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政策大綱的工業「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1.煤矸石綜合利用技術
(1)煤矸石發電技術
——推廣適合燃燒煤矸石的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在有條件的地區推廣熱、電、冷聯產技術和熱、電、煤氣聯供技術。
——推廣爐內石灰脫硫和靜電除塵技術。
——研發煤矸石等低熱值燃料電廠鍋爐高效除塵、脫硫、灰渣干法輸送、存儲及利用技術。
(2)煤矸石生產建築材料技術
——制磚技術。推廣全煤矸石生產承重多孔磚、非承重空心磚和清水牆磚技術。
——制水泥技術。推廣利用煤矸石為原料,部分或全部代替粘土配製水泥生料,燒制水泥熟料技術。
——生產其他建材產品技術。推廣利用煤矸石為原料生產陶瓷製品、陶粒、岩棉、加氣混凝土等技術。
(3)推廣利用煤矸石充填採煤塌陷區、采空區和露天礦坑及煤矸石復墾造地造田技術。
(4)推廣利用煤矸石製取聚合氯化鋁、硫酸鋁、合成系列分子篩等化工產品技術。
(5)推廣利用煤矸石生產復合肥料技術。
(6)推廣煤矸石中極細粒鈦鐵礦、銳鈦礦等雜質的分離技術。
(7)研發利用煤矸石生產特種硅鋁鐵合金、鋁合金技術,以及利用煤矸石生產鋁系列、鐵系列超細粉體的技術。
(8)研發煤矸石提取五氧化二釩及其他稀有元素技術。
2.礦井水綜合利用技術
推廣採用混凝、沉澱(或浮升)以及過濾、消毒等技術,凈化處理煤礦礦井水。
3.煤層氣綜合利用技術
(1)推進煤層氣民用、發電、化工等技術的產業化。
(2)研發低濃度瓦斯利用技術。 1.粉煤灰、脫硫石膏綜合利用技術
(1)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
——推廣採用粉煤灰生產水泥、砌塊、陶粒等建築材料技術。
——推廣採用粉煤灰建造水壩、油井平台、道路路基等建築工程技術。
——推廣粉煤灰製取漂珠、空心微珠、碳等化合物技術。
——推進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技術的產業化。
——推進粉煤灰造紙及生產岩棉技術的產業化。
——研發粉煤灰用於農業(改良土壤、生產復合肥料、造地)、污水處理以及各類填充材料等技術。
(2)推廣脫硫石膏制水泥緩凝劑、紙面石膏板、建築石膏、粉刷石膏、砌塊等建材產品的綜合利用技術。
(3)研發脫硫石膏免煅燒制干混砂漿。
2.廢水綜合利用技術
推廣灰場沖灰廢水封閉式循環利用等技術。
3.廢氣綜合利用技術
推廣燃煤電廠煙氣中回收硫資源生產硫磺技術。 1.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對油氣采煉過程中產生的各類油砂、污泥、殘渣、鑽屑採用固化等無害化綜合處理技術,並用於滾渣築路、製造建築材料、調剖堵水劑等。
(2)推廣石油焦乳化焦漿/油(EGC)代油節能技術。
(3)研發改進緩和濕式氧化(WAO)-間歇式生物反應器(SBR)處理鹼渣聯合工藝,形成專有成套技術。
(4)研發污水處理場油泥(包括罐底泥)、浮渣和剩餘活性污泥處理組合技術。
2.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鑽井污水、廢液綜合處理祥辯技術,實現閉路循環利用。
(2)推廣煉油企業含氫尾氣膜法回收技術。利用膜分離技大宴悄術建設芳烴、加氫尾氣膜法回收裝置,回收芳烴預加氫精製單元酸性氣、異構化富氫、加氫裂化低分氣、柴油加氫低分氣中的富含氫氣體。
(3)推廣採用中和、酸化以及各種精製技術,從石油煉制產生的酸鹼廢液、廢催化劑中,回收環烷酸、粗酚、碳酸鈉、浮選捕集劑等資源。
(4)研發石油化工高濃度、難降解的有機廢水處理技術以及油田廢水替代清水技術。
(5)研發經濟有效的廢水深度處理技術和回用技術、氨氮廢水處理技術與回收利用技術。
3.廢氣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對煉油廠催化裂化過程中產生的高溫煙氣採用氣能量回收技術進行能量回收。
(2)研發催化裂化再生煙氣、加熱爐氣、工藝排氣及電站排氣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處理技術。 1.冶煉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煉鋼爐渣回收和磁選粉深加工處理技術。
(2)推廣立磨粉磨粒化高爐礦渣技術。
(3)推廣硫鐵礦燒渣綜合利用技術。
(4)推廣冷軋鹽酸再生及鐵粉回收技術。
(5)推廣鋼渣返回燒結,替代石灰作為煉鐵廠燒結溶劑技術。
(6)推廣轉爐煤氣干法除塵及塵泥壓塊技術。
(7)推廣氧化鐵皮回收利用技術。採用直接還原技術製取粉末冶金用的還原鐵粉。
(8)推廣含鐵塵泥綜合利用技術。
(9)推廣廢鋼渣生產磁性材料技術。
(10)研發含鋅塵泥綜合利用技術。
(11)研發不銹鋼和特殊鋼渣的處理和利用技術,特別是防止水溶性鉻離子浸出的技術。
(12)研發鋼鐵渣游離氧化鈣、游離氧化鎂降解處理技術。
2.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對不同濃度的焦化廢水優化分級處理與使用技術。
(2)推廣採用「電氧化氣浮」技術對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並回用。
(3)推廣污水深度處理脫鹽回用技術。採用抗污染芳香族聚醯胺反滲透膜,生產高品質的回用水。
(4)推廣冷軋含油乳化液膜分離回收技術。
(5)研發礦山酸性廢水治理與循環利用技術。
(6)研發礦山含硫礦物,As、Pb、Cd廢水處理與循環利用技術。
3.廢氣及余熱、余壓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全燃燒高爐煤氣鍋爐的應用技術。
(2)推廣焦爐、高爐、轉爐煤氣的回收技術。
(3)推廣利用還原鐵生產中回轉窯廢高溫煙氣余熱發電技術。
(4)推廣高爐煤氣余壓發電TRT(高爐煤氣余壓透平發電裝置)結合干法除塵技術。
(5)推廣採用利用溴化鋰製冷等技術回收利用冶金生產過程中爐窯煙氣余熱。
(6)推廣採用雙預蓄熱式燃燒技術,實現爐窯廢氣余熱的利用。
(7)推廣鐵合金礦熱爐、燒結機等中低溫煙氣余熱發電技術。
(8)推廣焦化干息焦技術,回收利用焦炭顯熱。
(9)推廣低熱值煤氣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技術(CCPP)。
(10)推廣煉鋼廠除塵系統高溫煙氣余熱發電技術。
(11)推廣電爐余熱回收及綜合利用技術。
(12)推進燒結煙氣脫硫副產石膏資源化利用技術的產業化。 1.冶煉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採用爐渣選礦法從冶煉爐渣中回收金屬銅技術。
(2)推廣銅冶煉陽極泥及廢渣(料)綜合利用技術,回收金、銀、鉑、鈀、硒、碲、鉛、鉍、銦等。
(3)推廣銅冶煉冷態渣,鎳冶煉冷態渣深度還原磁選提鐵綜合利用技術。
(4)推廣採用「破碎-磁選分選焦煤」、「球磨-磁選生產鐵粉」等技術處理鋅渣、窯渣。
(5)推廣從鉛電解陽極泥中提取金銀的火法和濕法技術工藝。
(6)推廣鋅渣中提取銀的技術。
(7)推廣從鋅浸出渣中提取銦技術。
(8)推廣金屬鎂還原渣部分替代鈣質和硅質原料生產水泥技術。
(9)研發高效利用鉛鋅冶煉渣再回收鉛鋅技術,以及稀散金屬回收技術。
(10)研發低耗高效脫除氟、氯、氧化鋅物料技術。
(11)研發採用氫氣還原法從冶煉各類煙塵中製取金屬鍺綜合利用技術。
(12)研發赤泥綜合利用技術。
2.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軋制廢油回收利用技術。
(2)推廣從生產印刷線路板產生含銅廢液中回收金屬銅技術。
(3)研發加工生產過程中表面處理廢液、酸洗污泥綜合回收技術。
