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非洲工業區有多少

非洲工業區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3-05-31 23:21:18

Ⅰ 非洲的地理知識提綱

七、撒哈拉以南非洲
讀圖識記:
1.開普敦(氣候);2.赤道穿過,好望角;3.高原、盆地、島嶼、海峽、湖波、東非大裂谷、剛果河
區域特徵:
1.黑人的故鄉
2.水能、礦產和動植物資源豐富
3.乾旱和荒漠化嚴重,人口與生態環境的惡性循環問題
4.殖民主義影響的惡果,經濟改革(多樣化、合作)
5.銅礦——剛果民主、尚比亞;金——南非、迦納;金剛石——剛果民主、南非;鈾礦等
綜合思考:
東非高原地處赤道附近,為什麼沒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八、歐洲西部
讀圖識記:
1.主要國家;2.群島、島嶼、海峽、海域;3.北極圈;4.平原、山脈、河流、運河
5.北海石油和航運
區域特徵:
1.海岸線曲折,深受大西洋影響的氣候,平原為主,冰川地形分布較廣
2.人口稠密,人口老齡化
3.歐洲聯盟(國家、總部、中央銀行所在地、東擴)
4.南歐——葡萄、柑橘、無花果、油橄欖;荷蘭——牛奶、花卉;挪威——石油、漁業;丹麥——乳畜;瑞典——鐵、特種鋼、木材加工;芬蘭——木材加工;瑞士——鍾表
綜合思考:
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原因
九、歐洲東部和北亞
讀圖識記:
1.七國;2.亞歐分界線
區域特徵:
地域廣闊,北亞地廣人稀,政治地圖變遷
十、北美
讀圖識記:
1.美國、加拿大、格陵蘭島(丹麥);2.北極圈、大洋、海灣;3.五大湖、密西西比河、尼亞加拉瀑布;4.城市群(帶)
區域特徵:
1.南北延伸的三大地形區
2.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3.英語為主要語言,居民構成復雜(歐洲、非洲移民後裔,印第安人,因紐特人,華人和華僑)
綜合思考:
北美地形對氣候產生了什麼影響?
十一、拉丁美洲
讀圖識記:
1.范圍(南美洲、墨西哥、中美地峽、西印度群島);2.赤道,南、北回歸線;3.巴拿馬運河、麥哲倫海峽;4.山脈、平原、高原、河流、水電站
區域特徵:
1.地理位置重要
2.居民構成復雜(移民、土著、相互通婚);西班牙、葡萄牙文化影響大(習俗、文化、語言、宗教等)
3.復雜的地形(最大高原、平原),暖濕的氣候,亞馬孫河(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
4.民族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快(墨西哥城)
5.資源、物產豐富:
墨西哥——石油、銀;委內瑞拉——石油;智利——銅、硝石;巴西——鐵;牙買加——鋁土;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小麥、畜牧業;巴西和巴拉圭——伊泰普水電站;秘魯漁場
玉米、咖啡、甘蔗、香蕉等重要產地
綜合思考:
1.亞馬孫流域與剛果盆地熱帶雨林氣候分布上的差異及其原因。
2.巴拿馬運河的最大受益國,其開通對世界貿易的重大作用?
十二、大洋洲
讀圖識記:
1.三大群島、主要大陸、島嶼;2.赤道、南北回歸線、日界線
區域特徵:
1.地理位置重要(海上航線,空中航線,海底電纜)
2.島國眾多,熱帶、亞熱帶風光
3.諾魯面臨磷礦資源枯竭,因氣候變暖吐瓦魯舉國移民

