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江蘇鎮江怎麼樣經濟以輕工業還是重工業為主呢
鎮江是一座產業特色明顯、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新興工業城。鎮江擁有2個國家級開發區、6個省級開發區、5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擁有世界主要的錨鏈生產基地、全球單廠規模最大的高檔銅版紙生產基地、中國最大的汽車發動機缸體和醋酸生產基地,正逐步成為以機械、化工、造紙三大主導產業,電子信息、新材料、交通設備、食品、電力五大優勢產業,船舶及船用設備、工程電器、五金工具、眼鏡、香醋等十大產業集群為主體的長三角地區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改革開放以來,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多家外資企業在鎮江投資,包括2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
2009年,鎮江經濟運行積極向好。初步測算,200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72.0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3.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5.92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972.21億元,增長11.9%,其中工業增加值895.76億元,增長11.7%;第三產業增加值623.95億元,增長17.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54732元,按當年匯率計算摺合8017美元。經濟回暖步伐加快,發展速度逐季提升,全年GDP增幅高於上年0.9個百分點。經濟結構調整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4.7:58.9:36.4調整至4.5:58.1:37.3,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經濟效益持續改善,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佔GDP比重達6.0%,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經濟預期明顯好轉,四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企業景氣指數回到「較為景氣」區間,達135.9和125.9,比上年分別四季度提高24.1和13.2個百分點。
民營經濟較快發展。初步測算,2009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929.68億元,比上年增長14.2%,佔GDP比重達55.6%,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私營個體經濟保持快速發展,年末全市擁有私營企業28929戶,注冊資本616.52億元,從業人員45.83萬人,其中本年新增私營企業4828戶、注冊資本103.96億元、從業人員5.50萬人;全市擁有個體工商戶97938戶,注冊資本44.54億元,從業人員16.24萬人,其中本年新增個體工商戶18179戶、注冊資本15.30億元,從業人員3.01萬人。
物價總體溫和上漲。2009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99.6,比上年下降0.4%。八大類消費品價格「五升三降」,其中:食品類上升0.1%;煙酒及用品類上升1.4%;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略升0.5%;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升0.9%;居住類上升2.0%:衣著類下降1.3%;交通和通信類下降3.9%;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下降2.3%。但,由於糧食、蔬菜價格的剛性上漲,豬肉價格的觸底回升,水價、電價、燃料價格的普遍上調,房價的高位運行,市場物價上漲預期和壓力明顯增強。
6.2 產業 鎮江市已形成了化工、造紙、建材、鋁業、新能源等五大支柱產業,累計興辦「三資」企業2000多家,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70多個,協議利用外資54.0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7.77億美元。一批世界著名企業,如:法國羅克韋爾公司、道達爾公司,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嘉吉公司、泰克國際公司,德國克勞克耐爾默勒公司、西門子公司,日本日商岩井、三菱商社,義大利泰克西公司,比利時國家動力集團等,已先後在鎮江投資興業。
6.3 公共設施 全市擁有公共圖書館5個,總藏書量120.2萬冊(件);文化藝術館6個;博物館1個;劇院、影劇院87個;以及工人文化宮、青年宮、少年宮等一批群眾性文藝活動場所。全市擁有無線廣播電台7座、電視台5座、有線電視台2座,電視覆蓋率達到100%,市縣聯網率85%。
6.4 醫療教育 鎮江實現了以鄉(鎮)為單位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農村合作醫療和醫療保險覆蓋率達80%以上。至2000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723個,其中醫院28個(三級甲等醫院4個)。
