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比悉尼和墨爾本~~
悉尼更適合,墨爾本更安靜。墨爾本溫度會比悉尼低3度左右。
悉尼(Sydney),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及新南威爾士州首府,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沿岸,以著名的悉尼歌劇院而享譽世界,是澳大利亞的經濟、文化、政治、蘆亮航運和旅遊中心,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
悉尼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也是南半球社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坐落在新南威爾士州的東海岸地區,亦超越新加坡成為世界第七大城市。悉尼擁有傲視全球的風景線,被譽為「全球最美麗的城市」之一,由於這里擁有宜人的氣候、潔凈的環境、香甜的空氣、高品質的生活,悉尼多次被聯合國評為是全球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連續多年占據全球宜居城市排行前十名。悉尼同時也是全世界擁有最高生活水準的城市之一,多年來連續占據全世界生活水準最高的城市排行前十名。悉尼還是全球物價最昂貴的城市之一,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昂貴城市排行前十名。[1]
悉尼在澳大利亞國民經侍嘩判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2013年,悉尼的區域生產總值達到3374.5億美元,高於丹麥,香港,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及地區。高度發達的金融業,製造業和旅遊業是悉尼市場經濟的主體。其中,世界頂級跨國企業、國內外金融機構的總部均紮根悉尼。同時,悉尼也是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及美國二十世紀福克斯製片廠的所在地。
悉尼是多項重要國際體育賽事的舉辦城市,曾舉辦過包括1938年英聯邦運動會、2000年悉尼奧運會及2003年世界盃橄欖球賽等。[2] 作為國際著名的旅遊勝地,悉尼以情人港、海灘、歌劇院和港灣大橋等標志性建築而聞名遐邇。
墨爾本(Melbourne),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及維多利亞州首府,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連續多年被評為全世界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
墨爾本(Melbourne)是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首府、澳大利亞聯邦第二大城市,澳洲文化、工業中心,是南半球最負勝名的文化名城,以紀念英國首相威廉·蘭姆——第二代墨爾本子爵而命名,1847年由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宣告墨爾本市(City of Melbourne)成立。墨爾本曾是澳大利亞聯邦 維多利亞州的首府,城市綠地率高達40%。大墨爾本地區面積達到3,400平方英里(8806平方公里),是南半球較廣大的都會區之一。墨爾本城市環境非常優雅,曾榮獲聯合國人居獎,並連續多年被聯合國人居署評為「全球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1] 。
墨爾本有「澳大利亞文化之都」的美譽,也是國際聞名的時尚之都,其服飾、藝術、音樂、電視製作、電影、舞蹈等潮流文化均享譽全球。
墨爾本是南半球第一個主辦過夏季奧運會的城市,一年一度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F1賽車澳大利亞分站、墨爾本杯賽馬等國際著名老改賽事都在墨爾本舉行
2. 昆士蘭州與悉尼,墨爾本相比有什麼優勢
悉尼和墨爾本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兩個城市,他們分別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440萬人口)和第二個城市(360萬人口),但是它們兩個風格卻迥然不同:
1. 悉尼是個商業城市 墨爾本是個工業城市
2. 悉尼是個美國化城市,悉尼繁華,一種紐約式的繁華,同時也有了一種嘈雜的感覺。 墨爾本則是個歐洲化的城市,墨爾本相對的寧靜,一種非常明顯的歐洲式的韻味
3. 悉尼人比較精明 墨爾本人則比較淳樸
4. 悉尼人生活節奏快 墨爾本的生活悠閑
5. 悉尼被比喻為未經琢磨的鑽石,更多的充斥著金錢所帶來的煩囂與雜亂 墨爾本被認為更象一個有文化的珍珠,除了金錢之外,還有沉穩,文雅的文化氛圍
悉尼優點:絕對現代化氣息,商業繁榮,公園林立,海景多處可見。公共交通便利。薪水高,工作機會絕對多。市區里各式文化活動頻繁,貸款容易。
墨爾本優點:安靜,干凈,空氣好(悉尼更好)。平均教育水平較高,房價較便宜,生活較安逸。平均治安狀況比較好。當地居民非常友善。公共交通費用低。車速慢,交通相對順暢。
昆士蘭州(Queensland)是澳大利亞的六個州之一,其名字是為了紀念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昆士蘭州位於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北部,東瀕太平洋,西與北部地方及南澳大利亞州相接,南鄰新南威爾士州,北瀕卡奔塔利亞灣。
3. 澳大利亞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最大的港口城市是() A.堪培拉 B.悉尼 C.墨爾本 D.達爾文
澳大利亞首都是堪培拉,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是悉尼,全國第二大城市是墨爾本;
故選:B.
4. 澳大利亞城市排名
澳大利亞城市排名前五的有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珀斯、堪培拉。
1、悉尼
悉尼是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沿海的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同時也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的文化鬧爛之都,而悉尼的經濟發展使得悉尼成為了澳大利亞的金融中心,悉尼有高度發達的金融業,旅遊業和製造業,所以悉尼也有「南半球紐約」的稱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澳大利亞
5. 澳大利亞各個城市介紹
1.堪培拉:堪培拉是澳大利亞的首都,是全國政治中心,以銀行、飯店和公共服務業為主要經濟部門,鐵路可以連接各大城市,總人口36.8萬人(2012),在澳大利亞所有城市裡排名第八。
