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哈工大有哪些專業
哈工大王牌專業如下:
1、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這可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元老級專業之一,緊隨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立而設立,在國內位居前列。依託於百年學科的強大基因,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面向國際學術前沿,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契合智能製造的發展潮流,致力於培養引領機械工程領域發展的創新型領軍人才。
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哈工大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可以說是哈工大的頂尖專業了。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在全國的排名更是非常靠前。許多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考研都會選擇哈工大,一些其他院系的學生也會轉專業到計算機專業,這些都足以說明哈工大的計算機專業實力雄厚,並且非常受歡迎。
3、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氣專業推動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哈工大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更是以超群的實力在現代科技領域佔有重要地位。不僅學科排名在全國非常靠前,其師資力量、科研實力也非常雄厚。該專業的主要課程有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電力工程導論、電機學、計算機組成技術等。
4、飛行器製造專業
哈工大飛行器製造專業在全國的排名也非常靠前,很多對航空感興趣的同學都會在填報志願、考研的時候選擇哈工大的這個王牌專業。該專業主要課程有材料力學、航天學技術概論、飛行器結構力學等培養了非常多的航天領域內的優秀人才,本科畢業生也受到很多用人單位的喜愛。
5、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哈爾濱工業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歷史悠久,前身為1962年成立的航空非金屬材料專業,後並入焊接專業膠接教研室,1981年調整為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立足航天,服務國防、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強調理工結合。
㈡ 哈爾濱工業大學有哪些專業
哈爾濱工業大學開設的專業有工程力學、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電子商務等。
哈爾濱工業大學比較好的王牌重點特色專業: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日語 俄語 英語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建築學 軟體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焊接技術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法學 工程管理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飛行器製造工程 飛行器動力工程 化學工程與工藝 環境工程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通信工程 測控技術與儀器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信息安全 數學與應用數學
㈢ 哈爾濱工業大學專業有哪些專業介紹
如果你正在為未來的就業而焦慮,不妨考慮選擇現在就業前景好的專業。比如,金融專業、IT專業、工程專業等。這些專業的就業前景看好,因為這些行業正在發展迅速,需要大量人才。就業市場也非常激烈,競爭激烈。所以,如果你想要就業前景好,就要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專業。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部分專業:序號專業名稱所屬類別1電子封裝技術工學2會計學管理學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學4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學5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工學6生物科學類理學7數學類理學8材料科學與工程工學9朝鮮語文學10信息安全工學11軟體工程工學12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13交通工程工學14英語文學15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工學16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管理學17車輛工程工學18船舶與海洋工程工學19漢語言文學文學20電子科學與技術工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朝鮮語介紹專業簡介
韓國語系成立於2007年,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韓語基本功、語言表達能力突出、有較強的雙語翻譯(尤其是口譯)能力、對韓國社會文化有深入了解的高素質人才。畢業生對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親身體驗,具備較強的英語聽說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在就業和讀研方面競爭優勢突出。韓國語系學生先後獲得「中國大學生韓語市場營銷論文大賽」金獎(2010)、銅獎(2011)、銀獎(2012)、銀獎(2013),山東省韓國語演講比賽銀獎(2010、2011、2013)、銅獎(2012)。
國際聯合培養模式
本專業實行1.5+1+1.5的國際聯合培養模式,即學生在國內學習三個學期的韓語基礎,第四和第五學期赴韓國友好大學交換學習一年,第六至第八學期在國內完成本科階段學習後畢業。得益於一年的韓國實地學習經歷,本專業學生韓語交際能力突出,了解韓國社會文化,能夠成為中韓經貿、文化交流的中堅人才。目前進行交換生項目的韓國友好院校包括梨花女子大學、漢陽大學、首爾市立大學、仁荷大學、仁川大學、水原大學、京畿大學、亞洲大學、鮮文大學等韓國知名高校。
主幹課程
韓國語精讀、韓國語會話、韓國語視聽、韓國語寫作、韓國語語法、韓國文學史、語言學概論、經貿韓國語、中韓翻譯理論與實踐、韓中翻譯理論與實踐、朝鮮-韓國概況、韓國報刊選讀等,以及拓展課程:經營學概論、國際貿易實務、綜合英語等。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能在韓資企業、外事、經貿、新聞出版、教育、旅遊等部門從事韓語相關的翻譯、教學、管理等工作,也可以推薦赴韓國高校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電子科學與技術介紹專業簡介
該專業學生通過對基礎電子學、微電子器件、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信息光電子學、半導體激光器及其應用、微電子機械繫統、半導體感測器等方面知識的學習與訓練,掌握集成電路及微電子器件的設計、製造及測試所必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集成電路與器件、光電子器件和相應應用系統設計及系統集成和工藝分析的基本能力。
