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業鏡頭和民用鏡頭哪個成像好,在相同的視場范圍下拍
同一個鏡頭M4/3鏡頭,在GF2和GX7之間成像差距不大的
用同一個鏡頭只是模式不一樣差距不大的
鏡頭在影視中有兩指,一指電影攝影機、放映機用以生成影像的光學部件,由多片透鏡組成。各種不同的鏡頭,各有不同的造型特點,它們在攝影造型上的應用,構成光學表現手段;二指從開機到關機所拍攝下來的一段連續的畫面,或兩個剪接點之間的片段,也叫一個鏡頭。一指和二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為了區別兩者的不同,常把一指稱光學鏡頭,把二指稱鏡頭畫面。
根據鏡頭的產地分類主要是日系鏡頭和德系鏡頭。日系鏡頭主要是色彩的還原性比較好,德系鏡
頭的層次感比較強。市場上中國的鏡頭也逐漸佔領一定的市場,主要是價格比較低廉。
性能及外形
編輯
根據鏡頭的性能及外形區分,目前有P型、E型、L型和自動變焦鏡頭等類型,來自中國儀器超市的資料分別敘述如下:
1. P型鏡頭
(1) 自動定位鏡頭,本身瞳焦已經調節好,需要檢驗從最大倍率到最小倍率的清晰度,是否一致、是否清晰。
(2) 檢驗同軸度,即最大倍率到最小倍率取像在同一位置,不能偏移或偏移太大,均視為不良品,必需重新更換鏡頭。
(3)光學放大倍率為0.7—4.5X,即0.7倍到4.5倍之間共九種倍率。
(4) 清晰度根據校正塊、實際對象成像反映來進行判斷。
2. E型鏡頭
(1) 此鏡頭為普通工業鏡頭,需要手動調節瞳焦,在機台安裝好以後,手動調節使用最大倍率和最小倍率時,圖像同樣的清晰,如果不能調節清晰度視為不良品,如果調節後鏡頭有晃動等不穩定因素存在,也視為不良品。
(2)檢驗同軸度,即最大倍率到最小倍率取像在同一位置,不能偏移或偏移太大,均視為不良品,必需重新更換鏡頭。
(3)光學放大倍率為0.7—4.5X。
(4)清晰度根據校正塊、實際對象成像反映來進行判讀。
3. L型鏡頭
(1)此鏡頭為普通工業鏡頭,需要手動調節瞳焦,在機台安裝好以後,手動調節使最大倍率和最小倍率時,圖像同樣的清晰,如果不能調節清晰度視為不良品,如果調節後鏡頭有晃動等不穩定因素存在,也視為不良品。
(2)檢驗同軸度,即最大倍率到最小倍率取像在同一位置,不能偏移或偏移太大,均視為不良品,必需重新更換鏡頭。
(3)光學放大倍率為0.7—4.5X。
(4)清晰度根據校正塊、實際對象成像反映來進行判讀。
4. 自動變焦鏡頭
(1) 為自動定位鏡頭本身瞳焦已經調節好,需要檢驗從最大倍率到最小倍率的清晰度,是否一致、是否清晰。
(2) 檢驗同軸度,即最大倍率到最小倍率取像在同一位置,不能偏移或偏移太大,均視為不良品,必需重新更換鏡頭。
(3) 光學放大倍率為0.7—4.5X。
(4) 清晰度根據校正塊、實際對象成像反映來進行判讀。
釋義
編輯
詞典解釋
1.攝影機、照相機或放映機上由透鏡組成的光學裝置。用來在底片或幕上形成影像。魯迅《且介亭雜文·從孩子的照相說起》:「孩子被擺在照相機的鏡頭之下,表情是總在變化的。」
2.照相機拍攝成的一個畫面。薛暮橋《關於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幾個問題》:「天安門、北海公園等的國營攝影店只拍一個鏡頭,合作攝影小組鏡頭任人自由選擇。」
3.電影攝影機、電視攝像機等開始轉動到停止時所拍下的一系列畫面。洪深《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上篇三:「又如自然主義電影劇的用『特寫』、『幻想』以及『淡進』、『淡出』、『化入』、『劃過』等鏡頭,何一非程式化,自有它的原因與效用。」柯岩《奇異的書簡·東方的明珠三》:「影片拍好之後,把這鏡頭千百次地慢放,好讓藝人們細細地、反復地觀察它的神態。」