堪培拉總面積2395平方公里,50%以上的面積為國家公園或保留地,城市的設計受到花園城市風潮影響,將許多重要區域直接融入天然植被,因而享有「天然首都」美譽。
堪培拉位於澳大利亞山脈區的開闊谷地上。位於東經149°07′,南緯35°17′。海拔760米。莫朗格洛河橫市區,西流入馬蘭比吉河。原為牧羊地,1913年按規劃始建,1927年聯邦政府從墨爾本遷至堪培拉。
堪培拉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堪培拉大學和國立圖書館。市區西南有宇宙航行跟蹤站。旅遊業發達,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全年降雨量平均,四季都有陽光普照的日子。
堪培拉的城市設計十分新穎,環形及放射狀道路將行政、商業、住宅區分開。城市中心的格里芬湖噴泉水柱高達 140 米,極為壯觀。全城樹木蒼翠,鮮花四季,每年九月,堪培拉都舉辦花節,以數十萬株花迎接春天的到來,被譽為 " 大洋洲的花園城市 " 。
2.悉尼:悉尼地處,南緯33°55',東經150°53'(33°55'S,150°53'E)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岸,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的首府,是該國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會區人口超過420萬(2006年),也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面積為2400平方公里,還是澳大利亞乃至大洋洲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全球最大、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
悉尼是全澳的經濟、金融、交通中心,也是亞太地區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悉尼
是國際主要的旅遊勝地,以悉尼歌劇院和港灣大橋而聞名遐邇。悉尼在澳大利亞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服務業是悉尼經濟的主體,悉尼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佔全澳的30%。大部分世界知名跨國企業在悉尼都設有分公司或辦事機構。2000年,悉尼成功舉辦了第27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廣義的悉尼即所謂大悉尼包括悉尼市和附近44個小城市,面積1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460萬左右。作為行政區劃的悉尼市,轄區僅有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不到3萬人。悉尼外來移民按人口數量以義大利人居多,其次為黎巴嫩人、土耳其人、希臘人、華人和越南人。近20年來,華裔居民大量增加,目前在悉尼地區的華裔人口大約在40萬左右。
悉尼是澳大利亞重要的國家和地區性通訊服務場所。國家衛星系統管理中心位於悉尼。國家最大的3個商業電視台總部建在悉尼,2個國營電視台ABC和SBS也位於悉尼。
悉尼屬於副熱帶濕潤氣候,全年降雨。悉尼的天氣是由鄰近的海洋所調節,因此內陸的西部城區大陸性稍強。悉尼氣候宜人、環境優美、風光漪妮、景色秀麗,夏不酷暑、冬不寒冷,日照充足,雨量豐沛。悉尼年降水量大約為1200毫米,夏季平均氣溫21℃、冬季平均氣溫12℃。
悉尼旅遊觀光的地方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悉尼歌劇院、港口大橋、岩石區、環形碼頭、麥考瑞廣場、情人港(又稱:達令港)、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大大小小的國家公園等。然而悉尼最值得一去的還是海灘。悉尼的海灘星羅棋布,風格各有千秋。
3.墨爾本:墨爾本是澳大利亞和大洋洲僅次於悉尼的第二大城市,是有「花園之州」美譽的維多利亞州的首府,是澳大利亞的工業重鎮,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墨爾本,城市的綠化面積高達40%。墨爾本曾連續多年被聯合國人居署評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1901年至1927年,墨爾本曾是澳大利亞的首都。時至今日,墨爾本被譽為「澳大利亞的文化首都」,是全國文化、工業及旅遊中心。
地理上,墨爾本經緯度為南緯37度50分東經144度58分,墨爾本地處平原,有少量的矮山地,墨爾本有一條亞拉河,是流經墨爾本的主要大河流,全長242公里。
墨爾本的氣候屬於亞熱帶與溫帶交叉型氣候,終年多雨,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處於向亞熱帶過渡的地帶, 由於地理位置和洋流影響的原因,墨爾本日夜溫差較大。
墨爾本是交通發達的城市,公共交通很方便,有火車、有軌電車。墨爾本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市內火車,與地鐵不同的是它多數是行走在地面以上的,只是在市中心區域內在地下行駛。
墨爾本亦是南半球的時尚之都,在服飾、藝術、音樂、電視製作、電影、舞蹈等潮流文化領域引領全澳甚至於全球在該領域范圍內都具備一定影響力。由於在其境內發現一座金礦,墨爾本也被華人稱為」新金山「。
墨爾本被稱為「澳大利亞的文化首都」。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墨爾本擁有全澳大利亞唯一的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建築,有輝煌的人文歷史,也是多個著名國際體育盛事的常年舉辦城市。
墨爾本是全澳乃至亞太地區的經濟和商業中心城市之一。多家澳大利亞大型公司的總部位於墨爾本中央商務區以及東南區的莫納什大學周邊,亦有多家跨國公司的澳大利亞乃至南半球總部設立於墨爾本。
墨爾本是澳大利亞全國的工業中心城市,亦是全澳的汽車工業中心。澳大利亞最大的汽車品牌霍頓總部位於墨爾本,而其生產線亦位於墨爾本的衛星城市基隆。
墨爾本亦是全球生物科技的中心城市之一和全澳的科技中心,澳大利亞以及世界各國的大多數生命科學、電子、高科技、能源企業總部或是澳大利亞總部都位於墨城東南部的莫納什大學周邊地區,被稱為是「澳大利亞矽谷」。
4.布里斯班: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亞第三大城市,全國最大海港,昆士蘭州首府,主要工商業中心。位於布里斯班河下游兩岸,市中心距河口25千米。西面已和伊普斯威奇連成一片,東面則擴至自雷德克利夫與雷德蘭之間的沿海岸地區,面積2494平方千米。人口約 112萬。
布里斯班雖屬亞熱帶地區,但由於大陸型氣候的影響,夏季天氣猶屬乾燥、涼爽;冬天溫和、乾燥。年平均氣溫20.5℃,年平均降水量1153毫米,大雨後常引起河流泛濫。在晚春到早秋之間,布里斯班地區常有雷暴的氣候狀況,所以也有冰雹和颶風等天災。
布里斯班中央商業區坐落於澳大昆士蘭在2007年時,人口已突破418萬大關。2001年人口普查顯示,在本市以英語為唯一在家中使用語言的人口有86.5%。
