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昌航空大學多少分
南昌航空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教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始終堅持 「育人為本,質量立校,人才強校,開放興校,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扎實推進內涵建設,穩步提高教學質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南昌航空大學創建於 1952年,是全國首批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85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9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先後隸屬於航空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1999年開始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的高等學校。,學校秉承 「日新自強、知行合一」的校訓、「勤奮、文明、求實、創新」的校風和「團結自強、拼搏向上」的顫芹昌航精神,堅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國,服務地方、服務國防」的服務面向,以航空國防需求為導向,積極服務國家航空工業和江西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擁有航空、國防類及相關專業28個,占學校所有專業的40%,擁有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飛行技術、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飛行器適航技術等航空特色專業。目前,學校已經初步建成工科優勢明顯、航空特色鮮明的本科高校。,學校位於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英雄城——南昌。校園環境優美,擁有前湖、上海路、共青城等3個校區,佔地面積35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102萬平方米。擁有教學、科研設備4.7萬多台套,儀器設備總值約5.9億元。圖書館紙質館藏資料220.97萬冊,中外文期刊367種,電子期刊近48.91萬種,電子圖書568.54萬冊,中外文數字資源資料庫48個,閱覽位4570座。體育活動場地面積15.5萬平方米。,學校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航空製造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飛行器工程學院(航空發動機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測試與光電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體育學院、土木建築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法學院、航空服務與音樂學院、軟體學院、通航學院(民航學院)等 17個專業學院,有國際教育學院、茄燃畢繼續教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等3個管理型學院,以及1個獨立學院科技學院。學校擁有「江西省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1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3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和省級重點基地。擁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校具有 1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和儀器科學與技術三個江西省一流學科,5個國防特色學科。現有70個本科專業。其中17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個江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5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獲批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6個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學校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等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步入國際高水平學科行列。,學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湖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生。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 1個、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國家級一流課程3門;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項、國家級規劃教材8部、省級教學成果獎91項、省級本科教學團隊10個、省(部)級優秀教材40部。擁有3個校企共建的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獲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個、教育部高教司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17項。