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芬蘭現狀: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芬蘭
芬蘭是世界上位置最北的共和國,與俄羅斯、瑞典、挪威三個國家相鄰,南瀕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國土面積約33.8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00多公里,人口551.6萬(2018年數據)。
芬蘭湖泊眾多,境內大大小小的湖泊約有18.8萬個,有「千湖之國」的美稱。
(註:世界上的「萬湖之國」是白俄如碼跡羅斯)
芬蘭全國約三分之一的領土位於北極圈內,冬季嚴寒漫長,有極晝、極光和極光現象。
芬蘭地勢北高南低,有丘陵、山脈、平原和低地,南北長達1157公里,東西最寬處約542公里。
芬蘭的首都是赫爾辛基,這是世界上緯度第二高的首都,其緯度僅次於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
赫爾辛基是芬蘭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該國的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海岸線曲折,氣候溫和。
芬蘭全國有50%的進口貨物是通過赫爾辛基進入芬蘭的,這里是芬蘭機器製造工業和造船工業的中心,也是芬蘭印刷工業和服裝工業的中心。
芬蘭島嶼眾多,境內有大大小小的島嶼17.9萬個,多分布在西南部和芬蘭半島南岸地區。
芬蘭森林覆蓋率高達75.3%,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僅次於加拿大。
芬蘭礦產資源主要有銅、鐵、鎳、釩、鈷等,大部分能源和原材料依賴進口。
芬蘭第二大海港是圖爾庫,位於波的尼亞灣畔,是芬蘭的重要工業基地, 歷史 上為芬蘭的舊都。
芬蘭總人口約550萬,其中芬蘭族占總人口的89%以,瑞典族佔5.4%,芬蘭族占絕對多數,屬於主體渣並民族,但在芬蘭國內,瑞典語和芬蘭語一樣都是芬蘭的官方語言,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
芬蘭的經濟支柱主要是製造業,以木材、金屬、工程、電訊和電子工業為主。
芬蘭是世界上網際網路按人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之一。
芬蘭是歐盟成員國,也是唯一使用歐元的北歐國家,但芬蘭不是北約成員國。
芬蘭是世界第二大紙張、紙板出口國,佔世界出口總量的25%,同時芬蘭是世界第四大紙漿出口國。
芬蘭對外出口的商品主要有金屬、紙模者張、紙板、紙漿、化工產品等,進口商品主要有原油和金屬原材料。
芬蘭的主要貿易夥伴是德國、俄羅斯、瑞典和中國。
芬蘭有許多著名的跨國公司,如諾基亞集團就是芬蘭的,成立於1865年,曾經是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網路設備供應商之一,也是世界上網路運營設備、服務和解決方案的最大供應商之一。
芬歐匯川集團是世界第三大紙張紙漿紙板和包裝薄膜生產商。
維利奧是芬蘭最大的食品和乳製品公司,也是全球第二大脫鹽乳清粉生產商,在全球多個國家(如俄羅斯、美國、中國)設有分公司。
芬蘭是聖誕節老人的故鄉,聖誕節老人的家就在芬蘭境內的耳朵山,據說聖誕老人在北極可以聽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聲,每年的平安夜,聖誕老人都會乘著馴鹿拉的雪橇,把聖誕禮物從壁爐煙囪中分發到每一個孩子們的長筒襪里。
桑拿是芬蘭的國粹,是芬蘭最有特色的民俗,傳統的桑拿浴坌是圓木結構的小屋,小屋四周密不透風,當中有個大鐵爐裝有石塊,洗澡時用木柴把石塊燒熱,把水潑在石塊上,這時熱蒸汽便充滿全屋,室溫可高達80度,洗浴者置身其中,汗流浹背的同時身心輕松,悠然自得。
到芬蘭如果沒有洗過桑拿,那就等於你沒有到過芬蘭。
※在芬蘭,晚上八九點鍾以後是不能洗澡的。
芬蘭實行九年一貫制免費義務教育。
芬蘭有個著名的「芬蘭堡」,位於赫爾辛基南面的6個島嶼上, 歷史 上是個軍事要塞,扼守著從芬蘭灣進入赫爾辛基的海上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現在也是芬蘭重要的名勝古跡,已被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予以保護。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木製教堂就位於芬蘭堡的奧蘭島上。