位於昆士蘭的東南方,坐標為27°28′S 153°02′E /
27.467°S 153.033°E / -27.467; 153.033。中央商業區主要位於河的北岸。北岸一帶建有許多商業大廈、政府機構、民意機關、國際飯店、會議廳、市立公園和運動場。布里斯班市政府經常舉辦或協辦國際年會和運動賽事,其中包括悉尼奧運﹝部分項目﹞、英聯邦運動會、州際賽事、國際博覽會、亞太城市市長年會和世界盃橄欖球賽等。2011澳洲大學科學研究排名第10位的昆士蘭科技大學(QUT)即位於市中心的東端。
布里斯班是通往亞太地區最近的交通要塞,它是澳大利亞增長最快地區的中心,布里斯班接近亞太地區,它與亞太地區的航空和海上的聯系都具有極好的條件。布里斯班港口是澳大利亞州府港口城市中發展最快的,布里斯班市正進一步發展布里斯班港口,使它成為澳大利亞進行亞太貿易的重點港口之一。
布里斯班被稱做「河流之城」。布里斯班河猶如一條明亮的緞帶,從山巒天際之間緩緩飄下,流過鋪紅綴綠的原野,蜿蜒曲折,在市區里繞了幾個S形後,又飄然隱沒在遠方的山谷里。
布里斯班也被稱為陽光之城,擁有美麗的自然風景和四季如春的氣候布里斯班有許多植物園和公園,如女王花園、維多利亞公園、考拉動物園等,是休憩和觀光的好去處。布里斯班是個旅遊城市,風光奇特的黃金海岸和大堡礁每年吸引著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遊客。
布里斯本是美食的天堂,可以品嘗昆士蘭州最著名的戶外庭園餐及豐富海鮮餐。而布里斯本除了有高級的歐洲餐廳以外,由於布里斯本接受許多外來移民的移居,在食物風格與料理種類,呈現出多元飲食文化特色。在此隨處可以品嘗到極為地道的各國料理。
5.珀斯:珀斯,西澳大利亞州的首府,澳大利亞第四大城市。位於澳大利亞西南角的斯旺河畔(也翻譯作天鵝河)。
珀斯位於南緯31度52分48秒,東經115度52分58秒。面積5,386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1/4。西面是浩瀚的印度洋,沿緯線西行7,350公里到達非洲海岸;東面是澳大利亞內陸地區。由於人口稀疏,有世界最孤獨城市之稱。
珀斯屬地中海式氣候,冬天潮濕,夏天漫長而炎熱。夏天炎熱的原因是由東部沙漠風吹來的熱浪造成的,不過熱不了幾個小時,便會從西南方吹來涼爽的海風,由於上午刮熱風,下午又吹涼風,使珀斯成為澳大利亞刮風最多的一個城市。
由於地處澳大利亞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地區,溫和的氣候與天鵝河沿岸的別致景色,使珀斯得以成為非常受歡迎的觀光旅遊目的地。
珀斯是旅遊度假勝地,在其他澳大利亞其他地方居民的眼中,珀斯的居民具有澳式純朴、幽默、和別具一格的想法。珀斯也是黑天鵝聚集的地方,有「黑天鵝城」之稱,西澳旅遊局的標志上就有黑天鵝。
珀斯有很多著名的海灘,其景色之優美程度足以和澳大利亞南部的黃金海岸相媲美。當中較富盛名的當數日落海岸,該海岸覆蓋范圍包括費里曼圖海岸線以北至尊達勒,並擁有多達二十幾個海灘,
珀斯市既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又有鄉野風情,市內有天主教大教堂、五所大學、州議會大廈等。珀斯擁有廣闊的居住空間及高水平的生活質素,於每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都是名列前茅,反映出珀斯無論居住環境,生活質素及社會福利等都是頗佳的城市。
6.阿德萊德: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首府和港口,為州行政、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是澳洲東部各州前往澳洲中西部的交通中心。。位於州東南部洛夫蒂山地與聖文森特灣間的濱海平原上。托倫斯河橫貫市區。港口距市區西北12公里,有鐵路相通。
阿得萊德擁有地中海式氣候,冬天潮濕而寒冷,夏天乾燥而炎熱。春天和秋天日夜天氣都相當暖和, 夏天平均最高溫度約為攝氏28度,冬天溫度則降至約攝氏15度。
2008年6月,阿德萊德都會區共有1,172,105居民,是澳大利亞第五大城市。南澳州約70.3%的居民住在都會區,因此南澳州是澳大利亞居民最集中的州。大多數人住在環繞著府城阿德萊德的各衛星城市中。
阿德萊德設有許多公、私立學校。州政府是主要於教育品質上的協助單位。高等教育在阿德萊德非常普及,還有職業學校 (TAFE) 負責青少年的職業教育及社會人士的進修教育。
南澳所有的三座大學的校園皆於阿德萊德。阿德萊德共設有三家公立大學和三家外國大學的澳大利亞校區。
阿德萊德是澳大利亞東西向和南北向交通的重要交叉口。阿德萊德的市內交通系統比較有限,包括使用專用車道的公共汽車、捷運和有軌電車,阿得萊德的交通主要以巴士與火車為主,公共巴士和火車來往巿內及各巿。
阿德萊德的經濟以製造、軍工和研究為主要工業。市內有大的製造、軍工和研究區。霍頓汽車、三菱集團在阿德萊德有生產廠,約半數澳大利亞出產的汽車來自阿德萊德。新聞集團是在阿德萊德成立的,到2004年為止其總部在阿德萊德。澳大利亞最大的石油公司和著名的南澳啤酒廠位於阿德萊德。
阿德萊德是澳大利亞重要的軍工生產地,澳大利亞70%的軍工公司位於阿德萊德,其生產總值達10億澳元。澳大利亞科學與技術局和其它國防技術組織如特尼克斯防務系統股份公司位於索爾斯巴利附近。
有英國聖公會大教堂和羅馬天主教大教堂等古跡。自1960年起每兩年在此舉行一次阿德萊德國際文藝節。
阿德萊德是一個旅遊盛地,市區內有許多保存完善的老建築物,整個市中心都被公園綠地包圍,是個非常吸引人的城市。環繞在阿德萊德四周的,是無數個著名的葡萄釀酒場,出產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葡萄酒。另外,位於阿德萊附近的阿德萊德群山,是縱觀阿德萊德最佳的眺望台。在離阿德萊德不遠之處,有一個袋鼠島以蘊藏豐富的澳洲本土動、植物為盛名。近海處有許多沉沒的船隻,潛水家們還可下水探險。
7.紐卡斯爾:紐卡斯爾,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重要城市和港口,在悉尼東北120公里,亨特河河口南岸,瀕臨塔斯曼海。人口41.5萬人(1983)。位居全國最大的採煤區中心。重工業發達,有鋼鐵冶煉、機器製造、化工、造船、采礦等工廠。輕工業以食品加工較重要。輸出煤、鋼鐵、小麥、羊毛、凍肉等。
該城市位於澳大利亞東海岸,在獵人谷地區中心,是一座海濱城市 這里一年四海風吹拂,氣候十分宜人,既沒有酷熱的夏日,也沒有嚴寒的冬天。
紐卡斯爾擁有極其完備的交通設施,海上,陸地,空中應有盡有,你隨時都可以以你喜歡的方式到達你想到的任何地方。紐城還擁有自己的機場,每天都有飛往澳大利亞各地的航班,火車站作為悉尼鐵路樞紐網的組成部分,每天都有開往四面八方的火車從這里經過,作為一座海濱城市,紐卡斯爾還有便捷的海上運輸線,從這里出發可以到達全國所有港口。
紐卡斯爾以它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特有的傳統,以及美麗絕倫的自然景觀,每年從世界各地吸引來成千上萬的遊客,使其成為澳大利亞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紐卡斯爾人多數從事服務業和運輸業,這里幾乎沒有旅遊淡季。當地政府也因此財源廣進,並且每年還要投入大量資金以改進旅遊服務設施。
