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常州工業往哪裡發展了

常州工業往哪裡發展了

發布時間:2023-05-06 12:55:36

1. 常州發展前景怎麼樣

常州作為長三角經濟重鎮,其發展速度可謂日新月異。受上海,南京兩大城市輻射,含櫻雖稍遜於蘇州,無錫,但經濟總量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雖這兩年發展趨緩,但仍保持平穩發展。

常州除輕紡,機械製造等傳統行業仍保持優勢外,其機車製造,鋼鐵,地板,燈具等行業異軍突起。更有先進的機器人,風力太陽能新能源基地,還有領先世界的產品也將驚艷亮相。

常州除注重工業,農副業發展外,著重打造 旅遊 城市形象。交通設施便捷完善。

綜上,常州經濟發展前景可謂一片光明。

常州是一座宜居城市,估計這一點沒有異議。至於常州今後的發展空間,將決定於多種因素。作為普通市民無需對城市未來有太多研究,很多事情都取決於江蘇省乃至中央對常州的定位以及頂層設計。個人以為,常州屬於穩健發展模式,雖然增加速度勿及蘇州無錫以及蘇北幾個新崛起的地級市,但是,常州人傑地靈,抵禦經濟危機的能力不容小覷。長期來看,一旦出現某種特殊機遇,常州可能會一鳴驚人!

常州原來是一個宜居城市,作為常州人,自認為了解不大會有偏差。

原來,常州什麼都比蘇州,無錫起步晚,鄉鎮工業比無錫晚,蘇州有新加坡工業園區(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時,常州經開區在哪?

後來常州奮起直追,總算沒鎮江那麼糟糕,但差距已經有了,總算下面的武進爭氣,蘇錫常沒把常州忘記。

而常州的亮點就激老岩在於市政工程,說白了就是交通規劃很合理。市內BRT公共交通迅捷,高架遍布,青洋路快速道已經直通雪堰,市民出行就少了那份擁堵之苦。再加上232S道北接蘇北泰州,東連342S道連接無錫,南連230S道連接宜興,直通湖州。其次,前幾年房價適中,可以說是宜居城市。

但今年房價暴漲,翻一番都不止,直接無錫房價,為什麼?GDP不行了?要房地產支撐了?不得而知。但實際上地鐵邊,滆湖邊明御小區越來越多,根本與供需沒關系。市民也沒暴富,真擔心房價有一天。。。

所以以一個本地人的眼光,常州正從宜居城市變得不那麼宜居。

常州這個城市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接觸常州人,特別是年輕人,都有一種特別的自豪感,而且干起事來都很努力,特別求進,不慵懶,不懈怠。就蘇錫常總體而言,常州讓人的感覺是民富,而且對人總體比較友善。讓人不能想像的事是常州的 美食 ,從來沒有什麼吹捧,但在常州吃東西卻是很愜意的享受,不像隔壁無錫那麼甜,也不像鎮江南京那麼蘇北兮兮的。早間一碗豆腐湯獨具特色,湯包沒有無錫出名,但卻非常美味,飯店的菜餚也都非常精細,說句心裡話,我非常喜歡常州這個地方。唯一的不足就是常州也算是千年古城了,但古跡留存卻太少了,因為常州在王偉成當市長時拆遷力度太大了,不過常州本身過去的古跡留存就不多。常州按照現在的發展應該會更好,現在常州如果不算下轄縣市(金壇是改區不久,還有溧陽)僅以市區來看,絕不弱於蘇州和無錫市區多少!

江蘇常州怎麼樣?古老而純朴,莊重而新鮮,干凈而亮麗,友善而和藹,這就是常州真實的寫照。

古大運河貫穿常州,古老而神聖,運河兩岸的人們一代又代純朴而善良,常州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常州人真誠,常州帶動很多省市,到常州打工創業有很多外來戶,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安徽……,五湖四海皆兄弟,打工給企業帶來巨大財富,也給闖盪的朋友帶來實惠,常州天時地利人和占為優勢,消費理念低於周邊城市,適合農民生存空間,一方水土帶來不一樣的鄉情,有緣人感恩常州,曾在常州呆了十多年,常州人,常州情不會忘。