4.生活中的某個場景。丁玲《糧秣主任》:「晚上他們也不停工,打著探照燈,人掛在架子上工作著。架子上的影子,圖案似的貼在懸崖上,真是多麼雄偉的鏡頭啊。」曹靖華《飛花集·哪有閑情話年月》:「閉目凝思,一個小小的鏡頭,立刻浮上心來。」
專業解釋
影視中所指的鏡頭,並非物理含義或者光學意義上的鏡頭,而是指承載影像、能夠構成畫面的鏡頭。
鏡頭是組成整部影片的基本單位。若干個鏡頭構成一個段落或場面,若干個段落或場面構成一部影片。因此,鏡頭也是構成視覺語言的基本單位。它是敘事和表意的基礎。 在影視作品的前期拍攝中,鏡頭是指攝像機從啟動到靜止這期間不間斷攝取的一段畫面的總和;在後期編輯時,鏡頭是兩個剪輯點間的一組畫面;在完成片中,一個鏡頭是指從前一個光學轉換到後一個光學轉換之間的完整片段。
鏡頭的主要功能為收集被照物體反射光並將其聚焦於CCD上,其投影至CCD上之圖像是倒立,攝像機電路具有將其反轉功能,其成像原理與人眼相同。
鏡頭分類
編輯
相機鏡頭
鏡頭的分類又可依焦距、依光圈分和依鏡頭伸縮調整等方式分類。
(1). 依據焦距分類有固定焦距式、伸縮式、自動光圈或手動光圈等類型。
(2). 依據焦距數字大小區分分類有標准鏡頭、廣角鏡頭、望遠鏡頭等類型。
(3). 依據光圈分分類有固定光圈式 ( fixed iris ) 、 手動光圈式 ( manual iris ) 、自動光圈式 ( auto iris ) 等類型。
(4). 依據鏡頭伸縮調整方式分類有電動伸縮鏡頭、手動伸縮鏡頭等類型。
影視鏡頭
鏡頭是影視創作的基本單位,一個完整的影視作品,是由一個一個的鏡頭組成的,離開獨立的鏡頭,也就沒有了影視作品。通過多個鏡頭的組合與設計的表現,完成整個影視作品鏡頭的製作,所以說鏡頭的應用技巧也直接影響影視作品的最終效果。
鏡頭一般表現手法:推鏡頭、移鏡頭、跟鏡頭、搖鏡頭、旋轉鏡頭、拉鏡頭、甩鏡頭、晃鏡頭等
鏡頭特點
編輯
定焦鏡頭
定焦鏡頭,顧名思義,定焦鏡頭沒有變焦功能。定焦鏡頭的設計相對變焦鏡頭而言要簡單得多,但一般變焦鏡頭在變焦過程中對成像會有所影響,而定焦鏡頭相對於變焦機器的最大好處就是對焦速度快,成像質量穩定。不少擁有定焦鏡頭的數碼相機所拍攝的運動物體圖像清晰而穩定,對焦非常准確,畫面細膩,顆粒感非常輕微,測光也比較准確。
標准鏡頭
標准鏡頭:以適用於35毫米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的交換鏡頭為例,標准鏡頭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間的攝影鏡頭,它是所有鏡頭中最基本的一種攝影鏡頭。
適馬 AF 30/1.4 EX HSM DC鏡頭
標准鏡頭給人以記實性的視覺效果畫面,所以在實際的拍攝中,它的使用頻率是較高的。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由於標准鏡頭的畫面效果與人眼視覺效果十分相似,故用標准鏡頭拍攝的畫面效果又是十分普通的,甚至可以說是十分「平淡」的,它很難獲得廣角鏡頭或遠攝鏡頭那種渲染畫面的藝術性效果。因此,要用標准鏡頭拍出生動的畫面來又是相當不容易的,即使是資深的攝影師也認為用好用活標准鏡頭並不容易。但是,標准鏡頭所表現的視覺效果有一種自然的親近感,用標准鏡頭拍攝時與被攝物的距離也較適中,所以在諸如普通風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攝影場合使用較多,最常見的紀念照,更是多用標准鏡頭來拍攝。另外,攝影者往往容易忽略的是,標准鏡頭還是一種成像質量上佳的鏡頭,它對於被攝體細節的表現非常的有效。