3.廢氣及余熱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採用氨吸收法技術,回收銅、鉛、鋅等有色金屬冶煉企業產生的煙氣二氧化硫,副產硫酸銨、硫酸鉀等。
(2)推廣採用鈣吸收技術,對二氧化硫煙氣脫硫並回用。
(3)推廣採用氧化鋅渣脫除鉛鋅冶煉煙氣二氧化硫技術。
(4)推廣冶煉廢氣中有價元素的回收利用技術。
(5)推廣菱鎂礦資源利用過程中二氧化碳回收以及生產二氧化碳衍生產品先進技術。
(6)推廣有色冶金爐窯煙氣余熱利用技術。 1.磷石膏等化工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蒸氨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2)推廣採用電石渣替代石灰石用於水泥工業、純鹼工業以及電廠的煙氣脫硫技術。
(3)推廣利用鉻渣作水泥礦化劑技術;鉻渣制自溶性燒結礦並冶煉含鉻生鐵技術;鉻渣作為熔劑生產鈣鎂磷肥技術;鉻渣制鈣鐵粉、鑄石、人造骨料、玻璃著色劑及鉻渣棉等技術。
(4)推廣磷石膏制磷酸聯產水泥、制硫酸鉀、制硫銨和碳酸鈣以及制硫酸銨、硫酸銨鉀等作為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技術;磷石膏制水泥緩凝劑、紙面石膏板、建築石膏、粉刷石膏、砌塊等建材產品的綜合利用技術;磷石膏作為鹽鹼地改良劑技術。
(5)推廣黃磷爐渣生產水泥、混凝土、磷渣磚、保溫材料、低溫燒結陶瓷等技術。
(6)推廣黃磷泥生產五氧化二磷以及雙渣肥等綜合利用技術。
(7)推廣造氣煤渣綜合利用技術。
(8)推廣利用硼泥制備輕質碳酸鎂、氧化鎂等鎂鹽技術。
(9)推廣利用硼泥生產建築材料、農業肥料和冶金輔助材料技術。
(10)推廣氟石膏生產建築材料等綜合利用技術。
(11)研發磷石膏充填采礦技術。
2.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純鹼生產中蒸氨廢清液曬鹽技術,採用高效蒸發技術和設備制氯化鈣聯產氯化鈉。
(2)推廣合成氨生產中採用水解汽提技術回收尿素。
(3)推廣氮肥生產污水回用技術。
(4)推廣循環冷卻水超低排放技術。
(5)推廣回收硼酸母液制備硼鎂肥、輕質碳酸鎂、氧化鎂等鎂鹽產品技術。
(6)推廣採用大孔徑吸附樹脂對2,3-酸廢水回收利用技術。
(7)推廣「樹脂吸附-氧化-樹脂吸附」技術對2-萘酚生產廢水進行治理和資源化利用。
(8)推廣處理DSD (4,4-二氨基二苯乙烯-二磺酸)酸氧化工序生產廢水採用樹脂法將有機物吸附並洗脫和回收利用的資源化技術。
(9)推廣苯胺、鄰甲苯胺和對甲苯胺生產廢水資源化技術。
(10)推廣樹脂吸附法處理氯化苯水洗廢水綜合利用技術。
(11)推廣從電鍍廢水中回收鎳、鈷等稀有金屬技術。
(12)推廣從制鹽母液中提取氯化鉀、工業溴、氯化鎂技術。
3.廢氣、余熱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採用吸附、汽提、變壓吸附等技術,從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尾氣中回收氯乙烯、乙炔氣。
(2)推廣利用黃磷尾氣發電並提純一氧化碳生產甲醇、甲酸等化工產品技術。
(3)推廣醇烴化工藝替代銅洗工藝技術。
(4)推廣全燃式造氣吹風氣余熱回收利用技術。
(5)推廣濕法磷酸及磷肥生產副產品氟生產各種氟化物技術。
(6)推廣以碳酸鈉吸收硝酸生產尾氣中的氮氧化物,生產硝酸鈉、亞硝酸鈉的技術。
(7)推廣利用電石、炭黑生產尾氣中的一氧化碳,作為燃料及化工原料用於制甲醇、合成氨和羰基產品技術。
(8)推廣對含二氧化碳廢氣進行綜合利用技術。其中利用氨水吸收尾氣中二氧化碳製取碳酸氫銨;深冷製取液態二氧化碳或乾冰;用純鹼吸收二氧化碳製取碳酸氫鈉;用二氧化碳廢氣製取輕質碳酸鎂;用燒鹼廢液吸收二氧化碳製取純鹼;用廢氣中的二氧化碳代替硫酸分解酚鈉提取酚。
(9)推廣氯化氫廢氣綜合利用技術。其中用甘油吸收氯化氫製取二氯丙醇;在催化劑作用下製取環氧氯丙烷、二氯異丙醇,製取氯磺酸、染料、二氯化碳等化工產品;採用催化氯化法、電解法、硝酸氧化法生產氯氣;副產鹽酸生產聚氯乙烯等產品。
(10)推廣催化干氣蒸汽轉化法制氫技術。
(11)推廣草甘膦與有機硅生產中的氯元素循環利用技術。將草甘膦生產中的尾氣經回收凈化用於有機硅單體的合成。有機硅單體生產中產生鹽酸,經凈化後用於草甘膦合成,從而使含氯元素的化合物(氯甲烷、氯化氫)在草甘膦和有機硅兩大類產品之間實現循環利用。 1.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石材加工碎石和采礦廢石生產人造石材(裝飾材料)技術。
(2)研發廢陶瓷高附加值再利用技術。
2.廢水綜合利用技術
推廣採用無機混凝劑(PAC)+高分子助凝劑(PHM)等混凝沉澱處理技術。
3.廢氣、余熱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水泥窯廢氣余熱發電技術。
(2)推進玻璃熔窯廢氣余熱發電技術產業化。 1.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玉米脫胚提油和小麥提取蛋白技術。
(2)推廣利用酒精糟生產全糟蛋白飼料等技術。
(3)推廣啤酒廢酵母乾燥生產飼料酵母技術;廢酵母經酶處理制備醫葯培養基酵母浸膏技術。
(4)推廣檸檬酸廢渣替代天然石膏技術。
(5)推進啤酒廢酵母生產制備核苷酸、氨基酸類物質技術的產業化。
(6)推廣玉米芯生產木寡糖技術。
(7)推廣利用製糖廢糖蜜生產高活性酵母等發酵製品技術。
(8)推進利用酶技術從麥糟中提取功能性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的產業化。
(9)推進果蔬濃縮汁生產廢渣制備果膠、功能性膳食纖維和蛋白飼料技術的產業化。
(10)研發酵母細胞壁殘渣制備甘露糖蛋白質及水溶性葡聚糖等。
(11)研發啤酒糟採用多菌種混合固體發酵生物改性,生產肽蛋白技術。
(12)研發馬鈴薯、木薯澱粉生產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2.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發酵剩餘資源厭氧發酵生產沼氣技術。
(2)推廣麥汁煮沸二次蒸汽回用技術。
(3)推廣味精廢母液生產復合肥技術。
(4)推廣玉米浸泡水和谷氨酸離交尾液混合培養飼用酵母粉技術。
(5)推廣木薯乾片乾式粉碎和鮮木薯濕法破碎分離技術,濃縮出精澱粉漿液和蛋白黃漿。
(6)研發採用膜過濾技術(MF)回收菌體製成飼料技術。
(7)研發薯類澱粉生產高濃工藝廢水(俗稱汁水或細胞水)回收蛋白技術。
(8)研發適用於食品行業生產的膜材料及膜分離裝置;研發排放廢水深度處理的膜技術與膜材料。
3.廢氣綜合利用技術
研發利用酒精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生產降解塑料技術。 1.廢舊纖維等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廢舊纖維循環利用技術。利用廢舊滌綸及錦綸纖維、生產廢料等生產再生纖維技術。
(2)推廣利用廢舊纖維作為產業用增強材料技術。
(3)推廣溶解、萃取、離子交換等技術,對化纖工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
(4)推廣針刺、熱熔、紡粘、縫編等技術對廢花、落棉、紗布角、短纖維等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
(5)推進廢棄毛中提取蛋白制備生物蛋白纖維技術的產業化。
(6)推進利用雙氧水對剝繭抽絲後的廢棄物進行濕法紡絲技術的產業化。
(7)推進蠶蛹蛋白提煉及深加工、桑柞蠶絲下腳料生產針刺無紡布等綜合利用產業化。
