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業光魔』製做過哪些電影特效
工業光魔公司(全稱:iInstrial light and magic,簡稱:ILM),由著名導演喬治·盧卡斯於1975年創立,並為第一部《星球大戰》(Star Wars)影片提供視覺特效以來,工業光魔公司就已成為電影魔術的代名詞。事實上,在歷史上票房最高的十部影片中,有八部使用了工業光魔公司製作的視效。工業光魔公司獲得了多達28項奧斯卡獎:其中14項是最佳視效獎,另外14項則是技術成就獎。在過去30多年時間里,工業光魔公司開創了許多突破性的電影特效和製作流程。 1975年,《星球大戰》開拍。影片中有大量的特效,由於當時這方面的人才分散各處,水平難以保證製作出理想的效果,於是他在加州范努斯市選擇了一間舊倉庫,在那兒誕生了ILM。 ILM已成為目前全球第一大特效製作公司。 當時,好萊塢連特效「部門」都很少見。為了拍攝《星球大戰》,他開創了電影特效行業。構成「工業光魔」的人員堪稱「三教九流」,有些是搞建築的,有些是做模型的,有些是拍廣告的,有些是玩機械設計的。幾乎沒一個人從事過電影。但也有好處:這個朝氣蓬勃的團體充滿了嬉皮精神,完全逃出體制限制。在早期工業光魔辦公的大庫房內,盧卡斯和他的團隊開始了改變世界的《星戰》之旅。 公司內部圖賞(13張) 與其說它開啟了特效電影時代,不如說「星戰」本身就是好萊塢電影特效變遷的歷史 當斯皮爾伯格決定開拍科幻巨制《世界大戰》後,他聯系的第一個人並不是湯姆·克魯斯,而是工業光魔(Instrial Light & Magic)的丹尼斯·姆仁。斯皮爾伯格想確認丹尼斯是否有空能和他一起完成《世界大戰》的特效工作。從《第三類接觸》開始,經過20年的合作,丹尼斯已經成為了斯皮爾伯格最信賴的特效製作師。 電影界對視覺特效的高度重視,始於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戰》的成功。1976年,喬治·盧卡斯為拍攝第一部《星球大戰》,專門成了自己的特效公司工業光魔。那個時候,好萊塢還沒有一家專門製作特效的公司,甚至大型製片公司里也沒有獨立的特效部門--製片公司的老闆們為了節約開支,早就取消了特效部門,也沒人專心研究特效。而如今在好萊塢,挑選一名合適的特效主管已經和挑選男主演一樣重要。由於之作的影片太多我就說幾個代表作 星球大戰 E.T 回到未來 終結者 後天 關鍵第四號 天兆 變形金剛 基本上大片全部都有他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