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慶有幾個化工園區
重慶有三個化工園區,一個是重慶(長壽)化工園區,一個是涪陵白濤化工園區;還有一個是萬州鹽氣化工園區。數長壽化工園區最大,全國前10位。
2. 化工集中區和化工園區別
化工園區是規劃就定位好的化工行業的工業園區;化工集中區是指某區域存在很多化工企業。化學工業園又稱化學工業區。化工產業一直是國家和區域經濟的主導和支柱。近年來,化學工業園的興起已經成為中國化工發展方向的主流模式。化學工業園主要是以石油化工產業為基礎,同時服務於石油化工產業。
化工園區是規劃就定位好的化工行業的工業園區,化工集中區是指某區域存在很多化工企業。
化學工業園:化學工業園又稱化學工業區。化工產業一直是國家和區域經濟的主導和支柱。近年來,化學工業園的興起已經成為中國化工發展方向的主流模式。化學工業園主要是以石油化工產業為基礎,同時服務於石油化工產業。
中國主要的化學工業園有:上海漕涇化學工業區、南京化學工業園區、天津開發區化學工業園區、武漢化工發展區、重慶長壽化工區。
3. 錦州的工業集中在哪個或哪幾個區域
以石油、化工、機械電子業為主體構成錦州堅實的工業基礎。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錦州分公司、東港電力有限公司、攀枝花鈦業有限公司、錦泰金屬工業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業坐落在錦州。建設八大產業集聚區:
1、城市西部石油化工區:壯大中石油錦州石化公司及其關聯企業,重點建設以石油化工為代表的重化工業,構建重化工業集聚區。
2、臨港工業區:發揮港口優勢,拓展臨港工業,建設各具特色的石化、汽車零部件、農產品深加工、新型建材等臨港工業產業園區,構建臨港製造業集聚區。
3、湯河子工業區:加快管理體制創新步伐,整合工業有效資源,盤活資產存量,發展鐵合金和鈦白粉等產品,構建冶金建材產業集聚區。
4、凌南與南站IT產業區:發揮高校資源優勢和凌南工業園與南站新區IT產業園現有基礎,通過資產重組和企業遷移等方式,構建IT產業集聚區。
5、凌海工業區:大力發展造紙、服裝、機電產品、農產品深加工和灘塗養殖加工業,依託風能資源優勢重點建設風力發電場,積極開發海洋化工產品,構建輕紡加工業、海產品加工業集聚區和清潔能源基地。
6、黑山工業區:發揮木製品加工業和膨潤土礦產資源優勢,重點發展速生豐產林,通過集約生產和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構建建材產業集聚區。
7、北寧工業區:發揮養殖、屠宰、飼料、加工及食品等基礎優勢,構建農產品加工業聚集區。
8、義縣工業區:開發螢石礦資源,重點發展氟碳醇、苯磺酸等精細化工產品,構建精細化工產業集聚區。
4. 揚州化工產業園區的石化產業集聚區
揚州化工產業園區是一個產業優勢顯著的顫茄石化產業集聚區。落戶境內20多年、擁有年產170萬噸聚酯、90萬噸PTA產能的儀化公司,是亞洲最大、世界第六大聚酯生產企業。預計到「十一五」末,該公司聚酯產能將達300萬噸,PTA產能將達200萬噸,揚州化工產業園區正成為全國最重要的化纖工業基地。近年來,隨著國洞洞賀際資本和製造業向長三角加速轉移以及江蘇沿江開發步伐不斷加快,一些大型化工企業看好揚州化工產業園區發展石化產業的有利條件,紛紛落戶規劃建設納派,目前已集聚了美國尤尼發、阿莫科、日本東麗、台灣大連化工、中化國際、江蘇瑞祥化工、江蘇優士化學等一批境內外知名的石化大企業,形成了以乙烯、丙烯、芳烴、氯鹼為龍頭的四大產業鏈和精細化工、化纖紡織、石化物流等三大產業集聚發展的態勢。
5. 世界范圍內的化工園區分幾種類型
世界主要化工園區按照地域和產業鏈特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按地域特點,可分為靠近油氣產地的原料產地型和靠近主要消費地區的貼近市場型;按產業鏈特點,可分為石油化工型、天然氣化工型、煤化工型,以及集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精細化工、專用化學品和功能性化學品為一體的綜合化工型等。其中,以石油化工型和綜合型園區數量最多,規模也最大,最具代表性。回答後提個建議,如果是報告或論文要用的話,這類問題最好借鑒一些專業的工程項目雜志、期刊里刊登的專題報道或論文。相對與網上查到的文章,專業刊物里發表的文章要更嚴謹,內容也更豐富。比如我的答案,就摘自惠生控股發行的《項目管理》季刊第二期。雜志從多個角度匯集了多位專家國內、外化工園區的建設經驗、規劃等方面介紹,對你們園區規劃應該會有幫助,(可以發郵件或者傳真給《項目管理》的編輯部索取免費雜志。)可以到郵箱[email protected]索取免費雜志。該期主題有:
