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中國航空和美國哪個工業好

中國航空和美國哪個工業好

發布時間:2023-05-11 06:28:06

① 世界飛機製造大國

當今世界上第一流的航空大國非美俄兩國莫數。這兩國的航空工業陣容最整齊,最齊全,可以完全不依靠外力,獨立完成從設計到試驗到生產到服役的全過程,可以造出他們所需要的任何類型的飛機和航天器。其中俄羅斯由於蘇聯解體而元氣大傷,使得航空工業漸漸落後於美國。這兩國的航空工業企業很多,比如美國有波音、麥道(被boeing兼並)、洛克希德馬丁、諾思羅普格魯門、西科斯基、通用動力等等,俄羅斯有蘇霍伊、米高揚、圖波列夫、伊留申、卡莫夫、前鎮米里等等。
而世界上第二流的航空國家是法、英兩國,只要財政允許,他們可以獨立完成大部分飛機和航天器,但他們的航空基礎研究方面比起美俄兩國來說要差一個檔次,有些特殊的技術或者材料他們必須藉助美國。其中法國比英國又要高上一籌。這兩國的航空企業也不少,比如空中客車、達缺敏索、EADS、BAE等等。
第三流的航空國家則包括中國、瑞典、巴西、加拿大、日本、韓國、印度等國。這一檔次的國家不具備或者只有部分具備獨立研發生產飛機的能力,基伏悔枝礎研究方面也非常薄弱。其中中國算是第三梯隊裡面最強的國家,因為中國的航空工業也比較整齊,甚至比英國都齊全。另外中國可以獨立研發噴氣發動機,獨立進行風洞試驗,可以仿製或者獨立設計生產大部分類型的飛機和航天器,現在正在努力進行大型噴氣式飛機的研究。而第三梯隊的其他國家根本就不具備這種能力,這些國家的航空工業都比較落後甚至根本不能算是航空工業。代表企業有:中國:哈飛、成飛、西飛、貴航、洪都航空,瑞典:saab公司,巴西: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加拿大:龐巴迪公司,日本:三菱重工、石川島播磨重工,韓國:大宇重工、現代重工,印度:印度斯坦航空公司。

② 中國近幾年在航天領域有著突破進展,與美國相比,中國航天處於怎樣的水平

中國現在的航天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僅次於美、俄兩國,完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在國際上實現了質的飛躍,走在世界前列。令人驚訝的是,中國航空航天工業的基礎很低,現在能夠在國際社會中顯示其領導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致力於空間站的建設和發展,已經進入了中國空間站的時代,中國航天事業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首啟。在全國的慶祝活動中,神舟十三號重新點燃了民族的激情。這一次,中國宇航員承載著中國的領空夢想,前往更大的星際空間。這是航天人員不斷努力的結果,中國的技術實力和航天科學水平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一些受歡迎的科學博客作者指出,13年前,展台外的任務只持續了十多分鍾。當時,劉伯明處於輔助位置的頭和手都在艙外。翟志剛還經歷了多次不開門等「小插曲」。這一次,劉伯明成功地完全走出機艙,平靜地贊美了太空之美,反映了中國在艙外技術上的飛躍。在一次采訪中,一位中國專家分析說,執行長期的客艙任務是建立和維護大型空間站的一項重要要求。2008年的退出只是在技術驗證層面,者型如這一次,退出展台的時間不僅更長,而且任務更復雜。新一代艙外航天服也得到了優化,表明中國航天技術在各個方面都有了顯著提高。

③ 在航天領域,中國和美國的差距有多大

在航天領域,中國和美國的差距是有很大的,但是因為我們的中國正在努力的前進,總有一天我們會超過你們的。

專利是自主知識產權的標志,是創新能力的體現。我們再看專利申請量,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是日本和美國的總和,後來隨著中國的國際地位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嚴重威脅,因此中國下決心也要將這種高新技術研製出來,其實我國在航天領域上早就已經有所建樹了,根本就不是只體現在這一次的成功發射。