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視角在20度以內,焦距可達幾十毫米或上百毫米。長焦距鏡頭又分為普通遠攝鏡頭和超遠攝鏡頭兩類。普通遠攝鏡頭的焦距長度接近標准鏡頭,而超遠攝鏡頭的焦距卻遠遠大於
索尼 2X 增倍鏡頭
標准鏡頭。以135照相機為例,其鏡頭焦距從85mm-300mm的攝影鏡頭為普通遠攝鏡頭,300mm以上的為超遠攝鏡頭。
長焦鏡頭的焦距長,視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所以在同一距離上能拍出比標准鏡頭更大的影象。適合於拍攝遠處的對象。由於它的景深范圍比標准鏡頭小,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虛化背景突出對焦主體,而且被攝主體與照相機一般相距比較遠,在人像的透視方面出現的變形較小,拍出的人像更生動,因此人們常把長焦鏡頭稱為人像鏡頭。但長焦鏡頭的鏡筒較長,重量重,價格相對來說也比較貴,而且其景深比較小,在實際使用中較難對准焦點,因此常用於專業攝影。
使用長焦距鏡頭拍攝,一般應使用高感光度及快速快門,如使用200mm的長焦距鏡頭拍攝,其快門速度應在1/250秒以上,以防止手持相機拍攝時照相機震動而造成影像虛糊。在一般情況下拍攝,為了保持照相機的穩定,最好將照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無三腳架固定時,盡量尋找依靠物幫助穩定相機。
廣角鏡頭
以35毫米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為例,廣角鏡頭通常是指鏡頭焦距約在17至35毫米之間的鏡頭。
廣角鏡頭的基本特點是,鏡頭視角大,視野寬闊。從某一視點觀察到的景物范圍要比人眼在同一視點所看到的大得多;景深長,可以表現出相當大的清晰范圍;能強調畫面的透視效果,善於誇張前景和表現景物的遠近感,這有利於增強畫面的感染力。
廣角鏡頭的基本特性:
1.視角范圍大,可以涵蓋大范圍景物。所謂視角范圍大,即在同一視點(與被攝物的距離保持不變)用廣角、標准和遠攝三種不同焦距的攝影鏡頭取景,結果是前者要比後者在上下左右拍攝到更多的景物。當攝影者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若用50毫米標准鏡頭難以完整拍下的景物(如人物集體留影等),就可利用廣角鏡頭視角范圍大的特徵輕而易舉地解決問題。再有,如拍攝廣闊的原野或城市高大的建築等,用標准鏡頭也許只能拍到景物的一部分,無法表現出景物的寬闊或高大。而用廣角鏡頭拍攝,就能有效地表現出大場面開闊的氣勢或建築物高聳入雲的雄偉。
2.焦距短,景深長。在拍攝廣闊的大場面時,攝影者一般都依靠廣角鏡頭焦距短,表現的景物景深長的特點,將從近到遠的整個景物都納入清晰表現的范圍。此外,用廣角鏡頭拍攝時,如果同時採用較小的光圈,則景物的景深就會變得更長。例如,攝影者用一個28毫米的廣角鏡頭拍攝,焦點對在約3米左右的被攝體上,把光圈調到F8,那麼從1米到無限遠幾乎都進入了景深范圍。正是由於這種長景深的特點,廣角鏡頭往往被攝影者當作一種機動性很強的快拍鏡頭使用,在某些場合,攝影者操縱廣角鏡頭幾乎不用對被攝物聚焦,就能極快地完成抓拍。
3.能強調前景和突出遠近對比。這是廣角鏡頭的另一個重要性能。所謂強調前景和突出遠近對比,是指廣角鏡頭能比其他鏡頭更加強調近大遠小的對比度。也就是說,用廣角鏡頭拍出來的照片,近的東西更大,遠的東西更小,從而讓人感到拉開了距離,在縱深方向上產生強烈的透視效果。特別是用焦距很短的超廣角鏡頭拍攝,近大遠小的效果尤為顯著。
