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經濟重心南移有哪幾次
一共有六次,從東晉開始,經濟文化重心就開始南移了。幾百萬的北方人逃到南方,帶來了北方的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文化。到隋朝統一天下時,揚州已經取代長安洛陽等北方城市成為最富的城市。隋煬帝開辟了大運河,開始從南方往北方運糧食布匹食鹽等,這一直持續到清朝。唐朝時的長安,北宋時的汴梁也一度繁榮,但是整體上南方已經占優了。而到了南宋之後,中國最富裕的地方一直是江南地區,揚州、蘇州、南京、松江(現上海段漏慶)、杭州等城市一直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 明朝時,蘇州一府賦稅就佔全國十分之一。 清朝,兩江(江蘇上海安徽江西)地區的稅收的佔全國田賦3/10和稅收7/10!已經佔了絕對的優勢。現代,工業從東北轉移到南方沿海地區。
拓展:
經濟重心南移:
1.經濟重心南移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經濟活動的現象,說的是經濟的重心由北方地區逐漸轉移到了南方地區。經濟重心南移造成的歷史影響至今還存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狀況也是南方地區稍強於北方地區。
經濟重心南移的政治因素
兩宋統治疆域大部分地區在南方,其中南宋時政治中心還移到南方,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繼續發展。
自唐末以來,北方戰亂頻繁,而南方相對安定,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
兩宋時期,中原人民反對北方少數民族貴族掠奪的斗爭阻止了北方少數民族貴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戰禍;四是統治者重視經濟的發展,採取一些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握握政策,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現代,沿海經濟發展迅速,交通方便以至北方的工業陸陸續續向南方遷移,也使經濟重搜豎心向南方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