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兵器工業第五九科研中試基地的具體位置在哪啊
中國兵器工業第五九科研中試基地在重慶江津雙福工業園區內
中國兵器工業第五九研究所隸屬於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是中央在渝事業單位,所本部位於重慶市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其主導專業有:自然環境試驗研究技術、特種功能材料工程化應用技術、精密成型及設備工程化應用、塗料塗裝技術研究、包裝及檢測研究、表面工程技術研究等,是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開發應用的大型綜合性研究所。現有在冊職工近千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70%。具有在專業領域內國內一流的研究、試驗、測試和開發實力。
在重慶、海南、黑龍江、甘肅、西藏和北京建有實驗場(站),在重慶江津雙福工業園區建設有大型科研中試基地。
『貳』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旗下多少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國兵工集團、中國兵工。也就是著名的 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公司,這個集團主要對外賣軍火,在國際上相當有知名度。
成員單位
1 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
2 中國北方工業公司
3 中國北方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4 中國兵工物資集團有限公司
5 兵工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6 北方通用動力集團有限公司
7 北方智能微機電集團有限公司
8 北方特種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9 北方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10 北方光電集團有限公司
11 北方信息控制集團有限公司
12 北方導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13 北方夜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14 北方激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15 北方通用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16 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17 哈爾濱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18 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19 北方凌雲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0 北京北方車輛集團有限公司
21 江麓機電集團有限公司
22 重慶鐵馬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3 湖北江山重工有限責任公司
24 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
25 晉西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6 豫西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7 遼沈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8 淮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9 西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30 東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31 北方華安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32 江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33 山東特種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34 北方華錦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35 中國兵器工業規劃研究院
36 中國兵器工業信息中心
37 中國五洲工程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38 北方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39 中國兵器工業試驗測試研究院
40 兵器人才學院
41 中國兵工學會
42 北方置業管理集團
43 北方發展投資有限公司
44 北京北方節能環保有限公司
詳見http://ke..com/view/173925.htm
『叄』 國營重慶雙溪機械廠的歷史
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國家出於戰備考慮進行三線建設,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以重慶為中心,用3年或者稍長一些時間建立起一個能生產常規武器並且有相應的原材料和必要機械製造工業的工業基地」。「三線建設」具體實施方案為:1964年下半年遷建少數工廠作試點,大部分工廠作好搬遷准備,1965年開始大規模遷建,重慶雙溪機械廠就是在這個背景下上馬的。1965年,根據毛主席關於加強三線建設的指示,在第五機械工業部的領導下,雙溪機械廠(代號:147廠)建廠。建廠廠址是抗戰時期由廣西內遷至重慶的原第四十兵工廠(廣西第一兵工廠)遺址。由東北齊齊哈爾和平機械廠(代號:127廠)、太原晉西機械廠(代號:247廠)等企業抽調技術人員參與組建雙溪機械廠。工廠利用河流自然沖積的山穀穀地建設廠房,並利用西南地區的喀斯特地形,因地制宜的在一些巨大的山體溶洞中建設秘密廠房從事軍工生產。
在1965年的3月10日,由東北齊齊哈爾和平機械廠,太原晉西機械廠等企業抽調技術人員組成的基建、設備、水、電等建廠先頭部隊來到了張家壩。三線建設選址的原則是「近水、靠山、分散、隱蔽」。西南多喀斯特地形,張家壩也不例外,暗河、溶洞密布,土地貧瘠。選擇那裡主要是因為有3個天然的大溶洞,適合做隱蔽保密生產,但後來發現最大的2號洞里老掉石頭下來,不適合做車間,1號洞最高,從山下進入一號空洞必須修建一條上百米長的纜車道。抗戰時期由廣西內遷至重慶的原第四十兵工廠也曾在那個山洞裡造過子彈。大部分車間建在冬暖夏涼的山洞裡,採光全靠電燈。山洞不是筆直的,生產需用的行車、軌道等依據自然的山洞走向一段一段地修建,拐彎的地方就沒有設,洞里高低不平,所以車間里還有台階。
雙溪機械廠定位為國產60式122毫米加農炮總裝廠。各種配件部分分別來自太原、包頭、成都及周邊其他兵工廠。工廠自創立開始,直接隸屬於中國第五機械工業部(兵器工業部)。兵器工業部改制為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後隸屬於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工廠成立後為國家國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有力支持了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
80年代中期,國際形勢發生變化,世界正逐步以對抗轉為對話,為應對戰爭突然爆發而建立起來的一些以軍品生產為主的三線企業,軍品任務銳減,企業經濟效益下降……。由於三線建設時期選址的廠址進山太遠、進洞太深,布局過於分散,普遍存在嚴重的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災害,國家的財產和職工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加之交通運輸不便、生產協調配套困難、生產成本高、產品市場競爭乏力、信息不靈、投資環境差、職工隊伍不穩定、人才流失嚴重等等。黨中央審時度勢,對三線建設制定了「調整改造,發揮作用」的八字方針。
隨著國家下達軍品計劃的逐步減少,雙溪廠的日子難過起來,廠里開始研發民品。上世紀70年代末,去勝利、大慶等油田考察後,依據廠里的技術、設備,研發用於油田採油的電動潛油泵,並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有了成品。潛油泵也是和很多廠協作生產,虎溪電機廠的電機、成都無縫鋼管廠的鋼管……雙溪廠組裝。廠里也試制過中文打字機,據說掙不了錢,項目也就沒有上馬。後來還生產過汽車起重機和煤礦用液壓支架,然而主要由於體制不容許專制為民用生產,大量產品不能規模化生產,以及廠區地理位置導致生產成本極高,壓縮了產品利潤空間,工廠的經營狀況惡化,債務負擔沉重,流動資金嚴重短缺,生產經營舉步維艱。在這種情況下,人才外流在所難免。
1984年,原重慶雙溪機械廠、四川慶岩機械廠、紅泉儀表廠、重慶渝州齒輪廠、重慶慶江機器廠、重慶平山機械廠、四川紅山機械廠、重慶鑄鋼廠、重慶青江機械廠分別納入了國家「七五」、「八五」三線調整計劃。計劃將上述三線兵工廠由偏遠的山區搬遷至重慶市近郊的巴南區魚洞鎮。
1990年新廠廠址破土動工。工廠進入邊基建、邊搬遷、邊生產的艱苦時期。
『肆』 想知道: 重慶市 西南兵工局 在哪
渝中區大坪,門口有個萬友康年大酒店,就是他家開的。重慶的計程車都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