現在在來看看我們的中國就已經快和美國差不多了,因為我們的中國正在一步一步的壯大,肯定超越美國的。

④ 中國與美國在航天領域的差距有多大

在航空航天領域我國對比美國的差距無疑是巨大的,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航空航天產業發展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持續不斷的資金投入外,人才隊伍的培養也是相當重要,同時還要藉助民間企業的力量,一起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獻計獻策,在不遠的將來趕上或超過美國的航天水平或許不再是夢。

航空航天的科技能力強大主要看這幾個方面:航天運載器技術,空間載人航天器能力,航空測控技術、航天器回收技術。從這幾個方面分別看出國家在航天領域的不同能數斗悶力特點,能體現出這個國家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綜合實力:

1、航天運載器技術,說簡單點就是指的火箭運輸能力,一個家國的航天技術強不強最主要就是看運載火箭的技術水平。就拿美國最先進的火箭獵鷹來說,它的載重高達63噸,而我國目前最先進的火箭是長征五號載重就25噸,這樣一對比差距還是相當大的,獵鷹火箭幾乎能滿足大部分的發射需求。最為關鍵的是它的成本還很低。

同類型火箭我國「長征九號」重型火箭也正在研發中,預計在2030年可以完成,它的載荷量可是達到驚人的了140噸,將會遠超美國獵鷹火箭,從上對比來看,中美在火箭技術上至少有10以上的差距。

2、空間載人航天器技術。從這一方面來看,我國可以說還屬於起步階段,直到2003年我國的神舟5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對比美國在這一方面則已經遠遠走在世界前面,早在1962年美國就完成了載人航天飛行。在阿波羅計劃中曾先後6次將12名宇航員送上月球,並在1969年完成了載人航天登月的成功壯舉。我國至今還未實現載人登月。從時間上對比差距很大,至少40年以上的差距。

如果要說中美航天領域差距較小的,這可能是在空間站領域,以美國為首和俄羅斯、日本、巴西和歐洲眾多國家聯合建成的國際空間站在2010年就投入使用了。而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會在2022年左右就可以正式建設完成,可以說雙方在這個方面的差距是最小的。

航空航天領域對於一個大國而言是相當重要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高科技技術的產品往往最先探索太空中率先發明出來的,類如紙尿褲最先用於解決宇航員應急問題而產生的。而到如今成了嬰幼兒必需品。這樣由探索航天領域開發的技術應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勝不勝數。

未來戰場中環境發生重要的改變,未來的戰爭很有可能是以外天空的最先發起的,太空中的人造衛星和人造飛行器對於掌握戰爭中的電磁和信息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打贏現代化信息化戰爭的前提,所以說航天科技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維護國家安全的一種重要力量。

3、發展薯彎航空航天這類尖端科技,除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外,還有對航天領域人才培養都是一大筆投入,更別說一些設備的製造費用,這簡直就是一個無底洞。在這一方面,美國的這一做法有一定的參照意義,通過引入私人資金投資,讓私人企業參與航天項目,來彌補航天領域的投資不足的問題,還可以藉助私人企業將最新的科技轉化成民用,間接提高了生產效率,造福人類。

例如,美國最成功的私人火箭公司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銷升。美國著名「重型獵鷹」運載火箭就是出自SpaceX,這充分說明私人資本的強大,在這方面,我國民營資本進入航天領域的更是少之又少。像星際榮耀這樣的公司國內民營企業,也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功,但這樣投入相對整個航天領域來說杯水車薪。還是需要更多類似這樣民營企業參與航天領域來。


我國在航天科技方面可以說是捷報頻傳: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五個月之後的2021年5月15日,咱們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著陸火星。這一系列的動作,立刻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關注。

嫦娥五號成功從月球帶回了月壤樣品,無疑極大振奮了國人,那時候有不少人認為,嫦娥五號回來後,中美兩國的航天技術差距被縮短到了10年。可是,當5月15日咱們的火星探測天問一號著陸火星後,又有不少人說,中國在航天科技方面已經從追趕,發展到了趕超了。