2.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採用水蒸汽直接蒸餾法從含溴染料廢水中製取溴素技術;以分散藍2BLN水解母液以及硝化廢酸為原料從廢水中離析回收2,4-二硝基苯酚。
(2)推進洗毛廢水採用高效分離回收等工藝設備提取羊毛脂技術產業化。
(3)推進聚酯企業生產廢水中乙醛等有機物回收與利用技術產業化。
(4)研發適用於排放廢水深度處理的膜材料,並研發適用於漿料、染料濃縮與回收工藝的膜分離裝置。 1.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造紙廢渣污泥資源化利用技術。
(2)推進制漿鹼回收白泥生產優質碳酸鈣技術的產業化。
2.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制漿造紙過程水的梯級使用和廢水深度處理部分回用技術。
(2)推廣造紙白水多圓盤過濾機處理回收利用技術。
(3)推廣厭氧生物處理高濃廢水生產沼氣技術。
(4)推廣制漿封閉式篩選、中濃技術。
(5)推進紙漿廢液生產微生物制劑技術的產業化。
Ⅱ 既可作水泥原料又可做水泥混合材的工業廢渣有哪些
如鋼鐵廠爐渣、水渣、發電廠粉煤灰、石灰、其他廠高爐廢渣等。只要是成份合適、可粉磨物料都可以。
Ⅲ 水泥生產回轉窯操作要領具體步驟要注意什麼
一、大爛硅酸鹽水泥熟料
1.熟料定義
硅酸鹽水泥熟料按中國標準的定義為:「以適當成分的生料燒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鈣為主要成分的產物」。按歐洲試行標準的定義為:「波特蘭水泥熟料是一種水硬性材料,以重量計至少2/3是由硅酸鈣(C3S和C2S)組成,其餘為氧化鋁(Al203),氧化鐵(FC2O3)和其它氧化物。CaO/SiO。重量比應不小於2.0。氧化鎂(MgO)以重量計不應超過5%。
波特蘭水泥熟料是由精確配定的混合原料(生料粉,料泥或生料漿)經至少煅燒至燒結而製成的,混合原料含有CaO,SiO2,Al2O3和少量其它物質。生料粉,料泥或生料漿必須細磨,充分混合,因而是均勻的」。
由以上的定義中可以看出歐洲標准規定的比較明確,對熟料的礦物組成(如硅酸鹽礦物)和化學組成(如CaO/SiO重量比)都給予數量上的限定,對生料的制備質量也提出了細磨和混合均勻的要求。這些對新品種開發和提高水泥及混凝土質量是很重要的。
2.熟料礦物組成
硅酸鹽水泥熟料主要由4種結晶礦物組成,即阿利特,貝利特,鋁酸鹽和鐵鋁酸鹽,它們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另外還有少量游離石灰,方鎂石,玻璃體和孔隙。
阿利特(Alite) 主要由硅酸三鈣組成,分子式為3CaO·SiO2,簡寫C3S。因為熟料中不存在純的C3S,其中都固溶有MgO,Al2O3,Fe2O3,TiO2以及V12O,Na2O等金屬氧化物,所以在准確叫法稱為阿利特礦物,簡稱A礦,C3S水化速度快,早期強度和後期強度都高,是硅酸鹽水泥熟料尤其高活性熟料的主要礦物,含量一般在40%~80%,我國最高在67%左右,國外可達85%。
貝利特(Belite) 主要由硅酸二鈣組成,分子式為2CaO·SiO2,簡寫為C2S。因為熟料中不可能有純的C2S,其中多固溶有Al2O3,Fe2O3,MgO,V12O,Na2O,TiO2,P2O5等雜質,所以稱為貝利特礦物,簡稱B礦。C2S水化速度慢、早期強度低,長期強度能達到與C3S相同的水平。
C2S有4種晶型,在2130℃下燒至熔融為a型,1420°C為a′型,溫度降至675℃轉變為β型,降畢肢到300~400℃轉變為ν型。強度以a型最高,以後隨溫度降低和晶型轉變而降低,到v型幾乎沒有強度,體積膨脹10%,造成熟料粉化。在水泥熟料中主要是β型C2S,一般通過其他離子侵入和快速冷卻能使β型C2S穩定不再轉變為V型C2S。C2S含量一般在0%~30%之間,我國高的在35%左右。
鋁酸鹽 純的鋁酸鹽相為鋁酸三鈣,即3CaO·Al2O,簡寫為C3A,在熟料中C3A也含有Al2O,Na2O等氧化物。C3A水化速度極快,為抑制其水化速度調節凝結時間要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鹽(如石膏),C3A本身強度手仿世不高,但因其水化快和水化熱高,能與阿利特和貝利特一起提高一些水泥早期強度。CaA含量一般6%~13%,我國偏低一些,4%~11%,國外一般偏高,個別情況高達15%。
鐵鋁酸鹽 又稱鐵酸鹽相,它沒有固定的化學組成,是晶體混合系列中的一環,理論上可達到C2A和C2F,所以常常稱為鐵鋁酸四鈣,簡寫為C4AF,然而C2A並不存在。這一晶體混合系列為C2A…C6A2F…C4AF…C6AF…C2F,視氧化鐵和氧化鋁含量的不同,混合晶體可偏向鐵多的一面或鋁多的一面,在水泥熟料中系數情況下是相當於C4AF的組成,也可寫成C2(AF)。鐵鋁酸鹽相中也固溶一些其他離子,它對水泥顏色起很大的決定作用,純的C4AF為褐色,含MgO後為深灰綠色。C4AF的反應活性很低,對水泥性能作用不大。C4AF含量一般為4%~15%,中國偏高一些,高的在18%左右,低的約8%。
游離石灰 水泥熟料中未與酸性氧化物化合的氧化鈣,常寫成fCaO,一般含量都在2%以下。游離石灰是不希望存在的,它的出現有以下幾個原因:生料制備不好,有過粗的顆粒或混合不均勻;煅燒溫度不夠,未能同其他氧化物化合;冷卻速度過慢,部分C3S分解成C2S和fCaO;配料不當氧化鈣含量過高。游離石灰過高會使砂漿和混凝土發生膨脹,造成安定性不良。
游離氧化鎂或方鎂石 在氧化鎂含量高的熟料中可能含有游離的氧化鎂,一般只寫成MgO,MgO有2%~2.5%能固溶到熟料的其它相中,水泥標准中規定MgO含量不得超過5%,所以熟料中最高能有2.5%~3.0%的MgO。固溶在其它相中的方鎂石量取決於熟料的化學成分和生產工藝,這部分沒有什麼危害。游離的方鎂石如含量過高會產生膨脹,又常在一年以後發生,造成混凝土損壞。方鎂石如結晶細小和分散均勻,膨脹作用也小,粗大的結晶和呈窩狀存在危害較大,游離石灰也是這樣。
除此之外熟料中在個別情況下也還可能存在極少量的硫酸鹼和玻璃體。
3.熟料化學組成及率值
為了能夠煅燒出所需礦物組成的熟料,首先要配製出具有一定化學成分的生料,生料去掉燒失量後的化學成分即熟料化學成分一般范圍列於表7。
表7熟料化學成分范圍(重量>)
在調配原料時要通過各種氧化物的比例關系進行控制,這些比例關系又稱率值,常用的率值有以下幾種:
(1)石灰飽和系數KH
在熟料中石灰完全飽和是指全部SiO2都形成C3S,全部Fe2O3,都形成C4AF,剩餘的Al2O3,都形成C3A,石灰飽和系數是指熟料中實際的CaO含量與理論上達到完全飽和時的CaO含量之比。在中國使用前蘇聯的金德公式計算,用生成C4AF和C3A和CaSO4後剩餘的CaO量與SiO2全部生成C3S,所需要的CaO量之比
KH=
如fCaO過高上式中還應考慮扣除iCaO,尤其在我國的立窯生產中要計算扣除fCaO後的KH′值
KH′=
目前我國熟料的KH值在0.82—0.96之間。
在國外石灰飽和系數的計算為:
也還有用石灰標准系數KST(德國)和石灰飽和率CSF(英國)兩種表示法,即
KST=
LSF=
(2)硅酸率SM
硅酸率是SiO2與A12O3和Fe2O3之和的比值,它表示熟料在燒結時(在燒成帶內)固相與流相的比例。因為SiO2在燒結溫度下絕大部分都在固相阿利特和貝利特相中,而氧化鋁和氧化鐵則存在液相中。目前,我國水泥熟料的硅酸率在1.6~2.8之間,國外在1.9~3.2之間。
SM=
(3)鋁氧率IM
鋁氧率也稱鐵率是氧化鋁與氧化鐵的比,在燒結溫度下這兩種氧化物幾乎全部進入液相。IM主要表示液相的特性,若提高氧化鐵含量,IM值減小,液相粘度下降,若IM值<0.638,熟料中不生成C3A,這種水泥具有較高的抗硫酸鹽性能。我國水泥熟料的IM值目前在0.90—2.00之間(特種水泥除外)。國外在1.5~2.5之間。
(4)水硬系數HM