鎮江全面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現有高中、職業高中(含技工學校)86所,普通高校6所,其中全國重點高校一所。全市現有各類科研機構160個,中國農科院鎮江蠶業研究所為國家級科研機構。全市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1萬餘人,歷年累計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2項、省級科技進步獎317項。
鎮江是一座人才資源豐富,創業載體完善的創新型城市。鎮江擁有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全日制高校5所,在校大學生近10萬人。目前,全市人才總量達到33.8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1.41萬人,全市人才總量占人口比例、本科以上人才比例、高級人才比例均居全省第5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現有鎮江籍院士23名。去年,我們實施了《鎮江市引進培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三年行動計劃》,圍繞我市裝備製造、綠色化工、造紙、新材料、特種金屬等主導產業及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用三年時間引進培育30個領軍人才團隊和100名領軍人才,加速構建引領鎮江又好又快發展的人才高地。實行了引進高層次人才資助政策,推行了「優秀人才一卡通」工程。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國家人事部與地方政府共建的中國鎮江留學人員創業園,建成面積3萬余平方米,2006年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新服務中心,邁入國家級創業園行列。建立了企業博士後工作站29個,同時還建立了一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中心,成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重要載體和施展才華的舞台。大力發展現代人才服務業,人事人才公共服務體系得到加強,人才資源市場化配置格局已經形成。
6.5 對外交往 目前,鎮江市已先後與日本津市和倉敷市、美國坦佩市、加拿大拉克--梅崗蒂克市、土耳其伊茲米特市、巴西隆德里納市、韓國益山市等締結了國際友好城市關系,並與德國曼海姆市、智利科金博市、比利時那莫爾市、羅馬尼亞貝特羅山市等一批外國城市保持著友好交往關系。
6.6 經濟建設 鎮江是一座產業特色明顯、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新興工業城。鎮江擁有2個國家級、6個省級開發區、5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擁有世界主要的錨鏈生產基地、全球單廠規模最大的高檔銅版紙生產基地、中國最大的汽車發動機缸體和醋酸生產基地,正逐步成為以機械、化工、造紙三大主導產業,電子信息、新材料、交通設備、食品、電力五大優勢產業,船舶及船用設備、工程電器、五金工具、眼鏡、香醋等十大產業集群為主體的長三角地區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改革開放以來,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多家外資企業在鎮江投資,包括2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
② 長三角主要工業城市有哪些
主要工業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寧波, 南通。
長江三角洲是長江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中國第一大經濟區,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中國率先躋身世界級城市群的地區 。
根據國務院2010年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長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區域面積 21.07 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19%。其中陸地面積186802.8平方公里、水面面積23937.2平方公里。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是國際公認的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並致力於在2018年建設成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
③ 寧波和石家莊哪個發達
石家莊和寧波哪個城市好!
一般來說寧波人說寧波好的,石家莊的說自己的好。我只能說各有優勢和劣勢。
1.級別不一樣。寧波屬於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石家莊只是地級城市,他的書記是省委常委只是幹部高配而已。並不代表他是副省級城市。
2.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這個很明顯,不用太多解釋,只要看城鎮人均收入或者農村人均收入就可以了。沒有幾個城市人均收入比寧波高。
3.石家莊是河北的政治文化中心,這個比寧波顯得重要。寧波不是浙江的政治文化中心。
4.交通各有優勢。石家莊地處華北平原,陸路交通四通八達,又近北京,從地緣上說是北京的門戶。寧波處於長三角最繁華的地區,近上海,又有港口優勢,近年來交通建設也算快速。
5.城市建設光看外表不好說,寧波也是文明城市,綠化搞得也不錯。幸福指數評比有點虛,不能代表什麼。
6.寧波不是重工業城市。重工業企業在寧波也沒脊冊空幾家。第一次聽說寧波還是重工業城市。
7.少數老百姓是否友善並不代表全體素質。寧波是個愛心城市,只是比較低調而已,不愛宣傳自己,這跟寧波人的性格有關。
8.從發展前景看都有很好的未來。石家莊處於京津冀發展中心區,寧波處於長三角發展區,都是國家要重點發展和支持的區域,前景無限美好啊!