芬蘭北部拉普蘭省的省會羅瓦涅米,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設在北極圈上的省會城市,也是了解當地土著居民風土人情、文化習俗以及觀賞北極風光(極光)的重要城市。
聞名世界的聖誕老人村就位於羅瓦涅米以北8公里的地方。
芬蘭語是芬蘭的官方語言,這種語言和歐洲其他民族的語言不屬於同一語系,它屬於烏拉爾語系芬蘭 烏戈爾語族,但和愛沙尼亞語相近,基本可以相互交流。
芬蘭灣是波羅的海東部的一個海灣,位於芬蘭、愛沙尼亞和俄羅斯之間,面積30000多平方公里,有結冰期3 5個月。
芬蘭灣東西長約400公里,南北最窄的地方僅19公里,平均水深40米,多島嶼。
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一個小鎮(伊塔拉)上,有全世界最精湛的手工製作玻璃的技術,其玻璃製品享譽全球。
在芬蘭北部的拉普蘭,每年約有200個晚上可以看到北極光,薩利色爾卡、基爾皮斯耶爾維、伊納里等地是世界聞名的極光觀賞地。
芬蘭的夏天有極晝現象,即便是赫爾辛基也幾乎全天日光不斷,在芬蘭的最北部,太陽會持續地懸浮在地平線上長達70多天,北極圈以南的地區則有幾個小時太陽會沉入地平線但天色卻並不黑。
芬蘭的造紙工業非常發達,芬蘭造紙及紙漿機械佔到國際市場總份額的70%以上,全世界每四台紙機械就有一台產自芬蘭。
芬歐匯川集團是世界第三大紙和紙製品生產商。
芬蘭的造船業非常發達,在全球每四艘郵輪中,就有一艘是芬蘭船廠建造的,而世界上使用的破冰船中,每十艘中就有六艘產於芬蘭。
目前全球最大的豪華郵輪以及美國和俄羅斯的南極考察船絕大部分是芬蘭建造的!
芬蘭的奧托昆普公司是全球四大不銹鋼生產商之一,芬蘭的瓦錫蘭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船用柴用機和柴油發電機組製造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中速發動機生產商和高速發動機生產商,世界上馬力最大的船用發動機就是這個公司設計製造的。
芬蘭的通力公司是目前全球電梯和自動扶梯產業最大的供應商之一,其自動扶梯銷量居世界第一,升降梯銷量居世界第三!
芬蘭的科尼起重機公司是全球最具實力的工業和港口用起重機製造商之一,約佔全球起重機市場份額的10%!
芬蘭在生物能源、熱電聯產、水處理、特殊工業化學品、全球觀測數據利用技術、計算機技術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
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曾經在1952年舉辦過奧運會,那屆奧運會是我們中國在世界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是中國人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參賽項目為男子游泳)。
芬蘭位於歐洲,歐洲人大多屬於白色人種,但芬蘭人屬於黃色人種。
芬蘭有一座岩石教堂,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岩石中的教堂,是炸開以後用一整塊岩石開鑿出來的。
芬蘭的農作物主要有大麥、燕麥、小麥、土豆、水果等,芬蘭是世界上最大的燕麥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
芬蘭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在中芬貿易中,芬蘭長期占據順差地位,芬蘭對中國出口商品主要有機電產品、纖維素漿、紙張、賤金屬、
德國、瑞典和荷蘭是芬蘭前三大貿易夥伴,美國是芬蘭最大的貿易順差來原國。
上圖:芬蘭主要出口商品
上圖:芬蘭主要進口商品
芬蘭在 歷史 上是一個瀕臨北冰洋的國家。1939年10月,蘇聯以芬蘭邊界線距離列寧格勒太近對蘇聯造成了威脅為由向芬蘭提出割讓卡列利阿和貝爾柴摩等地給蘇聯,芬蘭拒絕後,蘇聯軍隊大舉入侵芬蘭。1940年,蘇聯用戰爭手段奪取芬蘭的卡列利阿和貝爾柴摩等地,芬蘭失去了北冰洋海岸線。
芬蘭,是北歐一個美麗的國家。
『貳』 世界工業用水最多的10個國家是哪些第一名是哪個國家
農業是最大的用水途徑,其次是家庭用水,最後是工業用水。然而,一些國家的工業用水比例也很高,特別是世界上工業用水量最大的10個國家。它們是愛沙尼亞、芬蘭、立陶宛、比利時、荷蘭、德國、摩爾多瓦、斯洛維尼亞、塞爾維亞和加拿大。
立陶宛