擁有校外實踐(實習)基地254個,其中與中國南方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獲批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學生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近五年,我校學生共獲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總決賽一等獎、全國大學段兆生光電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金獎、「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全國金獎、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moMaster機甲大師賽全國賽總冠軍、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西門子杯」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特等獎、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一等獎、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一等獎、米蘭設計周中國高校設計學科師生優秀作品展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科技競賽獎5090餘項,其中國家級獎項2056項;「履帶雙驅光伏智能越障椅」項目首次成功入選大創年會並奪得最高榮譽「最佳創意項目」;「天宮開悟」項目獲「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實踐活動新銳創意獎;戴維被評為江西高校首屆「大學生創新創業標兵」;朱丁亮獲評「大學生創業英雄」百強榮譽;王璐明獲「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周濤挺進六十強並榮獲「洪城創業故事匯榜樣人物」稱號。在首次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本科)中,我校排名全國第103位,位居省內高校第二。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獲批江西省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並確定為全國「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學校近年來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參與),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全國創新爭先獎1項,獲江西省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等政府獎勵20餘項,其中一等獎10項;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航空學會等科技獎勵50餘項以及省部級社科成果獎30餘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500多篇,出版論著190餘部,受理專利2120餘件、授權1230餘件,教材642部。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優秀青年基金、其他類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重要科技計劃項目等260餘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以及其他國家級社科項目近20項。承擔江西省科技重大專項、江西省社科重大招標項目、行業科技項目等省部級科研項目800多項。入選首批「領航江西」智庫成員單位。,學校現有教職工 21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600餘人;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專任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92%;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各類高層次人才共計340人。,學校面向全國 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除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外大多在一本批次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6萬餘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萬餘人,研究生3300餘人,留學生200餘人。建校以來共培養各類畢業生17萬余名。學校與航空、航發、商飛、航天、民航、通航等企事業單位和30餘個地方政府人力資源部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每年有30%以上畢業生服務於國防軍工企事業單位和各大民航、通航、商飛公司。學校連續獲江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優秀等級」等榮譽。,學校大力推進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烏克蘭等 20個國家的70多所高校建立了穩定的校際合作關系;與英國、澳大利亞、美國、愛爾蘭高校共同舉辦本科層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目前在校中外項目生突破1600人。大力發展來華留學教育,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院校,開設了航空工程(含航空維修)、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和計算機技術等4個本科全英文授課專業和多個研究生中英文授課專業。近年來學校不斷優化留學生培養結構,提升留學生培養質量,實現了留學生從本科教育、碩士培養和博士聯合培養發展,助推了學校「雙一流」建設和國際化,先後榮獲江西省和全國來華留學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我校積極開展學生出國(境)交流工作,先後獲批國家公派《國家建設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項目》《赴俄白烏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促進與俄白烏國際合作培養項目》《與匈牙利互換獎學金項目》等出國留學資助項目。受資助人數和規模居全省前列。,學校注重民生工作,推行教職工 「健康工程」,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資助育人理念,嚴格貫徹落實國家各項資助政策,不斷健全完善學生教育資助救助制度。根據學生家庭經濟實際情況,學校開展全方位、全時段、全覆蓋的資助工作。除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服兵役高等學校學生國家教育資助等形式外,學校還有「綠色通道」、勤工助學崗、臨時困難補助、困難學生走訪慰問、專業技能提升資助等其他資助項目。