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業設計設計的思路
設計沒創意正常,創意是一種思維方式,中國國內的教育方式通常只能培養循規蹈矩的人,培養不出來有創意的人枝枝備才。任何設計都是是將設計提出需求後,在技術允許的情況猛毀下的無數種滿足需求方法。所以,先找搭哪需求——再找滿足方法——做樣測試,如此反復推敲
⑵ 工業設計的基本特徵_工業設計的基本理念
隨著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工業設計已深化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那麼以下是我為你整理推薦工業設計的基本特徵,希望你喜歡。
工業設計的基本特徵
1、從功能至上到人—機—環境協調發展,從現代主義的理性化到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的回歸,工業設計在對歷史不斷的反思中走向成熟。
2、從深層次上探索工業設計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力圖通過設計活動,在人、社會和環境之間,建立起一種和諧的可持續發展機制。綠色設計、可持續設計的概念應運而生,並逐漸成了當代工業設計發展的主流。
3、工業設計已深化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無處不設計、無設計不求完美,不僅是物質設計,還有非物質設計。
4、當代工業設計對新思想、新理論的探索,也呈現出向深度發展的趨勢。
工業設計的基本理念
(一)人性化設計
人性化設計(Human-centered Design)是指在設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人的行為習慣、心理狀況、思維方式和人體生理結構等因素,在保證設計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礎上,使設計最大限度的滿足人們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產活動的需要。
人性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
人性化設計的特點反映在以發展、動態的眼光去認識人的本質,把人的時代性、民族性、社會性和個性相對應的種種不斷變化著的因素,作為人性相關的屬性變數賦予設計作品,使設計的產品和人形成多元的、互動的對話關系。
人性化設計的表達方式在於,以有形的物質態去反映和承載無形的精神狀態,包括:
1.通過設計的形式要素,如造型、色彩、裝飾、材料等的變化,引發人積極的情感體驗和心理感受,或稱設計中的“以情動人”。
2.通過對設計無功能的開發和挖掘,在日臻完善的功能中,滲透人類倫理道德的優秀思想,如平等、正直、關愛等,使人感到親切溫馨,讓人感受到人道主義的款款真情,可謂之設計中的“以義感人”。
3.藉助於語言詞彙的妙用,給設計物品一個恰到好處的命名,往往會成為設計人性化的點睛之筆,謂之設計中的“以名誘人”。
從本質上看,人性化設計更多地反映一種設計理念,而不是一種風格。
實現人性化設計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產品設計形式要素。
2.產品色彩。
3.產品材料。
4.產品功能。
5.產品名稱。
6.情感化與個性化。
7.產品的人機工程要素。
人性化設計 擺脫了現代設計中理性、抽象表現的束縛,把產品的使用者——“人”的重要性放在了第一位,是現代社會對人性的回歸。其特點在於最大限度的滿足了消費者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必須指出的是,在具體的設計中,對人性化的強調應該適度,過度最求滿足人性的消費慾望,可能帶來環境乃至生態的災難。
(二)綠色設計
綠色設計(Green Design)也稱生態設計(Ecological Design)、環境設計(Design for Environment) 等,指的是在產品的生命周期內,重視其對自然資源、環境的影響,將可拆除性、可回收性和可重復利用性等要素,融入到產品設計的各個環節中去,在滿足環境友好要求的同時,兼顧產品應有的基本功能、使用壽命、經濟性和質量。