4.可誇張變形。一般來說,被攝體被誇張而發生變形是廣角鏡頭使用上的大忌。實際上,被攝體被適當誇張、變形並非一定不可取。有經驗的攝影師常常利用廣角鏡頭將被攝體作適度的變形,把一些非常不起眼的,人們熟視無睹的景物拍得不同尋常。當然,用廣角鏡頭進行誇張、變形的表現手法,一要根據題材的需要,二要少而精。不管題材是否需要,濫用廣角鏡頭誇張、變形的表現手法,一味從形式上追求怪誕離奇的效果是不足取的。
魚眼鏡頭
以適用於35毫米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的交換鏡頭為例,魚眼鏡頭是一種焦距約在6-16毫米之間的短焦距超廣角攝影鏡頭,「魚眼鏡頭」是它的俗稱。為使鏡頭達到最大的攝影視角,這種攝影鏡頭的前鏡片直徑且呈拋物狀向鏡頭前部凸出,與魚的眼睛頗為相似,「魚眼鏡頭」因此而得名。
魚眼鏡頭的體積較大。以適用於35毫米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的魚眼鏡頭為例,當將這種魚眼鏡頭安裝在體積較小的35毫米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機身上時,有一種「頭(鏡頭)大身體(機身)小」的感覺,且由於魚眼鏡頭重量不輕(如尼柯爾6毫米/F2.8手動對焦魚眼鏡頭重達5200克),單鏡頭反光照相機裝上魚眼鏡頭後,照相機和鏡頭的整體重量增加,重心前移,攝影者持握照相機進行拍攝時要注意持穩照相機。如前所述,魚眼鏡頭的前鏡片直徑大且向鏡頭前部拋出,故這種鏡頭無法像普通鏡頭那樣安裝濾光鏡。魚眼鏡頭通常採用內置濾光鏡的方式,根據拍攝需要,由攝影者操縱鏡頭上的濾光鏡轉換環,使需要的濾光鏡轉換至鏡頭的攝影光路中。魚眼鏡頭的前鏡片是整個鏡頭中相當重要的鏡片,由於它向鏡頭前部拋出,故攝影者在拍攝操作(尤其是湊近被攝物拍攝)時要特別注意不要碰撞鏡片。另外,有些老式的魚眼鏡頭與35毫米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連接時,鏡頭後部插入照相機機身較深,照相機的反光鏡必須翻起鎖定,照相機的五棱鏡取景器將不能使用,需在照相機上設置附加的取景才能進行攝影。
折反鏡頭(反射式鏡頭) 是一種超遠攝鏡頭,看起來短而胖,重量也要輕很多,比較適合手持拍攝。鏡頭結構簡單,畫質優良。缺點是只有一檔光圈,對景深控制不便,相機取景的時候取景屏發暗,對聚焦不便。市面上流行的折反鏡頭大多是俄羅斯製造,價格低廉,常見的焦距為500mm和1000mm,是囊中羞澀又愛好遠攝的用戶不錯的選擇之一。
變焦鏡頭
在一定范圍內可以變換焦距、從而得到不同寬窄的視場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圍的照相機鏡頭稱為變焦鏡頭。
變焦鏡頭在不改變拍攝距離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變動焦距來改變拍攝范圍,因此非常有利於畫面構圖。由於一個變焦鏡頭可以兼擔當起若干個定焦鏡頭的作用,外出旅遊時不僅減少了攜帶攝影器材的數量,也節省了更換鏡頭的時間。
變焦鏡頭最大的特點,或者說它最大的價值,還是在於它實現了鏡頭焦距可按攝影者意願變換的功能。與固定焦距鏡頭不同,變焦距鏡頭並不是依靠快速更換鏡頭來實現鏡頭焦距變換的,而是通過推拉或旋轉鏡頭的變焦環來實現鏡頭焦距變換的,在鏡頭變焦范圍內,焦距可無級變換,即變焦范圍內的任何焦距都能用來攝影,這就為實現構圖的多樣化創造了條件。
變焦距鏡頭變換焦距的快捷程度,是固定焦距鏡頭通過更換鏡頭變換焦距無法相比的。35毫米自動袖珍照相機或部分35毫米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的變焦距鏡頭還採用了電動變焦模式,電動變焦不僅僅是省力和便捷,更重要的是實現了均速變焦,這為攝影者通過焦距得細微變化剪裁畫面、確定構圖十分有利。變焦距鏡頭通過在照相機快門開啟的瞬間變焦,還能進行「爆炸效果」。