水硬系數是氧化鈣與酸性氧化物SiO2,A12O3,和Fe2O3之比。HM高水泥強度特別是早期強度高,水化熱高,抗化學侵蝕性下降,HM一般在1.7~2.3之間,低於1.7水泥強度太低,高於2.4大部分安定性不好,一般以2.0左右為好。水硬系數目前只有少數國家如日本等仍在使用,多數國家主要使用硅酸率和鋁氧率,水硬系數僅作為補充或不用。
HM=
二、硅酸鹽水泥的主要原料
生產硅酸鹽水泥首先要煅燒出硅酸鹽水泥熟料,然後再用熟料磨製成水泥,所以硅酸鹽水泥的原料應分為煅燒熟料所需的原料和磨製水泥所需的原料。
1.生產熟料用的原料
最理想的原料是具有水泥熟料要求化學成分的天然岩石,並有足夠的儲量,均勻的特性和便利的開采條件。這種情況很少見,美國相對多一些,歐洲也有個別水泥廠現在仍用一種原料生產水泥熟料。大多數情況是用石灰石質原料和粘土質原料進行混合,必要時加入少量硅質或鐵質校正原料,調整混合生料的化學成分。水泥生料中碳酸鈣CaCO3的含量在72—80%之間,按CaCO3含量多少,可將原料排列如下:
純石灰石 CaCO3含量>95%
泥灰岩質石灰石 CaCO3含量85%~95%
石灰質泥灰岩 CaCO3含量?0%~85%
泥灰岩 CaCO3含量30%~70%
粘土質泥灰岩 CaCO3含量15%~30%
泥灰岩質粘土 CaCO3含量5%~ 15%
粘土 CaCO3含量<5%
純石灰石,泥灰岩質石灰石和石灰質泥灰岩用以引入Ca—CaCO3,粘土、泥灰岩質粘土和粘土質泥灰岩用以引入SiO2,Al2O3和Fe2O3。配料時最好選用與熟料化學成分相接近的原料,如石灰質泥灰岩,因為它已混入一些粘土質組分,結晶細小,分布均勻,易燒性好。最不利的是用純的石灰石和純的粘土混合配料,易燒性不好。為了調整生料化學成分,有的還加入少量砂岩,硫鐵礦渣、鐵礦等作為校正原料。除天然原料外還可以使用工業廢渣,如高爐礦渣、煤矸石、粉煤灰、金屬尾礦等作為粘土質原料,今後的發展趨勢也是盡可能利用泥灰岩類天然原料和工業廢渣作主要原料,高質量的石灰石作為校正原料來生產水泥熟料。
生產熟料所用的燃料,從今天的技術水平來看不受什麼限制,氣體、液體、固體燃料,可燃性廢料都可以使用,僅立窯上受工藝條件限制只能燒固體燃料,並以無煙煤、焦炭之類含揮發分低的燃料為好,回轉窯則煙煤,無煙煤以及各種可燃性廢料都可以使用。
2.生產水泥的原料
硅酸鹽水泥自然是由硅酸鹽水泥熟料加入適量石膏共同磨細而成,有些品種允許加入一定量的混合材。然而今天在歐洲水泥試行標准中則將我國所稱的混合材也作為水泥的組分,在水泥含量≥6%的為主要組分,≤5%的為次要組分或填充料,即水泥的組成應為主要組分,次要組分,石膏和外加劑。因為這些組分材料不論是熟料、石膏,還是礦渣、粉煤灰甚至窯灰都對水泥性能的發揮起一定作用,都是為獲得優質混凝土所不可缺少的材料,所以在標准中對這些材料的質量也都提出了相應的要求,這里只就幾種主要材料作些介紹。
(1)硅酸鹽水泥熟料
熟料定義前已有介紹,這里不再重復,中國標准強調了要用適當成分的生料和燒至部分熔融,以及要以硅酸鈣為主要成分。歐洲試行標准除此之外還要求硅酸鈣(C3S+C2S)含量應≥2/3,CaO/SiO2重量比≥2.0,並對生料制備也提出一些原則要求,這些對保證混凝土質量很有益處,尤其目前對提高我國水泥實物質量很有參考價值。其他對如鋁酸鹽水泥、硫鋁酸鹽水泥、氟鋁酸鹽水泥和鐵鋁酸鹽水泥的熟料也都有相應質量要求。
(2)混合材
在我國將水泥中除熟料和石膏以外的組分都稱為混合材,它是為改善水泥性能,調節水泥標號的礦物質材料。常用的混合材有粒化高爐礦渣,粉煤灰,火山灰質混合材,石灰石,粒化電爐磷渣,冶金工業的各種熔渣。火山灰質混合材分為兩大類,1類是天然的,如火山灰、凝灰岩、浮石、沸石岩、硅藻土和硅藻石。另1類是人工的,如煤矸石、燒頁岩、燒粘土、煤渣、硅質渣。對這些材料都有一定的質量要求和摻加量限定,今後的發展趨勢是加大工業廢渣的摻加量,減少熟料使用量,為保護環境多做貢獻,但是,也有一個前提,即不能過份影響水泥及混凝土質量,不能產生二次污染,也不能太大地影響生產過程,每使用一種新的廢渣都必須做水泥性能及混凝土性能和耐久性試驗,有關環保及安全方面的檢測,取得有關部門的許可方可正式使用。
(3)石膏
石膏又稱緩凝劑,是調節水泥凝結時間用的,常用的為天然石膏礦,主要成分為二水硫酸鈣CaSO4·2H2O,或者天然硬石膏,主要成分為無水硫酸鈣CaSO4。另外也有半水石膏CaSO4·1/2H2O,它們的混合物,或工業副產石膏,如陶瓷工業的石膏模,煙氣脫硫石膏等。石膏的用量約為5%左右,一般控制水泥中的SO,量不超過3.5%。
(4)外加劑
水泥中允許加入不超過水泥重量1%的外加劑,主要是助磨劑。這些外加劑不應損害對鋼筋的保護性能,以及水泥和混凝土的其他有關性能,所以水泥中的外加劑應慎重使用,以加在混凝土中為好,以免與混凝土的外加劑相抵觸。
(5)超細摻加料
自90年代以來興起的超細粉摻加料能顯著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強度和改善其他有關施工性能和物理性能。水泥中常用的是硅灰,它的細度是水泥細度的50~100倍。近來又發展使用磨細礦渣以及磨細熟料,磨細程度一種是超細磨,比面積磨到9000或10000cm2/g以上到20000cm2/g,平均粒徑13~6μm。另一種是在9000cm2/g以下,有的在5000cm2/g左右,或4000—5000cm2/g之間,後一種當然算不上超細磨了,現在的研究得出,加入這些微細粉能明顯提高水泥及混凝土強度,尤其是早期強度,並能改善水泥砂漿的可加工性,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抗滲性、抗蝕性、耐久性,這種微細粉可以加到水泥中也可以在施工時加到混凝土中,我國目前比較重視的是用磨細礦渣摻到水泥中,改善水泥性能。
三、水泥生產工藝
1.熟料形成過程
硅酸鹽水泥熟料是由石灰石組分和粘土組分經高溫煅燒相互化合而成的,其主要反應過程如下
20—150°C一烘乾原料帶入的附著水分,濕法生產在這一段消耗了大量熱量。
150—600°C一高嶺土脫去吸附的水分和結晶水。
600—900°C一高嶺土分解,同時形成一些初級礦物,如CA,C2F,C2S和C12A7。
850—1100℃一CaCO3分解率最大,形成的游離石灰量也最大,這期間因CaCO3分解為吸熱反應,需要熱量最多。C3A和C4AF也在這時開始形成。
1100—1200℃一C3A和C4AF主要在這一溫度區內形成,C2S量達到最大值。
1260—1310℃一形成熟料液相
1250—1450℃—C2S吸收fCaO形成C3S,最終燒成熟料,所以一般都要達到1450℃以上,並停留一定時間才能燒出合格熟料。
2.水泥生產方法
水泥的生產工藝簡單講便是兩磨一燒,即原料要經過採掘、破碎、磨細和混勻製成生料,生料經1450~C的高溫燒成熟料,熟料再經破碎,與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細成為水泥。由於生料制備有干濕之別,所以將生產方法分為濕法,半干法或半濕法,干法3種。
(1)濕法生產的特點 將生料製成含水32%一36%的料漿,在回轉窯內將生料漿烘乾並燒成熟料。濕法制備料漿,粉磨能耗較低,約低30%,料漿容易混勻,生料成分穩定,有利於燒出高質量的熟料。但球磨機易磨件的鋼材消耗大,回轉窯的熟料單位熱耗比干法窯高2093~2931KT/kg(500—700kcal/kg),熟料出窯溫度較低,不宜燒高硅酸率和高鋁氧率的熟料。
(2)半干法生產的特點 將干生料粉加10%~15%水製成料球入窯煅燒稱半干法,帶爐篦子加熱機的回轉窯又稱立波爾窯和立窯都是用半干法生產。國外還有一種將濕法制備的料漿用機械方法壓濾脫水,製成含水19%左右的泥段再入立波爾窯煅燒,稱為半濕法生產。半干法入窯物料的含水率降低了,窯的熟料單位熱耗也可比濕法降低837~1675kJ/kg(200~400kcal/kg)。由於用爐篦子加熱機代替部分回轉窯烘乾料球,效率較高,回轉窯可以縮短,如按窯的單位容積產量計算可以提高2—3倍。但半干法要求生料應有一定的塑性,以便成球,使它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加熱機機械故障多,在我國一般煅燒溫度較低,不宜燒高質量的熟料。