三、埃及
讀圖識記:
1.地中海、紅海、蘇伊士運河(亞非分界線);2.尼羅河、納賽爾水庫和阿斯旺水壩
3.北回歸線;4.金字塔、開羅(非洲第一大城市)、亞歷山大(埃及最大海港)
自然地理:
氣候乾旱,沙漠廣布,尼羅河定期泛濫淤積了肥沃土壤(青—衣索比亞高原、白—東非高原)
經濟:北非經濟發達的國家
1.灌溉農業,綠色走廊——尼羅河沿岸和三角洲,世界重要長絨棉產區
2.經濟支柱:旅遊業(古埃及文化遺產、沙漠景觀、尼羅河),蘇伊士運河通行費,石油、紡織、食品和電力。
綜合思考:
1.水壩對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2.尼羅河對埃及經濟的影響
四、德國
讀圖識記
1.北海、波羅的海、基爾運河
2.萊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多瑙—萊茵運河
3.三大地形區,自南向北依次為:巴伐利亞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
4.柏林、漢堡(最大海港、造船中心)、波恩、法蘭克福(最大航空港)、斯圖加特、慕尼黑(新興工業區中心)、魯爾區(德最大工業區)
5.歐洲西部陸路交通十字路口
經濟特徵:
1.工業大國(僅次於美、日):四大經濟支柱:機械、汽車、電子電氣、化學,新興工業:石油加工、航空航天,工業布局大分散小集中,新興工業向南部發展,注重環境保護
2.農業的分布
3.貿易大國(僅次於美國):自然資源比較貧乏,僅煤炭和鉀鹽比較豐富,大量進口原料、出口高技術工業產品
綜合思考:
1.比較德國與日本的經濟特徵?
2.魯爾區發展工業的條件?
五、俄羅斯
讀圖識記:
1.北冰洋、波羅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裏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
2.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烏拉爾山、高加索山
3.北極圈
4.伏爾加河(歐洲最長河流,世界最長內流河)、貝加爾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
5.莫斯科、聖彼得堡、新西伯利亞、符拉迪沃斯托克、摩爾曼斯克、西伯利亞鐵路
領土與居民: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多民族國家,3/4人口與經濟集中在歐洲部分
自然環境:
1.氣候復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有寒帶氣候
2.亞寒帶針葉林分布廣
3.礦產豐富,天然氣儲量佔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產國(烏拉爾、秋明油田),礦產資源大部分分布在烏拉爾山以東
4.西伯利亞的河流結冰期長,不利於航運,有凌汛

經濟:
1.工業基礎好,重工業、核工業、航天工業突出,四大工業區:莫斯科工業區、聖彼得堡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2.農業主要分布在東歐平原中南部,作物同我國東北,產量不穩定
3.工業、人口向烏拉爾山以東擴散、遷移
六、美國
讀圖識記:
1.兩大洋、墨西哥灣、兩個海外州
2.三大地形區(剖面圖):落基山脈、密西西比河平原、阿巴拉契亞山脈、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新奧爾良——墨西哥灣
3.大西洋沿岸(波、紐、費、華),五大湖沿岸(德、芝、底、布),大西洋沿岸(西、聖、洛、矽谷),南部(休、新)
4.主要農業帶
經濟:
1.現代化、地區專業化的農業:小麥、大豆、玉米等出口量世界首位
2.高度發達的工業,海外投資多,跨國公司遍布各大洲
3.進口原料、能源、輕工業品,出口高技術產品
4.三大工業區
工業區 發展特點 工業中心
東北部工業區(五大湖南岸和東北部大西洋沿岸) 世界著名工業區,美國工業發展最早的地區,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
紐約:美國最大城市、海港、綜合性工業中心、金融中心
芝加哥:第二大城市、最大鋼鐵工業基地、農產品加工、鐵路樞紐
底特律:最大汽車工業中心
南部工業區(墨西哥灣沿岸等地) 二戰後工業迅速發展,條件優越的「陽光地帶」石油、化學、宇航 休斯敦:最大石油化學工業基地,航空航天研究中心
西部工業區(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等地) 二戰後興起,資源豐富的「陽光地帶」,航空、石油、電子 洛杉磯:最大飛機製造中心,航天、電子、石油、電影
聖弗朗西斯科:港口、電子石油、農產品加工、華人集中,矽谷、
綜合思考:
1.美國戰後人口從東北部向南部、西部移動的主要原因?
2.東北部地區發展工業的條件。
3.農業地區專業化的優點。
七、巴西
讀圖識記:
兩大洋,南北兩大地形,亞馬孫河、伊泰普水電站,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聖保羅,經度西經30—75,赤道、南回歸線
國土和居民:
1.拉美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
2.大部分位於熱帶,南北差異,90%的人口集中分布在東部和東南部沿海地帶
3.為開發內陸地區遷都巴西利亞
經濟:
1.經濟發展較快,拉美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2.優質鐵礦、咖啡、甘蔗、可可、大豆等大量生產和出口
3.鋼鐵、汽車、飛機、造船工業
4.兩大工業中心
綜合思考:
1.亞馬孫流域氣候特徵及其成因
2.熱帶雨林的破壞問題:環境價值;破壞原因——經濟開發(跨國公司採伐,農牧民開墾);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對本區域,對全球)
八、澳大利亞
讀圖識記:
1.兩大洋、塔斯馬尼亞島、大堡礁
2.經度(1100E—1550E)、緯度(100S—400S)、回歸線
3.三大地形區(剖面圖)、河流
4.四個主要城市
自然環境:
1.半環狀分布{東部降水多的原因,中西部氣候乾旱的原因,盆地的自流井}
2.古老、珍奇動植物多
經濟:
1.騎在養背上的國家:發展畜牧業的條件優越,養羊業:頭數、羊毛、羊肉產量世界第一,養牛業、小麥生產,現代混合農業
2.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煤、鐵、鋁土、鈾等礦產品大量生產和出口(西歐、日本、中國)
3.製造業:冶金、機械、紡織、食品、綿羊油
4.人口、城市、工業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