立陶宛90%的用水者進入工業。地表水是該國的主要水源,地下水也是立陶宛使用的資源。立陶宛的水密集型產業包括紡織、木材和造紙、化工和農產品加工業。立陶宛還制定了管理水資源和防止污染的適當措施。立陶宛是世界上水政策最高的國家之一。
比利時
比利時88%的水用於工業用途。比利時的大部分水資源位於瓦隆地區,地表水佔了取水量的大部分。比利時水資源豐富,利用率高。比利時的水密集型產業包括紡織、化工、食品和飲料加工,比利時報告了河流污染,主要是歷史污染和當代廢物造成的。然而,比利時已經採取措施達到國際水安全標准。其他工業用水最多的國家包括荷蘭(87%)、德國(84%)、摩爾多瓦(83%)、斯洛維尼亞(82%)、塞爾維亞(82%)和加拿大(80%)。
結論:雖然這些國家的工業消耗大量水資源,但它們設法避免了水資源的過度枯竭,工業部門的適當規劃減少了各種工業對環境的影響。
『叄』 關於芬蘭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芬蘭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inland)
首都:赫爾辛基
面積:33.8145萬平方千米
人口:527.7萬(2006年)
民族:主要是芬蘭族佔93.5%,瑞典族佔6.2%,還有少量的拉普人、吉卜賽人、德意志人和猶太人。
語言:使用兩種語言,1919年的憲法規定芬蘭語和瑞典語都是「共和國的國語」。
貨幣:歐元
國家地理
芬蘭位於歐洲的北部、波羅的海的東北岸,北端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最東部,北接挪威,東鄰俄羅斯,南部瀕臨芬蘭灣。西部連接波的尼亞灣,西北靠近瑞典。芬蘭全部陸地疆域處在北緯60。以北。全國1/3的面積處在北極圈以內,堪稱世界上最北的共和國。地形南北長,東西窄。第四紀的冰川活動,造成了十分平緩的芬蘭地形。全國北高南低。多為丘陵平原。全國有大小湖泊187888個。譽稱。「千湖之國」。最大的湖是東南部的塞馬湖。此外還有派揚奈湖、伊納里湖和皮埃利斯湖等。主要河流有帕茨河、凱米河和科克馬基河。大部分地區屬亞寒帶氣候,北部為苔原氣候。年均氣溫-0.4~5℃。降水量稀少,年均為500毫米。芬蘭被稱為森林王國、綠色金庫。它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就是森林。全國森林面積為2030.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66.7%,居歐洲第一,人均擁有林地約3.89公頃。居世界前列。銅的儲量約為2000萬噸。釩的生產和出口居世界前列。還有豐穗春梁富的非金屬礦和泥炭資源。
芬蘭國名的由來
有兩種說法:一說源於日耳曼語,意為「尋找」或「游牧」;一說是芬蘭人自稱「索密」,意為「湖沼之國」。
赫爾辛基
芬蘭首都和主要海港。位於芬蘭灣北部維隆奈米半島上,西、南、北三面是波羅的海。芬蘭人稱它為「波羅的海的女兒」。面積1145平方千米。市內的湖泊星羅棋布,周圍滿是茂密的森林,景色十分迷人。是芬蘭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海軍基地,也是國際航空中心,有「東西方之間的城市」之稱。有造船、冶金、機森困械、化學、食品、紡織等工業。全國對外貿易的半數經此。有科學院和博物館等,赫爾辛基大學是北歐最大的大學。赫爾辛基是北歐著名的旅遊城市,有古樸典雅的古代建築和各種各樣的博物館。芬蘭地處高緯度,在夏季。陽光普照的時間長達20個小時,因此,赫爾辛基又被人們稱為「北方的白晝城」或「太陽不落的都城」。
北極村
當芬蘭人發現北極圈附近的地理位置對外國人產生巨大的吸引力時,就新建了新的旅遊景點——北極村。在北極村除了猜運能領略到美麗的自然風光,還能觀賞到午夜不落的太陽和極光等自然奇觀。此外,村子裡還有以聖誕老人命名的手工作坊、航空公司、動物園和田莊等設施,使人流連忘返。
『肆』 北歐那三個小國家究竟是靠什麼富起來的
挪威靠石油和海產。瑞典和芬蘭靠科技和製造業
『伍』 芬蘭的主要城市是什麼
赫爾辛基
芬蘭首都和最大港口城市,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位於波羅的海芬蘭灣北部半島上,市區面積44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80平方公里,人口50.15萬(1992年底)。赫爾辛基雖然地處北緯60°,但因海洋影響而氣候溫和。 夏季平均氣溫(7月)17℃,冬季平均氣溫(2月)-6℃。