這里有著名的白沙灘,已經成為當地的象徵。在市區中,零零星星地分布著很多街心公園,最著名的是愛德華國王公園和市民公園,它們是本地居民散步的主要場所 如果你喜歡夜生活,街邊大大小小的酒吧,咖啡屋,舞廳隨時等著您的光臨,大部分都營業到夜裡3點,絕對讓你滿意。
當地政府也十分重視教育,每年對此的投資僅次於對旅遊的投資,本地擁有一所在澳大利亞很有名的大學——紐卡斯爾大學。
同英國的紐卡斯爾一樣,這里也有一支名為紐卡斯爾聯的足球隊。全稱紐卡斯爾聯噴氣機隊(Newcastle
United Jets)。
8.陽光海岸:陽光海岸是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中南部、位居府城布里斯本以北、以努沙郡為主體的一座國際渡假城市,人口230,429(2007年);2008年,為了區域綜合發展,昆士蘭州政府將陽光海岸一帶的數個郡(Shire)整合而成立陽光海岸區政府。
與聞名國際的黃金海岸所不同的,是陽光海岸多吸引以中短期休閑活動為目的之國內外遊客。這兩個毗鄰的海岸線大抵是以布里斯班為界,以南稱「黃金」,以北為「陽光」。從布里斯班向北駕車而行,約1個半小時就可到達陽光海岸。陽光海岸綿延100多公里,由20多個大小沙灘組成,這里不僅擁有美麗的沙灘,其優雅的閃光湖色更是不絕於途。從布里斯班沿著海岸線往北約1小時即可到達陽光海岸。
陽光海岸玻璃屋山,是一處融合了澳大利亞原居民傳說和航海家故事的重要觀光景點。是由幾塊散落的巨石所組成的連峰,這些巨石是2千萬年前火山噴發後所凝結下來的花崗岩,材質極為堅硬,終年侵蝕不毀。
陽光海岸蒙特維拉山城,素有陽光海岸「創意中心」的美譽,是建於1887年的古山城。居民以製作精緻的工藝品見長,有精美的木雕、石雕、陶器藝品、甚至古玩傢具等。有維多利亞式、愛爾蘭式、英國式石屋、瑞士山村小屋,以及典型的澳大利亞式建築。
陽光海岸蘇姍河農庄,是澳大利亞典型的觀光農庄。最大的特色是擁有一片廣袤的熱帶雨林,騎馬則是最熱門的活動。
弗雷澤島,又稱芬瑟島,位於陽光海岸北部,世界自然遺產之一。弗雷澤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島。是80萬年前台地上,由大河帶來的泥沙沉積下來形成的。島上是著名的亞熱帶雨林。黃金海岸有1日游組團,50澳元。弗雷澤島東海岸美麗的海灘綿延70公里,是島上風景最美麗的地方。島上的幾個湖泊美得難以置信。最有代表性的是馬凱斯湖,藍色的湖水層次分明,與純白色的沙灘,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馬凱斯湖附近有小道,可散布觀賞熱帶雨林迷人的風姿。
9.霍巴特:霍巴特是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的首府和港口,位於塔斯馬尼亞島東南部德溫特河河口,面積約100平方公里。霍巴特始建於1803年,是澳大利亞僅次於悉尼的第二個古老的城市。整個大霍巴特市區域人口為20萬525人。(2006年人口普查數據)。
位於塔斯馬尼亞的霍巴特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四季分明各有特色。這里十二月至二月是夏天, 平均氣溫為攝氏22度,六月至八月是冬天,氣溫約為攝氏12度。春季和秋季較為溫暖,但傍晚較涼。這里的仲夏,日間有超過15小時都是陽光普照的。
霍巴特是塔斯馬尼亞州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主要工業部門有金屬冶煉、鑄鋼、造紙、紡織、印染、化肥、木材、肉類加工、水果加工等,全國最大的電解鋅廠也在這里。這里的深水碼頭可泊萬噸巨輪,是世界各地遠洋船隊的補給站。該市有鐵路與北部和西北部地區相聯,也是塔斯馬尼亞州主要公路干線的交匯點。
霍巴特有通往市郊區的巴士,以及到各地的長途巴士。從塔斯馬尼亞南部通往西部、北部和東部各鎮的公路都在霍巴特匯集,交通便利。霍巴特機場則位於市區東北部,距離市中心約半小時車程,是一座小型的機場,可供降落類似空中客車A320這樣的支線客機,每天該機場有好幾次班機往返霍巴特與墨爾本。
霍巴特以帆船比賽而世界聞名。它是悉尼——霍巴特帆船比賽的終點。帆船比賽在耶誕節後的一天在悉尼開始。因此慶祝帆船的抵達是霍巴特夏季節日的一部份。
霍巴特夏季節日是耶誕節後開始,直至一月中旬完結的飲食節目。在薩拉曼卡(Salamanca)舉行的塔州之味是其主要節目之一,當地遊客能品嘗到美味的食物和酒。
塔斯馬尼亞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al
Garden)每年一度的鬱金香節日,亦是當地受歡迎的喜慶之一。
塔斯馬尼亞大學是澳大利亞歷史非常悠久、具備很高國際聲譽的四所大學之一,該校也在澳洲大學綜合星級排名中被評為四星級院校,是2001年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委員會推薦的最有研究成就的前十所大學。
10.達爾文:達爾文市是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的首府,也是比較著名的旅遊城市,因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於1839年曾到此考察,故該市以他的名字而命句名。澳大利亞北部地區首府和主要港口,位於帝汶海達爾文港東北入口處的北部頂端。
達爾文市屬於熱帶草原氣候,一年之中只分為雨季和旱季,旱季為5月至9月,6月和7月是最涼的月份,氣溫為15 到35℃,雨季時常有熱帶風暴,降水最多的是12月至3月期間,這段期間濕度超過70%,常發生雷暴。
達爾文是澳大利亞土著居民最集中的城市,還有很大一部分居民是從東南亞和東亞移居的移民,所以達爾文被稱為「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的首府」,這里的居民喜歡飲啤酒,按平均人口計算,啤酒消費量僅次於德國慕尼黑,居世界第二位。
由於它距離亞洲最近,為澳大利亞北部礦物輸出港及貿易中心,出口牲畜、稻米和鈾礦石等。達爾文是澳大利亞重要的軍事基地和北部海岸巡邏艇的基地,同時也是澳、亞、歐洲之間的航空轉運站。
2005年達爾文的經濟支柱主要是采礦業和旅遊業,采礦業每年產值為28億美元,主要礦產為黃金、鋁土、錳,海中的油氣田和海底鈾礦。8%的達爾文居民從事旅遊業,旅遊業還有很好的擴展前景。駐軍和軍事設施也僱傭許多達爾文居民並促使經濟增長,為了維護東帝汶治安,澳大利亞在達爾文的駐軍在2001年已經達到11000人,縱貫南北的鐵路也增加了和亞洲之間的貿易,使得達爾文港的港口地位越來越重要。
根據2001年的統計資料,全市有35所小學12所中學,小學在學生為6441人,中學在學生為3943人。主要的大學是達爾文大學(即查爾斯達爾文學院,澳洲大學科學研究排名第26位),在澳北區各地有許多分校,中心校區在達爾文市郊區,有19000學生。
市區東、西、北面有海濱環繞,碧波金沙,為釣魚和游泳者的樂園。市內植物園佔地34公頃,園內有許多當地特有的熱帶奇花異草。在北距市中心21公里的亞羅奧加公園里有鱷魚、野牛和澳洲特有的野狗等動物等。在市東南32公里處有霍華德溫泉和自然奇觀白蟻冢,冢高3米,似小山屹立,冢頂狀似匕首林立,坐南朝北,以便日光照射,故稱磁性蟻冢。據說每座蟻冢可容納螞蟻200萬只左右。
6. 澳大利亞最大的工業城市是() A.悉尼 B.達爾文 C.墨爾本 D.堪培
澳大利清侍姿亞最談虧大的答絕工業城市是悉尼. 故選:A. |