⑤ 中國航空工業真實水平怎麼樣,在世界上處於什麼位置

中國航空工業的水平是位列世界第二的是僅次於美國的。不過我們的水平和美國之間相差還是很大的,還是需要很大部分時間才能趕超。

⑥ 中國航空業對比世界其他國家航空業目前的優勢還有劣勢

新中國成立55年來,在黨和國家幾代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正確領導下,中國航空航天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航空工業研製生產了數十型、萬余架各類飛機,並出口了數百架飛機和眾多配套的發動機、機載設備及生產線;一個專業門類比較齊全,科研、試驗、生產手段基本配套的航空工業體系已經形成;以新支線飛機為突破口,支線飛機、通用飛機、直升機、航空發動機等研製生產邁出了新步伐。中國航天工業成功研製開發了包括科學試驗衛星、氣象衛星、資源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在內的多種應用衛星,成功研製了12種型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進行了81次發射,將中國的61顆衛星、5艘飛船和30顆國外衛星送入了太空;特別是去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和回收,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載人航天的國家;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少數獨立掌握空間技術的大國之一,在空間應用和空間科學領域也進行了積極探索,為人類航天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與此同時,我們培養造就了一支業務精湛、素質優良、敢打硬仗的科技人才隊伍,在長時期不懈奮斗中形成的「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作為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已經並將繼續對中國社會先進文化的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進入新世紀,中國步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到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比2000年翻兩番,人均GDP將超過3000美元左右——這對有著十幾億人口且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來說,將是一個既雄偉壯觀又切實可行的重要跨越。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航空航天業正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政府始終把航空航天科技作為帶動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戰略高技術之一,始終把航空航天產業作為提升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性產業之一。可以預見:在未來的二十年,中國的航空航天業必將為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插上更加有力的翅膀,必將為中華民族完成新時期的歷史任務,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增添更加強勁的助推器。

中國政府支持和鼓勵中國航空工業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改革創新,加快發展。我們將繼續實施以支線飛機起步的發展規劃,按照國際標准和市場化運作模式,努力推進支線飛機形成支柱產品;適應社會對通用航空的需求和空管改革的需要,加快推進通用飛機、輕型民用直升機的產業化步伐,加快新機型、新技術開發;進一步擴大民用飛機及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出口;鼓勵企業按專業化、規模化方向不斷擴大國外航空零部件轉包生產和風險承包業務,積極融入國際航空工業大循環;我們還將結合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積極開展大型飛機工程的論證工作。

中國政府支持和鼓勵中國航天事業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化發展。積極推進應用衛星從「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轉變,形成氣象衛星、資源衛星、海洋衛星、環境與災害監測小衛星群等應用衛星系列,建立長期穩定運行的衛星對地觀測體系;以「大型靜止軌道衛星公用平台」為依託,研製新一代通信廣播衛星、音頻/視頻直播衛星。研製「無毒、無污染、高可靠、大推力」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全面提高中國運載火箭的整體水平和能力。繼續發展空間科學,開展深空探測,支持建立空間科學探測衛星系列和空間環境保障體系。我們將按計劃完成世人矚目的繞月探測工程,同時開展月球探測二、三期工程論證,積極推進載人航天的後續工作。

中國航空航天業將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進一步開闊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拓展發展空間。一是堅持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立足市場需求和未來發展需要,統籌考慮飛機、發動機、機載設備發展,統籌考慮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和空間科學發展,推動航空航天業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二是堅持強化基礎,自主創新。重視基礎研究和預先研究,重視提高產業科技水平和製造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三是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深化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和投融資體制改革,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進程,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參與航空航天業建設;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的機遇,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領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四是堅持以人為本,實施人才戰略。培養和造就大批高素質的航空航天人才,吸引和鼓勵優秀人才投身航空航天事業,使中國航空航天業成為英才薈萃、人才輩出的行業,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航空航天業取得的成就,是中國航空航天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結果,也得益於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中國航空航天業開創新的輝煌,需要依靠中國航空航天人團結拼搏、開拓創新,也離不開國際合作與交流。當今世界,是充滿競爭的時代,更是需要合作、講求共贏的時代。中國將始終奉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鼓勵和支持企事業單位在遵守國家外交政策和已簽署的國際條約的前提下,積極開展航空航天領域國際合作與交流。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和企業與許多國家的政府和企業之間在航空航天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通過合作,彼此之間增進了了解,加強了聯系,建立了友誼,實現了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有的項目被譽為國際合作的範例。我們將一如既往,積極推動航空航天業的國際合作,為航空航天事業的跨越發展,為航空航天技術造福人類而不懈努力。