赫爾辛基是芬蘭最大的工業中心和外貿口岸,是機器製造業和造船業中心, 也是印刷業和服裝業中心。 赫爾辛基有國內最大的動力機器製造廠「斯特隆堡」股份公司,隸屬於瓦特西良康采恩的「海特拉赫基」大造船廠和芬蘭國營造船廠。 「阿拉比亞」工廠的瓷器和陶器也蜚聲國內外。此外,電子、造紙、食品、化學、 橡膠和制材等工業也很發達。 全國最大的經營電子和紙製品的私營公司諾基亞的總部也設在赫爾辛 基。工業區位於市區的東北部和西南部,均毗鄰海運碼頭。
赫爾辛基是全國最大海港城市。 赫爾辛基握指港擔負芬蘭對外貿易貨物周轉量的50%左右,是芬蘭的主要進口港。仿談
赫爾辛基港有5個專用碼頭,各碼頭有明確分工。南港經營快運及由塔林、 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和盧卑克開來的輪渡業務。西港主要進口原料(包括煤)。 索雷嫩港經營大部分出口貨物。海港年吞吐量約1000萬噸,佔全國的1/5。 每年1 ̄4月海面結冰,需用破冰船引航。
赫爾辛基交通發達,市區有3條運河同海洋相通。有一條重要的鐵路干線, 在市內與海港碼頭和工業區相接,在市外與全國各大城市相連。 以赫爾辛基為起點的幾條公路通達全國各地。國內國際航線聯接國內各主要城市及世界許多國家的首都, 其中包括我國首都北京。
赫爾辛基不愧為「千湖之國」和「森林王國」的首都,市內湖泊遍布, 四周森林繁茂,環境幽美。夏季每天日照長達20小時,故有「北方的白晝城」、 「太陽不落的都城」之稱。
赫爾辛基是芬蘭最大的文化中心,這里有北歐最大的大學赫爾辛基大學, 著名的赫爾辛基技術大學、赫爾辛基經濟管理學院等等。還有國家科學院, 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和芬蘭段大配國家歌劇院。芬蘭人民偏愛白色,視白色為和平、純結、公正的象徵, 赫爾辛基白色的議會大廈即是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代表。 這座6層建築以高大的台階作基礎,正面聳立14根高大的石柱,氣勢宏偉壯觀。
圖爾庫
坦佩雷
芬蘭第二大城市和斯堪的納維亞最大的內陸城市。人口17.4萬(1992年底)。該城建於1779年,位於連接納西湖和畢黑湖的坦麥科斯基河兩岸。 坦佩雷也是芬蘭重要的紡織工業中心,有芬蘭曼徹斯特之稱。坦佩雷還是芬蘭皮鞋工業、 機器製造工業、化學工業和造紙工業中心。該市人口有1/3以上是工人。
埃斯波
奧盧
芬蘭北方的工業重鎮,建在波的尼亞灣東岸的奧盧河河口。 該市是北方最大的城市,奧盧省的首府。1992年人口有10.3萬人。市內外交通發達,通往芬蘭南部和中部的水陸交通匯合於此。 該市的水電站是奧盧河上7個水電站中靠海岸最近的一個,裝機容量為43萬千瓦。電力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奧盧的鋸木、紙漿、木材加工、 製革、化學和機器等工業的發展。奧盧的外港多比拉是北方重要港口,出口木材、 奶 油、魚類、毛皮等,進口商品主要是煤和五金。
拉提
北歐最大的傢具產地,木材交易發達。該市位於派揚奈湖南端2公里處, 是芬蘭陸路及水路的交通要沖,赫爾辛基─列寧格勒鐵路由此通過。
波里市
位於波的尼亞灣的科克馬基河口。人口7.6萬(1992年底)。中世紀時,這里是芬蘭中部的出海口。由於地基的移動,現在的市區已遠離海岸線。 該市的工業主要是制材業,其他還有造船、機械、紡織、金屬、紙漿、火柴、化工和造紙等等。
庫奧皮歐
芬蘭中部大城市,位於南北公路和鐵路干線橫跨卡拉湖系的峽谷地區, 三面為卡拉湖環繞。人口8.2萬人(1992年底)。公中、鐵路、水路發達,工商業繁榮。這里有木材加工、火柴、冶煉、造船等工業。這里也是較大的糧食貿易集散地。
『陸』 芬蘭有什麼著名企業
芬蘭著名的企判明兄業主槐晌要有:三寶集團、諾基亞公司、芬歐匯川、雀巢、富騰能源掘襲公司、通力公司等。
芬蘭是北歐五國之一,被聯合國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評選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經濟主要以木材、金屬、工程、電訊和電子工業為主。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6-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柒』 芬蘭的經濟
芬蘭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人均產出超過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等老牌強國,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與其鄰國瑞典相當。