7. 澳大利亞的首都和最大工業城市分別是 A.堪培拉 墨爾本 B.墨爾本 悉尼 C.紐卡斯爾 墨爾本 D.堪培拉 悉尼
d 首都肯定是堪培拉 墨爾本是文化中心 悉尼是經濟和工業中心啊
8. 澳大利亞的主要工業城市
礦產有煤、鐵、錳等,主要分布德干高原東北部,並在當地發展了鋼鐵工業。澳大利亞農牧業高度機械化,大牧場大農場的經營方式,商品率高,羊毛、小麥、
9. 墨爾本和悉尼哪個發達
墨爾本
墨爾本(Melbourne)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是有「花園之州」美譽的維多利亞州(Victoria)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的工業重鎮。墨爾本以綠化、時裝、美食、娛樂活動、文化及體育活動而著稱。墨爾本的綠化覆蓋率高達40%,維多利亞式的建築物、有軌電車、各種劇院、畫廊、博物館以及綠樹成蔭的花園、街道構成了墨爾本市典雅的風格。
墨爾本是一座充滿活力和歡樂的城市,雖沒有第一大城市悉尼的華麗,卻也不似其他澳洲小城的清寂;從文化藝術層面的多元性,到大自然之美應有盡有,在滿足感官娛樂方面,墨爾本更可以說是雄踞澳洲之冠,無論是藝術、文化、娛樂、美食、購物和商業樣樣都有自己的特色;墨爾本成功地融合人文與自然,連續多年被總部設於華盛頓的國際人口行動組織(Population Action International) 評選為「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
墨爾本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部,是個港口城市,氣候是溫帶氣候,夏天人們喜歡去海邊玩,一年四季,夏天的日間氣溫最高可達到接近四十攝氏度,墨爾本日夜溫差較大,夏天即使白天氣溫高達三十多度,晚上就會涼下來至十二度左右。冬天不太冷,冬天一般日間氣溫在十攝氏度以上,冬天並不下雪,但墨爾本的周圍有許多山,冬天的時候寒冷的高山上有積雪,所以每逢冬季,墨爾本附近的高山又是滑雪的好地方。
墨爾本現在的人口約340萬(2001年澳大利亞人口普查結果是324萬多),是移民聚居的城市。來到澳大利亞的新移民大部分都前往墨爾本和悉尼。現在(2006年的數據)每年大約十萬名新移民抵達澳大利亞,當中約三分之一往墨爾本定居。移民在墨爾本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但同時也各自帶來自己民族的傳統和習慣。三分之一的墨爾本居民為生於澳大利亞以外的移民,在墨爾本被使用的語言達70種之多,除主要語言英語外,希臘語、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中文、越南語、黎巴嫩語、韓國語等各種語言都有人使用。不同族群聚居成區,在生活習慣、節慶、餐飲上各成不同風格,為墨爾本帶來多元文化的豐富情趣。
歷史概況
1835年之前,墨爾本基本上是沒有人居住的。1840年,墨爾本的人口是一萬人。1851年,在墨爾早敏本發現了金礦,大量的人從世界各地前來墨爾本淘金,包括大量的華工。由於淘金熱潮,墨爾本的人口迅速增長,1851年的人口是陸物枝29000人,到1854年,已經達到12萬3000人,使藏金極富的美國舊金山(三藩市)黯然失色,故墨爾本又被稱為新金山。
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的工業重鎮,有重型機械、紡織、造紙、電子、化工、金屬加工、汽車、服裝、食品等工業都很興旺,工業現代化程度很高。商業、金融、交通等均十分發達。墨爾本也擁有一個現代化的繁忙港口墨爾本港。
墨爾本曾經是澳大利亞的首都(1901 – 1927),1927年,澳大利亞遷都堪培拉。
墨爾本是南半球的繁華都市,早年比澳大利亞現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還要繁榮。早在1956年,墨爾本就主辦了第十六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那次是夏季奧運會第一次在南半球舉行。
旅遊景點
墨爾本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Melbourne)
建造於1845年的墨爾本皇家植物園位於墨爾本市中心以南約五公里的地方。花園以19世紀園林藝術布置,內有大量罕有的植物和澳大力亞本土特有的植物,植物園佔地40公頃,至今留著上個世紀的一些建築和風貌,匯聚了三萬多種奇花異草,是全世界設計最好的植物園之一。
唐人街(Chinatown)
唐人街就是Litte Bourke Street,中國餐館林立,放眼都是中文招牌,充滿東方風味,是全澳最早華人集中地。
舊國會大廈
建於1856年,是維多利亞省現在的立法議會所在,建築美輪美奐,別具風格。因舊國會大廈坐落的地方在墨螞梁爾本婚姻注冊處在同一條街上不遠處,時常有新婚夫婦和參加婚禮的嘉賓在此拍攝留念。
哥摩大宅(Como House)
在South Yarra區Como Ave,是一殖民時期一個富商的家,主建築是一座兩層的古老大屋,這個家佔了整整半條街之大。富商的後人把這個物業出售給澳大利亞國家文物基金,這個大宅就成為了向公眾開放的參觀景點。
金融街
哥林斯街(Collins Street)被稱為金融街,因為澳大利亞很多銀行的總行都在這條街上。
城市交通
墨爾本是發達的城市,有很多高大的建築,有現代化的設備。公共交通很方便,有火車、電車和汽車。
墨爾本的中心大街西面是Spencer大街,南面是沿著亞拉河的Flinders大街,東面是排列著州議會廳、財政大廈等宏偉建築的Spring大街,並且北面的維多利亞大街圍成了一個約2公里的四方。由這4條大街圍成的棋盤式的城市,就是墨爾本主要街道的市容。
墨爾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市內火車,與地鐵不同的是它多數是行走在地面以上的,只是在市中心區域內在地下行駛。這里的火車貫穿了主要的交通要道和主要人口居住地區,由於墨爾本市中心是比較繁忙的商業中心,所以許多人在上班時因無法停泊私家車而改乘火車,同時它也是運載學生上學的主要交通工具。墨爾本的公共交通票的價格是以地區和時間為劃分,而且車票是火車、電車、巴士通用的。在每個車站的自動售票機處都可以購得車票,通常分為2小時票(在兩小時內任意次數乘坐區域內的火車、電車、巴士都可以),全天票,周票,月票和年票,買時間越長的價格相對會越優惠。票價除了與時間有關以外也與地區劃分有關,在墨爾本將主要市內地區劃分為兩個區域,如果跨區域乘車,票價也會相對增加。
墨爾本的巴士是除火車以外的輔助交通工具,它能到達相對火車無法到達的區域,但巴士的班次比較少,通常是15分鍾至30分鍾一班。
有軌電車是墨爾本的特色之一,墨爾本是澳大利亞唯一擁有有軌電車的城市。墨爾本的電車網路四通八達,承擔著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角色。最新款的墨爾本電車每輛可承載140名乘客,墨爾本市政府經常通過宣傳廣告呼籲市民多乘坐電車,減少使用私家車。在墨爾本市中心,有一條環城電車線路,讓本地市民和遊客都可以免費乘坐,方便大家欣賞墨爾本的市區景色,其行走路線環繞市中心外圍,沿途經過許多觀光景點,包括維多利亞市場、墨爾本議會大廈、皇冠賭場、皇家展覽館、IMAX電影院、墨爾本舊監獄、墨爾本中心(Melbourne Central)等。
著名院校介紹:
墨爾本大學
成立於1853年,墨爾本大學是一個向社會作出突出貢獻的科研、教學和知識轉移的公益機構.