綠色設計是20世紀80年代末出現的一股國際設計潮流,反映了人們對於工業社會對環境及生態破壞的反思,同時,也體現了設計師的道德和社會責任心的回歸。
綠色設計的核心是“3R”原則:Rece、Recycle和 Reuse,即節約資源、循環回收和再利用,也稱綠色設計三要素。
對綠色設計產生直接影響的是美國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巴巴納克。20世紀60年代末,他出版了《為真實世界設計》一書,闡述了設計應該為保護地球的環境服務的思想。知道70年代能源危機爆發後,他的“有限資源論”才得到人們普遍的認可。綠色設計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和認同。
在建築設計方面,弗蘭克·賴特在1936年設計的流水別墅,可以說是綠色設計的一個典範。
但是,要達到綠色設計的目標,不僅需要設計師自身認識的提高、消費者有自覺地環保意識,也需要政府從法律、法規方面予以推動。從這方面看,綠色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理想主義色彩。
(三)可持續設計
可持續設計(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是指在生態哲學的指導下,將設計行為納入“人-機-環境”系統,既實現社會價值又保護自然價值,促進人與自然的共同繁榮的設計理念。
一個好的設計,不但要考慮在它的製造和使用期間不為環境帶來傷害,還要考慮到當它的生命周期結束以後,是否能夠回歸,甚至回饋大自然。
可持續設計在設計理念上與綠色設計具有相輔相承的關系。
產品設計中的可持續設計原則有:循環使用、再生能源、安全、高效、人性化等。
這在范疇上也比綠色設計更進一步。
如設計師威廉·施托普夫和唐納德·查德威克設計、米勒公司生產的艾倫椅(Aeron Chair),這把椅子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人機工程學椅子”。艾倫椅在早期的開發階段就定位在使用可回收和耐用的原材料上,做成的座椅使用壽命長,組件已於拆卸和更換,且超過90%的材料都可以自然降解或者再利用,是可持續設計的典型產品。
(四)信息時代的工業設計
信息時代的工業設計特指在信息化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在設計領域出現的新的設計方法、思想和理念等。信息時代帶來了信息爆炸,而且計算機的應用,極大地改變了工業設計的技術手段及程序與方法,設計師的觀念和思維方式相應有了很大轉變。
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開辟了工業設計的嶄新領域,消費電子等信息類產品對設計的要求也更高、更新,並把設計的范疇擴展到了改變產品的交互性和用戶體驗的高度上。與此同時,也涌現出一批依靠設計來驅動企業創新和發展的科技企業,對工業設計的創新的要求更加嚴謹,專業化也成為行業的主導趨勢。如美國的蘋果公司就是典型的以工業設計來主導產品創新、在商業上取得不斷成功的企業。
信息時代工業設計的主要特徵有:
1.設計手段的進步,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的採用等;
2.以交互性和用戶體驗為導向的產品設計;
3.虛擬化設計、協同化趨勢;
4.抽象知識的展現;
5.物質產品之外的企業形象策劃及設計;
6.多元化設計風格等。
(五)情感化設計
情感化設計(Emotional Design),是指通過各種形狀、色彩、肌理等造型要素的使用,將情感融到設計作品中,在消費者欣賞、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激發人們的聯想,產生共鳴,進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情感上的滿足。
情感化設計是心理學在工業設計學科的一個應用,也是工業設計中高端設計的一種表現形式。唐納德·諾曼是一位享譽全球的認知心理學家,他的《情感化設計》一書,旨在引導廣大設計者重視人們的情緒,在設計中考慮產品的情感因素。