經濟的主要支柱是製造業,主要以木材、金屬、掘盯耐工程、電訊和電子工業為主。芬蘭的通信產業以諾基亞為代表,芬蘭是號稱網際網路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
貿易對芬蘭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約三分之一來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數判春礦產,芬蘭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業組件都依賴進口。
(7)芬蘭工業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芬蘭1999年加入歐元區,2002年正式流通歐元。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芬蘭經濟長期陷入困境,仍沒有走出低迷的跡象。據歐盟委員會預測,2014年芬蘭經濟增長率為負0.4%。2012年和2013年芬蘭經濟已連續兩年萎縮。
在國內,科技巨頭諾基亞衰落,人口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在國外,烏克蘭危機升級,歐美與俄羅斯之間的制裁與反制裁大戰愈演愈烈。
這些因素對尚未從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陰影中走則敏出來的芬蘭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在2013-2014年世界經濟論壇年度競爭力排名中位居第三。受全球經濟形勢和歐債危機影響,芬經濟增長滯緩,企業倒閉增加,失業上升。
『捌』 歐洲的紡織品市場主要集中在哪幾個地方具體的市場名稱是什麼
歐洲 大部分從中國 進口
因此 歐盟 就實行 對華貿易的 保護主義
但中國紡織品 還是在歐洲市場佔有 大量市場
但是 在中世紀 及後期 英國是很有市場的
曾經 因此進行過圈地運動
目前
芬蘭
資料芬蘭紡織品市場簡介
一、芬蘭紡織品、服裝工業
根據芬蘭國家統計局統計,2000年芬蘭紡織品、服裝工業生產總值為11.94億歐元,比1999年下降了2.8%。紡織品、服裝工前褲業產值在芬蘭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不大,2000年只有1%,在歐盟15國中排第13位。芬蘭政府對紡織品、服裝工業的投資額從1997年開始逐漸降低,2000年對紡織品、服裝工業的投資額為0.35億歐元,占工業總投資額的1%。
芬蘭紡織品、服裝工業大多集中在芬蘭南部沿海地區,多為50人以下的小型工廠和公司。而在紡織品、服裝慧困簡工業工作的工人(包括藍領和白領)正逐年降低,到2000年為止,只有12015人,比1988年少21944人。
1999年,芬蘭紡織品與服裝消費量為445歐元/人,低於歐盟15國的平均水平606歐元/人,在歐盟15國中,居第13位。2000年芬蘭服裝市場的消費量達到芬蘭90年代以來最高水平,約23億歐元。
二、芬蘭紡織品、服裝進出口貿易
1、芬蘭紡織品、服裝進出口貿易概況
從1988年到2000年,芬蘭對紡織品和服裝的進、出口額逐年增長,尤其是紡織品出口額和成衣進口額的增長幅度較大:紡織品出口額從1991年的1.61億歐元,增長到2000年的3.52億歐元,增長幅度為118%;進口服裝從1991年的5.43億歐元,增長到2000年的9.18億歐元,增長幅度達69%。而且紡織品進口額也從尺鋒1991年的4.15億歐元,增長到2000年的5.58億歐元,增長幅度為34.4%,服裝出口額雖有所增加,但是幅度不大,為6.5%。
2、1999-2000年芬蘭紡織品與服裝進出口明細表:(百萬歐元)
芬蘭海關統計
①、在芬蘭紡織品、服裝進出口貿易中,1999年與2000年各類產品所佔紡織品、服裝進出口總額的比重變化不大,貿易額相對穩定﹔
②、成衣、無紡布及玻璃纖維織物出口額占芬蘭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比重較大,2000年分別為18.1%、13.4%和14.1%﹔
③、成衣和針織衫進口額占芬蘭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比重較大,2000年分別為30.4%、23.7%。
3、2001年芬蘭紡織品、服裝出口主要國家及地區:
①芬蘭紡織品、服裝主要出口到歐洲市場,其出口額占芬蘭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91%,而出口到歐洲以外國家及地區的紡織品、服裝只佔芬蘭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9%﹔