作為一個優良的學術機構,墨爾本大學本著信守承諾的傳統,維護知識自由的學術價值,誠信,公開性和嚴謹性.
作為一個優秀的研究機構,墨爾本大學旨在加強其核心知識學科,開辟科學理解的新思路, 支持重要和創新領域的非常規研究方式.
作為一個優良的教學機構,墨爾本大學的目的在於從最廣泛的背景吸引優秀的學生,並提供優秀的教育.
作為一個公益機構,墨爾本大學著重研究,學生學習及外部介入公共服務的目的,包括對於緊迫的社會問題從事研究,培養畢業生責任感,基於證據和理由促進調查和公開辯論.
作為一個從事國際性事務的機構,墨爾本大學同海外同行共同面對智慧、獨創性和尊重人性的全球性挑戰.
作為一所地域性強烈大學, ,墨爾本大學重申了其獨特的優點,其校園仍進行面對面教學,聚集來自全球各地的學者,學習社群擁有日新月異的技術. 傑出的學者在這里引領學生打開心中的智慧,面對巨大的未知數:一個新一代可以決定未來價值的地方.
墨爾本大學必須適應國際標准和國家政策環境的變化,國際排名,新的市場條件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新學員等挑戰。
大學的未來將取決於它進行'三螺旋'學術節目的能力,墨爾本大學這個機構的過人之處不僅在於研究,而是使思想與知識在學生,工作人員和廣大公眾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應用.
購物指南
墨爾本是一個購物的好地方,全澳有八成的紡織品及製鞋廠商設廠於此。經過巧妙設計的商店街,主要集中在市中心的史旺斯頓街與伊利莎白街(Elizabeth Street)之間的街廓內。當你深入其中,不僅會對包羅萬象的商品嘖嘖稱奇,還會對裝飾華麗的拱型騎樓贊嘆不已。
在墨爾本購物絕對是一種享受,市中心的商業區相當集中,從市內飯店信步即可抵達主要購物區。最熱鬧的是柏克街(Bourke Street),許多大型百貨公司如Myer, David Jones都在這里設有分店。
別具一格的哥林斯大街(Collins Street)不僅是遍布銀行的金融街,也是世界名牌的集中地。若想買特別的東西,澳洲購物中心(Australia on Collins)是不錯的選擇。即使隨意逛逛幾個中心周圍的小巷和商店,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離市區不遠的南亞拉區(South Yarra),也是不容錯過的購物天堂,這里主要的購物區是賣高檔時裝的雅普街(Chapel Street)和圖拉克路(Toorak Road),在此可以盡情享受購物的樂趣,精美的櫥窗和街景。而位於費茲羅區的賓士域街,則有不少精美的商店,提供手工製作的珠寶,藝術品和雕塑。
維多利亞女王市場(The Queen Victoria Market)
位於Elizabeth Street和Victoria Street的交叉處,是著名的傳統肉菜蔬果市場,也有很多干貨攤位。這里有喧天的叫賣聲及熱鬧不已的討價還價聲。超過1000個的攤位出售各式各樣的肉菜蔬果和日用品,從新鮮肉類到手工藝品,流行飾物和古董小玩意,應有盡有。
維多利亞女王市場營業時間:
周二 清晨6:00-下午2:00
周四 清晨6:00-下午2:00
周五 清晨6:00-下午6:00
周六 清晨6:00-下午3:00
周日 清晨6:00-下午4:00
維多利亞藝術中心市場(Victorian Arts Centre Market)
位於100 St Kilda Road,是最著名的藝術品銷售市場。穿過市區,越過亞拉河,便可看到這個市場。市場的特色在於商品多樣化,不論是傳統或現代的陶藝品,手制畫框,珠寶和手繪的絲質衣物,都可以在這里找到。開放時間是周日早上9:00-下午6:00。
休閑娛樂
墨爾本一向被視為澳大利亞的文化、藝術重鎮,來到這兒的遊客,絕對不能錯過各式各樣的表演。世界級的歌劇演出、最新的百老匯演出、芭蕾舞、戲劇或音樂會,維多利亞藝術中心提供多種選擇,千萬別錯過。墨爾本也有許多夜總會、現場音樂表演和喜劇表演。
皇冠賭場
皇冠賭場不僅是澳大利亞最豪華最大的賭場,也是南半球最大的賭場,1994年開業,位於亞拉河南岸。為了減輕賭博的色彩,賭場的官方名稱是皇冠娛樂中心,當中包括五星級的皇冠酒店,大型會議中心及健康美容等設施,更擁有一系列的娛樂消閑設施,包括備有搏彩角子機的24小時賭場,名牌匯聚的多家商店,14家電影院,以及多家餐廳及酒吧,還有一個可容納二千人的表演中心。
美食名吃
維多利亞州是澳大利亞奶酷(芝士)、酒、肉類、魚類、水果和野味的重要產地,由於物產富饒並擁有悠久的飲食文化,墨爾本理所當然的成為美食天堂,最佳的品嘗地點包括:南亞拉區的St Kilda Road、卡頓區(Carlton,著名的義大利美食區)的萊庚街(Lygon Street)、費茲羅區(Fitzroy)及賓士域街(Brunswick Street,時興的咖啡文化重地)。不要忘了到南門區(Southgate)走一趟。在那裡可以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欣賞亞拉河風光。此外,位於小博街(Little Bourke Street)的中國城,也有各式各樣的中國菜。
在南門,食客可以一面進餐,一面欣賞亞拉河景色,墨爾本唐人街可供選擇的中國菜式種類眾多,電車餐廳在墨爾本市面上的街道行車,遊客可享用佳餚與澳洲名釀(各式葡萄酒和啤酒),自助餐的果汁、咖啡、牛奶。
電車餐廳
(Colonial Tramcar Restaurant)可提供一個邊吃邊看的機會,在享用美食及美酒的同時,乘車觀賞街景。硬石(Hard Rock Cafe)位於Bourke Street 的轉角處。
移步換景
墨爾本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在菲力浦島上參觀企鵝,它已成為遊人訪問墨爾本必去的景點之一,在那裡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小的企鵝(成年企鵝身高約30厘米);另外,集中了澳大利亞傳統藝術精華的維多利亞藝術中心,已成為墨爾本的標志,不容錯過;要想體驗一下墨爾本園林的氣派,皇家植物園也是一個讓很多遊客嘆為觀止的好地方。
環繞Albert公園賽徑的「澳大利亞第一方程式賽車」、名列全球的國際四大網球公開賽之一的「澳大利亞公開賽」,以及位居澳大利亞榜首的國際賽馬「墨爾本杯」等,年度國際運動盛會都在墨爾本舉辦。