1、我國化工園區的建設和發展
2、循環經濟在化工園區規劃中的應用
3、化工園區循環經濟建設模式與啟示
4、世界化工園區的成功之路
5、上海化工園區案例
6、南京化工園區案例
6. 連雲港化工產業園的概況
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是蘇北地區唯一的省級化工園區,江蘇省農葯生產定點園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目前開發面積達16平方公里。東臨黃海,南靠「蘇北黃浦江」——灌河,北依省級排污通道——新沂河,地理區位優,環境容量大,人口密度低,發展空間廣,是化工產業集聚發展的首選之地。園區定位為「綠色園區、創新園區、高效園區、和諧園區」。進區企業100餘家,中國中化集團、日本迪愛生、韓國京仁洋行等國際知名企業先後進區興辦項目。全球最大蒽醌染料生產企業——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連雲港分公司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產達效。以重點企業為龍頭,已形成農葯、染料、醫葯、生物化工四條產業鏈,重點發展石化和大型造紙項目。企業產品遠銷日本、韓國、美國、歐洲、東南亞、南備拍美等國家和地區。
園區大力倡導清潔生產,致力推行循環經濟,著力彰顯產業特色,以嚴控單位GDP污染物排放量為准則,努力實現節能減排。在蘇北省級園區中率先通過ISO「雙體系認證」,在全省同類園區中率先建立有機毒物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示範基地,在全省率先實現環保、安全足不出戶先進監管的環保「灌南模式」。
園區與科研機構、慧滾豎前大高等院校聯合,提升項目引進、企業管理、園區開發的層次,同時實現科研成果的迅速轉化。目前已與南京大學、中國化工信息中心等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成立了專家咨詢組,為園區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支撐。
7. 中國化工廠分布
1949年以來,中國新建了多個化工中心。中國化工廠分布在全國形成了上海、北京、天津、南京、青島、大連、沈陽、錦西、廣州、重慶、武漢、衢州、太原、瀘州等化工中心。
1、硫酸工業。中國硫酸原料構成中,硫鐵礦約佔73%,冶煉煙氣約佔11%,硫磺約佔16%。全國最大的廣東雲浮硫鐵礦1983年開始建礦。硫酸工業主要分布在南京、上海、大連及白銀、株洲、 銅陵、 葫蘆島等地。1990年全國總產量為1196萬噸。
2、制鹼工業。純鹼工業主要有大連、天津、青島、自貢和應城
5座大型鹼廠和杭州龍山、湖南冷水江、上海浦東等20多座中小型廠,北方沿海占總產量85%。
計劃在江蘇連雲港、山東壽光、河北南堡、福建廈門、湖南衡陽等地興建純鹼廠,並加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河南等省天然鹼資源的開發利用。
3、化肥工業。70年代以前中國建立的氮肥廠多以煤為原料,如南京、衢州、石家莊利用無煙煤,大連、吉林利用焦炭和重油,蘭州用褐煤和重油。
4、石油化學工業。中國的石油化工中心建立在消費區的有北京、上海、 南京、岳陽、
遼陽等廠,其中以北京燕山石油化學總公司規模最大,上海石油化工總廠經濟效益最好,建在靠近油田的有大慶、吉林、齊魯、天津。
(7)化工工業集聚地是哪個區域擴展閱讀:
化學工業是屬於知識和資金密集型的行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最初只生產純鹼、硫酸等少數幾種無機產品和主要從植物中提取茜素製成染料的有機產品,逐步發展為一個多行業、多品種的生產部門,出現了一大批綜合利用資源和規模大型化的化工企業。
包括基本化學工業和塑料、合成纖維、石油、橡膠、葯劑、染料工業等。是利用化學反應改變物質結構、成分、形態等生產化學產品的部門。如:無機酸、鹼、鹽、稀有元素、合成纖維、塑料、合成橡膠、染料、油漆、化肥、農葯等。
化學工業是多品種的基礎工業,為了適應化工生產的多種需要,化工設備的種類很多,設備的操作條件也比較復雜。按操作壓力來說,有真空、常壓、低壓、中壓、高壓和超高壓:按操作溫度來說,有低溫常溫、中溫和高溫;處理的介質大多數有腐蝕性,或為易燃、易爆、有毒劇毒等。
有時對於某種具體設備來說,既有溫度、壓力要求,又有耐腐蝕要求,而且這些要求有時還互相制約,有時某些條件又經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