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北地區工業基地
甘肅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涵蓋石油化學工業、航空航天工業、核工業和有色冶金工業。西部大開發實施以來,甘肅工業發展較快,連續四年工業增長速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003年,全省實現工業增加值449.81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389.81億元,同比增長13.02%。工業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
「工業強省」是甘肅加快發展的必然選擇
甘肅工業經濟雖然得到較快發展,但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在全國位次靠後的狀況長期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橫向比差距在不斷拉大。四年來全省GDP、工業增加值增速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但GDP佔全國的比重僅為1.1%左右,工業增加值佔全國的比重不足1%。從上述實際出發,甘肅省委省政府適時制定出「工業強省」戰略,並大力予以推行,旨在縮小差距,加快工業經濟的協調健康發展。
目前,甘肅工業結構呈現六大特點:以原材料工業為主的重型工業結構;以國有工業為主的所有制結構;以大中城市為中心的分布結構;資金密集型特徵比較明顯;以大型企業為骨乾的企業規模結構;產業布局呈現新的梯度格局。
針對這些特點,「工業強省」應強在哪裡?甘肅省經委黨組書記任繼東從三個方面做了詳細分析。
首先要使工業增加值在全省GDP中的比重不斷增加。長期以來,甘肅工業經濟佔GDP的比重呈現不斷下降趨勢,到2001年,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僅為33.18%。按照規劃,到「十五」末,全省工業增加值要達到55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佔GDP的比重提高到36%—38%,工業經濟總量在全國的位次上移2-3位。
二是工業稅收在全省財政收入中的份額不斷增加。目前工業稅金佔全省大口徑財政收入的60%左右。要使工業稅金佔全省大口徑財政收入的份額逐步有所提高,並力爭使工業稅金增長的速度超過財政收入增長的速度。
三是通過工業的發展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吸納更多的城鎮勞動力就業和提高就業人員的收入。甘肅省中小企業提供的就業已佔到全部工業企業提供就業的72%以上,近年來新增就業人口中80%以上在中小企業就業。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盡管『九五』以來結構調整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甘肅工業結構特別是產業結構仍存在影響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主抓工業的甘肅省副省長楊志明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甘肅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具體有五個方面:一是傳統產業比重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滯後。二是主導產業不突出,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不強。三是技術含量低,開發能力弱。四是以原材料、初級產品為主的產品結構。五是外向型經濟比重偏低。
楊志明說,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甘肅扭轉與全國差距不斷拉大趨勢進而縮小差距,實施追趕戰略的現實選擇。
對此,甘肅金川集團、蘭州石化等大型國企均做出了有益探索。
位於中國鎳都金昌的金川公司建立健全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企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增強了企業發展的活力。金川公司宣傳部長李逢國介紹:在3年多的時間內,公司經濟總量顯著增長,鎳的年生產能力從4萬噸增長到7.5萬噸,銅的年生產能力從不足2萬噸增長到12.5萬噸,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銅生產企業。目前該公司積極推進與上海寶鋼等大企業的戰略合作,抓緊進行公司的整體改制,年內將完成股份公司的組建,力爭在2005年底或2006年上市。