(3)立窯生產的特點 立窯屬半干法生產,它是水泥工業應用最早的煅燒窯,從19世紀中期開始由石灰立窯演變而來,到1910年發展成為機械化立窯。立窯生產規模小,設備簡單,投資相對較低,對水泥市場需求比較小的、交通不方便、工業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地區最為適用。用立窯生產水泥熱耗與電耗都比較低,我國是世界上立窯最多的國家,立窯生產技術水平較高。但是,立窯由於其自身的工藝特點,熟料煅燒不均勻、不宜燒高硅酸率和高飽和比的熟料,窯的生產能力太小,日產熟料量很難超過300噸,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也難以實現高水平的現代化。
(4)干法生產的特點 干法是將生料粉直接送入窯內煅燒,入窯生料的含水率一般僅1%~2%,省去了烘乾生料所需的大量熱量。以前的干法生產使用的是中空回轉窯,窯內傳熱效率較低,尤其在耗熱量大的分解帶內,熱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以致干法中空窯的熱效率並沒有多少改善。干法制備的生料粉不易混合均勻,影響熟料質量,因此40—50年代濕法生產曾佔主導地位。50年代出現了生料粉空氣攪拌技術和懸浮預熱技術,?0年代初誕生了預分解技術,原料預均化及生料質量控制技術。現在干法生產完全可以制備出質量均勻的生料,新型的預分解窯已將生料粉的預熱和碳酸鹽分解都移到窯外在懸浮狀態下進行,熱效率高,減輕了回轉窯的負荷,不僅熱耗低使回轉窯的熱效率由濕法窯的30%左右提高到60%以上,又使窯的生產能力得以擴大,目前的標准窯型為3000t/d,最大的10000t/d。我國現在有700t/d、1000t/d、2000t/d、4000t/d的幾種規格,逐步向大型方向發展。預分解窯生料預燒得好,窯內溫度較高,熟料冷卻速度快,可以燒高硅酸率、高飽和比以及高鋁氧率的熟料,熟料強度高,因此現在將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窯統稱為新型干法窯,或新型干法生產線,新型干法生產是今後的發展方向。新型干法窯規模大,投資相對較高,對技術水平和工業配套能力要求也比較高,如條件不具備則難以正常發展。
3.水泥生產工藝流程
水泥生產的基本流程,以干法生產為例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工序:
原料開采一破碎一烘乾一配料一粉磨一生料貯存一均化一煅燒一熟料冷卻及破碎一配料(加石膏和混合材)一粉磨一水泥貯存一裝運。
濕法生產的區別在煅燒以前的生料制備過程上,主要工序為:
半干法生產的區別僅在出生料磨以後和入窯煅燒之前的一段,即:
粉磨一生料貯存均化一加水成球一煅燒。
新型干法生產則在各貯存環節上都加強了均化,具體為:
原料開采一破碎一預均化一配料一粉磨並烘乾一生料粉貯存均化一煅燒一熟料冷卻破碎一熟料貯存均化一配料一粉磨一水泥貯存均化一裝運(或混配攪拌一裝運)
此外,用煤做燃料時也要經過貯存均化,破碎(或烘乾),粉磨製成煤粉再人窯。混合材則視品種而定,如粒化高爐礦渣要經過烘乾,煤矸石要預先破碎,石膏也需預先破碎。混合材和石膏通常都與熟料一起粉磨,近年來對粒化高爐礦渣趨向於單獨粉磨,因為礦渣比熟料難磨,如與熟料一起粉磨難以磨細,不能充分發揮礦渣的作用。
四、生產水泥用的主要設備
1.水泥窯系統
水泥窯是水泥廠的主要設備,由生料燒成熟料的整個過程都在窯內完成,最簡單的回轉窯是干法中空窯,如圖1所示。生料粉由窯尾加入,煤粉用一次風由窯頭噴入並在窯內燃燒,這里的火焰溫度達1800—2000℃。生料在窯內不斷向窯頭流動,濕度也逐漸升高,經過烘乾、脫水、預熱、分解,到1300°C左右時出現液相,在火焰下面升高到1450°C燒成熟料,然後冷卻到1300~1100℃離開回轉窯落入單筒冷卻機,冷卻到100—150℃左右卸到熟料輸送機運至熟料破碎機,破碎後入庫貯存。
圖1 干法中空回轉窯
1—次風鼓風機 2—煤粉下料管 3—噴煤管 4—窯頭罩 5—回轉窯
6—生料粉下料管 7—煙室 8—熟料下料溜槽 9—單筒冷卻機
10—熟料運輸機
回轉窯是由鋼板卷制的圓筒,內砌耐火磚,由裝車簡體上的輪帶和下面的托輪支承,用裝在窯身上的大齒圈傳動。回轉窯通常以3.5%的斜度安放,轉數一般在1轉/分鍾以內、新式干法窯可達3轉/分鍾以上。單筒冷卻機與窯相似,不同的是筒內裝有揚料板用以加速熟料冷卻。窯頭高溫區簡體溫度過高,以前曾用水冷卻,現已改為用風冷卻。
上述干法中空窯是基本窯型,其他各種窯型主要是改變後部的烘乾、預熱和分解部分的結構與型式,及變換熟料冷卻機。如濕法窯因料漿含水量高不易烘乾,所以將窯加長,窯內掛上鏈條幫助烘乾料漿,又裝上熱交換器提高烘乾後物料的預熱速度。冷卻機常使用多筒冷卻機,它是裝在窯簡體外面的小型冷卻筒,一般由9~11個組成,筒內裝揚料板,隨窯筒體一起轉動,將熟料冷卻,如圖2所示為我國常用的老式濕法窯和多筒冷卻機。
半干法回轉窯是用篦式加熱機代替部分回轉窯,生料球在爐篦子上被烘乾、預熱和部分分解,因篦式加熱機的熱效率比轉筒高,所以窯的生產能力也比較大(見圖3)。
新型干法窯是在短的回轉窯後面加上懸浮式預熱器,最早出現的為由4個旋風筒組成的旋風式預熱器,如圖4所示,物料僅用幾秒鍾的時間便能通4級旋風筒,溫度升高到800—900°C,完成烘乾、預熱和有20%一30%的碳酸鹽分解。以後又出現了立筒預熱器,如圖5所示,原理基本相同,都是讓生料粉在懸浮狀態下被預熱。立筒預熱器斷面較大,不易堵塞尤其對小型窯比較有利,但效率較低,新建窯已很少採用。預分解窯是在旋風式預熱器系統中用,入窯生料的分解率可達到85%~95%,回轉窯的能力有了成倍的提高,煅燒熟料的單位熱耗可降到2930KT/kg(700kcal/kg),如圖6所示。分解爐的型式很多,有40~50種,其基本原理都是使煤粉在懸浮的生料粉霧中或在沸騰的生料粉層中燃燒,燃燒放出的熱量能立即被正在分解的生料粉吸收,傳熱效率極高,生料在分解爐中能基本完成碳酸鹽分解反應,隨氣體進入下一級旋風筒並被從氣體中分離出來進入回轉窯。在分解爐中要燃燒50%左右的煤粉,所以從冷卻機中抽出部分經過預熱的空氣送人分解爐,這一送風管稱三次風管。大型預分解窯採用雙系列6級預熱器系統,並利用出預熱器的廢氣來烘乾生料,窯系統與生料磨系統聯合生產,能更充分地利用熱能,佔地也小(如圖7)。國外還有一些現代化的水泥廠,生料磨真正地與回轉窯聯索成一個系統,取消了生料粉貯存和均化庫,出磨生料直接喂入預熱器,當然這要求生料磨的可靠性和生料質量控制水平要達到相當高的程度,否則是行不通的。
圖2濕法長窯生產流程圖
1—回轉窯 2—多筒式冷卻機 3—噴煤管 4—傳動齒輪 5—熱交換器
6—鏈條 7—托輪 8水冷卻 9—鼓風機 10—煤磨 11—選粉機
12—旋風收塵器 13—煤磨排風機 14—從窯頭吸熱空氣送入煤磨的管子
15—收塵器 16—煙囪
圖3二次通過的爐篦式加熱機
1—成球盤 2—料球加料斗 3—烘乾室 4—熱風二次入口 5—加熱室
6—爐篦子 7—回轉窯 8—熱風一次出口 9—廢氣出口
圖4洪堡型旋風預熱器
1—回轉窯 2豎煙道 3—排風機 4—旋風筒 5—入窯下料管
現代回轉窯十分重視熟料冷卻效率,對各種型式的冷卻機都做了相應的改進,如圖8所示,單筒冷卻機加大了直徑和長度,設備結構簡單,但佔地較大,新式多筒冷卻機也都加長到20m左右,窯筒體也被迫又向前延長並增加一道輪帶,雖然省去了傳動機構,但結構也較復雜,冷卻效率相對較低,又不能抽三次風供分解爐用,新建窯已不再採用。篦冷機佔地相對最小,效率高,雖結構復雜,動力消耗高,仍是目前所用的主要冷卻設備。新式篦冷機篦板結構,送風方式都做了改進,又將篦冷機分為兩級,中間加裝輥式破碎機,三次風由窯頭抽出,以提高三次風溫度,有利於分解爐內的燃料燃燒,如圖9所示。
圖5幾種不同型式的立筒預熱器
1旋風筒 2—立筒 3—回轉窯