中國最發達的城市排名
一線城市 一線強 北京 上海 (一個政治文化中心,一個經濟中心,無爭議)
一線弱 廣州 深圳 (南粵雙雄,實力旗鼓相當,公認一線)
准一線 天津 (原本屬於二線強,近幾年國家重視、發展極快,步入准一線)
二線城市
二線強 南京 武漢 沈陽 西安 成都 (都屬於區域中心城市)
重慶(直轄市)
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
青島 大連 寧波(三個經濟發達的計劃單列市)
二線弱 濟南 哈爾濱 長春(剩下的三個副省級城市)
廈門(計劃單列市、規模小所以只能是二線中)
鄭州 長沙 福州(經濟發展較好的三個非副省級省會城市)
烏魯木齊 昆明(國家重點發展的邊疆國際化城市)
蘭州(西北重工業城市、 *** )
蘇州 無錫(最發達的兩個非省會地級市)
三線城市
三線強 南昌 貴陽 南寧 合肥 太原 石家莊 呼和浩特(七個實力相當的省會城市)
佛山 東莞(兩個製造業經濟強市)
唐山(環渤海重工業大城市)
煙台(環渤海重要港口、經濟強市)、泉州(閩南經濟中心城市)、 包頭(重工業大城市)
三線弱 銀川 西寧 海口 洛陽 南通 常州 徐州 濰坊 淄博 紹興 溫州 台州 大慶 鞍山 中山 珠海 汕頭 吉林 柳州
准三線 *** 保定 邯鄲 秦皇島 滄州 鄂爾多斯 東營 威海 濟寧 臨沂 德州 濱州 泰安 湖州 嘉興 金華 泰州 鎮江 鹽城 揚州 桂林 惠州 湛江 江門 茂名 株洲 岳陽 衡陽 寶雞 宜昌 襄樊 開封 許昌 平頂山 贛州 九江 蕪湖 綿陽 齊齊哈爾 牡丹江 撫順 本溪 丹東 遼陽 錦州 營口 承德 廊坊 邢台 大同 榆林 延安 天水 克拉瑪依 喀什 石河子 南姿察陽 濮陽 安陽 焦作 新鄉 日照 聊城 棗庄 蚌埠 淮南 馬鞍山 連雲港 淮安 麗水 衢州 荊州 安慶 景德鎮 新余 湘潭 常德 郴州 漳州 清遠 揭陽 梅州 肇慶 玉林 北海 德陽 宜賓 遵義 大理
四線城市
剩餘的所有城市
一個城市發達取源於什麼?為什麼有的省會城市還不如地級市發達?比如說太原 石家莊 鄭州還沒有 青島
取決的因素比較多,比較重要的是中央的支持,城市建設都是需要錢的,讓中櫻瞎央撥款個上萬億不愁建不成一線發達城市。沒有一個城市一開始就是發達的,南方古時候就是蠻夷之地,都是靠中央 *** 的扶持,以及經濟發展後基礎建設的完善人口的遷移,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導致國家經濟重心的偏移,讓富的越富。深圳一開始就是個漁村,改革開放以後不到幾年就成為中國最富有的經濟區。城市建設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就一個字 錢。山西是華夏文明的起源,也是中國有五千年歷史的證據,遺忘山西就等於遺忘歷史。
溫州和寧波哪個發達?
首先答案是寧波發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就是城市的地位來說:寧波是計劃單列市,溫州市普通的地級城市,寧波的很多行政權都是自己有許可權的,不受省里的管理,例如金融系統等。
其次2009年gdp:寧波4214.6億元 溫州2570億元 ,寧波的發展更加均衡,寧波的下屬的所有縣市都是全國百強縣,而溫州呢,只有瑞安 樂清是百強縣, 蒼南也偶爾入選過。溫州還有浙江最窮的縣,泰順和文成 以及永嘉山區。
第三,城市建設以及市區規劃,市區人口數量,溫州都是落後的。
第四區域交通:溫州地處浙南邊陲。寧波的跨海大橋,杭甬雙向8車道的高速,寧波港吞吐量可是僅次於上海的,請問溫州港你聽說過嗎?寧波的鐵路也是比溫州發達,寧波已經在建地鐵了。
教育:寧波有高等教育要遠遠好於只有溫州,寧波有寧波大學,浙大寧波理工學院,萬里學院,寧波工程學院,諾丁漢大學,6所本科,溫州只有溫大和溫醫。職業教育也是落後。
企業整體實紶:2010年浙江省百強企業裡面:寧波佔了27個,而溫州只有可憐的9個。百強企業裡面第二名和第三名都是寧波企業 溫州排名最靠前的是16位的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還有就是寧波的綜合實力每次都是入選全國前十的。寧波的商人務實又能幹,不像溫州商人,天天放高炮,生怕天下人不知你是溫州人,太高調了。
溫州就是城鎮人口人均純收入比寧波高。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排名。
2008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排名
上海市 12001.16億 北京市 9006.20億 廣州市 7050.78億 深圳市 6765.41億 蘇州市 5700.85億 天津市 5018.28億 杭州市 4103.89億 無錫市 3858.00億 青島市 3786.52億 佛山市 3588.50億 寧波市 3433.08億 成都市 3324.36億 南京市 3275.00億 東莞市 3151.01億 武漢市 3141.50億 大連市 3131.00億 沈陽市 3073.93億 煙台市 2878.97億 唐山市 2779.14億 重慶市 2666.82億
各項競爭力前十名城市 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廣州、高雄、蘇州、杭州、天津。
增長前十名的城市為:鄂爾多斯、煙台、河源、清遠(三個城市並列)、臨沂、包頭、烏海、營口、東莞、汕尾。