當然,相對固定焦距鏡頭而言,變焦距鏡頭的結構比較復雜,分量較重。非名牌的變焦距鏡頭,成像質量肯定遜於相應的固定焦距鏡頭。
1.變焦鏡頭的種類: a. 手動對焦和自動對焦。根據對焦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變焦鏡頭分為手動變焦鏡頭和自動變焦鏡頭。 b. 變焦范圍。一般來說,20-40mm的稱為廣角變焦鏡頭,35-70mm的稱為標准變焦鏡頭,70-200mm的稱為中遠變焦鏡頭,200-500的稱為遠攝變焦鏡頭。當然,也有不少鏡頭囊括了廣角至中焦、甚至遠攝的范圍,如28-200mm,28-300mm等。 c. 變焦倍率。從變焦倍率來看,有2倍(例如35-70mm),3倍(如70-210mm),5倍(28-135mm),7倍(28-200mm),10倍(50-500mm)等。總體來說,變焦范圍越大,體積相應較大,畫質相對較低,光圈相對稍小。 d. 變焦方式。根據操作的不同,分為推拉式變焦和旋轉式變焦兩種。推拉式變焦的優點在於使用方便,可以快速從遠端變焦到近端。缺點在於俯仰拍攝的時候鏡頭容易滑動。旋轉式變焦的優點在於對焦環和變焦環各自獨立,轉動操作互不幹涉。但操作不如推拉簡便,尤其是採用「變焦拍攝爆炸效果」時,不如推拉變焦容易實現。
、數碼鏡頭
指針對數碼單反相機的特點而設計或改進的鏡頭。 1.數碼專用鏡頭: 指根據數碼單反相機APS尺寸的數字感測器而設計的鏡頭,這類鏡頭通常只可以使用在相應型號的數碼單反相機之上,使用在全幅135相機之上不能正常成像。 a. 常見的幾種數碼專用鏡頭: 佳能 EF-S 鏡頭,只可使用在佳能EOS 300D,350D,20D數碼單反相機之上;
㈡ 終於明白了怎樣選擇一個合適的工業鏡頭
工業相機鏡頭由多個透鏡、可變(亮度)光圈和對焦環組成。如下圖所示,在使用時由操作者觀察相機顯示屏來調整可變光圈和焦點,以確保圖像的明亮程度及清晰度(有些鏡頭有固定調節系統)。
(1)鏡頭的介面
鏡頭的介面尺寸是有國際標準的,共有三種介面型式,即F型、C型、CS型,其他有M42、萊卡、哈蘇、AK。F型介面是通用型介面,一般適用於焦距大於25mm的鏡頭;而當物鏡的焦距約小於25mm時,因物鏡的尺寸不大,便採用C型或CS型介面。
C介面和CS介面的區別:
①C與CS介面的區別在於鏡頭與攝像機接觸面至鏡頭焦平面(攝像機 CCD光電感應器應處的位置)的距離不同,C型介面此距離為17.526mm,CS型介面此距離為12.5mm。
② C型鏡頭與C型攝像機,CS型鏡頭與CS型攝像機可以配合使用。C型鏡頭與CS型攝像機之間增加一個 5mm的C/CS轉接環可以配合使用。CS型鏡頭與C型攝像機無法配合使用。
鏡頭成像原理:
(2)工業鏡頭的基本參數
鏡頭選擇應注意:①焦距 ②目標高度 ③影像高度 ④放大倍數 ⑤影像至目標的距離 ⑥中心點/節點 ⑦畸變。
** <1> 視場(Field of view,即FOV,也叫視野范圍)**
視場:指觀測物體的可視范圍,也就是充滿相機採集晶元的物體部分。(視場范圍是選型中必須要了解的)
<2> 工作距離(Working Distance,即WD)
工作距離:指從鏡頭前部到受檢驗物體的距離。即清晰成像的表面距離(選型必須要了解的問題,工作距離是否可調?包括是否有安裝空間等)。
<3> 解析度
解析度:圖像系統可以測到的受檢驗物體上的最小可分辨特徵尺寸。在多數情況下,視野越小,解析度越好。(在實際選擇鏡頭時,鏡頭尺寸不能小於相機晶元尺寸,一定要要大於或等於相機晶元尺寸)
影響解析度的主要因素:鏡頭結構、材質、加工精度等。
其它因素:
<4> 景深(Depth of view,即DOF)
景深:物體離最佳焦點較近或較遠時,鏡頭保持所需解析度的能力(需要了解客戶對景深是否有特殊要求?)