常州工業發達,以工富農,以工代動很多外來農民工,鼓起了錢袋子,以工富商,帶動周地鄉鎮。常州 旅遊 業蒸蒸日上,生態旅遊業前景看好,交通文明規范,城市衛生錦上添花,到處呈現一派欣欣向榮景象,客運規范有序,文明禮貌親如一家,常州好樣的,我看好你。網圖。

常州是一座很不錯的城市。只不過滬寧線沿線的明星城市太多了,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京加上長江對岸的南通、揚州,使得常州埋沒在這一眾星光中。

其實,常州工商業發達,城市規模大,歷來就是蘇錫常三大蘇南明星城市之一。常州城市規劃合理,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建設大氣,交通發達,海陸空交通齊全,市民生活方便。

常州工商業發達,歷來有經商的傳統,加上鄉鎮企業眾多,明星企業也眾多。後來常州經濟轉型,招商引資,外資企業多。常州下屬的武進縣歷來都是中國百強縣前列直至設區。

所以,常州的發展程度、基礎、發展前景都非常不錯。

目前,常州是江蘇第四發達城市,前三是無錫、蘇州、南京,而比南通徐州鹽城揚州較為領先。常州地鐵已經在建設中,馬上成為江蘇第四/五座擁有地鐵的城市。

看到樓上好多不曉得是不是網路搜索粘貼的答案,感覺真沒意思,常州作為滬寧線上,可以算作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了。

1,常州的交通,在滬寧線上來說,還是非常便利的,除了早晚高峰堵車,平時沒什麼問題,特別是不久要開通的地鐵。

2,常州的房價,作為滬寧線上,那是相當的低,基本也就1萬左右,當然了,要不是2016年國家救市的錢,最終流入房地產導致房價大漲,以前5000而已,紅梅公園旁邊也才6000多,現在已經1萬多啦!更有意思的是,南京跟常州肯定會通城際高鐵,到那時會漲到幾萬就不知道了!

3,常州的 美食 ,滬寧線第一,不接受反駁!

4,常州的 旅遊 環境,比起蘇州那是高了不知道多少倍,大部分公園都免門票,需要門票的價格都很親民,玩的也開心,當然了,嬉戲谷還是比較貴的,人均300玩不下來,馬上小黃山風景區開發好了,也是個好地方呢!

5,常州的生活節奏比較慢,適合養老!

這是我作為一個地道常州人,能舉出的滬寧線上常州最好的4個原因,可惜,常州的空氣,醫療,教育,這3點還比較差,對孩子期望大的,還是得去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

宜居不宜居老百姓談的醫食住行。所以不要談什麼GDP都是統計的數字。當然常州無論人均還是總量都不差,去掉縣級市,地級市常州GDP在無錫前排南京蘇州之後。常州地級市是絕對強大。

背景說下。未來中國重點打造三個地區,珠三角大灣區,長三角環滬都市圈,京津冀。而前兩個定位目標絕對是國際級別,蘇錫常都市一體作為長三角里的一極將是江蘇重點發展的對象。

地理位置往東距離無錫高鐵10分鍾蘇州20分鍾上海50分鍾,往西距離鎮江19分鍾,距離南京32分鍾。如此密集的密度,出行相當方便。

行,上個月新開工沿江城際,常州全域擁有,滬寧城際,滬寧鐵路,京滬高鐵,寧杭高鐵,沿江城際五條鐵路,這密度除了蘇南全國沒幾個城市有這條件。市內交通最新規劃7軌道交通,一期建設1號線明年通車2號線後年通車,明年初將會申報第二輪軌道交通建設,完善城市環線軌道交通。

住,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常州有公租房可以申請,常州龍城英才計劃比南京要早幾年,如果你是海歸人才有住房補貼。住宅目前均價在1萬2左右,在省內屬於中等水平,除了蘇北宿遷連雲港以外,地級市基本都在1.5萬左右,相比蘇州2.5萬4萬南京,上海6.5萬的均價,常州還是宜居的。

醫,常州9家三甲醫院在江蘇地級市在前三名。

結論,全國來看,蘇南絕對是宜居城市,而常州自然不例外,未來20年,常州的發展將更大,謝謝!

