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在化工原料商店可辯局梁以買到工業鹽,價格根據賣方定。在化工原料商店聯系廠家購買網臘輪購平台能買到,淘寶,大批訂購,可尋找工業用鹽廠商,攜運直接上門服務訂購。
B. 最近市場流通的工業鹽價格,多少錢一噸 謝謝
食用的「鹽」和工業上使用的「鹽」,雖然都含氯化鈉的化學成分,但原料加工的過程完全不一樣。工業用鹽工藝很簡單。但食用鹽就不一樣了,需要去掉鹽中的一些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然後經過粉碎、洗滌、烘乾等一系列步驟才能生產出來。 目前,工業用鹽每噸400~500元之間。而食用鹽一般來說要800~900元一噸。在醬油的釀造中,一般要用到15%的鹽。計算下來,一噸醬油如用工業鹽要比食用鹽便宜60元左右。 工業用鹽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鈉。亞硝酸鈉主要用於染料、醫葯、印染、漂白等方面,由於有增色、抑菌防腐作用,在食品工業中多用作熟肉食品的發色添加劑。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規定,亞硝酸鈉在肉食中最大使用量是0.15克/千克,其殘留量在肉製品中不得超過0.03克/千克;在肉製品罐頭中不得超過0.05克/千克。
C. 天然海鹽貴還是工業鹽貴還是兩個是一回事
天然海鹽更貴,你要泡澡的話可以去買專門泡澡的鹽啊,我知道有一種中鹽公司生產的《嫩嬌嬌沐浴鹽》大概22元錢一盒,600g/盒。在鹽業公司自營店就可以買到,具體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洞涇鎮磚橋貿易城一區40棟2-3號,那裡有很多品種鹽,營養鹽,洗化類鹽,還有無碘鹽。詳情咨詢:021-57678280
D. 淮安市鹽礦()
淮安市鹽礦位於淮安市與淮陰縣交界地區,分布范圍達247平方公里,南京至連雲港公路、京杭大運河和蘇北灌溉總渠通過礦區,水道常年可通百噸位船隻,水、陸交通方便。
該鹽礦產於建湖隆起北側的淮安凹陷中,鹽礦層在深凹帶內最好。含鹽系為上白堊統浦口組二段,按韻律結構分為上鹽亞段、中淡化亞段和下鹽亞段等三段,上鹽亞段又分為四個岩性組合。對埋深小於1500米的含鹽系劃出了7—29個工業鹽群,圈定了4個礦體:Ⅰ號礦體為賦存於上鹽亞段第四岩性組合的淺層礦體,長10—15公里,寬5—10公里,視厚度80—150米,含礦率8%—15%,累計鹽層厚度34—63米,面積大於8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下關地區;Ⅱ號礦體為賦存於上鹽亞段第三岩性組合,長24公里、寬17公里、視厚度250—400米,含礦率49%,累計鹽層厚度119—318米,面積200平方公里,是該區的主礦體;賦存於上鹽亞段第一、第二岩性組合的皿號礦體和賦存於下鹽亞段內部的Ⅳ號礦體,在盆地內埋深已超過1500米,暫不作為主要開發對象。礦物成分主要是岩鹽,其次是硬石膏、鈣芒硝、無水芒硝,少量方解石、白雲石。礦石中NaCl含量一般50%—60%,最高71.48%,大部分礦石為Ⅲ級品,少數為Ⅱ級品(NaCl 61%—85%),Ⅰ級品(NaCl>85%)極少,有害組分含量甚微,僅礦區中部Ⅰ、Ⅱ號礦體鉛超標5倍,但其餘組分均很低。礦石類型主要由鈣芒硝岩型、碎屑岩鹽型、硬石膏岩鹽型及質純岩鹽型等四大類,礦床成因類型屬陸相湖盆沉積礦床。
1978年8—10月,江蘇省煤田地質勘探第三隊在漣淮地區找煤施工3口井(欽26、欽27、欽29號),該隊李佑炎、陳其平等地質技術人員首次在欽26井浦口組發現含鹽岩系(在欽26井750米處取樣,經江蘇省地質局實驗室分析:含NaCl 50.13%,KCl 0.003%)。1979年3月提交的《江蘇省漣淮地區普查找煤總結》中,提出含鹽系厚度大約350—500米,面積約200平方公里。
1978—1985年,地礦部華東石油地質局,在石油物探成果及上述發現含鹽系的基礎上,以綜合尋找石油和岩鹽為目的,相繼部署了4口並,發現了埋深3145米以內的厚度大、層數多、面積廣、規模巨大的岩鹽礦床,建立了完整的含鹽系剖面。
1980年,地質部第三地質大隊臧瑞霞、張健、董建盈等人,對淮安—洪澤鹽盆開展找鉀鹽工作,其中在淮安鹽盆布置了2口井,取得了完整的含鹽剖面,但未發現鉀鹽礦。於1986年提交了《蘇北盆地洪澤、淮安地區鉀鹽普查報告》,認為找鉀鹽希望不大。
1983—1985年,化工部鉀鹽地質大隊丁長霆、范存祥、宗崇睦等人,為開展找鉀鹽又施工4口井,進一步證實了本區確實存在遠景巨大的岩鹽礦床,但未見到鉀鹽。
1986年9月,由華東石油地質局地質研究大隊承擔地質任務,由地質礦產部第三地質大隊施工2口井,對淮安鹽礦進行普查評價,分別由孫賢愷和張健等人進行綜合研究和總結已施工的15口鑽井(總進尺6.23萬米)資料,於1988年3月提交了《江蘇省淮陰市淮安鹽礦普查評價報告》,圈定了4個岩鹽礦體,其范圍247平方公里,對埋深1500米以內的岩鹽礦儲量,按最保守數字估計可達千億噸以上。
1986年12月,化工部鉀鹽地質大隊與江蘇省石油化工廳、淮陰市化工醫葯工業公司商定,對本區謝碾鹽礦西部礦段進行勘探,該隊副總工程師丁長霆負責施工兩口勘探井(後改成生產井),江蘇省地質礦產局水工二隊承接了礦段水文地質勘探工作,於1989年7月提交了《江蘇省淮陰市謝碾鹽礦區西部礦段勘探地質報告》,劃分了20個岩鹽礦體和3個鈣芒硝礦體,並作了詳細研究。經江蘇省礦產儲量委員會批准可供利用的岩鹽礦石儲量2.96億噸,鈣芒硝礦石儲量7663萬噸,可作為礦山開采設計的依據。
1988年9月,江蘇省地質礦產局第一地質大隊應淮安市人民政府的要求,與淮安市化工開發公司簽訂了勘探淮安鹽礦下關塊段的合同,項目負責人劉道元等按合同要求於1989年6月如期提交了《江蘇省淮安市鹽礦下關塊段勘探地質報告》,探明可供利用的岩鹽礦石儲量9.76億噸,折氯化鈉4.99億噸,芒硝礦石1.12億噸,折無水芒硝5650萬噸,滿足了工業部門的設計要求。
1989年1月,冶金部中南冶金地質勘探公司六〇四隊受江蘇軍區後勤部委託,對本區韓園塊段進行地質勘探和生產鹽井的成井工作,由該隊區段地質負責人楊勝泉和報告主編蔡宏宣為首,於1990年4月提交了《江蘇省淮陰市謝碾鹽礦區韓園塊段詳查地質報告》,探明岩鹽礦石儲量2.41億噸,氯化鈉1.15億噸,對水文地質及開采技術條件等做了研究。
1986年,謝碾西礦段單井對流試采已獲得成功,以後下關、韓園等礦段亦先後進行了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