一個成功的設計,必須在重視產品的易用性的同時,還要強調產品對用戶的情感影響。諾曼指出:與人腦的3種加工水平相對應,情感化設計中對產品的設計也要有3種水平:本能水平的設計、行為水平的設計和反思水平的設計。本能水平的設計關乎產品外形,行為水平的設計關乎到產品使用的樂趣和效率,而反思水平的設計則涉及用戶的自我形象、個人滿意度、記憶等因素。
情感化設計對現代工業設計的意義在於:把設計師、使用者的情感融入到產品設計中,使設計的對象從一個工業產品上升到了擬人化的境界,給設計對象注入了靈魂,使產品能先與設計師、之後與使用者進行情感的表達和交互。
(六)用戶體驗設計
用戶體驗設計(User Experience Design)是指充分考慮用戶與產品交互時的各種感受,包括視覺、觸覺、聽覺等感官體驗和使用行為體驗與心理感受等,使產品有用、易用、令人愉悅,以提升用戶使用滿意度的設計方法。它涉及視覺設計、信息架構設計、可用性設計、交互設計等多個方面。
20世紀50年代,人機工程學開始研究用戶、產品與環境系統的交互,強調用戶體驗。隨著20 世紀90 年代計算機的普及,用戶體驗逐漸成為設計師關注的重點。
優質的用戶體驗已經成為一項可持續的產品競爭優勢。信息化、網路化、大數據,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產品體積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復雜,市場的激烈競爭使得良好的用戶體驗設計成了贏得競爭的最終法寶。
從人性化設計、綠色設計、可持續設計和著重用戶體驗的信息時代的工業設計到情感化設計再到用戶體驗設計,新的潮流反映了信息時代人們對冷冰冰的、機械式理性的工業產品世界的反思和對於人性化回歸的訴求,這也是當代工業設計的典型特徵。
工業設計的分類
隨著工業設計領域的日益拓寬,不同領域又具有各自的特點,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工業設計的領域進行劃分:
1. 按照藝術的存在形式進行分類:
一維設計,泛指單以時間為變數的設計; 二維設計,亦稱平面設計,是針對在平面上變化的對象,如圖形、文字、商標、廣告的設計等。三維設計,亦稱立體設計,如產品、包裝、建築與環境等; 四維設計,是三維空間伴隨一維時間(即3+1的形式)的設計,如舞台設計等。
2. 從人、自然與社會的對應關系出發,按照學科形成的本質含義上分類 :
人、自然、社會組成了最基本的關系圈,其分類的對應關系大致是:
◆產品設計:相當於狹義工業設計,是以三維設計為主的;
◆環境設計:包括各類建築物的設計、城市與地區規劃、建築施工計劃、環境工程等; ◆傳播設計是對以語言、文字或圖形等為媒介而實現的傳遞活動所進行的設計。根據媒介的不同可歸為兩大類:以文字與圖形等為媒介的視覺傳播;以語言與。音響為媒介的聽覺傳播。
3.按照工業設計概念與界定來分類: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現代化技術的運用,工業設計與工藝美術設計的界限正在變得口益模糊,一些原屬於工藝美術設計領域的設計活動兼具了工業設計的特點,如傢具設計與服裝設計。 工業設計作為連接技術與市場的橋梁,迅速擴展到商業領域的各個方面:
◆廣告設計:包括報紙、雜志、招貼畫、宣傳冊、商標等;
◆展示設計:包括鋪面、櫥窗、展示台、招牌、展覽會、廣告塔等;
◆包裝設計:包括包裝紙、容器、標簽、商品外包裝等;
◆裝幀設計:包括雜志、書籍、插圖、卡通與版面設計等。
即便是在自成體系的建築領域中,工業設計也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所謂工業設計,顧名思義,就是為製造工業產品所進行的設計。完整的工業設計應該包含產品外部和內部設計的整個過程,一個成功的工業設計可以對產品的外觀、性能,生產技術的提升,以及廠家的品牌建設產生立桿見影的效果。
現代工業設計的起源地是德國,現在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的工業設計水平依然非常高,而他們數十年的實踐表明,工業設計已經成為製造業競爭的源泉和核心動力之一。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不可阻擋的今天,不論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的競爭都趨於白熱化,一款產品是否具有足夠的競爭力已經成為一個企業能否生存的重要條件,也就是說這款產品的工業設計成功與否則決定了這個企業未來的發展道路。
