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業部門都有什麼
我國工業部門分類:有12個粗分類,44個工業部門,155個細分類。
12個粗分類是:冶金、電力、煤炭及煉焦、石油、化學、機械、建材、森林、食品、紡織縫紉及皮革、造紙及文教用品、其他工業等。
第一批工業部門是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的,如紡織、釀造工業等。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深化,一方面由於原有工業部門生產規模的日益擴大,工業生產進一步專業化,一些新的工業部門從原有的工業部門中分離出來。
另一方面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的出現,並形成新的社會需要,從而又產生出新型的工業部門。
(1)農業工業部門有哪些擴展閱讀:
部門形成
工業部門的形成是生產力發展、社會分工和科學技術進步的結果。
由於工業生產進一步專業化,使原有工業部門進一步分離,並逐步形成一些新的工業部門,從而使工業部門結構也相應地發生某些新的變化,這些變化的總趨勢是工業部門越來越多,分工越來越細,工業部門結構也日趨復雜。
⑵ 我國產業分為幾大類各產業主要部門包括哪些
中國有三大產業,分別是:農業(第一產業)、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輔助活動), 製造業(不含全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 熱力、 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建築業。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 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 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 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國際組織,以及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製造業中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部門包括:農業的農業部,工業有工業部,發改委,工信部,工商總局,國地稅。服務業有工商總局,國地稅。
拓展資料
產業部門指一切常駐的公營和私人企業的基層單位及類似的單位。它們為按正常地意在以收抵支、獲得盈利面生產貨物和提供服務,政府單位生產貨物和提供服務,雖然不是為了獲利,但產品和服務在性質上仍是商品。
政府附屬企業的活動以及自用住宅建築、自給自足的農業或公共建築工程,雖然不是為市場而生產,但其生產經營活動像產業部門一樣,使用類似的方法和資源,生產類似的貨物和服務,還有在市場上獲得金融資產和發生負債的常駐單位。
主要為企業服務並完全地或主要的受企業資助或控制的私人非營利性組織等等,在國民經濟核算中都屬於產業部門。與習慣上把物質生產部門 (一、二產業) 當作產業部門。
⑶ 屬於農業方面的行業有哪些屬於工業方面的行業有哪些屬於其它方面的行業有哪些
1、屬於農業方面的行業有:畜牧養殖、水產養殖、農作物種植、蠶桑、葯材。
2、屬於工業方面的行業有:重工業和輕工業,其中重工業有冶金、機械加工、采礦,輕工業有服裝生產、電子製造、食品加工等。
3、屬於其他方面的行業有:旅遊、餐飲、客運、賣衣服、手機、食品、中介所、信息服務這些都是屬於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業。
(3)農業工業部門有哪些擴展閱讀:
工業的發展歷程:
1、工業1.0-機械製造時代
2、工業2.0-電氣化與自動化時代
3、工業3.0-電子信息化時代
4、工業3.X - 完全自動化和部分信息化
5、工業4.0 - 智能化時代,打造智慧工廠
工業4.0時代是以網路化滲透為特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傳統的生產製造價值創造體系將發生革命性的改變。
在工業4.0時代,全球製造業強國紛紛行動起來,相繼推出國家級的製造業戰略,美國提出了AMP 2.0(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2.0, 先進製造夥伴計劃)。
中國在2015年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日本也結合機器人優勢,計劃推出「機器人革命」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