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介紹中葯材硫磺
中葯硫磺是中葯中使用了數千年的葯材,常外用治療疥癬,亦有很多口服的用途。
《中國葯典》:硫黃
【拼音名】 Liú Huánɡ
【英文名】 SULFUR
【別名】 硫磺、黃牙、天生黃
【來源】 本品為自然元素類礦物硫族自然硫,採挖後,加熱熔化,除去雜質;或用含硫礦物經加工製得。
【性狀】 本品呈不規則塊狀。黃色或略呈綠黃色。表面不平坦,呈脂肪光澤,常有多數小孔。用手握緊置於耳旁,可聞輕微的爆裂聲。體輕,質松,易碎,斷面常呈針狀結晶形。有特異的臭氣,味淡。
【鑒別】 本品燃燒時易熔融,火焰為藍色,並有二氧化硫的刺激性臭氣。
【炮製】 硫黃:除去雜質,敲成碎塊。
制硫磺:取凈硫黃塊,與豆腐同煮,至豆腐顯黑綠色時,取出,漂凈,陰干。每100kg硫黃,用豆腐200kg 。
【性味】 酸,溫;有毒。
【歸經】 歸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 外用解毒殺蟲療瘡;內服補火助陽通便。外治用於疥癬,禿瘡,陰疽惡瘡;內服用於陽痿足冷,虛喘冷哮,虛寒便秘。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油調塗敷患處。內服1.5~3g,炮製後入丸散服。
【注意】 孕婦慎服。
【貯藏】 置乾燥處,防火。
【備注】 (1)天生黃為天然升華硫磺。呈不規則砂狀結晶或顆粒狀,大小不等,黃綠色,微有玻璃樣光澤。質較硫磺純凈,其性味、功能、主治與硫磺相似。
【摘錄】 《中國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