不但如此,工業設計還能刺激製造業的高速發展。之前大家都有一種認識誤區,覺得某品牌的工業設計是受到品牌定位和品牌知名度制約的,其實不然。品牌的形成只有在產品個性化之後才能完成,而產品個性化則來源於工業設計。因此我們可以這么說:工業設計是企業品牌的重要著稱部分,甚至是決定性部分,一個企業如果不注重提升工業設計能力,永遠都不會變成一流的大企業。工業設計還能創造產品的高附加值,外觀功能操作雷同的產品永遠只能是“大路貨”,沒有個性沒有生命,很快就會被市場發展快速拋棄。一個企業工業設計創新
水平的高低甚至可以直接影響其技術創新的能力,一個好的設計創意甚至可以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飛躍式發展,這也是說工業設計是製造業發展決定性因素的原因,堪稱企業創新與發展的靈魂。
正是因為工業設計在產業振興與發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許多國家甚至已經將其當作國家創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政策上給予扶持。英國設有國家設計委員會、日本通產省設有設計促進廳和設計政策廳、芬蘭政府將“成為設計和創新方面的領先國家”作為國家的發展戰略,韓國則提出到2010年成為世界設計強國??都說明了發達國家對工業設計的重視程度。
猜你還感興趣的:
1. 工業設計師的自我評價
2. 工業設計產品特點
3. 工業設計師名人名言
4. 工業設計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書範文
5. 工業設計師英文自我評價
⑶ 工業設計的核心是什麼
1.這里提到創意和美,也是工唯拿業設計核心目標。
2.創意,讓產品有個好創意,讓人眼前一亮,吸引用戶注意,達到購買;美,讓有產品有個好的外觀,美美的,滿足用戶的心理需求,美是人們嚮往的。 因此,對一款產品來說,創意和美都很重要。
工業產品設計憑借創意實現產品的創新,一個具有創新的產品能夠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保持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工業產品設計思維的價值在於結合企業和市場的實際情況,提供一種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
市場瞬息萬變,企業所面對的自身問題和市場問題永遠不會停止,往往舊的問題被解決,新的問題又會出現,那麼企業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對企業運營,產品規劃等隨時做相應的調整,解決市場的不確定性,從而設計出讓用戶青睞的產品設計。
⑷ 什麼是設計思維
思維是人們頭腦對自然界事物的本質屬性琢其內在聯系的間接、概括的反映;而設計則是通過改變自然物的性質,形成為人所用的物品。人藉助於思維將自己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因為設計與思維在設計的過程中是一個完整的概念,「設計」是前提,限定了的思維的范疇,「思維」是手段,藉助於各種表現形式,最終形成設計產品。
設計思維不僅要求實際師有較高的審美敏感和扎實的形象表達技能,心手協調,而且要求設計師能對技術和藝術的結合作出思考和研究,通曉與設計有關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知識,不能地激發直覺和創造力,提高設計的文化品位.
忍累死我了``
⑸ 工業設計的設計方法除了仿生法還有哪些
還有沿用設計思維方法和創造設計思維方法。
⑹ 工業設計需要具備哪些方面的技巧
作為一現代產品設計師,所需要學習和掌握的技能比起工業時代來在整體層面和縱深發展的都是更多、更復雜、更專業化了。1998年9月澳大利亞工業設計顧問委員會就堪培拉工業大學設計系進行的一項調查指出,信息時代的產品設計師應具備以下10項基本技能才能勝任產品開發設計工作。