規模前十名的城市為:上海、香港、北京、深圳、廣州、天津、台北、佛山、杭州、東莞。 效率前十名的城市:香港、台北、新竹、高雄、中山、深圳、台中、東莞、佛山、上海。
效益前十名的城市:新竹、高雄、鄂爾多斯、台北、台南、台中、香港、煙台、中山、基隆。 結構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台北、北京、深圳、廣州、澳門、天津、杭州、高雄。 質量前十名的城市:香港、澳門、高雄、台北、新竹、台中、台南、基隆、深圳、東莞。
人才本體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澳門、杭州、無錫、武漢、南京、大連; 企業本體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佛山、上海、深圳、香港、東莞、寧波、杭州、南京、蘇州、中山;
主要產業本體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上海、香港、杭州、北京、重慶、澳門、深圳、廣州、廈門、蘇州; 公共部門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北京川香港、上海、深圳、威海、澳門、青島、南通、寧波、杭州;
生活環境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東莞、澳門、廈門、杭州、哈爾濱; 商務環境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深圳、東莞、天津、澳門、珠海、威海、寧波、廣州;
創新環境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上海、香港、北京、澳門、深圳、佛山、青島、杭州、廈門; 社會環境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沈陽、上海、珠海、威海、中山、澳門、廈門、大連。
河北省邯鄲市和浙江省寧波市哪個消費高點,哪個地方好點
寧波環境好,消費不算高。
中國大城市排名
按最新的全國城市實力統計,一二三四線城市劃分更加明確。
一線城市5個:
北京(全國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國經濟中心)
廣州(經濟發達,中國第三大城市)
深圳(經濟發達、特區城市)
天津(重要經濟大港)
二線發達城市8個:
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南京(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濟南(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重慶(直轄市,西部中心城市)
青島(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大連(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寧波(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廈門(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二線中等發達城市15個:
成都(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武漢(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哈爾濱(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沈陽(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西安(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長春(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長沙(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省會)
福州(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省會)
鄭州(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省會)
石家莊(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省會)
蘇州(經濟強市、中國地級市經濟最強市)
佛山(經濟強市)
東莞(經濟強市)
無錫(經濟強市)
煙台(經濟強市)
太原(經濟強市、地級市省會)
二線發展較弱城市7個:
合肥 (地級市省會)
南昌 (地級市省會)
南寧 (地級市省會)
昆明(地級市省會)
溫州(重要的經濟城市)
淄博 (重要的工業城市)
唐山(河北經濟強市)
三線城市:
烏魯木齊(新疆自治區首府)
貴陽(貴州省會)
海口(海南省會)
蘭州(甘肅省會)
銀川(寧夏自治區首府)
西寧(青海省會)
呼和浩特(內蒙古首府)
泉州(福建經濟第一強市)
包頭(內蒙古第一大城市,經濟第二強市)