--------------------------------------------------------------------------------
景點列表:
菲茲洛易公園 菲力浦島 公主劇院
國王公園 庫克船長小屋 麗晶劇院
維多利亞藝術中心 野生動物園 大洋路
費茲洛悉尼
①一譯「錫德尼」。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東北部工業城市和煤港。在布雷頓角島上,瀕大西洋,哈利法克斯東北304公里。人口約10萬(1980)。1886年始建。1904年建市。位於煤田區中心,鄰近貝爾島有鐵礦。工業以鋼鐵和煉焦為主,是加拿大鋼鐵工業中心之一,也是沿岸煤礦區的商業中心。
②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澳大利亞最大城市和港口。在塔斯曼海伸入大陸20公里的傑克遜港兩岸,有長達1,150米的鐵橋跨連港灣。面積1,735平方公里。人口連郊區320萬(1981)。 1788年英國流放罪犯於此,是英國在澳大利亞最早建立的殖民地點。全國最大經濟中心。居民大多從事服務業,工業有石油煉制、化工、紡織、服裝、食品加工、飛機、汽車和船舶製造業等。有鐵路和公路網連系廣大內地。港灣水深,設備良好。主要輸出羊毛、小麥、麵粉、肉類、紡織品等。有定期海、空航線通達英、美、紐西蘭等國。有全國創辦最早的悉尼大學(1852年建)和澳大利亞博物館(1836年建)。市東有海濱浴場。園林眾多,綠化面積廣闊。
悉尼[Sydney]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海岸,這里氣候宜人、環境優美、風光漪妮、景色秀麗,夏不酷暑、冬不寒冷,日照充足,雨量豐沛。悉尼年降水量大約為1200毫米,夏季(12-2月份)平均氣溫21攝氏度、冬季(6-8月份)平均氣溫12攝氏度。
悉尼是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澳大利亞最大、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個日益國際化的大都市,2000年悉尼奧運會使悉尼的國際聲望和知名度空前提高。
廣義的悉尼即所謂大悉尼包括悉尼市和附近44個小城市,面積1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420萬左右。作為行政區劃的悉尼市,轄區僅有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不到2萬人。
悉尼作為城市的歷史始於1788年,以菲利普船長率領的首批英國殖民者在悉尼登陸為開端。悉尼正式建市則於1842年7月20日。二戰後,大量歐洲、中東、東南亞的移民湧入澳大利亞,其首選居住地往往是在悉尼。悉尼外來移民按人口數量以義大利人居多,其次為黎巴嫩人、土耳其人、希臘人、華人和越南人。近20年來,華裔居民大量增加,目前在悉尼地區的華裔人口大約在40萬左右。
悉尼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也是商業、貿易、金融、旅遊和文化中心。悉尼在澳大利亞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其國內生產總值佔全澳的30%左右。服務業是悉尼經濟的主體,其中金融保險業佔全澳行業產值的44%、房地產佔41%、批發貿易佔38%、餐飲娛樂佔36%、製造業佔35%、建築業佔34%、零售貿易佔32%。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和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均在悉尼,澳53家銀行有39家銀行的總部設在悉尼,最大的百家公司中,有四分之三在悉尼設立了公司總部或分支機構。來澳大利亞訪問的國際商務人員幾乎都要造訪悉尼,同時大部分世界知名跨國企業也在悉尼設有分公司或辦事機構。
悉尼是國際大都市,基礎設施完善發達,交通便利快捷。悉尼機場是澳大利亞主要航空港之一,目前有37條國際航線,每周離港航班420架次,返港航班230架次。悉尼不僅有鐵路通往全國各地,在城區內還有地鐵和輕軌火車以及擺渡船,既可緩解交通壓力,也可進行城市觀光。公共交通工具不是很貴,但悉尼的計程車價格不菲,從機場到中央火車站不足10公里的路程大約需要10美元左右。悉尼是澳大利亞重要的國家和地區性通訊服務場所。國家衛星系統管理中心位於悉尼。澳大利亞連接塔斯馬尼亞、東南亞的同軸電纜和光纜由悉尼開始,國家最大的3個商業電視台總部(7號台、9號台和10號台)建在悉尼,2個國營電視台ABC和SBS也位於悉尼。
我國於1972年與澳大利亞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之後於1979年3月在悉尼設立總領事館。新南威爾士州目前同我國的廣東省結為友好省州,為此廣東省在悉尼的情人港建設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建築――中國花園,以表紀念。
悉尼旅遊觀光的地方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悉尼歌劇院、港口大橋、岩石區、環形碼頭、麥覺里廣場、情人港、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大大小小的國家公園等。然而悉尼最值得一去的還是海灘。悉尼的海灘星羅棋布,風格各有千秋。比較著名的海灘包括Bondi beach, Manly Beach, Watson Bay, Rose Bay, Double Bay, Nielsen Park, Balmoral 等。
交通指引
航空:國際航班,由世界各大城市直達悉尼,國內航班,由悉尼通往達爾文、佩思、墨爾本、凱恩斯、以及黃金海岸等。
火車:火車來往各大小鎮,乘火車所需時間與巴士差不多,路線也相同,市內有中央火車站、市會堂火車站等,購買一張票,可與1天內不限次數來往市區內各旅遊點,是最省時省錢的辦法。
巴士:長途巴士來往與各大城市,如堪培拉(5小時)、墨爾本(12小時)、凱恩斯(23小時)。悉尼市內以電氣火車(單軌電車)為主,它的特點是速度快、來往班次密集、通常從早上4:00至晚上24:00運行。另外,悉尼計程車很多,隨處招手可停,起表2元,每公里加1元。
