掛鉤,以4.2馬克對1美元;馬克對紙馬克則是一對一兆。並限制其購買力顯著。
貨幣改革是為宏核德國貨幣整合的重要一步,但他們也有對德國人口的大部份財務狀況造成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