南通(江蘇經濟強市)
大慶(黑龍江經濟強市)
徐州(江蘇經濟強市)
濰坊(山東經濟強市)
常州(江蘇經濟強市)
鄂爾多斯(內蒙古經濟第一強市)
紹興(浙江經濟強市)
濟寧(山東經濟強市)
鹽城(江蘇經濟強市)
邯鄲(河北經濟第三強市)
臨沂(山東經濟強市)
洛陽(河南經濟強市、古都)
東營(山東經濟強市)
揚州(江蘇經濟強市)
台州(浙江經濟強市)
嘉興(浙江經濟強市)
滄州(河北經濟強市)
榆林(陝西經濟第二強市)
泰州(江蘇經濟強市)
鎮江(江蘇經濟強市)
崑山(全國百強縣第一名)
江陰(全國百強縣第二名)
張家港(全國百強縣第三名)
義烏(浙江經濟強市縣級市)
金華(浙江經濟強市)
保定(河北經濟強市)
吉林(吉林經濟第二強市)
鞍山(遼寧經濟第三強市)
泰安(山東經濟強市)
宜昌(湖北經濟第二強市)
襄陽(湖北經濟第三強市)
中山(廣東經濟強市)
惠州(廣東經濟強市)
南陽(河南經濟強市)
威海(山東經濟強市)
德州(山東經濟強市)
岳陽(湖南經濟第二強市)
聊城(山東經濟強市)
常德(湖南經濟強市)
漳州(福建經濟第四強市)
濱州(山東經濟強市)
茂名(廣東經濟強市)
淮安(江蘇經濟強市)
江門(廣東經濟強市)
蕪湖(安徽經濟第二強市)
湛江(廣東經濟強市)
廊坊(河北經濟強市)
菏澤(山東經濟強市)
柳州(廣西經濟第二強市)
寶雞(陝西第二大城市、經濟第四強市)
珠海(特區、廣東經濟第十強市)
綿陽(四川第二大城市)...>>
中國哪些城市最發達,依次排列……
一線城市:京、滬、深、穗,為房地產行業的發軔地區和最發達的城市;
二線城市:天津、重慶、成都、南京、杭州、蘇州、寧波、沈陽、大連、武漢、長沙、西安、昆明、貴陽、珠海等,二線城市包括部分直轄市、計劃單列城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等幾類,主體是省會城市;
三線城市包括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及大多數地級市,如呼和浩特、烏魯木齊及紹興、台州、鹽城等。
四線城市則為一些縣級市、縣城等。
【標准二】:
「一線城市」:目前中國地產行業,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四個城市明顯領先於其它城市,四個城市代表著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最高水準,一般作為一線城市。
「二線城市」:除一線城市外, 達到下列數據指標及以上的為二線城市。
1、國內生產總值2000億元人民幣;
2、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4萬元;
3、城區常住人口100萬;
4、城市建成區面積100平方公里;
5、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50萬平米;
6、商品房銷售均價3000元/平方米。
「三線城市」:單項或多項指標低於上述要求的城市,均作為三線城市。
對上述標准進行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在一線城市的劃分上,兩種說法是統一的,即為京、滬、深、穗。這兩種劃分標準的差異主要存在於二、三線標準的制定上。
一線城市是指1992年允許合資試點的五個特區、六大城市;二線城市是指1999年擴大合資試點的省會、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三線城市是指有戰略意義的大中城市------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
城市類別劃分:
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香港、台北、澳門、重慶、廣州。
二線城市:沈陽、武漢、鄭州、杭州、南京、福州、長沙、濟南、成都、深圳、青島、大連、廈門、蘇州、溫州、寧波。
三線城市:哈爾濱、長春、石家莊、太原、合肥、西安、南昌、南寧、海口、貴陽、昆明、東莞、 *** 、烏魯木齊、銀川、呼和浩特、西寧、淄博、台州。
四類城市:地級城市及人口過100萬的縣級市。
解釋有以下幾種,自己調選吧.
1.一線城市是指直轄市;二線城市是指省會城市、經濟特區和各省綜合實力排名前三名的城市
2.一線城市是指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
二線城市包括各省省會及沿海城市。
三線城市是指比較發達的中小城市。
3.一線城市是指1992年國家規定的5個特區和6個城市;二線城市指省會城市、直轄市和單列市;三線城市則指有戰略意義的大中城市和經濟總量較大的小城市,比如寧波、溫州、東莞。
4.一線城市是指1992年允許合資試點的五個特區、六大城市;二線城市是指1999年擴大合資試點的省會、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三線城市是指有戰略意義的大中城市------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
中國比較發達的城市有哪些