②愛沙尼亞、瑞典、俄羅斯是芬蘭紡織品、服裝主要出口國,占芬蘭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16%、14%與12%﹔
4、2001年芬蘭紡織品、服裝主要進口國家及地區:
『玖』 挪威,瑞典,芬蘭,丹麥,比利時,捷克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挪威:鋁等金屬產業和漁業
挪威經濟是市場自由化和政府宏觀調控成功結合的範例。政府控制主要的經濟領域,例如石油工業。挪威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其主要表現在石油、水利、漁業、森林和礦產等方面,其中挪威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石油產業及國際油價。
瑞典:采礦冶金、林業造紙、電力和機械製造
瑞典森林資源豐富,林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重要,除木材原料出口外,還建立了龐大的紙漿、造紙、傢具、林產化工等配套深度加工工業部門,其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最前列。
其中針葉樹木產品的出口額居世界第二,紙漿出口居世界第三,紙業出口居世界第四。同時政府注重環境保護,每年的採伐量不超過自然生長量,使得瑞典森林覆蓋率長期保持穩定。
瑞典在保留傳統的特色同時,優勢部門卻已轉向技術集約度高的機械工業和化學工業,大力發展信息、通訊、生物、醫葯、環保等新興產業。目前,瑞典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製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以及全球領先的電訊業和醫葯研究能力。在軟體開發、微電子、遠程通訊和光子領域,瑞典也居世界領先地位。
芬蘭:製造業
芬蘭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人均產出大約與英國、法國、德國或義大利持平。經濟的主要支柱是製造業,主要以木材、金屬、工程、電訊和電子工業為主。芬蘭的通信產業以諾基亞為代表非常發達,芬蘭是號稱網際網路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
貿易對芬蘭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約三分之一來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數礦產,芬蘭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業組件都倚賴進口。
丹麥:農牧漁業及食品加工業
丹麥是一個完全現代化的市場經濟體,擁有高科技農業、現代的小規模企業化工業、寬松的政府福利制度、舒適的生活水平、穩定的貨幣以及對國際貿易的高度倚賴。丹麥是食品以及能源出口大國。雖然丹麥的經濟水平遠高於歐洲貨幣聯盟所制訂的標准,2000年9月舉行的全民公決卻最後決定丹麥不參加其他11個歐洲國家所使用的統一貨幣歐元。
比利時:國際貿易
人口稠密的比利時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19世紀初歐洲大陸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之一。比利時擁有完善的港口、運河、鐵路以及公路等基礎設施,為與鄰國更緊密的經濟整和創造條件。
比利時經濟十分倚賴國際貿易。全國GNP的大約三分之二來自出口,人均出口是德國的兩倍,日本的五倍。比利時的出口優勢來自於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高度技術化、多語言以及高效率的勞動力。比利時主要進口食品、機械、鑽石(未成品)、石油、化工材料、紡織品;主要出口汽車、食品、鋼鐵、葯品、鑽石(成品)、紡織品等。
捷克:鋼鐵、重型機械工業、木林業
捷克原為奧匈帝國的工業區,70%的工業集中在此。它以機械製造、各種機床、動力設備、船舶、汽車、電力機車、軋鋼設備、軍工、輕紡為主,化學、玻璃工業也較發達。紡織、製鞋、啤酒釀造均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