景深和鏡頭的焦距、光圈、物距有關:
<5> 焦距(f)
焦距: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從透鏡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亦是照相機中,從鏡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離。
** f = {工作距離/視野范圍長邊(或短邊)} CCD長邊(或短) *(需要記住的重要公式)
焦距大小的影響情況:
像差是影響圖像質量的重要方面,常見的像差有如下六種:球差、慧差、像散、場曲、畸變、色差。
<6> 光圈與F值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鏡頭通光量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如f1.4,f2,f2.8。
<8> 感光晶元尺寸
相機感光晶元的有效區域尺寸,一般指水平尺寸。這個參數對於決定合適的鏡頭縮放比例以獲取想要的視場非常重要。鏡頭主要縮放比例 (PMAG) 由感光晶元的尺寸和視場的比率來定義。雖然基本參數包括感光晶元的尺寸和視場,但PMAG卻不屬於基本參數。
<9> 光學放大倍數
用於計算主要縮放比例的公式如下:
** PMAG = CCD Size / FOV**
顯示放大倍數:
顯示放大倍率在顯微中應用非常廣泛,被測物體的顯示放大倍率取決於三個因素:鏡頭光學倍率、工業相機感光晶元的尺寸(靶面大小)、顯示器尺寸。
顯示放大倍率=鏡頭光學倍率×顯示器尺寸×25.4/耙面對角線尺寸。
為了適應不同的應用場合,鏡頭有多種類型,從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劃分方法:
按光學放大倍率及焦距劃分:
** 遠心鏡頭特性:**
遠心鏡頭(Telecentric lens),主要是為糾正傳統鏡頭的視差而特殊設計的鏡頭,它可以在一定的物距范圍內,使得到的圖像放大倍率不會隨物距的變化而變化,這對被測物不在同一物面上的情況是非常重要的應用。此外,遠心鏡頭(Telecentric lens)相比普通鏡頭,還具有低畸變,高景深,高分辨力等特性 。遠心鏡頭由於其特有的平行光路設計一直為對鏡頭畸變要求很高的機器視覺應用場合所青睞,廣泛應用於半導體、機械零部件,科研、激光測徑,印鈔等相關行業,主要完成精密測量、定位等工作任務。
1.遠心特性 非遠心鏡頭下圖光學系統無法確保視場內一致的放大率,於是總會造成測量精度的下降。
2.低畸變特性 大多數精確測量的場合需要對微小畸變進行標定,優秀的遠心鏡頭廠家採集精確的灰度圖像並進行精確分析以測量畸變,使得遠心鏡頭的畸變如此微小,更真實的還原圖像。
3.高景深范圍和高解析度過小的景深會引起對比度的下降,結果會降低分辨力。遠心鏡頭具有高的景深范圍和解析度,滿足各種不同的測試要求。
遠心鏡頭與普通鏡頭對比
遠心工業鏡頭主要是為糾正傳統工業鏡頭的視差而特殊設計的鏡頭,它可以在一定的物距范圍內,使得到的圖像放大倍率不會隨物距的變化而變化,這對被測物不在同一物面上的情況是非常重要的應用。
普通工業鏡頭目標物體越靠近鏡頭(工作距離越短),所成的像就越大。在使用普通鏡頭進行尺寸測量時,會存在問題。
普通鏡頭優點:成本低,實用,用途廣。
普通鏡頭缺點:放大倍率會有變化,有視差。
普通鏡頭應用:大物體成像。
遠心鏡頭的優點:放大倍數恆定,不隨景深變化而變化,無視差。
遠心鏡頭的缺點:成本高,尺寸大,重量重。
遠心鏡頭的應用:度量衡方面,基於CCD方面的測量,微晶學
對鏡頭的選擇,我們首先必須先確定客戶需求:
1、視野范圍、光學放大倍數及期望的工作距離:在選擇鏡頭時,我們會選擇比被測物體視野稍大一點的鏡頭,以有利於運動控制。
2、景深要求:對於對景深有要求的項目,盡可能使用小的光圈;在選擇放大倍率的鏡頭時,在項目許可下盡可能選用低倍率鏡頭。如果項目要求比較苛刻時,傾向選擇高景深的尖端鏡頭。
3、晶元大小和相機介面:例如2/3』』鏡頭支持最大的工業相機耙面為2/3』』,它是不能支持1英寸以上的工業相機。
4、注意與光源的配合,選配合適的鏡頭 。
5、可安裝空間:在方案可選擇情況下,讓客戶更改設備尺寸是不現實的。
實例:
轉自: https://mp.weixin.qq.com/s/UlRV3u7dwINB1umyOQEi7w
㈢ 如何選擇工業相機、工業鏡頭
由於工業相機的類別多種多樣,不同行業的應用,用戶應該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在選購合適的工業相機時,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選購:
第一、先明確需求,要先確定檢測產品的精度要求,要確定相機要看的視野大小,要確定檢測物體的速度,同時確定是動態檢測還是靜態檢測。
第二、確定硬體類型,硬體的相關參數會影響其性能,因此在確定硬體類型前要先確定其相關參數,包括以下幾點:
1、相面像素大小的確定;
目前市面上的軟體精度一般是沒有誤差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亞像素,但雖軟體沒有誤差,但硬體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現在市場上的機器視覺系統一般都保證在誤差為一個像素,所以要通過如下計算公式:精度=視野(長或寬)÷相機像素(長或寬)
2、相機傳輸方式的確定,針對目前市面上的相機傳輸方式及其應用的優缺點如下所述:
1)模擬相機(PCI採集卡),對速度要求不高可選擇。
2)USB介面相機,系統只用到單個相機的可先擇,要求高速的時候可先擇。
3)1394介面相機,系統用到多個相機的時候可先擇,要求高速的時候可先擇。
3、相機的觸發方式的選擇;
1)連續採集模式:對靜態檢測可選擇,產品連續運動不能給觸發信號的可選擇;
2)軟體觸發模式:對動態檢測可選擇,產品連續運動能給觸發信號的可選擇;3)硬體觸發模式:對高速動態檢測可選擇,產品連續高速運動能給觸發信號的可選擇。
工業鏡頭產品中,燦銳光學的產品就不錯,他們家的遠心鏡頭、定位鏡頭,顯微鏡頭這些產品研發生產技術已經很成熟了,標准產品適配市面上絕大多數工業相機,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製開發,有強大的技術團隊,十年的行業沉澱,可以考慮他們家!