上海、寧波、溫州、杭州、深圳、台州、蘇州、紹興、嘉興、北京 大連 青島 廈門 無錫佛山東莞中山濟南珠海 中國大陸各省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名單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重慶市廣東省5個: 廣州市~深圳市~佛山市~東莞市~中山市
浙江省7個: 杭州市~寧波市~溫州市~紹興市~台州市~嘉興市~金華市
江蘇省9個: 南京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徐州市~鹽城市~揚州市~鎮江市~泰州市
山東省9個: 濟南市~青島市~煙台市~濰坊市~濟寧市~東營市~臨沂市~威海市~日照市
福建省3個: 福州市~廈門市~泉州市
河北省2個: 石家莊~唐山市
遼寧省3個: 沈陽市~大連市~鞍山市
河南省3個: 鄭州市~洛陽市~南陽市
黑龍江省2個:哈爾濱~大慶市
吉林省1個: 長春市
湖南省1個: 長沙市
江西省1個: 南昌市
湖北省1個: 武漢市
四川省1個: 成都市
雲南省1個: 昆明市
陝西省1個: 西安市
山西省1個: 太原市
安徽省1個: 合肥市內蒙1個: 包頭市
中國最發達的城市排名(包括特區)
你好,朋友
一線城市
一線強 北京 上海 (一個政治文化中心,一個經濟中心,無爭議)
一線弱 廣州 深圳 (南粵雙雄,實力旗鼓相當,公認一線)
准一線 天津 (原本屬於二線強,近幾年國家重視、發展極快,步入准一線)
二線城市
二線強 南京 武漢 沈陽 西安 成都 (都屬於區域中心城市)
重慶(直轄市) 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 青島 大連 寧波(三個經濟發達的計劃單列市)
二線弱 濟南 哈爾濱 長春(剩下的三個副省級城市)
廈門(計劃單列市、規模小所以只能是二線中) 鄭州 長沙 福州(經濟發展較好的三個非副省級省會城市) 烏魯木齊 昆明(國家重點發展的邊疆國際化城市) 蘭州(西北重工業城市、 *** ) 蘇州 無錫(最發達的兩個非省會地級市)
三線城市
三線強 南昌 貴陽 南寧 合肥 太原 石家莊 呼和浩特(七個實力相當的省會城市) 佛山 東莞(兩個製造業經濟強市)唐山(環渤海重工業大城市)煙台(環渤海重要港口、經濟強市)、泉州(閩南經濟中心城市)、 包頭(重工業大城市)
三線弱 銀川 西寧 海口 洛陽 南通 常州 徐州 濰坊 淄博 紹興 溫州 台州 大慶 鞍山 中山 珠海 汕頭 吉林 柳州
准三線 *** 保定 邯鄲 秦皇島 滄州 鄂爾多斯 東營 威海 濟寧 臨沂 德州 濱州 泰安 湖州 嘉興 金華 泰州 鎮江 鹽城 揚州 桂林 惠州 湛江 江門 茂名 株洲 岳陽 衡陽 寶雞 宜昌 襄樊 開封 許昌 平頂山 贛州 九江 蕪湖 綿陽 齊齊哈爾 牡丹江 撫順 本溪 丹東 遼陽 錦州 營口 承德 廊坊 邢台 大同 榆林 延安 天水 克拉瑪依 喀什 石河子 南陽 濮陽 安陽 焦作 新鄉 日照 聊城 棗庄 蚌埠 淮南 馬鞍山 連雲港 淮安 麗水 衢州 荊州 安慶 景德鎮 新余 湘潭 常德 郴州 漳州 清遠 揭陽 梅州 肇慶 玉林 北海 德陽 宜賓 遵義 大理
四線城市
剩餘的所有城市
如不足,請追問,滿意請採納,謝謝
④ 鎮江煉化收入水平在寧波算什麼檔位
中石化煉化企業待遇不錯,在同行業中基本御遲碧能排在前面,職工除了月工資外,還根據生產效益情況,結合對每個人的月工作情況的考核,旦察,發放給每個人鎮舉月獎金
⑤ 鎮江和無錫城市等級哪個高,寧波和杭州哪個城市等級高
1.鎮江和無錫。
從行政級別來說是平等的,都是地級市陪肢陵,四套班子正職是廳局級正職。
但請注意,無錫是國務院批準的是「較大的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而鎮江不是。
另外請注意,無錫最近幾屆的一把手、市委書記蔣定之、楊衛澤、黃莉新在無錫市委書記任上都兼任江蘇省委常委,是省部級副職。而鎮江沒有這樣的情況,最近二任一把手、市委書記史和平、許津平都是短暫兼任了江蘇省副省長。雖然也是省部級副職,但不是江蘇省委常委,且同時兼任鎮江市委書記和江蘇省副省長的時間很短。
結論:可以認為,無錫的政治地位要略高於鎮江;而現實中的社會經濟狀況,無錫也要好於鎮江。
2.杭州和寧波
從行政級別來說是平等的,都是副省級,四套班子正職是省部級副飢扮職。
最近幾屆杭州市委書記和寧波市委書記都是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的浙江省委常委排名都要高於寧波市委書記,且杭州市是浙江省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以一般認為杭州的政治地位要高於寧波。
但也不要忽視一點,寧波是全國的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最近幾屆的寧波市委書記許運鴻、黃興國、巴音朝魯都在上任後的全國黨代會上選為中央候補委員;五個計劃單列市市委書記很多時候是中央候補委員序列,這要比杭州市蘆戚委書記地位高。雖然中央候補委員不是正式的行政級別,但一般認為要比非中央候補委員的杭州市委書記高。
再去觀察一下的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這五個計劃單列市市委書記的情況,可以發現,計劃單列市的市委書記空降幹部較多,且離任後的仕途很好。
總結:非官方排名中,杭州的等級要略高於寧波;但寧波市委書記地位超然,更受中央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