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75號防霉劑的75號工業防霉劑(OBPA)產品簡介和使用說明
由細菌、真菌和黴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微生物災害,均會在生產、貯藏、運輸和流通的各個領域,對物質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它不僅影響物品的外觀,同時又降低產品的質量,影響銷售和出口,造成材料和經濟上的重大損失,損害產品的市場信譽。為防止物品受微生物侵蝕,由此而發展了應用於工業、農業、食品、飼料、醫葯、化妝品及環境保護等各種領域的 殺菌防霉葯劑。
本品是由上海市農葯研究所與該廠合作研製成功的一種工業用防霉劑。1985年獲上海市優秀新產品叄等獎,1986年獲山東省優秀新產品貳等獎、化工部科技進步叄等獎。 1、商品名:75號工業防霉劑
2.英文名:10`10`-OXJ-b.bPnIXJatSinI(OBPA)
3.化學名:10`10`氧代雙吩惡砒
4.分子式及分子量:C24H16AS2O3=502.2 75號工業防霉劑系含砷有機化合物,純品為白色結晶性固體,無嗅,熔點180—182℃,不溶於水,在甲醇、氯仿、苯甲醛、二甲基甲醯胺等有機溶劑中溶解度較大,約在3%左右。而在乙醇、苯、甲苯、乙烯、丙酮、砒啶等有機溶劑中溶解度在1%以下。比重1.40—1.42,熱分解溫度300—380℃。工業品為灰白色結晶性固體,具有刺激性,溶點不低於170℃。
② 皮料發霉了,怎麼辦
一、皮料發霉的條件:
1、動物的污垢,2、潮濕,3、較高的溫度。
滿足上面三個條件,皮料就會發霉。
北方乾燥,皮料不會潮濕,所以北方的皮料不會發霉。
春節過後,南方潮濕,溫度也升高了,如果有動物污垢,如人體汗跡等污垢,皮料就會發霉。
二、防止發霉方法:
1、清潔干凈,尤其是毛孔、縫茄中隙的污垢,要用刷子刷洗干凈,回收污垢的布要多洗,多換水,然後用皮模擬油保養,皮模擬油在皮表面形成的油膜,就會隔開皮衣接觸空氣中的水分,不會潮濕。如果又保存於通風乾燥的環境中,皮就會乾燥、干凈,不會發霉。而且,真皮轎並保持柔軟、自然漂亮、耐用。
2、真空保存,不會有潮濕的問題,不會發霉。
第1個方法最好,也容易實施。第2個方法,真空會使皮衣產生很多皺紋。顫帆山
③ 防霉劑有哪些
季銨鹽衍生物、卡松、表面活性劑、增效劑等。能防止微生物引起發霉的葯劑。有酚類(如苯酚)、氯酚類(如五氯酚)、有機汞鹽(如油酸苯基汞)、有機銅鹽(如8-羥基喹啉銅)、有機錫鹽(如氯化三乙或三丁基錫等),及無機鹽硫酸銅、氯化汞、氟化鈉等;麥克達防霉工程部
④ 皮革防霉劑有幾種如何正確使用皮革防霉劑
皮革防霉劑主要分三種:真皮加工鞣製添加型皮革防霉劑、後期表面處理皮革防霉劑、加在材料如膠水當中的皮革防霉劑。而不同的皮革防霉劑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添加型皮革防霉劑:真皮在鞣製加脂過程中會添加各類化學添加劑來改變皮革的性能,使其有光澤或者柔軟,可在此階段按照比例添加少數的皮革防霉劑GNCE5700-PF,皮革鞣製加工過程中加入皮革防霉劑後可使加工過後的皮革具備防霉抑菌功效;
表面處理皮革防霉劑:後處理或成品皮具、皮革製品可在表面噴灑皮革防霉抗菌劑GNCE5700-F,在皮革表面形成一層防霉抗菌保護層,使皮革製品達到防霉抗菌效果;
添加型皮革防霉劑(各類特殊皮革):類似格利特,PU皮等人造皮革,可在膠水、PU中添加少數水性塗料防霉劑GNCE5700-L,按照正常工序烘烤成型或者貼合,這樣做出的人造皮革一樣具備優秀的防霉抗菌功效。
以上三種方法,分別針對不同的皮革類型與防霉方案,相關廠家可根據自身皮革實際加工工藝選擇適合的防霉方案以及防霉方法即可。
⑤ 防霉劑有哪些
1、有機酸如丙酸、山梨酸、苯甲酸、乙酸、脫氫乙酸和富馬酸等。它們主要以未電離分子的形式破壞微生物細胞及細胞膜或細胞內的酶,使酶蛋白失活而不能參與催化。
苯甲酸能抑制微生物細胞內呼吸酶的活性以及阻礙乙醯輔酶的縮合反應而使三羧酸循環受阻,代謝受影響,並可阻礙細胞膜的透性。山梨酸可與細菌酶系統中琉基相結合,從而破壞許多酶系統達到抑制黴菌作用。
2、有機酸鹽或酮如丙酸鈣、山梨酸鈉、苯甲酸鈉、富馬酸二甲酯等,它們的腐蝕性小、使用安全,尤以其中的丙酸鈣被廣泛應用。它們只有在鹽類轉化為相應的有機酸時才有抑制黴菌的作用,這必須在有一定水份含量和低pH的條件下才能進行。它們的防霉效果比相應的有機酸差。
3、復合防霉劑它們是由一種或多種有機酸與某種載體結合成,既保持甚至增進了有機酸原有的抑黴菌功能,又免除或降低了有機酸的腐蝕性與刺激性。「Monoprop」由50%的丙酸和50%載體「Verxite」組成,其特點是該載體具有使二聚體丙酸變為單體丙酸的強作用,從而增強抑菌作用。
(5)皮料工業防霉劑哪裡有賣擴展閱讀:
防霉劑對黴菌的毒殺作用包括以下幾種方式:
1、消除或抑制黴菌細胞內各種代謝酶的活性;
2、與酶蛋白的氨基或巰基反應,抑制或破壞其機能;
3、抑制孢子發芽時RNA的合成,從而阻止孢子發芽;
4、加速促進磷酸氧化-還原體系,以破壞細胞的機能;
5、破壞黴菌細胞內的能量釋放體系;抑制電子轉移體系及轉氨酶體系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防霧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