主要專業課程
基礎電子技術、集成電子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計算機組成技術、計算機軟體基礎、固體電子學、微電子器件原理、微電子器件工藝、集成電路設計原理、電子設計自動化基礎、光電子器件與技術、信息光電子學、半導體激光器與應用、微電子機械繫統、半導體感測器、微處理器結構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除考取研究生外,可在電子信息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產品設計、科技開發和管理等工作。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焊接技術與工程介紹專業簡介
哈工大焊接技術與工程系於1952年由蘇聯專家援建,是我國第一個焊接專業,第一個焊接師資研究生班誕生地,國家首批碩士點和博士點,首批國家重點專業。多年來,焊接專業來為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養了大批拔尖人才,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專門人才培養體系。
焊接系擁有我國焊接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山東省境內的特種焊接技術重點實驗室,著重研究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超導材料、微電子材料及特殊功能材料的連接設備與工藝、連接過程的自動化與智能化控制、連接質量及可靠性。本專業屬於哈工大材料加工工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
焊接系與國內外許多學術、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體系,已與烏克蘭巴頓電焊研究所、美國肯塔基大學、日本大阪大學等國外知名焊接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和長期合作關系,聘請本領域國內外著名學者任兼職教授。開展"國際焊接工程師"培訓,為畢業生獲得有國際權威專業學會授予世界公認的國際專業工程師證書提供條件。
主要專業課程
電工電子技術、機械設計、金屬學及熱處理、電弧焊基礎、焊接冶金學、焊接結構學、焊接過程測量與計算機控制、焊接質量檢測與評價、特種焊接技術。
就業方向
核電、航天、機械、汽車、造船、壓力容器、化工、儀器儀表、通訊、計算機等工業領域。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化學工程與工藝介紹專業簡介
電化學工程是哈工大最具傳統的學科之一,在業界享有較高知名度。威海校區的化學工程與工藝本科專業是在傳統電化學工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依託山東省電化學重點實驗室和山東省海洋化學重點學科,設有化學電源、電鍍與電解、金屬腐蝕與防護等方向,突出化學工程與工藝在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和海洋金屬腐蝕與防護方面的開發及應用,在化學電源、表面處理等領域居全國領先行列。本專業所在的應用化學系現有教師17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導師11人,1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科研方向涉及電化學、精細化學品、分離科學、高分子化學和天然產物合成化學等方向。本專業學生在課余或本科畢業設計期間,可以選擇進行交叉融合型科學研究,以成為國家更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
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儀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工藝、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電化學原理、電化學測量、現代電化學、塗裝工藝學、化學電源工藝學、電鍍工藝學、新型化學電源、電化學表面活性劑、新型電化學材料、金屬腐蝕原理、電化學綜合實驗及電化學工程實驗等。有興趣的學生也可選修本專業以外的其它相關專業的本科生課程。
就業方向
我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本科生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深受國內外高校、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廣泛好評,畢業生連續多年供不應求,就業率接近100%。學生畢業後可在化工、能源、精細化學品、醫葯、大型製造業、材料領域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工作。學校擁有本專業相關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點,學生可繼續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研究生就業率接近100%。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的去向主要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名牌大學,其中相當比例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到美國、義大利、丹麥、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繼續深造。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工商管理介紹專業簡介
本專業以扎實的數學、經濟學、管理科學、行為科學和計算機知識為基礎,藉助於哈工大在工科方面的優勢,培養具有一定工程技術知識、符合現代工商企業運作所需要的綜合性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
管理學、經濟學、財務管理、資本運營、運籌學、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生產與運作管理、質量管理、項目管理、管理溝通、企業前沿問題研究、創業計劃等。
專業特色
圍繞海洋經濟,在物流管理、項目管理領域形成自己的比較優勢,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工業化、個性化、精英式人才。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各類大中型企業從事綜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產經營管理、質量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其他單位從事管理工作或咨詢服務工作。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信息安全介紹專業簡介
信息安全學科是綜合計算機、電子、通信、數學等學科演繹而成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確保計算機網路和信息安全的科學和技術,威海校區信息安全專業與哈工大共用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授予點。該專業學生通過系統學習計算機科學和信息安全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計算機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分析、設計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開發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系統的基本能力,使學生成為能夠從事計算機、通信、電子信息、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領域信息系統開發和應用的信息安全專門技術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