個人覺得挺適合宜居,城市規劃好,交通方便,公交系統全國有名,加上即將通車的地鐵,房價目前蘇南一帶比較低,生活壓力比較小,相對老百姓還是比較富裕,鄉下好多地方比城市的人富裕!當然小城市弊端就業機會相對北上廣深等少,機遇少!但生活壓力沒哪些地方大,有20萬-30萬就可以首付買房子了!發展潛力的話也還可以,但缺少大型企業,流入人口少,不過民營鄉鎮企業發達,而且經濟支柱不是以房地產為核心!綜合來說適合宜居吧!月薪8k就可以生活的還好!不過個人覺得城市發展再好再有錢,跟你沒特別大關系,主要是你自己得有能力賺到錢!

常州曾經輝煌過,過去20年又有過挫折徘徊,論城市建設,科教文化,環境面貌,常州在全國也是一流的,跟長三角各市相比也是不輸的。題主問的是未來的發展潛力,我覺得,在經濟總量上,常州保持現在的地位都很難,前有蘇錫,後有南通徐州鹽城追趕,由於常州地域空間、人口基數都相對小(省內倒數第二),比之蘇北南通鹽城,常州的發展空間小。蘇北在基礎設施改善和政策扶持下,發展潛力是非常巨大的。至於和蘇錫寧,常州能縮小些差距就不錯了,想要反超是不可能了!個人認為,常州發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建立起大的產業,過去幾十年裡常州滿足於做各類工業配套,做各種單打冠軍,而沒有做大體量的產業,這就導致很難培育出大企業。常州引以為傲的常柴,很遺憾沒有向大功率動力機械、 汽車 工程領域發展,直到現在也仍舊在小柴行業原地打轉,淪落為中小企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常州缺少 汽車 、家電、電子信息、大型化工等產業,大企業數量嚴重不足,水平高的 科技 企業也不多,靠中小企業來拉動GDP很吃力的。

結論:常州經濟能保持目前省內地位就很不容易了,想要進一步提升很難。當然,從人均上比的話,常州還是很領先的!

2. 常州什麼產業比較多

1.常州最大的優勢產業是裝備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是常州工業經濟的主體和全市經濟增長的中堅,依託常州科教城的優勢與中科院等共建的先進裝備製造技術轉化中心,裝備製造業大力調整結構、提升檔次,佔領制高點。先進裝備製造業和新材料產業產值,目前已分別佔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的37%和44%,成為常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2.以光伏產業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抓住機遇實現裂變發展,年均增幅達152.2%。
3.輸變電設備,在全國地級市中規模第一。
4.軟體產業繼續保持了平穩快速的增長勢汪猜頭,常州國家軟體園先後被省發改委和省外經貿廳授予「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江蘇省國際服務外包示範區」稱號。
5.新北區初步形成化學合成創制新葯的產業集聚,「化學合成及抗腫瘤葯物產業念豎集群」被科技部困高型認定為全國首批創新集群之一。武進、金壇的葯物中間體及精細化學品也成為全國兩大基地之一。依託以上產業成立的8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今年1-10月,實現產值954億元,同比增長32%,初步實現高新技術特色產業的集聚。

總體說來是5大產業,裝備製造業,輸變電設備,新能源與新材料,軟體業信息產業,生物醫葯產業
其中裝備製造業很強

3. 常州的工業集中區主要分布在哪裡

原圩塘老鎮區,原魏村老鎮區,鳴凰街往南,橫山橋鎮區等各鎮區都有相當規模的工業區,大范圍來講,武進區的工業園在數量上比較多.