此外,學校設有優秀學生獎學金、創新創業實踐獎學金、各類社會獎助學金近二十項。形成國家資助、學校獎助、社會捐助、學生自助「四位一體」的發展型資助體系,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長效機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學校 2021年獲全國和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高校活力團支部、全國高校職業生涯咨詢特色工作室等榮譽。歷年獲評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和全省「五四紅旗團委」、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軍訓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西省文明單位、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連續七年獲全省平安建設(綜治工作)先進單位,連續四年被評為「江西省平安校園」。「天宮開悟」航空航天科普精準教育扶貧項目榮獲全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
南昌航空大學具體是幾本,需要根據考生所在生源地的錄取批次來看。如果考生生源地為江蘇、湖南、內蒙古、青海、陝西、雲南等地,由於該校在這些地區按照本科二批招生,所以該地區考生可認為其是二本院校。如果考生生源地為安徽、福建、甘肅、河北、湖北、四川等地,由於該校在這些地區按照本科一批招生,所以該地區考生可認為其是一本院校。由於山東、遼寧、廣東、天津等地為本科批次進行招生,所以上述地區考生可認為該校是本科院校。
材料補充:
南昌航空大學(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教、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肇始於1952年創辦的漢口航空工業學校,1953年改名為中南第一工業學校。1954年遷址南昌,1956年改名為南昌航空工業學校。1978年更名為南昌航空工業學院。2007年更名為南昌航空大學。南昌航空大學開設的專業主要有:金屬材料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工商管理、會計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廣播電視編導、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
Ⅱ 江西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的組織機構
1.計算機與軟體教工黨支部
2.電子與通神春搭信教工黨支部
3.網路與計算中心教工黨支部
4.研究生黨支部
5.第一學生黨支部
6.第二學生黨支部
7.黨政辦公室
8.分團委
9.工會分會 教研室
1.計算機與軟體教研室
2.電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3.網路工程與信息安全教研室
4.通信工程教研室
5.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教研室
6.計森晌算機基礎教研室
實驗中心
1.信游拿息技術實驗中心
2.電子與通信實驗中心
3.計算中心
研究所
1.信息化技術研究所
2.軟體理論與技術開發研究所
3.網路工程研究所
4.電子與通信工程研究所
5.信息安全技術研究所
Ⅲ 南昌公辦3+2學校有哪些
南昌公辦3加團磨2學校有南昌工業工程學校、江西省建築工業學校、江西現代職業學院化工分院、江西工程職業塌廳斗學院、彭澤旅遊工業中等專業學校、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南昌職業學院、南昌運輸職業技術學校、南昌現代交通學校。
簡介:
南昌工業工程學校是在南伏答昌工學院中等職業教育部的基礎上,經江西省教育廳批准設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省屬中專學校。學校自辦學以來一直堅持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以「厚德樹人、技能立身」為校訓。
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關愛民族學生,營造和諧民族團結大家庭氛圍為辦學宗旨。
多年來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培養為目標」的辦學方針,積極探索「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業能力,先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專業技能人才,學生的就業率和滿意率均達到90%。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昌工業工程學校
Ⅳ 江西南昌工學院怎麼樣
江西南昌工學院很好,師資力量比較雄厚,但學科建設相對較少,屬於一般院校,下面是南昌工學院的各方面介紹:
1、學校簡介:
南昌工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民族教育特點突出的全日制應用型本科院校。學校前身是中共七大代表、江西省委原書記等一批老同志創辦於1988年的民辦贛江大學。1998年,學校更名為贛江專修學院。
2003年,學校更名為江西贛江職業技術學院,同年被教育部選定為「全國高校民族預科教育基地」。2011年4月,經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江西贛江職業技術學院的基礎上設立南昌工學院,成為普通本科院校。2017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2、師資力量:
有教職員工15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100餘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368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82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教師6人,二級教授4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13人,省高校教學名師6人。
3、學科建設:
學校設有新能源車輛學院、商務貿易學院、財富管理學院、人工智慧學院、人居環境學院、傳媒設計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學院、教育學院等10個二級學院,開設有55個本科專業和33個專科專業,涵蓋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和教育學等7個學科。