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數據結構、資料庫系統、計算機網路與通訊、信息安全概論、密碼學應用與實踐、網路編程技術、計算機系統安全、網路安全、軟體安全、信息內容安全等。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適宜到IT行業、政府、金融、公安、國防、電信、科研院所、高校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系統開發與應用等方面的工作。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自考/成考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㈣ 哈爾濱工業大學專業有哪些專業介紹
大學生們,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前景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讀大專選什麼專業前景好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個前景好的專業。首先,會計專業是前景很好的專業。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高,工資也很高。其次,IT專業也是前景很好的專業。IT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高,工資也很高。最後,金融專業也是前景很好的專業。
哈爾濱工業大學部分專業:序號專業名稱所屬類別1法學法學2通信工程工學3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工學4工程力學工學5自動化工學6經濟學經濟學7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管理學8化學工程與工藝工學9風景園林工學10工業設計工學11日語文學12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工學13軟體工程工學14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工學15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工學16飛行器動力工程工學17會計學管理學18遙感科學與技術工學19工程管理管理學20飛行器製造工程工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遙感科學與技術介紹隨著現代電子技術、航天技術、信息處理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包括光學遙感、紅外遙感和微波遙感在內的各類遙感手段,已成為人類對地、對空觀測以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目前,遙感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城市規劃、農林業、水利、交通、地質、測繪、環境、海洋等民用領域及軍事偵察與監視、目標分類與識別、武器導航、戰場態勢評估等軍事領域。在未來的十年中,遙感技術將步入一個能快速,及時提供多種對地觀測數據的新階段,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該專業主要培養掌握遙感理論基礎、信息處理與分析理論基礎和基本技能,具有遙感基本理論、感測器技術、信息獲取技術、遙感數據處汪神裂理技術、多感測器數據匹配和融合技術、圖像自動解譯技術、導航及地理信息系統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識與方法,能夠在民用領域及軍事領域從事遙感系統設計與研發、遙感信息處理及有關信息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應用的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寬知識面,掌握一定的相關學科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發展與學科困閉前沿,有創新意識,並能獨立從事本學科及其交叉學科研究的能力的高級人才。
該專業是一個遙感信息處理領域的較寬口徑的專業,具有碩士及博士學位授予權。該專業具有較強的師資力量,青年教師的博士化率為100%,
本科畢業後,將有50%以上的學生經保送或考試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其它畢業生可面向城市規劃、交通管理、農林、海洋、資源、環境及國防領域的公司、科研院所及相關遙感部分,從事遙感信息技術的系統開發、應用和設備生產、經營等。
哈爾濱工業大學生物科學類介紹生物技術專業為黑龍江省本科重點專業,學生可在生物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選擇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人才培養面向生命科學高端基礎專業人才。
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自然科學基礎堅實,學科知識面廣,綜合素質優秀,系統掌握現代瞎漏生物學基本理論與實驗技能,較強的計算機應用和外語能力,並受到一定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高層次人才。
該專業學生全部採取本-碩連讀方式實施本-碩貫通的長周期培養。畢業生可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育教學工作,亦可在工業、醫葯、食品、農、林、牧、環保及空間生命科學等行業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生物工程專業立足於培養生物工程設計、生物工程產品研發及相關教學和管理方面所需要的高級技術人才。學生可在生物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選擇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生物工程專業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觀和研究與工程並重的專業教育指導思想,強調扎實、寬廣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堅實的專業技能教育,注重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要求學生通過四年的本科學習,能夠掌握現代生命科學理論和與生物工程相關的專業知識。
畢業生可在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從事科學研究、管理和教學工作,能在工業、農業、醫葯、食品、環保及空間生命科學等行業從事相關產品的科研開發、應用研究及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介紹該專業是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熱門專業之一。該專業主要培養具有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應用和開發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該專業的本科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及基本技能,具有在專業領域跟蹤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畢業後能從事該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及管理等工作,並為學生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打好基礎。該專業是一個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較寬口徑的專業,包括電子工程、信息工程、應用電子三個專業方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衛星遙感、多媒體信號處理、雷達信號處理,導航定位系統,信息處理與信號系統等。該專業具有碩士及博士學位授予權,為國家及重點學科,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