4. 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常州工業有什麼樣的發展

新建了一批國營企業。
20世紀50年代,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及建設,常州市建立了一批國營企業,這些企業多分布於機械與紡織工業。
同時,在國家投資少、企業規模小的劣勢下,常州市積極發揮集體企業作用,探索有效的發展模式,摸索出多形式的「一條龍」協作生產方式,初步構建起了常州工業的基本體系。

5. 常州發展如何

產業上,製造業是絕對的主導,除了蘇南鄉鎮經濟起步時的傳統強項紡織業外(如牛仔布料行業給lee,levis之流代工強企給黑牡丹),還有國內一流的裝備製造業、軌道交通業(諸如隸屬南車集團的也就是現在的神車的戚機廠,農業時代廣為人知的常柴常林及常發,近年涉足飛機製造的新譽集團和龐巴迪成立合資以及北京通用航空製造基地,各種新興的機器人公司)、醫療器械(與其他地區主導的醫葯產業形成差異化競爭)、號稱整了個「東方碳谷」的石墨烯產業(前沿產業,目測發展前景尚不明朗,不過政府強勢主推)、文化創意產業(目測先前主要是動漫類,依稀記得當年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動漫產業基地,不過現在已經沒什麼聲音),鋼鐵業(中天鋼鐵,如果當年鐵本沒有成為出頭鳥的話也是個鋼鐵巨頭,雖然其實很不喜歡這個污染嚴重的行業)、前些年大熱的光伏產業的天合光能(繼無錫尚德後第二個納斯達克上市的光伏行業領導者)、連鎖零售行業(諸如傢具業的紅星美凱龍賣伍、月星,餐飲界的大娘水餃、麗華快餐都是常州的)等等等等,除此之外,小米的九號平衡車的生賀好產廠商中拍或納恩博,去年風頭正勁的小牛電動車的生產廠商都是源自常州。

旅遊上,這塊常州確實做出了無中生有的特色,最為知名的中華恐龍園自是無需多言。除了恐龍園,嬉戲谷,淹城這樣的收費大型游樂園外,類似紅梅公園、荊川公園、青楓公園、蘭園這樣大大小小的綠地公園據說有七十四個,因此還得了個全國宜居城市第四名。

教育上,基礎教育處於省內的領先地位,不過從江蘇省唯二的援藏中學其一在常州(還有個在南通)可窺見一斑,有省常中(江蘇省四小花旦)、前黃中學、第一中學、華羅庚中學這樣的名校。雖然高等教育較為一般(常州大學、常州工學院、江蘇理工學院、河海大學常州校區)。職業技術教育走在前列,據說常州的大中專院校還是有一定的知名度。

民生上除了前面提到的交通和教育,還有個關鍵點:住,這個也不多說,不少答案都提到了常州的房價,常州房價不是很高,比蘇州無錫上海便宜。好多上海人這邊買房,可見一斑。

總之,這是一個宜居城市。個人感覺缺少了點歷史厚重感,其他方便都還不錯。

6. 常州的工業企業主要集中在哪個鎮

常州的工業現在主要集中於新北和武進的高新產業開發區,

7. 常州包括哪些轄市和區,哪些地方發展好

常州市下轄金壇、溧陽兩個縣級市,鍾樓、天寧、新北、戚墅堰和武進五個區~
常州的發展,內部並不均衡~
金壇和溧陽的水平差不多和江蘇中部城市的發展水平類似~
而下轄的五個區中,天寧和鍾樓屬於市中心寬絕地帶,新北有國家級的高新技術開發區,但實力最強的是武進,武進在全國縣域經濟百強中歷來都是在前八位的~
常州市江蘇第二小的城市,僅比鎮江大點,人口余巧並也是第二少的~但常州的GDP總量在江蘇排第五位,人均差不多第三第四的樣子~
常州是中國鄉鎮企業的發源地,也是曾經蘇南模式的範本,只是,近幾年,在外資引進方面的劣勢,發展速度相對緩慢,被蘇州和無錫拉大了距離,不過常州的民營經濟是常州經濟發展的特色~豎跡
常州是個很休閑的城市~比較適合居住,因為交通非常方便,密集的高速公路網和鐵路網,可以很方便在長三角之間流連……

8. 常州都有哪些企業常州都有哪些工業

常州市工業產業布局與園區建設

一、
產業布局

根據常州城市發展的目標要求以及各區域的功能定位、資源特點和比較優勢,統籌規劃,引導資源合理配置,使沿江地區產業發展與城市總體規劃、城市功能分區更加緊密結合。按照「拓展南北、充實東西、提升中心」的城市布局戰略,調整和完善產業布局,促進全市產業布局更趨合理,形成「一心四翼」。