立窯是不動的豎筒,生料與煤混合粉磨製成料球,由立窯上部加入窯內。料球尺寸一般7一15mm。含水14%左右,我國採用的預加水成球設備可將料球降到3—5mm,含水10%一12%,提高了窯的熱效率。含某粉的料球在窯內被烘乾,煤粉燃燒將生料燒成熟料。燒好的熟料由底部經卸料篦子卸出。冷風由窯下鼓入,在上升的過程中將熟料冷卻,本身也得到預熱,到高溫帶供料球中的煤粉燃燒用,廢氣由窯頂排出。立窯的直徑以前1.7—2.5m,現在擴大到2.5~3.2m,高8—1lm,立窯的日產量已達250~300t/d。
圖6帶窯分解爐和預熱器窯流程圖
1—旋風筒 2—立筒 3—回轉窯
Ⅳ 什麼建築材料能替代粘土磚
泡沫混凝扒雀土砌塊可以代替粘土磚,因為泡沫混凝土砌塊與粘土磚及紅磚可行性經濟效益對比:
A、砌牆時灰縫減少,使用紅磚每平方需0.2立方砂漿,使用泡沫混凝土砌塊每立方牆僅需0.06立方砂漿,砌牆每立方可節省砂漿成本14元左右。
B、粉刷砂漿可減少1/3左右,因其用模具生產規格極為平整,誤差在±1MM之內,每立方砌塊粉刷比紅磚可節省8-10元左右。
C、搬運勞力節省,由於泡沫混凝土砌塊自身重量輕,如樓層高、用量大,節省勞力搬運工資30%左右。
D、砌牆時效快,可大大節省工期,從實踐操作得結論,紅磚的砌牆每個熟練工人一天僅砌2.5立方左右,而泡沫混凝土砌塊每天可以砌6立方左右,按每人每天50元計算,每立方僅砌牆費一項可節省近16元。
E、 泡沫混凝土砌塊是新型環保材料,國家免收牆改基金,而使用紅磚的建慎歷築單位必須上繳每平方8元的牆改基金。
F、 房屋檔次得發寬此搜提升,保溫、隔音、隔熱、抗震、節能性能得到充分體現,可提高商品房的賣點3%,在各大、中城市已成為用戶購房的首選條件。
G、 綜合總價比用紅磚降低6-8%,因此便使泡沫混凝土輕質砌塊,可充分體現該產品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Ⅳ 粉煤灰是什麼它可以充當建築材料嗎
粉煤灰是從煤燃燒後的煙氣中收捕下來的細灰,粉煤灰是燃煤電廠排出的主要固體廢物,可以充當建築材料。我國火電廠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組成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鐵、三氧化二鐵、氧化鈣、二氧化鈦等。
隨著電力工業的發展,燃煤電廠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成為我國當前排量較大的工業廢渣之一。大量的粉煤灰不加處理,就會產生揚塵,污染大氣;若排入水系會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學物質還會對人體和生物造成危害。但粉煤灰可資如姿頌源化利用,如作為混凝土的摻合料等。
(5)哪些工業廢渣可替代粘土質原料擴展閱讀:
在混凝土中摻加粉煤灰節約了大量的水泥和細骨料;減少了用水量;改善了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冊彎性;增強混凝土的可泵性;減少了混凝土的徐變;減少水化熱、熱能膨脹性;提高混凝土抗滲能力;增加混凝土的修飾性。
國標一級混凝土:採用優質粉煤灰渣鄭和高效減水劑復合技術生產高標號混凝土的現代混凝土新技術正在全國迅速發展。
國標二級混凝土:優質粉煤灰特別適用於配製泵送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抗滲結構混凝土、抗硫酸鹽混凝土和抗軟水侵蝕混凝土及地下、水下工程混凝土、壓漿混凝土和碾壓混凝土。
國標三級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具有和易性好、可泵性強、終飾性改善、抗沖擊能力提高、抗凍性增強等優點。
Ⅵ 工業垃圾有哪些
問題一:垃圾分幾類哪幾類包括什麼? 垃圾種類
可回收
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塑料:各種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暖瓶等。
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
這些垃圾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不可回收
餐廚垃圾
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6-0.7噸有機肥料。
其他垃圾
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採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事實上,大棒骨因為「難腐蝕」被列入「其它垃圾」。玉米核、堅果殼、果核、雞骨等則是餐廚垃圾。
衛生紙不可回收
廁紙、衛生紙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紙張」,類似的還有陶器、煙盒等。
餐廚垃圾裝袋
常用的塑料袋,即使是可以降解的也遠比餐廚垃圾更難腐蝕。此外塑料袋本身是可回收垃圾。正確做法應該是將餐廚垃圾倒入垃圾桶,塑料袋另扔進「可回收垃圾」桶。
果殼算其它垃圾
在垃圾分類中,「果殼瓜皮」的標識就是花生殼,的確屬於廚余垃圾。家裡用剩的廢棄食用油,也歸類在「廚房垃圾」。
塵土算其它垃圾
在垃圾分類中,塵土屬於「其它垃圾」,但殘枝落葉屬於「廚房垃圾」,包括家裡開敗的鮮花等。
有毒有害垃圾
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或者對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包括電池、熒光燈管、燈泡、水銀溫度計、油漆桶、部分家電、過期葯品、過期化妝品等。這些垃圾一般使用單獨回收或填埋處理。
問題二:工業廢物有哪些 工業廢物主要包括:
1.冶金廢渣
指在各種金屬冶煉過程中或冶煉後排出的所有殘渣廢物。如高爐礦渣、鋼渣、各種有色金屬渣、鐵合金渣、化鐵爐渣以及各種粉塵、污泥等。
2.采礦廢渣
在各種礦石、煤的開采過程中,產生的礦渣的數量極其龐大,包括的范圍很廣,有礦山的剝離廢石、掘進廢石、煤矸石、選礦廢石、選洗廢渣、各種尾礦等。
3.燃料廢渣
燃料燃燒後所產生的廢物,主要有煤渣、煙道灰、煤粉渣、頁岩灰等。4.化工廢渣
化學工業生產中排出的工業廢渣,主要包括硫酸礦燒渣、電石渣、鹼渣、煤氣爐渣、磷渣、汞渣、鉻渣、鹽泥、污泥、硼渣、廢塑料以及橡膠碎屑等。在工業固體廢物中,還包括有玻璃廢渣、陶瓷廢渣、造紙廢渣和建築廢材等。
工業廢物,即工業固體廢棄物,是指工礦企業在生產活動過程中排放出來的各種廢渣、粉塵及其他廢物等。
問題三:垃圾的種類有哪些 垃圾有兩大類:生活垃圾和工業垃圾。
生活垃圾一般可細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工業垃圾有一般工業廢物和工業有害固體廢物之分。
問題四:垃圾有哪些種類 垃圾可分為五大類:
1 生活垃圾(可再生的垃圾和有機物)
2 建築垃圾(可填埋的磚頭水泥塊和回爐的金屠垃圾)
3 工業垃圾(各種油污和無機物)
4 醫院醫療垃圾(各種污物,葯品包裝,我國有醫療垃圾的處理條例,不般小城鎮很難實行,屬高危儉垃圾,要緊慎對待)
5 人垃圾(一種各種素質都很低下的垃圾,被稱為渣的東西)
問題五:工業垃圾會有那些廢棄物?工廠又是怎樣處理的? 這個世界流行的循環再生標志,也簡稱為回收標志,被印在商品和商品包
裝上。其含義是:第一,提醒人們使用印有這種標志的商品或包裝後,要把它
送去回收;第二,標志著商品或商品的包裝是用可再生材料做的,有益於環境
保護。
近來,一些城鎮里增添了許多色彩鮮艷的分類垃圾桶,桶上的標簽告訴人
們如何把垃圾分門別類投放。但打開這些垃圾桶,常會發現裡面垃圾仍然混裝
在一起,且多是剩菜剩飯和塑料袋、廢紙片,像玻璃瓶、廢報紙等「值錢」的
並沒有多少。這些不值錢的垃圾該如何處理,什麼樣的垃圾分類模式適合我們?