該專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2人(含博士生導師8人),副教授11人,具有很強的師資力量。
該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自然科學基礎、技術科學基礎和本專業領域(信息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等)及相關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完成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
本專業本科畢業後,有50%以上的學生經保送或考試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其餘畢業生可面向電子、航天、航空、電信、交通、國防等領域的研究所、公司以及中外合資和國外獨資企業,從事電子與信息技術的系統開發和設備生產、經營等。
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學類介紹化學系由化學與應用化學教研室、基礎化學與材料化學教研室、化學實驗中心、稀土材料工程中心、精細化工研究室等部分組成。設有應用化學、材料化學、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3個本科專業和「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還有與哈工大化工學院共享的「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從2010年開始,化學系按「化學」類進行本科招生。在大一學年後進行專業分流,專業分流採取學生自願申報與專業互選原則。從2011年起,化學系對招收的本科生按「本—碩」連讀方式培養,對優秀學生實施「本—碩—博」連讀方式培養。「本-碩」連讀方式採取末位淘汰制,對極少數經末位淘汰學生以及本人無意願攻讀碩士學位的同學,可按本科畢業並授予學士學位。
化學系現有價值1500餘萬元的先進儀器設備,包括X射線粉末衍射儀、色-質聯用、氣相色譜、液相色譜、付立葉紅外光譜、激光粒度儀、比表面孔徑測試儀、原子力顯微鏡、電化學分析測試系統、毛細管電泳儀等。2010-2011年,又通過「985」建設經費新購置先進儀器設備價值400-500萬元。
已完成科研項目70多項,獲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獎四等獎2項,省部級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0餘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近20項。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已進入四檢論文2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及教材30餘部。
化學系與國內外同行進行廣泛交流合作。參加IUPAC等大型國際會議40餘人次,並有30餘篇論文在會議上進行交流。已與美、英、加、俄、日、香港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多所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和長期合作的關系,並已有多人多次互訪。化學系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致力於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多年來培養的各層次學生以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同時兼備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而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好評。在校本科生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項目」人數和項目數在全校約佔1/10,獲獎比例逐年上升;已畢業學生中有多人工作在各種重要崗位上。
近年在世行貸款項目、「211工程」、「985」重點共建項目的支持下,本學科共配置了價值2000餘萬元的先進儀器設備,校圖書館、系圖書室及各專業資料室近年投入較多經費定購大量專業圖書、雜志,並能方便地進行聯機檢索,可為各類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化學系各本科專業經多年努力形成如下優勢:(1)專業方向多元化,理工結合、學科交叉特色明顯。(2)實驗教學中注重實驗教學內容與科研項目的結合,跟蹤學科前沿。(3)畢業生既有研究開發的能力,又有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材料化學專業
材料化學是一個理工結合、學科交叉的新興學科,在信息、能源、環境、航天等前沿科學領域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哈工大材料化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堅實的材料科學和化學理論基礎與實驗技能及較強的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具有工科特色的應用型理科人才。
該專業有一支學術水平高,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較高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型功能材料與特種材料的合成、結構與應用,包括稀土功能陶瓷材料、納米材料、光催化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和光電功能材料等。
材料化學專業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及綜合能力的培養,近三屆畢業生中50%參加了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獲國家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立項5項;獲哈工大科技創新一、二等獎多項;5人獲黑龍江省優秀畢業生,1人獲第七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哈工大僅1人)。專業還通過國際交流派學生前往台灣、日本及韓國的有關大學學習交流學習。
該專業的畢業生是同時具備化學和材料科學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可到相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大中型外資及合資企業從事研究、開發、教學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近兩年畢業生中近40%保送研究生,其餘多數到知名外企或國企工作,就業率接近95%。
該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包括材料化學基礎、功能材料、納米材料、計算化學、晶體化學等。
應用化學專業