「一心」即中心城區。著力增強中心城區的綜合服務功能,加快城區工業企業搬遷調整,實行「騰籠換鳥」,為現代服務業發展騰出空間。加大經營城市力度,強化功能分區和連片改造開發,把城市做優做美做強。城市中心區除保留佔地少、運量小、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無污染和就業多的都市型工業和清潔型高新技術企業外,要統籌規劃實施化工類企業向濱江產業園集聚,高新技術類企業向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集聚,其它企業向相應的工業開發園區集聚。重點發展大企業集團總部及營銷、研發中心及各類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和金融保險、商貿流通、郵政電信、文化體育衛生等為生產和居民生活服務的行業。

「四翼」即結合產業發展和園區建設布局現狀,圍繞建設現代製造業基地的目標,按照區域集中、開發集約、產業集聚的原則,在突出濱江產業園建設的同時,加大市區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力度,實行產業發展按產業鏈聯動、園區開發以集聚特色聯動,基礎設施按功能配套聯動,在中心城區的北東南西四翼,加快形成優勢互補、特色鮮明、產業鏈配套的產業群區。北翼以濱江產業園為主體,加快基礎產業帶、新興產業帶、電子工業園、環保產業園建設,重點發展重化工業、新材料、醫葯等產品;南翼以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體,重點發展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等產品;東翼以東南開發區、外向型綜合開發區和戚墅堰開發區為主體,重點發展紡織印染服裝和汽車配件、食品等行業;西翼以鍾樓開發區為主體,重點發展精密機械、新型材料等產品。

二、
園區建設

按照「產業集聚、區域集中、突出重點、錯位發展、聯動開發」的要求,以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核心,省級開發區為重點,分層次推進各類園區的建設。增加園區建設投資強度和產業關聯度,突出區域專業化相對集中布局,強化專業分工和協作,使園區成為經濟的增長極和輻射源。

1、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加快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翼的同時,重點推進規劃面積120平方公里的濱江產業園建設,基本形成以濱江產業園為龍頭,高新區為主體,新魏區、新龍區和空港區為支撐的現代製造業核心區和現代化新城區。
濱江產業園是沿江開發的重中之重,要充分發揮臨江的區位優勢條件,重點發展大運量、耗水型的冶金、化工、制葯等行業,做到統一規劃、集中布局、集中進行污染治理,提高產品加工深度,全力打造重化主導、產業興港、物流帶動的產業板塊。加快建設基礎產業帶、新興產業帶、環保產業園和電子工業園,使之成為重化工業集聚度最高,外來投資引力最大,區域帶動能力最強的「濱江特區」。到2005年全園工業銷售收入達到330億元,年均增長118%;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0億元,財政收入12億元,年均分別增長94%和104%。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50億元,年均增長4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4萬元以上,比2005年翻一番。

2、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76平方公里。園區以高新技術為先導,外向型經濟為主體,以發展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為重點,加快建設辦公器具產業園、德國經編產業園、復合材料產業園等特色專題園區。到2005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億元,財政收入4.7億元,年均分別增長25%和25%。

3、東南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10.69平方公里。充分利用現有紡織印染產業的基礎和產品優勢,加強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加快產品、技術和裝備的升級步伐,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做長產業鏈,提高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重點發展新型面料、高檔服飾、產業用紡織品和非織造布等紡織印染服裝業。到2005年全區工業銷售收入達100億元,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2億元,財政收入4億元。

4、外向型綜合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25.2平方公里,其中紡織工業園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重點瞄準國際紡織先進技術及發展趨勢,通過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發展新型紡織材料、先進的紡織織造、印染及後整理、品牌服飾等四大類產品,逐步建成國際知名的服裝面料研發和生產基地。規劃建設紡織工業園配套區,重點發展紡織配套機電產品,適度發展特種變壓器、電力開關等機電產品。到2005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5億元,財政收入2億元。

5、鍾樓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11.65
平方公里。以發展精密機械、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為重點,集中建設精密機械工業園、新材料工業園、電子工業園和中小企業產業園等主題工業園。到2005年全區實現銷售收入80億元,財政收入3.5億元。