(1)應有優秀的草圖和徒手作畫的能力。作為設計者,下筆應快速而流暢,而不是緩慢遲滯,這里並不要求精緻的描繪,但迅速地勾出輪廓並稍事渲染是必要的,關鍵是要快而不是拘謹。
(2)有很好的製作模型的技術。能使用泡沫塑料、石膏、樹脂、MDF板等塑型,並了解用SLA、SLD、LOM、硅膠等快速模型的技巧。
(3)必須掌握一種矢量軟體(比如FREEHAND、ILLUSTRATOR)和一種像素繪圖軟體(比如PHOTOSHOP、PHOTOSTYLER)。
(4)至少能夠使用一種三維造型軟體,高級一些的如PRO/E、ALIAS、CATIA、IDEAS或層次較低些的如SOLIDWORKS98、FORM-Z、RHINO3D、3DS MAX等。
(5)二維繪圖方面能使用AUTOCAD、MICROSTAION和VELLUM。
(6)能夠獨當一面,具有優秀的表達能力及與人交往的技巧(能否站在客戶的角度看待問題和理解概念)。具備寫作設計報告的能力(在設計細節上進行探討並記錄設計方案的決策過程)。有製造業方面的工作經驗則更好。
(7)在形態方面具有很好的鑒賞力,對正負空間的架構有敏銳的感受能力。
(8)拿出來的設計圖樣,從流暢的草圖,到細致的刻畫,到三維的渲染一應俱全。至少要有細節完備、公差尺寸精細的圖稿和製作精良的模型照片,僅僅幾張輪廓圖是不夠的。
(9)對產品從設計製造到走向市場的全過程應有足夠的了解。如果能在工業製造方面懂得更多則更好。
(10)在設計流程的時間安排上要十分精確。三維渲染、制模、精細圖樣繪制等規定明確快速高效。要知道,僱主聘用專業人員是為了盡快地賺到錢。
⑺ 什麼是工業設計 工業設計的概念和對工業設計的認識
工業設計是創意性地解決產品開發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這個問題可能不僅僅是造型的問題,可能是思路和方案的提列,也可能是改變一個社會實踐問題等等。
具體的設計認知需要看不同的行業,如果是偏實體產品的方向,可能會偏工程問題解決,造型問題解決以及人機、心理學等方面的認知。
如果是偏創意性的設計,那更多的也是提出很多具有創意性解決方案的認知,則更偏設計思維、社會實踐、心理學等等方面。
⑻ 有哪些可以用在產品設計上的思維模型
有效的三種思考方法
1、麥肯錫方法:以假設為導向,以事實為依據,以邏輯為紐帶。——如果事實靠譜,再找一個寬粗合理的標准來衡量推導的結果,很多決策就簡單了。
2、豐田五問: 多問問背後的為什麼,有時候靠譜的答案自己會冒出來。
3、場景模擬法:場景裡面用符合人性的常識去思考,答案也許就出來了。
1、 我認為我學到的第一個思維方法是來自麥肯錫方法。
這個方法的特點是什麼呢?
——以假設為導向,以事實為依據,以邏輯為紐帶。
你可以假設下一步會發生什麼,進一步可能會產生什麼結果,在得到這個結果後,又可以以它為假設,又可以判斷得出什麼結果。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把思維打開。 比方說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開飯團?
我其實就是這樣做了假設。
得出這個數據的事實依據:
【1】蕭秋水的飯團運營一個月,突破1500人
【2】我幫敏媽運營「內容創業和社群營銷」飯團1個月,突破1200人
【3】弗蘭克的閱讀飯團經過很成功的推廣,剛剛突破5000人
【4】貓叔的飯團經過兩個星期推廣,剛剛突破2萬人
我覺得我怎麼努力和卡位,也不可能超過貓叔,也就是10000人規模。 假如50%的人買我的包年飯票199元,50%的人買包月票19.9元,我大概收入110萬。 假如我收入110萬,估計這10000人裡面8000人是通過各種轉介紹來的,我大概要分給轉介紹的朋友一半收入,也就是44萬,我真正能得到的收入只有66萬。
假如我文章寫得好,一篇文章能得到200元額外贊賞,一年360天,我大概可以多7萬收入,算9萬吧。 也就是說我寫一年的文章大概可以多掙頂多75萬元。
為了做好飯團運營,我不得不每天寫作,而且要養一個助理。而且這收入可持續增加的空間不大,畢竟飯團人數最多5萬人上限,關鍵是新增困難,還有流失。
我算來算去,這個投入產出回報率不高,等於是大家花錢包養我一年的業余時間,我要問自己,是所有的機會我都拿不住了么?非要把業余時間投入去做一個飯團,就為了一年掙75萬?