有著中國石化行業老大哥之稱的中國蘭州化學工業公司和蘭州煉油化工總廠,拿出各自拳頭生產企業並入新組建的蘭州石化分公司,不僅使「主輔分離」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將蘭州石化分公司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推上甘肅工業六十強的首位寶座,還採取積極措施,保證了存續企業中近十萬名職工的正常生產和生活。
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是工業強甘的必由之路
「堅持大中小企業並重、協調健康發展,是加快甘肅工業強省的必由之路。」甘肅省經委黨組書記任繼東分析說,「如果我們不把大的做強做優,甘肅工業就沒有中流砥柱,就缺乏帶動力和影響力;如果不把小的做多做活,實際上就不可能在量的方面有大的增加,就不可能在就業和其他方面有大的貢獻。」
因此,任繼東認為,一方面要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努力將現有大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切實提高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要扶持優強中小企業發展,對具備一定條件、產業和產品優勢明顯的企業,通過支持技術改造、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兼並聯合重組等手段和形式,促其加快發展,培育和組建大公司和企業集團,鼓勵中小企業成為大企業的搖籃和夥伴。這方面,天水市做的相當不錯。
天水市市委書記張津梁介紹說,天水工業緣於「三線」建設布局,1998年前仍有89%的企業屬於國有,1992年開始處於整體虧損狀態,改制任務相當艱巨。天水曾推行承包、股份合作,但均未有成果。從2002年始,他們認識到天水改制的重心在於「明晰產權」和「身份置換」,隨後以物化貨幣、減員分流,以法律形式確定職工身份的改制獲得了巨大成功。
截至2003年底,天水市縣區屬企業93%以上完成改制,其餘7%屬於公益性、服務性企業也逐步完成改制。2002年到2003年,天水所屬企業實現整體盈利,2003年工業增幅達17.4%,今年1到5月,增幅達19%,保持強勁增長。
由於「工業強省」戰略的有效實施,甘肅工業經濟運行由速度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呈現出速度快、效益好、質量高的新特點。今年前四個月,甘肅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49.64億元,同比增長19.4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3個百分點。
來自甘肅省政府的消息稱,該省工業增加值完成500億元、增長11.5%的年度目標,預計可以順利實現。 (楊毅 黃傑 程小旭)
中國經濟時報 2004年07月05日
⑵ 成都周邊有哪些工業園區
成都各個區磨蘆的工業園包括成都青羊工業區、成都高新工業區、 成都武侯工業區、成都錦江工業區、成都龍泉工業區、成都龍潭工業區、成都資陽工業區、成都金牛區工業園、成都現代工業港、成都成華工業區、青白江——新都工業集中連片區,基本上是一個區(市)縣一個工業集中發展區。
錦江區:錦江工業區位於中和鎮。
新都區:成都市新都衛星城工業區,始建於1992年,1993年經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2001年被列 為省級重點開發區。堅持「工業強區」理念,作為全區的「一號工程」,工業區獲得新一輪發展 的大好時機。新都衛星城工業區地處成都市北大門黃金地段,距成都市僅10公里。總體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分別由成綿高速公路以西的工業西區(老區)和成綿高速公路以東的工業東區(新區)兩大版塊組成。
成華區:龍潭工業園區,位於三環路外龍潭寺以南。
武侯區:武侯工業園已確定規劃面積8.6平方公里,地處成都市中心城區三環路西南外側。園區緊鄰成都市三環路西一段,成都雙流機場貨運幹道,新川藏公路貫穿其間,通過三環路快車道直接與成渝、成綿、成雅、成灌、成南、成溫等高速公路相連,交通十分便利。
青羊區:成都青羊發展工業園又名成都青羊工業總部基地,位於成都重點打造的20個工業集中發展區之一的青羊工業集中發展區核心區域。青羊工業總部基地位於成都市青羊區成飛大道一號,佔地面積933畝。該工業園項目主要為企業提供獨棟企業總部辦公區域。成都青羊工業總部基地A、B區已於2005年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C、D區現正在進行收尾工作,預計2007年年底可正式投入使用。
金牛區:成都金鄭此牛高科技產業園(以下簡稱園區)成立於2000年6月。園區規劃面積7.74平方公里,分為一期和二期,其中,一期規劃面積2.1平方公里,位於成都市西門出入通道羊西線與金牛大道之間,是離中心城區最近的高新技術園區;二期規劃面積5.64平方公里,位於成都市北門出入通道川陝公路和北新幹道之間,處在成德綿高新技術產業帶的起始位置,是成都市確瞎叢帶定的重點工業集中發展區之一。
龍泉驛區:龍泉工業區位於成龍大道以南。
⑶ 羊安鎮成甘工業園區規劃圖.