6、戚墅堰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13.22平方公里。依託國內外的大集團、大企業、大財團,尤其是大型跨國公司,發展與大型投資項目配套的產業,積極融入跨國公司生產配套體系,重點發展汽車配件、食品等行業。到2005年全區實現銷售收入80億元,財政收入2億元。

7、鄉鎮工業小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將發展鄉鎮企業與小城鎮建設、城市工業合理分工結合起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選擇設立若乾重點鄉鎮工業小區,加快其功能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規范園區的管理和服務,為製造業的集中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引導和支持鄉鎮企業向鄉鎮工業園區和小城鎮集中發展。(本答案非原創,轉載地址
http://..com/question/165222434.html)

9. 常州支柱型產業

1、常州最大的優勢產業是裝備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是常州工業經濟的主體和全市經濟增長的中堅,依託常州科教城的優勢與中科院等共建的先進裝備製造技術轉化中心,裝備製造業大力調整結構、提升檔次,佔領制高點。先進裝備製造業和新材料產業產值,目前已分別佔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的37%和44%,成為常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2、以光伏產業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抓住機遇實現裂變發展,年均增幅達152.2%。
(1)常州光伏產業園位於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東北部,規劃總面積11.24 km_。東臨江陰行政邊界,西至新藻江河,北起新竹路,南靠滬寧高速公路。常州光伏產業園位於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東北部,規劃總面積11.24 km2。東臨江陰行政邊界,西至新藻江河,北起新竹路,南靠滬寧高速公路。成立於2008年4月。是一流的千億級光伏產業基地。
(2)光伏產業園將規劃形成"一軸,一帶,雙心,四區"的總體結構,即:一軸即通江路城市發展軸,是太陽城的空間生長、對外交通和景觀展示的復合型軸線;一帶即跨越東支河的"珠鏈狀"公共服務功能帶;雙心即天合總部核心和三江口公共服務核心,前者是光伏產業區的動力之源,後者是北部新城城市中心的重要支點;四區包括三江口綜合區、光伏生產區、產業配套區和龍虎塘生活區這四大功能片區。
3、輸變電設備,在全國地級市中規模第一。
4、軟體產業繼續保持了平穩快速的增長勢頭,常州國家軟體園先後被省發改委和省外經貿廳授予「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江蘇省國際服務外包示範區」稱號。
5、新北區初步形成化學合成創制新葯的產業集聚,「化學合成及抗腫瘤葯物產業集群」被科技部認定為全國首批創新集群之一。武進、金壇的葯物中間體及精細化學品也成為全國兩大基地之一。依託以上產業成立的8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今年1-10月,實現產值954億元,同比增長32%,初步實現高新技術特色產業的集聚。總體說來是5大產業,裝備製造業,輸變電設備,新能源與新材料,軟體業信息產業,生物醫葯產業其中裝備製造業很強。

閱讀全文

與常州工業往哪裡發展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和汽車銷售談車 瀏覽:81
賓士下線多久開始優惠 瀏覽:748
賓士250汽車多少錢 瀏覽:28
奧迪新款q3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522
平頂山到蘇州坐汽車要多久 瀏覽:926
汽車人聲多少赫茲 瀏覽:161
汽車長期不開電瓶能堅持多久 瀏覽:868
寶馬哈曼卡頓聽輕音樂怎麼調 瀏覽:556
河北工業氯化銨要多少錢 瀏覽:101
哪裡的工業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177
汽車吊折價如何算 瀏覽:640
寶馬之悅怎麼樣值得購買嗎 瀏覽:195
文縣汽車站到全國哪裡發車 瀏覽:370
新型工業園區能享受什麼政策 瀏覽:979
吉利的汽車怎麼樣質量怎麼樣 瀏覽:619
張之洞主張什麼工業 瀏覽:525
寶馬528過戶多少錢 瀏覽:721
寶馬啟停電瓶電壓是多少 瀏覽:778
奧迪q7mini如何注冊 瀏覽:565
寶馬7什麼顏色最好看 瀏覽: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