㈣ 工業相機使用的鏡頭與單反相機使用的鏡頭一樣嗎
不一樣的,主要區別如下:
1、相機鏡頭和工業鏡頭的清晰度有所不同
工業鏡頭對於成像的要求更高。通常而言,我們生活中所用到的相機鏡頭,一般在鏡片中心的解析度比較高,越到邊緣就越差,這樣的鏡頭已經能夠滿足人們的日常拍照需求。而工業鏡頭對於成像邊緣的解析度要求要比相機鏡頭更高。
決定它清晰度的關鍵要素有三個:
(1)鏡片的材質純度越高,其能夠干擾光線的雜質就越少,鏡頭的清晰度就越高;
(2)鏡片的研磨精度越好,其鏡頭的清晰度就越高,而鏡片的研磨精度則由研磨設備決定。這也是國內和國外關於鏡頭的差異點。
(3)鏡片的鍍膜精度越好,鏡頭的清晰度就越高。這對於鍍膜工藝也有著比較高的要求。
2、光譜矯正能力不同
工業鏡頭對於高清晰檔逗兆成像有很高的要求,相機鏡頭只有寬光譜,其透射能力相較於工業鏡頭而言還遠遠不夠。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一些波長的指漏光會在相機靶面上出現偏差,從而導致產生虛像,這意味著光譜矯正能力有待加強。
3、畸變率不同
對行租於相機鏡頭而言,和人眼相差不多的畸變率分辨,即2%-3%之間,就可以滿足絕大部分人的日常拍攝需求。但是對於一些要求高精度的工業生產作業而言,這樣的畸變率分辨遠遠不夠,需要做到更低的畸變,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生產環境的需求。
鏡頭在視覺工業系統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鏡頭質量的好壞有時直接決定著系統開發的成敗。解析度、景深、對比度等成像質量的指標和鏡頭質量有著非常大的關系。所以在工業鏡頭的選擇中,要非常注重以上幾點。
㈤ 工業相機鏡頭應該選擇哪家
目前國內做工業鏡頭有海康、長步道、 燦銳、視清等。<br>不同工業鏡頭的成像質量有著有著千差萬別,就算是同一類型的工業鏡頭也是如此,這主要是由於材質、加工精度和鏡片結構的不同等因素造成的,同時也導致不同檔次的工業鏡頭鏡頭價格從幾百元到幾萬元的巨大差異。<br>比較著名的如四片三組式天塞鏡頭、六片四組式雙高斯鏡頭。對於鏡頭設計及生產廠家,一般用光學傳遞函數OTF (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來綜合評價鏡頭成像質量,光學系統傳遞的是亮度沿空間分布的信息,光學系統在傳遞被攝景物信息時,被傳遞之各空間頻率的正弦波信號,其調制度和位相在成實際像時的變化,均為空間頻率的函數,此函數稱為光學傳遞函數。OTF- 般由調制傳遞函數MTF(Mo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與位相傳遞函數PTF(PhaseTransfer Function )兩部分組成。<br>可以來看一下Regem Marr 研祥金碼,內置豐富的IO介面,支持復雜現場需求。集成多組可控光源,實現光源分路獨立控制,響應你的柔性化生產需求。感測器多核並行處理,提高整體讀取速度。即插即用快速安裝,一步到位輕松設定。<br>分支機構遍布全國,各分機構配備多名現場專家快速響應,提供優質的專業服務;全國聯保,24小時內回應客戶需求。
㈥ 請問單反的鏡頭能夠用在工業相機上面嗎
這個主要看你拍什麼,對相機的要求。
以下是工業相機和普通民用相機的區別,希望對你有幫助!