應用化學專業屬工科院校的理科專業,按照國家學位條例規定,凡取得畢業資格並符合授予學位的畢業生,授予理學學士學位。本專業於2001年開始招生,其前身是1993年建立的精細化工專業。
一.專業介紹
1.辦學思想
應用化學專業的辦學思想是適應社會市場和學科發展的需求,以本科生就業和考研深造為導向,以原精細化工專業為基礎,以師資隊伍建設為先提以專業主幹課程建設為保證,以基礎研究和和應用基礎研究為重點,以承擔的各類基金項目為生長點,以精細化學合成及新型能源材料材料制備與改性研究為突破口,以專業教研項目為紐帶,培養適應新世紀要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結合理科專業的要求,兼顧工科院校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創新觀、環境保護觀和經濟效益觀,並採取「教學上水平、科研抓重點、開發搞特色」的發展方略,建設理工結合的理科專業。2.專業優勢及辦學特色
專業優勢:
①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教師在編博士化率100%),學術水平高(8名博士生導師),教學效果好(1名教學名師、2名教學帶頭人)的師資隊伍。
②教材建設處於領先水平。本專業牽頭聯合兄弟院校編寫出版了「應用表面化學」、「精細有機合成單元反應與合成設計」、「日用化學品化學」、「精細化工過程與設備」、「精細化工綜合實驗」、「新型功能材料設計與制備工藝」、「塗料配方設計與制備工藝」、「食品添加劑制備與應用技術」、「應用化學專業英語」9本專業教材。使專業教學圍繞專業方向和就業需求有條不紊地進行。
③注重科研成果向教學實驗轉化。本專業的特色實驗大都由教師的科研成果轉化而來,實驗與畢業論文有一定聯系,而且實驗教學研究比較深入(承擔研究課題,發表研究論文),實施比較規范,管理比較嚴格,應用化學綜合實驗於2007年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④基礎與專業的互促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大學化學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有效地促進了本專業的專業課程的建設。結構化學、精細有機合成原理和應用表面化學課分別於2008年、2009年、2010年相繼評為省級優秀課程。
⑤有與本科專業對應的無機化學碩士點和應用化學博士點,便於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承擔的基金課題和開展的基礎研究較多,發表SCI論文的數量和影響力在國內同類專業處於領先水平。
辦學特色:
①基礎課辦專業,「一套人馬」三個機構(大學化學、應用化學本科專業、無機化學碩士點)。通過大學化學國家精品課程的輻射作用,規范專業教學。
②通過承擔各類基金課題,牢固理科基礎,凝練專業方向,提高專業水平。
③加強教材建設,編寫了專業配套教材,承擔省級和國家級教研課題,發表高水平的研究論文,使本專業教學高水平運作。
④開展國際交流,聘請外教授課,注重與國內外高水平大學接軌,上新台階。
⑤注重科研成果向教學實驗的轉化,並實行「基礎實驗、專業實驗、科技創新、各類實習、畢業論文實踐性教學環節一條龍,四年不斷線」,以及「基礎和專業相結合、基礎與應用相結合、教學和教研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科研與學科建設相結合」的做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師資隊伍
本專業教師(本科階段)大多畢業於重點院校,其中來自理科院校的佔60%,且沒有專業重復。目前現有教師14人,其中教授8人(博士生導師8人,教學帶頭人2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副教授4人,講師2人,在編教師博士比率100%。教師全部在崗受聘,全體教師都為本科生授課。每位教師都參與教學改革,都有參加的教研課題、發表的教學論文和主編或參編的教材。100%的教師有主持的科研項目和發表的SCI科研論文。
目前承擔國家級教改課題2項;省級教改課題4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承擔省部級科研課題10餘項。獲國家發明獎四等獎2項;省部級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1項,三等獎15項。發表科研論文500餘篇,其中SCI檢索論文200餘篇。
三、專業培養目標
應用化學專業是以理為主、理工結合的理科專業,同時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較扎實的與專業方向相關的化學化工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研究方法,掌握基本實驗技能和現代實驗技術,並具有一定工程基礎知識,能運用化學基本原理、方法解決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中化學問題的高級科技人才。
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具有較好的科學素質、工程素質、思維方法和較強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專業應用能力;
2、能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的變化,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一定的競爭能力;
3、系統地掌握本專業必需的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基礎知識和化工生產過程的共同規律,具有較完整的化學化工知識和相關學科知識,了解本專業領域的發展前景;
4、具有從事化學品合成、分析、開發方面的技能;
5、具有基本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熟練應用計算機的能力,能通過計算機網路獲取專業相關信息,解決相關計算問題;
6、具有正確運用漢語語言、文字的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閱讀專業外語文獻;
7、具有較好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交往能力,有相關的政策法規知識。
四.學生就業情況
專業培養的畢業生以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好而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由於是工科院校的理科專業,畢業生的擇業選擇餘地較大,從畢業去向看,有50%的學生考取我校或其他國內外知名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其餘學生擇業於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哈爾濱等地的大、中型國有、民營或外資企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在3-5年內已成為業務骨乾和部門主管,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大於90%(就業率不為100%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學生因「鐵桿出國」、「鐵桿考研」作相應准備暫不就業,多數學生畢業時至少有3個以上的就業單位可供選擇)。
主要的就業方向:
1、在化學化工相關領域從事產品研發、生產、分析測試、工藝和設備設計、技術管理和市場營銷等工作。
2、在科研院所、一般大中專院校的實驗室或高中等職業學校從事化學化工科研或教學工作;
3、能實現自我就業、自謀職業,開發或經營與專業方向對應的精細化學品。
五.學術交流情況
自2001年以來,專業教師累計參加國內、國際會議110人,並有150餘篇論文在會議上進行交流。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自考/成考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