居民在家已經把垃圾分類了,但對可回收物不是扔,而是賣到收購站
6月17日中午,在北京朝陽區紅廟附近社區做保潔工作的曹師傅蹬著三輪
平板車來到百子灣回收站,車上馱著兩個大編織袋,編織袋下面墊著拆開壓平
的硬紙箱,車上還有兩個大塑料桶和一些零散的東西―――這都是他這兩天從
社區垃圾里挑出來攢下的。在一家收廢塑料、廢玻璃的攤位前,曹師傅叫人幫
忙把編織袋抬下車解開口,袋子里的玻璃瓶、塑料瓶、易拉罐倒了一地。攤主
和幫工熟練地分揀清點,一會兒就數完了:玻璃瓶90個、塑料瓶212個、易拉
罐160個,還有一小堆廢塑料日用品。這一趟,曹師傅收入100多元。分揀的時
候,曹師傅說:「這就是垃圾分類!」
百子灣回收站佔地20多畝,裡面各種各樣的廢品堆積成山,都是附近社區
收廢品的或做保潔的人賣到這里的。紅廟密閉式清潔站的趙師傅說,居民在家
里就把垃圾分類了―――能賣的賣,不能賣的扔。所以有了分類垃圾桶居民也
不分類扔。一位大媽說,垃圾分類好就好在能分出值錢的東西去賣。這樣,扔
到垃圾桶里的主要是廚余垃圾和零碎雜物。
廢品回收無疑對資源回收利用起著重要作用,但推行垃圾分類、垃圾處理
產業化,也使協調垃圾回收處理與廢品回收的關系成了需要解決的問題。兩年
前,北京一家企業以歐洲模式經營垃圾處理,想以分類回收的廢舊塑料作原料
加工再生物資銷售,但他們發現,垃錠里挑出的塑料數量有限,不能滿足設備
正常運轉,他們只好出錢去買廢舊塑料。苦撐一年半後停產,價值400多萬元
的設備閑置。
物業公司要墊錢,市場運作的企業不好賺錢,垃圾處理產業化需政策扶持
說北京的垃圾分類,不能不說宣武區白紙坊街道的建功南里小區。這個小
區從1999年4月開始推行垃圾分類,幾年來獲得20多項榮譽稱號,還分別通過
國際質量標准認證和國際環保認證。小區居委會和物業公司的負責人介紹說,
垃圾分類能堅持推行,是因為得到了市、區、街道各級領導的重視。許多領導
來過這里,外賓也來參觀,已經獲得的榮譽讓誰都不能懈怠。小區物業管理主
任戚雲龍介紹,小區700戶居民每戶每月交的3元垃圾處理費,支付4個保潔員
的工資都不夠。保潔員要把沒有分好的垃圾再次分揀,分好類的垃圾都要由環
衛部門清運走。小區里有兩位居民回收廢品,居民攢的瓶子、廢紙賣給他們。
可以說,物業公司是虧本運營。
並不是大部分社區都能得到 *** 、企業的如此重視與投入。長期以來,我
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一直被作為社會公益事業由 *** 包攬。現在北京的垃圾清
運處理由各區的環衛服務中心和4個環衛工程集團公司運作,這些單位經費由
*** 全額撥付。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垃圾處理產業化是大勢所趨,有利於行業
競爭發展,但目前還存在不少制約因素,如對垃圾分類沒有法律規范約束、垃
圾處理收費制度仍需繼續改革、垃圾處理產業化的配套政策尚未出台,等等。
北京鵬遠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的實踐就是一個例子。該公司從2000年下半年開始,
以企業資金在北京200多個......>>
問題六:工業固廢處理方式有哪些 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入環境的各種廢渣、粉塵及其他廢物。可分為一般工業廢物(如高爐渣、鋼渣、赤泥、有色金屬渣、粉煤灰、煤渣、硫酸渣、廢石膏、鹽泥等)和工業有害固體廢物控制固體廢物對環境污染和對人體健康危害的主要途徑是實行對固體廢物的資源化、無害化和減量化處理。 a. 資源的回收 利用對固體廢物的再循環利用,回收能源和資源。對工業固體廢物的回收,必須根據具體的行業生產特點而定,還應注意技術可行、產品具有競爭力及能獲得經濟效益等因素。 b. 無害化處置 固體廢物的無害化處置是指經過適當的處理或處置,使固體廢物或其中的有害成分無法危害環境,或轉化為對環境無害的物質。常用的方法有:土地填埋;焚燒法;堆肥法。編輯本段固體廢物的處理和利用控制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和從固體廢物中回收資源的工程技術和管理措施
問題七: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新技術都有哪些 分選技術,就是將固體廢物中各種可回收利用的廢物或不利於後續處理工藝要求的廢物組分採用適當技術分離出來的過程,包括:手工揀選和機械分選。
化學浸出技術,就是讓溶劑選擇性地溶解固體廢物中某種目的組分,使該組分進入溶液中而達到與廢物中其他組分相分離的工藝過程。該工藝適用成分復雜、嵌布粒度微細且有價成分含量低的礦業固體廢物、化工和冶金過程排出的廢渣等,這些採用傳統分選技術往往成效甚微,而常常採用化學浸出技術。化學浸出技術包括簡單酸浸、氧化酸浸、還原酸浸、氨浸、碳酸鈉溶液浸出、苛性鈉溶液浸出、硫化鈉溶液浸出、次氯酸鈉浸出。
生物處理技術,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使固體廢物分解、礦化或氧化過程,包括生物冶金、生物分離和生物轉化。
熱轉化技術,就是在高溫條件下使固體廢物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質轉化為能源的過程,分為熱解和焚燒。
制備建築材料技術,就是在一定條件下,經過自身的一系列物理化學作用,將固體廢物製成可用的建築材料,包括膠凝材料、磚、砌塊、玻璃、陶瓷、鑄石、骨料等等。
問題八:垃圾的危害有哪些? 垃圾侵佔土地,堵塞江湖,有礙衛生,影響景觀,危害農作物生長及人體健康的現象,叫做垃圾污染。垃圾包括工業廢渣和生活垃圾兩部分。工業廢渣是指工業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主要包括煤研石、粉煤灰、鋼渣、高爐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廢渣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廚房垃圾、廢塑料、廢紙張、碎玻璃、金屬製品等等。在城市,由於人口不斷增加,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構成一大公害。垃圾的嚴重危害,首先是侵佔大量土地。二是污染農田。三是污染地下水。四是污染大氣。工業廢渣中的有些有機物質,能在一定溫度下通過生物分解產生惡臭,從而污染大氣。五是傳播疾病。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蟲,如果直接用來作為農家肥料,人吃了施用過這種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傳染病。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垃圾大量增加。垃圾處理已成為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中的緊迫問題。食品污染食品是構成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類的健康。食品污染是指人們吃的各種食品,如糧食、水果、蔬菜、魚、肉、蛋等,在生產、運輸、包裝、貯存、銷售、烹調過程中,混進了有害有毒物質或者病菌。食品污染可分為生物性污染和化學性污染兩大類。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污染食品。屬於微生物的細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見的。雞蛋變臭,蔬菜爛掉,主要是細菌、真菌在起作用。細菌有許多種類,有些細菌如變形桿菌、黃色桿菌、腸桿菌可以直接污染動物性食品,也能通過工具、容器、洗滌水等途徑污染動物性食品,使食品腐敗變質。真菌的種類很多,有5萬多種。最早為人類服務的黴菌,就是真菌的一種。現在,人們吃的腐乳、醬製品都離不開黴菌。但其中百餘種菌株會產生毒素,毒性最強的是黃麴黴毒素。食品被這種毒素污染以後,會引起動物原發性肝癌。據調查,食物中黃麴黴素較高的地區,肝癌發病率比其他地區高幾十倍。英國科學家認為,乳腺癌可能與黃麴黴毒素有關。我國華東、中南地區氣候溫濕,黃麴黴毒素的污染比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蟲主要有蛔蟲、絛蟲、旋毛蟲等,這些寄生蟲一般都是通過病人、病畜的糞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後再使魚類、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後會引起寄生蟲病。化學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種農葯是造成食品化學性污染的一大來源,還有含鉛、鎘、鉻、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廢氣及廢渣;食用色素、防腐劑、發色劑、甜味劑、固化劑、抗氧化劑食品添加劑;作食品包裝用的塑料、紙張、金屬容器等。如用廢報紙、舊雜志包裝食品,這些紙張中含有的多氯聯苯就會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從而引起病症。多氯聯苯是200多種氯代芳香烴的總稱,當今世界生產和使用這種東西的數量相當大。有資料證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氣、野生動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極的企鵝、北冰洋的鯨體內,都發現了多氯聯苯的蹤跡。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鮮艷色澤。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防止食品污染,不僅要注意飲食衛生,還要從生產、運輸、加工、貯藏、銷售等各個環節著手。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土壤污染土地是人類的衣食之本,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土地卻遭受到空前的破壞。其中,土壤污染像一把軟刀子,正在剝奪大片肥田沃土的生產力。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質大大超出正常含量,土地無法消除這些有害物影響的現象。嚴重的土壤污染可以導致農作物生長發育的減退甚至枯萎死亡,這些污染後果是可以及時發現的。更多的土壤污染並無明顯表現,卻降低了農產品的質量,特別是......>>
Ⅶ 水泥的主要原料是什麼
水泥的主要原料是什麼?