女士們,先生們:在航空航天人的眼裡,我們共同生活的星球只是一個小小的「地球村」。我們有著共同的家園,我們應進一步加強聯系與交流,共同探索宇宙的奧秘。讓我們共同攜手,抓住機遇,積極開展航空航天業全方位、多形式、寬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為共同推進世界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不斷作出應有的貢獻!

⑦ 中國的飛機引擎與美國有多大差距

中國和美國的差距主要是工業體系的差距。美國高精尖,中國粗大笨。暫時先這么理解吧。打個比方,美國新研製出一款航空發動機,實驗結果很滿意,准備批量生產,於是把發動機的各個附屬配件向全國的製造公司招標,有800家公司來競標,最後經過篩選有80家可以滿足技術指標,然後開始外包配件,最後把配件運到總廠進行組裝。於是乎靠著雄厚的工業基礎,美國完場了這款航空發動機的批量生產。再看看中國,中國定型了一款鋒搏航空發動機,准備量產,向全國製造工廠招標,1500家企業投標,經過篩選有3家企業可以滿足技術要求。說實話,三家還是好的,可能一家都沒有。一台發動機上萬個配件,三家能幹啥啊。好多配件國內根本生產不了或者產能不夠,中國能自己製造發動機了,但是好多配件諸如渦輪風扇葉片還要進口俄羅斯悄緩的,國內不是產能不夠無法滿足需求就是能生產出來合格率20%。你說20%的合格率能用么。這是啟基模工業基礎的差距,中國的工業規模超美國20%。但是質量不敢恭維啊。再說說材料學上的差距。國產的材料啊,差不多和老美的有兩個代差。也就是人家的材料學是第五代,你的還停留在第三代甚至更低。帶來的影響就是同樣一款發動機用美國人的材料製造出來能用10000小時。用中國的材料製造出來緊緊能用2000小時。材料學的差距啊。在說說配套設施,航空發動機這種東西加工精度要求極高。在牛逼的鉗工也不行。手工用銼刀那是開玩笑。這個要靠精密機床的,中國的精密機床要靠進口的,國產的不行啊。綜上所述,航空發動機不是誰想造就能造的,是整體工業水平的象徵。中國工業和美國工業進行比較的話只能是望其項背了。我無意惡心總過,我所說的都是事實。中國短短50年從0基礎發展到今天不容易,當今世界能夠獨立製造航空發動機的只有美俄法中英屈指可數的幾個國家。中國能和中幾個老牌資本主義強國並列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中國航空發動機在這幾個國家應該是最弱的。但是在努力追趕,再給20年時間吧,比美國可能不容易,但是比英法應該綽綽有餘!希望祖國越來越強大!

閱讀全文

與中國航空和美國哪個工業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新款q3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520
平頂山到蘇州坐汽車要多久 瀏覽:925
汽車人聲多少赫茲 瀏覽:160
汽車長期不開電瓶能堅持多久 瀏覽:868
寶馬哈曼卡頓聽輕音樂怎麼調 瀏覽:555
河北工業氯化銨要多少錢 瀏覽:99
哪裡的工業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177
汽車吊折價如何算 瀏覽:639
寶馬之悅怎麼樣值得購買嗎 瀏覽:194
文縣汽車站到全國哪裡發車 瀏覽:369
新型工業園區能享受什麼政策 瀏覽:979
吉利的汽車怎麼樣質量怎麼樣 瀏覽:619
張之洞主張什麼工業 瀏覽:525
寶馬528過戶多少錢 瀏覽:720
寶馬啟停電瓶電壓是多少 瀏覽:777
奧迪q7mini如何注冊 瀏覽:565
寶馬7什麼顏色最好看 瀏覽:618
日本德國汽車哪個好 瀏覽:453
歷下區董家鎮工業園都有哪些企業 瀏覽:478
下雨天汽車內飾如何清洗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