江西南昌工學院的科研成就:
江西南昌工學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7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91萬冊,電子圖書113萬種。共有江西省汽車零部件數字化製造工程實驗室、江西省智能樓宇網路重點實驗室、省級眾創空間、南昌市DME光電工程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等19個平台。
擁有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升本以來,完成省部級縱向項目(課題)300餘項,發表論文3000餘篇,獲得實用新型專利300餘項。
以上內容參考江西南昌工學院官網—學校簡介
Ⅳ 南昌工學院怎麼樣
1.個人感受
我是南昌工學院的19級的同學,我覺得我們學校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除了學費貴,但是私立學校也就正常了。但是私立學校有一點好就是很重視學生看法和感受,我們每個學生都有對生活,教學方面提意見的權利,而且都會有回應。
7.軍訓安排
軍訓一般兩周,對我們還算寬容的,反世吵正只要聽教官指揮就好,不舒服,訓練不下去就打報告就好,不會就這樣掛科的,畢竟不是軍校,軍訓並不是針對身體素質上的考核。最近兩年特殊時期軍訓也就不怎麼折騰了,特殊時期發燒可不是什麼小事。
軍訓熬一熬就過去了,教官不會針對誰,好好聽從指揮就行,基本不會掛你。
8.畢業就業
我們學校實習是不分配的,學生自己安排,就業率百分九十五以上。
我的學長學姐們有自己創業的,有參加工作的,有留校當老師的,有考研上岸的,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工作方面,導員或者老師或許能幫你牽線,但是能不能留下還得看自己的能力,我的一位學姐實習工資就有六千,但是人家在校期間拿的各種競賽獎也不少,能力出眾自然實至名歸。
學校相比於實習就業,更注重考研,圖書館有專門的教室給考研的同學,也常安排講座鼓勵我們考研,多讀書總是沒壞處的。
Ⅵ 南昌中專學校有哪些學校
1、南昌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南昌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位於西湖區興隆巷112號,創辦於1984年,學校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素以「管理嚴、校風正、專業新、質量優、就業暢、交通便」聞名於全市職教界。
Ⅶ 南昌工學院怎麼樣
學風:
還要靠學風建設月才能基本維持到良好的狀態,不過學校管理是很嚴格的,規章制度一條都跑不掉,校級通報批評啦,留校查哪困源看啦,勸退啦,都很嚴格的,但是主要是整個學李態校的懶散風氣遺來已久,所以一時半會還很難改善的
環境:學校環境,首先的確沒得說,很漂亮很美麗,而且花花草草植被覆蓋率很高,平時沒事干走走外面散散步坐坐都挺不錯。學校的湖也很大,吹吹風看看天空真的很愜意。學校門口也有兩趟公交車去市區1個小時多,公交車等車間隔也不長,很快一趟車尺羨。學校3公里處有一家大型超市。
Ⅷ 南昌公辦中專學校有哪些 公辦中專學校大匯總
南昌公辦中專學校:江西商務老讓學校、江西省交通高級技工學校、江西省化學工業學校、南昌工業技工學校、江西省輕工業高級技工學校、南昌市廣播電辯含禪視中等專業學校。
江西商務學校是經江西省人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內唯一一所致力於商科類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公辦全日制高等技工院校和全日制中職學校,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實行一體化管理,隸屬於江西省商務廳。
江西省交通技工學校、江西省交通運輸學校是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隸屬於省交通運輸廳,集職業教育、技能鑒定、社會培訓為一攜塵體,致力於培養交通類技能型人才的全日制、公辦技工學校和中專學校。
江西省化學工業學校創辦於1954,是省屬、公辦、國家級重點中職業學校。
南昌工業學校核工業南昌高級技工學校系公辦國家級重點學校,成立於1964年,是江西省有影響,並具有行業特色的集普通中專、技工教育、成人大專教育、省高技能人才培養和職業技能鑒定為一體的綜合性學校。
江西省輕工業高級技工學校,創建於1978年,原名江西省輕工業技工學校。是由省政府批准、省輕工廳主管的全日制省級公辦技工學校。
南昌市廣播電視中等專業學校位於何坊西路350號,是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創建於1986年的公辦學校。
Ⅸ 南昌大專職業學校有哪些
南昌的大專職業學校有:江西軟體職業技術大學、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江西藝術職業學院、南昌華中汽車技術學校等等。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江西省唯一一所公辦全日制電力類普通高校。學院創建於1958年,前身是部屬全國重點中專學校江西省電力學校,和國家先進成人大專院校江西電力職工大學。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獨立設置的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是江西省最早的三所高職院校之一,在江西高職教育整體發展布局中佔有中茄局重納臘要的位置。學院前身是1978年創辦的江西省紡織工業職工大學,有著30多年的辦學歷史。
Ⅹ 1999年江西有哪些大專文憑畢業
南昌汽車機電學校 、弊絕 南昌保險學校 、 南昌當代學校 、 南昌工業學校 、 南昌經濟管理學校 、 南昌女子職業學校 、 南昌縣中等專業學校 、 核工業南昌技工學校 、 南昌按摩職業學校(南昌盲校、南昌推拿按摩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南昌科技職業中專學校 、 南昌理工中專學校 、 江西南昌新缺鉛東方烹飪中專學校 、 南昌技師學院 、 核工業南昌高級技校 、 南昌工業技工學校 、 南昌現代交通學校 、 南昌向遠軌道技術學校 、 南昌縣技工學校 、 南昌八一電子電腦學校 、 南昌華中汽車技術學校 、 南昌鐵路保安中等專業學校 、 南昌運輸職業技術學校 、 江西省南昌建安機械職業培訓學校 、 南昌理工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南昌金像化妝美甲培訓學校 、 南昌先鋒租扮姿軟體職業中專學校 、 南昌鐵航交通衛生職業學校 、 南昌十里香小吃培訓學校 、 南昌工業工程學校 、 江西省商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