1、工業相機的快門時間非常短,可以抓拍快速運動的物體。
例如,工業相機抓拍電腦主機高速轉動風扇的一張圖像,能夠清晰辨別出風扇扇葉上廠家悄坦衡的標牌。用一般的相機來拍攝,是不可能達到這樣效果的。這主要涉及到曝光時間的問題,工業相機曝光可達幾萬分之一、幾十萬分之一。
2、工業相機的圖像感測器是逐行掃描的,而一般攝像機的圖像感測器是隔行掃描的,甚至是隔三行掃描的。
逐行掃描的圖像感測器生產比較困難,成品率低,出貨量也少,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公司能夠提供這類產品,價格昂貴。百萬級逐行掃描ccd的啟做價格,從人民幣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只有採用逐行掃描的圖像感測器,才有可能清晰抓拍快速運功物體,隔行掃描的攝像機抓拍圖像是會有拖影現象。
3、工業相機的拍攝速度遠遠高於一般相機。
工業相機每秒可以拍攝十幀到百幀圖片,高速工業相機可達千幀以上,而一般相機只能拍攝2-3幅圖像。像美國的SVSI相機,他是專門進行慢動作分析的高速相機。
4、工業相機輸出的是裸數據,其光譜范圍也往往比較寬,比較適合進行高質量的圖像處理演算法。而一般的相機拍攝的圖片,其光譜范圍只適合人眼視覺。例如,德國kappa相機,他是機器視覺行業裡面能撲捉到高圖像質量的一款工業相機信高,而且防震效果比較好,適用於航空學、熒光顯微成像、產品質量檢測等等領域。
5、工業相機可以長時間工作,比如每天連續24小時工作、連續工作6個月,民用的則不行。
6、工業相機可以工作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中,比如較冷的溫度中。JPLY的S1UC01C/M-COOL就是一款製冷、低噪音CCD相機。帕爾帖製冷到環境溫度下-25°C,尤其在採集長時間暴光狀態下的熒光照片時,這個元件可以降低熱雜訊從而獲得高解析度的圖像。
㈦ 工業相機使用的鏡頭與單反相機使用的鏡頭一樣嗎
不一樣的,例如尼康、蔡司,他們提供模胡的工業鏡頭廣泛運用於醫療等領域。就是拍照的主體是不同的,比如顯微鏡啦等等。所以和單反相機用的鏡頭是不同的,也沒法互換。單反相機和鏡頭答碼閉只是他們公司業務范圍里很小的一塊兒,並不是主業。
工業相機解析度的選擇,首先考慮待觀察或待測量物體的精度,根據精度選擇解析度。相機像素精度=單方向視野范圍大小/相機單方向解析度。則相機單方向解析度=單方向視野范圍大小/理論精度。若單視野為5mm長,理論精度為0.02mm,則單方向解析度=5/0.02=250。然而為增加系統穩定性,不會只用一個像素單位對應一個測量/觀察精度值,一般可以選擇倍數4或更高。這樣該相機需求單方向解析度為1000,清裂選用130萬像素已經足夠。其次看工業相機的輸出,若是體式觀察或機器軟體分析識別,解析度高是有幫助的;若是VGA輸出或USB輸出,在顯示器上觀察,則還依賴於顯示器的解析度,工業相機的解析度再高,顯示器解析度不夠,也是沒有意義的;利用存儲卡或拍照功能,工業相機的解析度高也是有幫助的。
Regem Marr 研祥金碼的R-3000系列多核並行處理,提高整體讀取速度。即插即用快速安裝,一步到位輕松設定。分支機構遍布全國,各分機構配備多名現場專家快速響應,提供優質的專業服務;全國聯保,24小時內回應客戶需求。
㈧ 如何區分工業鏡頭的質量優劣
檢驗工業鏡頭的質量優劣主要看產品的精悄掘或確度和清晰度,目前國內做工業鏡頭最厲害的要數燦銳光學,其一鍵式測量鏡頭全系使用雙側遠心光學結構,擁有非常好的重復測量精度。例如φ100MM標准測量鏡頭散缺系列測量塊規尺寸拍攝多組數據,可以做到±1UM 的重復啟伍測量精度。具體可上「燦銳光學」官網了解更多。
㈨ 工業掃描鏡頭改單反相機用到底好不好
效果不一定好。
單反鏡頭主要考慮成像效果逗兄,而工業鏡頭更扒指唯多的是考慮成像精度和穩定性,設計出發點不一樣春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