Ⅱ 非洲工業主要類型

非洲工業主要集中在中部、南部地區。采礦業和輕工業是非洲工業的主要類型。輕工業以農畜產品加工、紡織為主要。木材工業有一定的基礎,制材廠較多。重工業有冶金、機械、金屬加工、化學和水泥、大理石採制、金剛石琢磨、橡膠製品等部門。

非洲工業特點

南非位列全球第25大化學工業國,國內化工業佔GDP的4.1%,占製造業產值的21%,就業人數約17.5萬。

南非在種族隔離時期因受國際制裁而孤立於國際市場之外,加上化工工業上、下游企業均在內地,運輸成本較高,南非化工產品國際競爭力不強,基本是進口替代型。化工產品進口量較大。2001年進口化工品約250億蘭特,來源國為: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瑞士、比利時、法國、義大利和日本。

目前南非政府正積極推動化工產品出口。2001年出口約200億,占出口總額的10%左右,出口到中、南部非洲國家,美、英、澳大利亞、紐西蘭、澳大利亞、印度、日本、中國、西班牙和新加坡。

南非化工行業初級、次級和終極產品所佔行業比重分別為:石油煉解產品(44%),基礎化學製品(16%),化肥和農葯(7%),合成樹脂和塑料原料(8%),顏料和漆(4%),醫葯添加劑(6%),保潔品添加劑和化裝品(7%)。

南非化工業有兩個顯著特點:上游產業高度集中、發展良好;下游產業盡管多樣化,但非常薄弱。南非合成煤、天然氣基液態燃料和石化工業成就突出,在煤基合成和氣變油技術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非洲工業化

非洲工業化是非洲實現包容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創造就業、消除貧困、提高生活水平的關鍵。

非洲工業化之路,需要非洲人民去實踐、去探索。中國真誠希望同非洲國家分享中國經驗,願為非洲工業化進程提供資金、技術、人才支持。

在工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貿易便利化等領域,中非合作將為雙方企業投資和貿易提供更多機會,從而提高非洲產業競爭力,彌補非洲基礎設施缺口;在現代農業、綠色發展、減貧惠民等方面的合作,將促進中非企業分享先進技術和建立可持續發展模式,增強自主發展能力,提高公共治理水平,改善非洲人民生活。

Ⅲ 非洲工業

非洲工業主要集中在中部南部地區,中南部地區礦產資源以金、鉻、錳、鑽石、銅、鋁土礦等資源為主,北部地區主要出口石油資源。非洲礦產資源雖然豐富但是由於生產技術落後,其主要以低級製造業為主,附加值低。

Ⅳ 世界主要工業區有哪些

美國:1.東北部的五大湖工業區,這裏是美國較早發展資本主義的殖民地.阿吧拉契亞山北部有煤礦,五大湖西部有鐵礦,加上五大湖水運便利,大西洋遠海多優良港口.所以發展成工業區.而且臨近玉米帯,乳畜帯,小麥以及混合農業帯.這裏重工業密集,如鋼鐵,機械製造,汽車等.
2.當美國東北部發展基本飽和了,各種環境問題,資源問題等開始出現時,人們舊開始轉向南部和西部這石油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發展.想南部的德州以及佛羅里達州等地方,環境比較優美空氣較清新,屬於陽光地帯.吸引了許多人才.在這裏建立了新的石油,宇航,飛機,電子等工業.
3.美國西部,更是高新科技的代表.這裏聚集了數千家微電子企業.一開始,由於圭谷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低價低廉,勞動力廉價,促使這裏飛速發展.70年代末,由於圭谷土地用盡,工廠開始搬到德州.圭谷的優勢有:地理位置優越,有便捷的交通,臨近太平洋,有航空港,也有連接全國的公路網,有高等院校,可以培養相當的人才,更有美國國防部的穩定軍事訂單.
德國:查一下魯爾區的位置
法國:阿爾薩斯-洛林工業區。
俄羅斯:(不是發達國家)四大工業區的分布
俄羅斯的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這里有以莫斯科(路上交通發達)和聖彼得堡(海運發達)為中心的兩大工業區,這兩個工業區的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化學和多種輕工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俄羅斯的工業建設向東發展,在烏拉爾山區建立了鋼鐵工業和機械工業為主的烏拉爾工業區(礦產資源豐富)。在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建立以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為主的
日本: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周圍,交通便利啦。
英國:泰晤士河工業區。沿海,消費市場大

