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業基礎油N和SN🈶️什麼區別
區別就是等級和代表的准類不同:
工業基礎油N是從植物的種子、花朵、根莖或果實中萃取的非揮發性油脂, 可潤滑肌膚,能直接用於肌膚按摩,也是稀釋精油的最佳基底油。常 見的有荷荷巴油、甜杏仁油、葡萄籽油、玫瑰果油、橄欖油等。
SN機油,首先它是一種汽油機油,這個標準是車用潤滑油的質量等級,是由美國汽車協會制定,簡稱API。S代表火花塞點燃,N是它的發展等級標注。是市面上最高質量等級的乘用車潤滑油。「S」開頭系列代表汽油發動機用油,規格SA,SB,SC,SD,SE,SF,SG,SH,SJ,SL,SM,SN。 拓展資料:
API於1993年將基礎油分為五類(API-1509)_:
1、I類基礎油
由傳統的「老三套」工藝生產製得,從生產工藝來看,I類基礎油的生產過程基本以物理過程為主,不改變烴類結構,生產的基礎油質量取決於原料中理想組分的含量和性質。因此,該類基礎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2、II類基礎油
通過組合工藝(溶劑工藝和加氫工藝結合)製得,工藝主要以化學過程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變原來的烴類結構。因而II類基礎油雜質少(芳烴含量小於10%),飽和烴含量高,熱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溫和煙炱分散性能均優於I類基礎油。
3、III類基礎油
用全加氫工藝製得,與II類基礎油相比,屬高黏度指數的加氫基礎油,又稱作非常規基礎油(UCBO)。III類基礎油在性能上遠遠超過I類基礎油和II類基礎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數和很低的揮發性。某些III類油的性能可與聚α-烯烴(PAO)相媲美,其價格卻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4、IV類基礎油
指的是聚α-烯烴(PAO)合成油。常用的生產方法有石蠟分解法和乙烯聚合法。PAO依聚合度不同可分為低聚合度、中聚合度、高聚合度,分別用來調制不同的油品。這類基礎油與礦物油相比,無S、P和金屬,由於不含蠟,所以傾點極低,通常在-40℃以下,黏度指數一般超過140。但PAO邊界潤滑性差。另外,由於它本身的極性小,對溶解極性添加劑的能力差,且對橡膠密封有一定的收縮性,但這些問題都可通過添加一定量的酯類得以克服。
5、V類基礎油
除I~IV類基礎油之外的其他合成油(合成烴類、酯類、硅油等)、植物油、再生基礎油等統稱V類基礎油_。
21世紀對潤滑油基礎油的技術要求主要有:熱氧化安定性好、低揮發性、高黏度指數、低硫/無硫、低黏度、環境友好。傳統的「老三套」工藝生產的I類潤滑油基礎油已不能滿足未來潤滑油的這種要求,加氫法生產的II或III類基礎油將成為市場主流。
❷ 基礎油都分那幾大類
基礎油都分四大類:
合成基礎油並非直接來源於石油煉制,而是對石化產品進行合成加工後獲得的基礎油。
加氫基礎油對礦物油進行加氫處理後獲得的基礎油。
溶劑精製礦物油由溶劑法精製獲得的礦物油型基礎油。
其他基礎油不屬於以上3種分類的基礎油。
標准基礎油系指按有關標准生產的基礎油,如早先中國石化總公司頒布的石蠟基中性油標准、中間基和環烷基油基礎油標准,基礎油系列標准。
基礎油有人稱之為媒介油或是基底油,單方精油無法直接抹在皮膚上(除薰衣草和茶樹可以用棉簽小面積點塗外),它們必須在基礎油中稀釋後,才可以廣泛地用在我們人體的肌膚上。
很多基礎油本身就具有醫療的效果,生長在世界各地的植物種子里,我們可以製造出各種的植物油。有好幾百種植物,它們的種子可以生產出油,其中只有少數的幾種油是用在商業的用途上。
芳香療法使用的基礎油是以冷壓萃取得來(在攝氏60度以下處理),而食用的植物油,如大豆油是以200度以上的高溫萃取而來,是平時在超級市場的貨架上所看到的食用油。
❸ 工業基礎油是什麼油
礦物油:礦物油由烴分子組成,通過原油分餾製成。90%的設備使用的都是礦物油,因此礦物油的應用范圍最廣。合成油:有10%的設備使用合成油,合成油一般只適用於四種極端潤滑條件,例如極低或者極高工作溫度。天然油:只有1%的設備使用天然油。天然油的優點是對食物無副作用、可生物降解。
1、礦物油:礦物油由烴分子組成,通過原油分餾製成。90%的設備使用的都是礦物油,因此礦物油的應用范圍最廣。
2、合成油:有10%的設備使用合成油,合成油一般只適用於四種極端潤滑條件,例如極低或者極高工作溫度。
3、天然油:只有1%的設備使用天然油。天然油的優點是對食物無副作用、可生物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