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丹之所藏者赤 漆之所藏者黑――打一成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jìn zhū zhě chì,jìn mò zhě hēi
【解釋】靠著硃砂的變紅,靠著櫻如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脊冊啟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姿段影響。
【出處】晉·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
【結構】復句式成語
【用法】復句式;作賓語、分句;可分開使用
【正音】墨,不能讀作「mì」。
【辨形】近,不能寫作「進」。
【近義詞】耳濡目染
【例句】原來~,朱櫻日日伏侍小姐,綉床之暇,讀書識字,此竊頗通。(清·無名氏《西湖二集·灑雪堂巧結良緣》)
2. 雍正是康熙和誰的孩子
雍正是康熙和孝恭仁皇後(德妃烏雅氏)的孩子。
愛新覺羅·胤禛(雍正)(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稱為納伊拉爾圖托布汗。
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後,即德妃烏雅氏,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2)工業藏丹粉是哪個廠擴展閱讀:
孝恭仁皇後(1660年4月28日-1723年6月25日),烏雅氏,康熙帝妃嬪薯茄,雍正帝生母,滿洲正黃旗人,護軍參領、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
康熙十二年(野信1673年)入宮,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1679年)晉封為德嬪。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皇六子胤祚。
康熙二十年(1681年)晉封為德妃。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皇七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九女。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皇十四子胤禵。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後,尊為皇太後,擬上徽號曰仁壽皇太後。
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1723年6月25日)崩逝於永數脊察和宮,享年64歲,九月與康熙帝合葬景陵。全謚曰: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聖仁皇後。
3. 我有二顆珍珠,裝在刷鐵底漆用的藏丹粉里養的,以養十五年了,現在還能買著藏丹嗎
珍珠屬於天然的珠寶,升源慎在正常情況下保持低溫乾燥,保持干凈是最重要的,沒有必要用其他的物質混在一塊兒。
如果和其他的物質在吵敬一起有可能會有反應,或者有損傷。
建議直接用一個絨布裂漏的盒子裝起來,然後保持乾燥,低溫
4. 古裝穿越愛情劇《宮鎖心玉》,其故事的背景朝代與帝王是誰
1,電視劇《宮》是以清朝為背景,女主角晴川穿越時的在位皇帝為康熙皇帝爛搭,後來四阿哥登基為帝,年號雍正。
2,四阿哥,原名愛新覺羅·胤禛,是康熙帝與德妃之子,在返察電視劇中,是金枝、佟素言的丈夫。四阿哥由演員何晟銘飾演,陳浩、陳廷軒兩人配音。
《宮鎖心玉》,又名《宮》,是《宮》系列的第一部。是由湖南經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李慧珠執導,楊冪、馮紹峰、何晟銘、佟麗婭等主演的古裝穿越愛情劇。該劇講述一個現代漏歷茄少女洛晴川,穿越到清朝,經歷古代的宮廷生活,經歷一番「宮心計」和男女情愛之後,回到現實中,更加懂得珍惜當下的故事。
《宮鎖心玉》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R4rmWnvh4o4oi4wmQje-yg
5. 康熙下一個皇上叫什麼
康熙的下一任皇帝是雍正帝。
雍正介紹: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寅時,胤禛出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由於其生母烏雅氏出身低微,不能給胤禛帶來皇子中的特殊地位。此外,清初時後宮也不允許生母撫育自己的兒子,因此胤禛滿月後由孝懿仁皇後佟佳氏撫養。
孝懿仁皇後是一等公佟國維之女,孝康章皇後的侄女,孝懿仁皇後沒有生過皇子,只有一個公主還早年殤逝,故而養育德嬪之子,年幼的胤禛因其尊貴,很可能有意巴結她。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胤禛進尚書房,跟從張英學習四書五經,向徐元夢學習滿文。與胤禛關系最密切的是顧八代,胤禛說他「品行端方,學術醇正」。
少年和青年時代的胤禛,受父皇和師傅的嚴格管束,從事以四書五經為主要內容的學習,也在這個時期,作《春日讀書》、《夏日讀書》等詩歌。
稍長,便跟隨康熙帝四齣巡幸,並奉命辦理一些政事。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還陪同其皇三子胤祉往祭曲阜孔廟。
6. 乾隆的上一位皇帝是誰
乾隆的上一位皇帝是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即乾隆帝的父親。
愛新覺羅·胤禛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清聖祖康熙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後,即德妃烏雅氏,1722—1735年在位,年號雍正,廟號清世宗,葬清西陵滲皮畢之清泰陵。
雍正在位時期,平定了羅卜藏丹津叛亂,設置軍機處加強皇權,實行「改土歸流」、「火耗歸公」等一系列鐵腕改革政策,對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去世後謚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
愛新覺羅·胤禛,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後,即德妃烏雅氏,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為改善民生,實行攤丁入畝,使中國人口的暴增。
並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等。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雍正一朝,整頓吏治,在中央創立密折制度監視臣民,並廢除議政王大臣會議,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
而且改善秘密立儲制度,這樣使得握冊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諸皇子互相傾軋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廟號世宗,謚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於第四子弘歷。
雍正初年,重用年羹堯和隆科多。年羹堯先後被任命為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赴青海叢芹征討厄魯特羅卜藏丹津叛亂,成功後封為一等公,成為實際的西北王。隆科多為吏部尚書、步軍統領、兼理藩院,賜太子太保銜,被雍正尊稱為「舅舅」。
兩人都顯赫異常,但未過幾年,即被雍正整肅。年羹堯令自裁,隆科多被禁死,同時雍正興起文字獄打擊兩人勢力(汪景祺案和錢名世案)。
雍正一朝寵信四位臣工:李衛(江蘇人)、田文鏡(福建人)、張廷玉(安徽人)、鄂爾泰;其中李衛、田文鏡和張廷玉為漢人,田文鏡為漢軍旗人,足見雍正確實了解並重用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