圖自己去羊安二號橋與泉牟路交匯處看,我發不出來
⑷ 眉山甘眉工業園區有哪些廠
眉山甘眉工業園區的廠有:
1、南車集團眉山車輛廠。該廠旗下有很多公司和車間,都和機械行業有關。
2、眉山制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廠是國內僅有的三家生產鐵路制動設備的公司,效益好,技術含量高,理念和管理方面都很新,還有優良的企業文化,待遇也很好。
⑸ 邛崍回龍鎮里的小區
邛崍回龍鎮里的小區是萬年台小區。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萬年台小區位於,邛崍市回龍鎮正街鋪面兩間,臨近天府新區邛崍產業園區,成甘工業園區。邛崍市隸屬四川省成都市,自古為天府南來第一州,位於成都平原西部,川滇、川藏公路要塞,距成都市區75公里。全市幅員1377平方公里(2019年)。
⑹ 成都市35個工業園區有哪些
1、成都青羊工業總部基地
2、錦江區工業園
3、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4、成華區工業園
5、成都武侯工業園
6、成都溫江海峽兩岸科技園
7、新都工業園區
8、成都傢具產業園區
9、新都物流產業園區
10、新都泡菜食品產業園區
11、四川現代農機產業園區
12、龍泉驛經濟技術開發區
13、高新區工業產業
14、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
15、成都航空物流園區
16、雙流現代商貿集中發展區
17、新津縣工業園
18、四川金堂工業園區
19、中國女鞋之都金堂製鞋工業園
20、蒲江壽安工業園區
21、成都市青白江區工業區
22、四川省邛崍市羊安工業園區
23、都江堰工業園
24、彭州工業開發區
25、龍潭都市工業集中發展區
26、石羊工業園
27、郫縣現代工業港
28、蛟龍工業港
29、成都浩旺產業園
30、成都華銀工業港區
31、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龍騰工業城)
32、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成都大洋創新製鞋產業孵化園
33、大邑工業集中發展區
34、大成工業園
35、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⑺ 眉山甘眉工業園區北區地址
眉山市東坡區修文鎮鋁硅大道。甘眉工業園區,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與眉山市兩地人民政府合作,在原眉山鋁硅產業園區的基礎上,於2012年5月組建的藏區飛地產業園區。經過8年的發展,已成為省級開發區和四川省重點培育產業園區之一,現有規上企業38戶。近幾年,先後引入了30多家大塊頭、高技術含量的企業,總投資500億左右。其中包括3個100億以上項目:即世界500強企業中建材銅銦鎵硒、亞洲最大鋁型材企業香港亞洲鋁業西南基地、產能全球第一的通威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
⑻ 有誰知道成都大的工業區在哪些地方
成都大的工業區:
錦江區:錦江工業區位於中和鎮。
新都區:成都市新都衛星城工業區,始建於1992年,1993年經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2001年被列 為省級重點開發區。新都衛星城工業區地處成都市北大門黃金地段,距成都市僅10公里。
成華區:龍潭工業園區,位於三環路外龍潭寺以南。
武侯區:武侯工業園已確定規劃面積8.6平方公里,地處成都市中心城區三環路西南外側。
青羊區:成都青羊發展工業園又名成都青羊工業總部基地,位於成都重點打造的20個工業集中發展區之一的青羊工業集中發展區核心區域。青羊工業總部基地位於成都市青羊區成飛大道一號,佔地面積933畝。該工業園項目主要為企業提供獨棟企業總部辦公區域。
金牛區:成都金牛高科技產業園成立於2000年6月。園區規劃面積7.74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規劃面積2.1平方公里,位於成都市西門出入通道羊西線與金牛大道之間;二期規劃面積5.64平方公里,位於成都市北門出入通道川陝公路和北新幹道之間,是成都市確定的重點工業集中發展區之一。
龍泉驛區:龍泉工業區位於成龍大道以南。
(8)成甘工業園區有哪些地方擴展閱讀:
由於工業區的形成條件和所處的位置不同,可分為三種類型。
1.城市工業區。多由加工工業企業群組成,大部分是在優越的地理條件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在一般情況下,其內部結構比較協調,並有緊密的生產聯系,往往體現著城市經濟的某種特徵。
2.礦山工業區。在採掘工業基礎上形成的工業企業群組合。與開發區域資源相結合,可組成部門結構復雜、礦業與工業均較發達的礦山工業區。
3.以大型聯合企業為主體的工業區,如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區、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區等。工業區以企業聯合布局為基礎,以企業群為主體,廠與廠間的距離一般很近。
工業區內各企業由於共同使用統一的供排水系統、交通道路、工程管網、熱電站、變電所、港口碼頭、建築基地、三廢處理設施,以及城鎮生活福利設施等,從而大大節省各企業的廠外工程投資,節約用地,提高經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