養一個全職賺這么多,我也覺得不多啊。完全可以找到回報率更好的方式,所以對於我而言,玩玩可以,投入不約。 如果事實靠譜,再找一個合理的標准來衡量推導的結果,很多決策就簡單了。
2、 我認為我學到的第二個思維方法是來自豐田的「問五個為什麼」。
為什麼發生這件事情?
哦,是因為A,那為什麼會出現A?
哦,是因為B。那為什麼是B?
這樣一層層問下去,事情就會水落石出。
比方說江蘇市交通為什麼擁堵?
因為到處在修路。
為什麼江蘇到處在修路?
因為車多了,路不夠開。
為什麼江蘇車多了?
因為人民收入高了,都想過上有車的生活。
為什麼江蘇人都想過上有車的生活?
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才是中產階級的生活,奮鬥成功的標配。
為什麼江蘇人都認為有車是混得不錯的標配?
因為他們在各種場喚巧磨合收到的信息暗示都是如此。
為什麼江蘇人都接到這種信息暗示? 因為汽車廠家投放的廣告都是這樣的。
...... 這樣思考到一定程度,至少我就意識到解決擁堵問題有修路,限車,改變生活觀念三個模式了。
改變生活觀念這一點至少我們可以選擇租車、打車等不同的解決方案,而不一定是自駕了,這就是我目前的生活模式,不開車,用公交。 多問問背後的為什麼,有時候靠譜的答案自己會冒出來。
3、 我認為我學到的第三個思維方法是來自「場景模擬法"。
假設你是一個導演,我只是一個演員,假如我是你,我在這種情況下會怎麼做。這樣會更好的產生同理心。
比如昨天晚上到處傳的江蘇某男離婚,給老婆50套房,給女兒13套房,自己只拿100萬,相當於凈身出戶。
大家紛紛猜,其實很簡單,假設我是這個男人,為什麼捨得凈身出戶? 離婚好買房?對於有63套房的人的,多買一套沒價值。 婚內過錯方?那得有多大過錯才願意放棄身家?而且越是過錯方越是人品不好,要撕逼搶家產。 提前轉移資產避免日後清算,這個可能性挺大的。 你看,把這些場景一合計,你心裡就會有了判斷。 場景和斗裡面用符合人性的常識去思考,答案也許就出來了。
感謝閱讀,覺得有用的朋友點個贊(點贊的小姐姐、小哥哥都能找到對象,而且是白富美(帥)那種)笑臉笑臉
⑼ 工業設計應該學習哪些
工業設計專業需要學好比較重要的兩個方面,一個是思維方面的能力;另一個是實戰方面的能力。
設計創新思維、設計洞察是設計師非常重要的設計思維、創新創意的能力,可以多讀些設計理論知識方面的書籍。
設計實戰是落實設計解決方案的過程,設計師需要學習設計技能方面的知識,如設計手繪、設計效果圖、三維建模等比較重要的技能。
⑽ 工業設計原則有哪些,並適當的解釋說明
工業設計的一般原則
1. 功能性原則(安全性,易操作性,使用者的環境,產品與環境的協調等問題)
2. 創造性原則
3. 語義性原則(設計師運用材料,構造,造型,色彩等來表達產品存在的依據和語)
4. 美學的原則
5. 以人為本的原則
6. 理性的原則
7. 簡潔的原則
8. 生態平衡的原則
從工業設計的概念入手,闡述了工業設計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意義,以及工業設計師在企業產品開發設計中的地位及其所發揮的作用,分析了我國目前工業設計的現狀並展示了工業設計的光明前景.
您說工業設計原則和說明,其實你工業產品設計成功是否也要通過手板模版製作加工才能檢驗出來。不斷的把工業設計的圖紙製作出實物出來,不斷的外觀與結構修改,最終才是你想要的工業設計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