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重工業項目集中在
東北地區。第一坦冊個五睜世年計劃中的重工業項目集中建設在東北地區,重工業項目以東北地區最多,如:鞍鋼無縫鋼管廠、第一汽車製造廠、飛機製造廠、沈陽讓早宏機床廠等都集中於東北地區。
⑵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形成的東北工業基地的中心是
沈陽。東北工業基地在遼寧,屬於重工業基地,主要的城市是沈陽、鞍山、撫順、本溪等城市。主要利用巧前的是鞍山和本溪的鐵礦,撫順的煤礦資源建立起來的昌毀。然後由南往北,輻射吉林和黑龍江。孝迅清
⑶ 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重工業項目集中在
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重工業項目集中在東北地區
⑷ 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
計劃內容
「一五」計劃,是指我國從1953年到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它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據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要求,「一五」計劃所確定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156個建設項目為中心、由694個大中型建設項目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以建立對農業和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別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以建立對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
制定背景
20世紀50年代是二戰之後兩極格局對峙最為激烈的時期。隨著冷戰的逐漸展開,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
兩個陣營不僅在政治制度與軍事實力上展開全方位競爭,還圍繞著兩種不同的經濟發展道路展開了激烈較量。一五期間,中國身處社會主義陣營,對外採取「一邊倒」的外交策略。
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國進行政治孤立、經濟制裁與軍事封鎖,導致相比於戰後處於資本主義陣營的日本與西歐各國,中國無法充分利用資本主義陣營充足的資金與先進的技術進行經濟建設。
另一方面,蘇聯與一些東歐國家以資金與技術援助的形式積極支持中國的經濟建設,來自蘇聯與東歐的經濟援助在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⑸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執行是在
【答案】C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執行是在1953年,到鏈銷中1957年提前完成,故選C。
考點:本題考查棚山的是第一個五年計劃
點評:本題難度較低,考查的是學生對於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一五」計劃的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有步驟地進行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斗搜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保證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成分的比重穩步增長。「一五」計劃的成就包括: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沈陽飛機製造廠、鞍山鋼鐵公司;建立了集二鐵路、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克拉瑪依油田、武漢長江大橋。
⑹ 將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重工業放在東北的原因
那是東北工業在全國領先,資源豐富,工業水平較高
⑺ 一五計劃是哪五年
是第一個五年計劃。1、建成一大批現代化大型企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幅度增加,建立了許多過去沒有的新工業部洞蔽門。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軋鋼廠、無縫鋼管廠、煉鐵爐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新中國有了第一爐鐵水、第一根無縫鋼管。到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螞顫輪產出第一輛汽車「解放牌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製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1956年北京電子管廠建成;在齊齊哈爾的富拉爾基建成了――富拉爾基重工業基地。其中重型機械廠和特種鋼廠成為我國國防工業的重要基地。
2、建設了多條交通干線,改變了交通落後的局面。
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悶信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打破了四川、福建兩省不通火車的歷史。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
3、形成了以東北為中心的一批現代工業基地。
一五計劃以蘇聯幫助援建的156個重大工程為依託,形成了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地得到加強,華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
⑻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在哪一年完成的
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蘆尺慧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陪答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困配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標志著系統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始。
⑼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東北地區成為我國重工業基地,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一五」時期,在156個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中,東北地區有54個項目,其中,遼寧24項,吉林8項,黑龍江22項,總投資300多億元,佔全國重點建設投資的37.3%。「一五」計劃奠定了東北地區在全國工業體系中的基石地位,經過多年發展,東北地區形成了以重工業為主體、門類眾多的工業體系,鋼鐵工業、煤炭工業、電力工業、石油工業、化學工業、機械工業、建材工業和國防軍事工業都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鋼鐵基地、石油化工基地、機械裝備工業基地和汽車工業基地。其中,遼寧省以石化、鋼鐵、冶金業為主體;吉林省以汽車、石化、食品加工業等為主體;黑龍江省以石油、原煤、木材、重型機械為主體。
東北老工業基地在計劃經濟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輝煌時期,工業企業固定資產原值和重工業產值一度佔全國的1/5,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稅金總額佔全國的1/6,工業固定資產原值、重工業產值、鐵路貨物運輸量以及原油、天然氣、木材、鋼、生鐵、純鹼、發電設備等工業產品產量均居全國各大區的第一位,鋼材、發電量、化學纖維、機床、平板玻璃、汽車、機制紙及紙板等產量則居各大區的第二位,為國家建設提供了大量的物資設備和資金積累。作為優先發展區域,東北地區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經濟發展水平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⑽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重工業項目集中建設在
(2019·鄂州)「一五」計劃:
(1)時間:1953年——1957年
(2)主要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
(3)主要成就: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武漢長江大橋、青藏公路
(2016·鄂州)為了便於記憶歷史知識,我們常用簡潔的詞語來總結某一時期的主要建設成就。「一橋」「二鐵」「三藏」「四廠」總結的是我國1953——1957年時期的建設成就。
(2011·咸寧)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建成了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