煤矸石和粘土組都可以生產普通水泥。
水泥的生產工藝,以石灰石和粘土為主要原料,經破碎、配料、磨細製成生料,喂入水泥窯中煅燒成熟料,
加入適量石膏(有時還摻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劑)磨細而成。按用途及效能分為三大類:①通用水泥。用於一
般土木建築工程,如矽酸鹽水泥(以矽酸鈣為主要礦物組成的水泥的統稱,國際上統稱為波特蘭水泥,包括
普通矽酸鹽水泥,礦渣、火山灰質、粉煤灰、混合矽酸鹽水泥等)。②專用水泥。用於某種專用工程,如油
井水泥、型砂水泥等。③特種水泥。用於對混凝土某些效能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如快硬水泥、水工水泥、抗
硫酸鹽水泥、膨脹水泥、自應力水泥等。水泥的效能必須符合國家標准規定的細度、凝結時間、安定性、強
度、比重、水化熱、抗滲性、抗凍性、脹縮性、耐熱性和耐蝕性等指標。
建築用的水泥是怎麼生產的?原料是什麼?
先是將石灰石、粘土、砂岩、鐵礦石等在窯里高溫反應,燒成熟料。最後將熟料與石膏和弗些摻和材一起粉磨,磨到一定細度後就成了水泥了。
水泥是什麼材料
人造材料。
建築用材料。因為它的硬度等特性在滿足建築的需要的時候,價格最便宜。
做水泥的主要材料是什麼?
主要材料:石灰石、石膏和粘土 石灰石和粘土起到填充物與粘接的作用,石膏量的多少影響水泥砂漿的凝固時間
水泥是用什麼材料弄成的
水泥生產的原料及配料
生產矽酸鹽水泥的主要原料為石灰原料和粘土質原料,有時還要根據燃料品質和水泥品種,摻加校正原料以補充某些成分的不足,還可以利用工業廢渣作為水泥的原料或仔御混合材料進行生產。
1、石灰石原料
石灰質原料是指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泥灰岩、白堊和貝殼等。石灰石是水泥生產的主要原料,每生產一噸熟料大約需要1.3噸石灰石,生料中80%以上是石灰石。
2、黏土質原料
黏土質原料主要提供水泥熟料中的、、及少量的。天然黏土質原料有黃土、黏土、頁岩、粉砂岩及河泥等。其中黃土和黏土用得最多。此外,還有粉煤灰、煤矸石等工業廢渣。黏土質為細分散的沉積岩,由不同礦物組成,如高嶺土、蒙脫石、水雲母及其它水化鋁矽酸鹽。
3、校正原料
當石灰質原料和黏土質原料配合所得生料成分不能滿足配料方案要求時,必須根據所缺少的組分,摻加相應的校正原料。
(1)矽質校正原料含80%以上
(2)鋁質校正原料含30%以上
(3)鐵質校正原料含50%以上
水泥生產工藝中,每生產1噸矽酸鹽水泥至少要粉磨3噸物料(包括各種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據統計,干法水泥生產線粉磨作業需要消耗的動力約佔全廠動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佔30%以上,煤磨占約3%,水泥粉磨約佔40%。因此,合理選擇粉磨裝置和工藝流程,優化工藝引數,正確操作,控製作業制度,對保證產品質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義。
水泥包裝袋的原材料是什麼?
水泥包裝袋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水泥的保質期。水泥編織袋的原材料是聚丙烯樹脂,國外生產主要為聚乙烯(PE),國內生產主要為聚丙烯(PP),然後再新增一定的新增劑,經過加熱拉絲,再進行編織、印字等,質量較高的水泥編織袋內有襯里!
塑料回收造粒機的作用是把經過粉碎清洗的廢舊聚丙烯,聚乙烯塊、片、瓶、管、膜、編、絲等,在該機中經過加熱,加壓,抽拉成條狀,經切粒機切成粒狀供其他塑料機械念攔加工使用。
塑料回收造粒機的原材料可以是:聚乙烯(大棚膜、飲料瓶、內襯袋等)或聚丙烯(舊編織袋、打包袋、捆紮繩等)。
建議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質量更有保障些。
水泥是用哪些原料怎麼做成的
水泥由石灰石、粘土、鐵礦粉按比例磨細混合,這時候的混合物叫生料。然後進行煅燒,一般溫度在1450度左右,煅燒後的產物叫熟料。然後將熟料和石膏一起磨細,按比例混合,才稱之為水泥。這時候的水泥叫普通矽酸鹽水泥。
水泥一般分普通矽酸鹽水泥、摻混合材料的矽酸鹽水泥和特殊水泥。摻混合材料的矽酸鹽水泥是在普通矽酸鹽水泥里按比例和一仔戚胡定的加工程式加入其他物質以達到特殊效果,如礦渣水泥、火山灰質矽酸鹽水泥、粉煤灰矽酸鹽水泥、復合矽酸鹽水泥等等。這些水泥的原料就比原來的普通矽酸鹽水泥要多一些活性混合材料或非活性混合材料。
特殊水泥在材料階段和製作工藝上有些不同,如高鋁水泥(鋁酸鹽水泥)的材料是鋁礬土、石灰石經過煅燒得到熟料,然後磨細成為鋁酸鹽水泥的。
其他有一些特性水泥用途較小,也給樓主說一下吧。如白色水泥,主要用於裝飾工程,材料是純高嶺土、純石英砂、純石灰石,在合適的溫度煅燒成熟料。
請問製造水泥的原材料是什麼?
請問製造水泥的原材料是什麼?
答:燒制水泥的原料主閥是石灰石和粘土,但在許多水泥廠中常常由於粘土中含鐵不夠,需要外加鐵礦粉;有時粘土中矽不夠,則需要新增砂岩;或由於含鋁不夠,還需要新增礬土。這種新增的原料稱為輔助(或校正)原料,調正這些原料的目的是使原料中各化學成份的含量符合一定的要求。
水泥需要什麼原材料
石灰石+煤灰+鐵粉+煤矸石等,進行研磨。生料粉進入預熱器進行預熱,之後進入回轉窯煅燒。熟料+石膏+石灰石+礦渣等原料,經過研磨,成為水泥。
Ⅷ 應用於建設工程的工業廢渣有哪些
目前應用於建設工程最普遍、最常見的工業廢渣是粉煤灰,在建工、建材、水利等各部門得到廣泛的應用。粉煤灰是火力發電廠燃煤粉鍋爐排出的一種工業廢渣,具有火山灰性質,在建設工程領域被不斷開發利用。國內現在常見的粉煤灰建築材料與制有,粉煤灰磚、粉煤灰砌塊、粉煤保溫塊、粉煤灰隔板、粉煤灰混凝土等。
Ⅸ 工業固廢制磚機主要以哪些原材料為生產原料有哪些優勢
制磚機是以石粉、砂子、工業廢渣、爐渣、礦渣等為制磚原材料,加入水泥生產磚塊的機械設備,通過更換模具,製作不同類型的磚如花磚、砌塊、麵包磚、荷蘭磚、護坡磚等。
制磚機利用砂子,工業廢渣,爐渣,礦渣都可以為馬路花磚的原材料,加入少量水泥,通過路沿石機壓製成型,還可以通過更換模具,製作不同類型的道板磚,彩色磚,路沿石磚,草坪磚,透水磚,異型磚等,適合於馬路,公路,廣場,公路鋪設,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美化城市環境,保護水土不被流失的哦!
Ⅹ 水泥是用什麼材料弄成的
水泥生產的原料及配料
生產硅酸鹽水泥的主要原料為石灰原料和粘土質原料,有時還要根據燃料品質和水泥品種,摻加校正原料以補充某些成分的不足,還可以利用工業廢渣作為水泥的原料或混合材料進行生產。
1、石灰石原料
石灰質原料是指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泥灰岩、白堊和貝殼等。石灰石是水泥生產的主要原料,每生產一信槐盯噸熟料大約需要1.3噸石灰石,生料中80%以上是石灰石。
2、黏土質原料
黏土質原料主要提供水泥熟料中的、、及少量的。天然黏土質原料有黃土、黏土、頁岩、粉砂岩及河泥等。其中黃土和黏土用得最多。此外,還有粉煤灰、煤矸石等工業廢渣。黏土質為細分散的沉積岩,由不同礦物組成,如高嶺土、蒙脫石、水雲母及其它水滑和化鋁硅酸鹽。
3、校正原料
當石灰質原料和黏土質原料配合所得生料成分不能滿足配料方案要求時,必須根據所缺少的組分,摻加相應的校正原料。
(1)硅質校正原料含80%以上
(2)鋁質校正原料含30%以上
(3)鐵質校正原料含50%以上
水泥生產工藝中,每生產1噸硅酸鹽水泥至少要粉磨3噸物料(包括各種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據統計,干法水泥生產線粉磨作業需要消耗的動力約佔全廠動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佔30%以上,煤磨占約3%,水泥粉磨約佔40%。因此,合理選擇粉磨設備和工藝流程,優化工藝參數,正明兄確操作,控製作業制度,對保證產品質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