Ⅳ 非洲主要工業區有哪些

主要在幾內亞灣沿岸和南非
2008年。工業非洲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洲。大多數國家經濟落後。采礦業和輕工業是非洲工業的主要部門。黃金、金剛石、鐵、錳、磷灰石、鋁土礦、銅、鈾、錫、石油等的產量都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輕工業以農畜產品加工、紡織為主要。木材工業有一定的基礎,制材廠較多。重工業有冶金、機械、金屬加工、 化學和水泥、大理石採制、金剛石琢磨、橡膠製品等部門。

Ⅵ 非洲的地形特徵。及氣候資源,重點工業區

非洲為一高原大陸,地勢比較平坦,明顯的山脈僅限於南北兩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佔全洲面積60%以上。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約佔全洲面積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地勢大致以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的剛果河河口至衣索比亞高原北部邊緣一線為界,東南半部較高,西北半部較低。東南半部被稱為高非洲,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有衣索比亞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有「非洲屋脊」之稱)、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在南非高原上有卡拉哈迪盆地。西北半部被稱為低非洲,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大部分為低高原和盆地,有尼羅河上游盆地、剛果盆地和查德盆地等。非洲較高大的山脈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帶,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脈;東南沿海有德拉肯斯山脈;東部有肯亞山和乞力馬扎羅山。乞力馬扎羅山是座活火山,海拔5895米,為非洲最高峰。非洲東部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裂谷帶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經馬拉維湖,向北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衣索比亞高原中部,經紅海至死海北部,長約6400千米;裂谷帶西支南起馬拉維湖西北端,經坦噶尼喀湖、基伍湖、愛德華湖、艾伯特湖,至艾伯特尼羅河河谷,長約1700千米,寬幾十千米到300千米,形成一系列狹長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其中阿薩勒湖的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6米,為非洲陸地最低點。非洲的沙漠面積約佔全洲面積1/3,為沙漠面積最大的一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積777萬平方千米;西南部還有納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東非大裂谷帶內及其附近,分布著一系列死火山和活火山,其中高大火山海拔達5000米以上。非洲中、西部亦有不少高大火山。東非大裂谷帶也是非洲地震最頻繁、最強烈的地區。
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其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乾燥,氣候帶分布呈南北對稱狀。赤道橫貫中央,氣候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約佔全洲面積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區終年炎熱,有將近一半的地區有著炎熱的暖季和溫暖的涼季。衣索比亞東北部的達洛爾年平均氣溫為34.5℃,是世界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之一。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齊濟耶,1922年9月13日氣溫高達57.8℃,為非洲極端最高氣溫。乞力馬扎羅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非洲降水量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減少,降水分布極不平衡,有的地區終年幾乎無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達10000毫米以上。全洲1/3的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東南部、幾內亞灣沿岸及山地的向風坡降水較多。