搭乘輪船和遊艇是游覽悉尼的最好方式之一,所有輪渡均自圓環碼頭出發,曼力為終點,行程11公里,悉尼歌劇院和悉尼港橋都可乘輪渡10分鍾到達。
購物指南
主要特產
蛋白石及其他寶石
羊毛、純棉及羊皮製品
土著人及當代澳大利亞藝術品
澳大利亞時裝
獵人葡萄酒區生產的葡萄酒
澳大利亞化妝品
購物商區
必街購物中心
由5座多層樓面的商品街、市中心、悉尼中央商場、玻璃屋、藍天花園和歷史悠久的岸濱購物廊組成。
購物熱點
位於Castlereagh street,在這里可以找到Dior, Chanel, Cartier, Hermes, Louis Vuitton, Versace, YSL, DKNY, Armani 和Gucci等名牌專賣店。
MLC購物中心
除了提供高級時裝外,還有幾家很棒的餐廳、一家電影院和皇家戲院。切夫利購物中心匯聚名牌百貨。
帕迪市場(Paddy's Market)
位於Hay Street,Haymarket,已有150年歷史,共設1000個攤位,出售的商品從新鮮食品到小飾品都有。緊鄰帕迪市場的是Market City,是一個大型購物中心,內附一流的餐飲店。
岩石區市場(The Rocks Market)
位於悉尼的George Street,出售貨品有禮品、古董及手工藝品,可在路邊咖啡座和酒吧享受片刻悠閑時光。
開放時間:周六、周日上午10:00至下午5:00。
美食名吃
澳大利亞美食已發展出本身的風格---用特有的核果類、水果、香料及梅子,加上當地的肉類及海鮮,烹調出大膽贊嘆的菜色。
新鮮美味
澳大利亞的海鮮世界知名,不地鮪魚出口到日本做成壽司,大蝦和魚也在亞洲被大量食用。在任何近海的餐廳,您都可以享用到澳大利亞出產的鮑魚、生蚝、帝皇蟹、龍蝦或是Balmain Bugs(一種海蟹)。
獵物(野味)大餐
可曾吃過袋鼠、火雞、鱷魚、泥蟹或鱸魚嗎?
維多利亞州是澳大利亞乳酪(芝士)、酒、肉類、魚類、水果和野味的重要產地,由於物產富饒並擁有悠久的飲食文化,墨爾本理所當然的成為美食天堂,
最佳的品嘗地點包括:南亞拉區的Stkilda路、卡頓區(著名的義大利美食天堂區)的萊貢街、費茲羅區及賓士域街。
不要忘了到南門區走一趟,在那裡可以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欣賞亞拉河風光。
此外,位於小柏克街的中國城,也有各式各樣的中國菜。
移步換景
悉尼,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以及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城市,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她建在世界上最漂亮的港口之一,悉尼港的附近。從AMP中心塔的悉尼塔觀望層上可以觀賞到360度視角的悉尼全景。而從悉尼港大橋或者從貝朗瞭望台上則可更近地觀賞悉尼港。 悉尼有各種娛樂項目。在悉尼歌劇院你可以欣賞到芭蕾舞,歌劇和舞台劇等表演。在悉尼港口邊,緊鄰環形碼頭處,你可以找到岩石區。這是澳大利亞首批歐洲移民的落腳地。在這里,你可以見到多姿多彩的街景和重新修復的典雅的建築。這些建築中有各式餐廳,娛樂場所以及各種商品專賣店。在悉尼,你可以享受美食,美酒,在悉尼港遊船上觀景就餐,購物,到賭城游樂場盡興,以及參觀海洋世界水族館。在悉尼, 你可以享受不盡的陽光、沙灘和海浪,因為從市區驅車不遠就可抵達風光旖旎的太平洋海岸。
--------------------------------------------------------------------------------
景點列表:
澳洲博物館 達令港 皇家植物園與領地區
玫瑰灣 維多利亞女王大廈 悉尼大橋
悉尼歌劇院 岩石區 邦迪海灘
海德公園 史蒂芬港 新南威爾士藝術館
麥克里起爾夫人的椅子 奧林匹克體育場 中央海岸
澳大利亞悉尼市一個大型綜合性文藝演出中心,以建築形象獨特而著稱於世。它建在悉尼港內一塊伸入海面的地段上,東、西、北三面臨水,南面對著植物園。
悉尼歌劇院
悉尼為興建這座歌劇院於1955年舉行國際建築設計競賽,從233個方案中選定丹麥建築師J.伍重的設計。1966年伍重辭去劇院總建築師職務,剩下的室內設計由澳大利亞建築師完成。歌劇院從1959年破土動工,1973年全部竣工。
悉尼歌劇院建築總面積 88258平方米,包括一個有2690座的大音樂廳,一個有1547座的歌劇廳,一個可容500 多人的劇場和一個小音樂廳。此外,還設有排演廳、接待廳、展覽廳、錄音廳以及戲劇圖書館和各種附屬用房(如餐廳、售品部等),共900多個房間,同時可容6000多人在其中活動。
悉尼歌劇院的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一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 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小,內部是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其他房間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內。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寬97米的大台階。車輛入口和停車場設在大台階下面。
伍重參加設計競賽方案過於簡略,後來在工程進行中遇到了一系列復雜而困難的技術課題。例如起初設想那些巨大的殼片是鋼筋混凝土殼體結構,經過深入研究後發現,只能將每一個殼片劃分為一條條鋼筋混凝土的肋券,再分段預制,然後才能組合成整體。為了減少施工的困難,又將全部殼片改為同樣的曲率,使每一個殼片都相當於假想半徑為76米的圓球表面的一部分。為研究和設計這些殼片的結構,用去8年時間,施工也費時3年多。工程預算700萬美元,實際費用達12000萬美元。
悉尼歌劇院設備完善,使用效果優良,是一座成功的音樂、戲劇演出建築。那些瀕臨水面的巨大的白色殼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開的花朵,在藍天、碧海、綠樹的襯映下,婀娜多姿,輕盈皎潔。這座建築已被視為悉尼市的標志。
公園 皇家植物園 聖·帕翠克大教堂
(我喜歡墨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