Ⅶ 非洲國家中,哪個現代工業最發達

c 號稱非洲的美國,雖然也有一些西非國家比他富裕,但是從科技、政治地緣、人口、礦產資源,南非應該是非常最富強發達的國家。
南非基礎設施良好,資源豐富,是世界五大礦產國之一,經濟開放程度較高。礦業、製造業和農業是經濟三大支柱,深礦開采技術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國民經濟各部門發展水平、地區分布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均。南非以豐富的礦物資源馳名世界,有60多種,黃金、鉑族金屬、錳、釩、鉻、鈦、硅鋁酸鹽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鑽石、石棉、銅、釩、鈾以及煤、鐵、鈦、雲母、鉛等的蘊藏量也極為豐富,黃金、鑽石、釩、錳、鉻、銻、鈾、石棉等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豐富的資源、廉價的勞動力、加上先進的管理,使南非成為當今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礦業、製造業、建築業和能源業是南非工業四大部門,礦產品出口約占出口收入的50%,全國約有12%的勞動力從事礦業。製造業門類齊全,技術先進。主要產品有鋼鐵、金屬製品、化工、運輸設備、機器製造、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等。鋼鐵工業是南非製造業的支柱,擁有六大鋼鐵聯合公司、130多家鋼鐵企業。南非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出口國。電力工業較發達,發電量佔全非洲的60%。南非的農業也較發達,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甘蔗、大麥等。蔗糖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南非是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出口國,2001年黃金出口佔南非出口總額的11%。但近年來因國際市場黃金價格下跌,鉑族金屬已逐漸取代黃金成為最主要的出口礦產品。南非還是世界主要鑽石生產國,產量約佔世界的8.7%。南非德比爾斯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生產和銷售公司,總資產200億美元,其營業額一度佔世界鑽石供應市場90%的份額,目前仍控制著世界毛坯鑽石貿易的60%。2001年5月該公司被英美公司兼並。農林漁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在國民經濟中作用不斷減小。農業較發達。農業生產總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1%,並提供13%的正式就業機會。非黃金出口收入中的30%來自農產品或農產品加工。正常年份糧食除自給外還可出口。可耕地約占土地面積的13%,但肥沃土地僅占可耕地的22%。主要農作物是玉米。各類罐頭食品、煙、酒、咖啡和飲料質量符合國際標准,葡萄酒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林木覆蓋面積佔全部土地的6%。畜牧業較發達。水產養殖業產量佔全非洲5%和世界的0.03%。南非商業捕撈船隊有各種船隻500多艘,全國有近3萬人從事海洋捕撈業,主要捕撈種類為淡菜、鱒魚、牡蠣和開普無須鱈。旅遊業資源豐富,設施完善,是南非第三大外匯收入和就業部門,旅遊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旅遊點主要集中於東北部和東、南沿海地區。生態旅遊與民俗旅遊是南非旅遊業兩大增長點。出口產品有:黃金,金屬及金屬製品,鑽石,食品、飲料及煙草,機械及交通運輸設備等製成品。主要進口機械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化工產品,石油等。

Ⅷ 世界主要工業區有哪些越詳細越好,謝謝

美國:1.東北部的五大湖工業區,這裏是美國較早發展資本主義的殖民地.阿吧拉契亞山北部有煤礦,五大湖西部有鐵礦,加上五大湖水運便利,大西洋遠海多優良港口.所以發展成工業區.而且臨近玉米帯,乳畜帯,小麥以及混合農業帯.這裏重工業密集,如鋼鐵,機械製造,汽車等.
2.當美國東北部發展基本飽和了,各種環境問題,資源問題等開始出現時,人們舊開始轉向南部和西部這石油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發展.想南部的德州以及佛羅里達州等地方,環境比較優美空氣較清新,屬於陽光地帯.吸引了許多人才.在這裏建立了新的石油,宇航,飛機,電子等工業.
3.美國西部,更是高新科技的代表.這裏聚集了數千家微電子企業.一開始,由於圭谷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低價低廉,勞動力廉價,促使這裏飛速發展.70年代末,由於圭谷土地用盡,工廠開始搬到德州.圭谷的優勢有:地理位置優越,有便捷的交通,臨近太平洋,有航空港,也有連接全國的公路網,有高等院校,可以培養相當的人才,更有美國國防部的穩定軍事訂單.
德國:查一下魯爾區的位置
法國:阿爾薩斯-洛林工業區。
俄羅斯:(不是發達國家)四大工業區的分布
俄羅斯的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這里有以莫斯科(路上交通發達)和聖彼得堡(海運發達)為中心的兩大工業區,這兩個工業區的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化學和多種輕工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俄羅斯的工業建設向東發展,在烏拉爾山區建立了鋼鐵工業和機械工業為主的烏拉爾工業區(礦產資源豐富)。在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建立以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為主的
日本: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周圍,交通便利啦。
英國:泰晤士河工業區。沿海,消費市場大

閱讀全文

與非洲工業區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新款q3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514
平頂山到蘇州坐汽車要多久 瀏覽:921
汽車人聲多少赫茲 瀏覽:153
汽車長期不開電瓶能堅持多久 瀏覽:863
寶馬哈曼卡頓聽輕音樂怎麼調 瀏覽:551
河北工業氯化銨要多少錢 瀏覽:95
哪裡的工業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171
汽車吊折價如何算 瀏覽:631
寶馬之悅怎麼樣值得購買嗎 瀏覽:190
文縣汽車站到全國哪裡發車 瀏覽:364
新型工業園區能享受什麼政策 瀏覽:974
吉利的汽車怎麼樣質量怎麼樣 瀏覽:616
張之洞主張什麼工業 瀏覽:520
寶馬528過戶多少錢 瀏覽:717
寶馬啟停電瓶電壓是多少 瀏覽:773
奧迪q7mini如何注冊 瀏覽:561
寶馬7什麼顏色最好看 瀏覽:612
日本德國汽車哪個好 瀏覽:450
歷下區董家鎮工業園都有哪些企業 瀏覽:474
下雨天汽車內飾如何清洗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