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業潤滑油的分類
工業潤滑油主要有液壓油、齒輪油、汽輪機油、壓縮機油、冷凍機油、變壓器油、真空泵油、軸承油、金屬加工油(液)、防銹油脂、氣缸油、熱處理油和導熱油等。
此外,還有潤滑油為基礎油,並加有稠化劑的潤滑脂。工業潤滑油的用戶是各行各業的企業,使用的品種多、用量大,不僅取決於產品的價格,而且取決於產品的質量和技術特性,同時更取決於技術服務的好壞。
因此,工業潤滑油的技術營銷更為重要,工業潤滑油在不同的應用場合中,其添加劑也不一樣。室外用的液壓油要有適合當地的溫度變化,就不能用室內密閉環境下的液壓油。
工業潤滑油更護
潤滑油使用一段時間(幾個月、幾年以至幾十年)後,由於本身的氧化以及使用過程中外來因素影響會逐漸變質,性能下降或改變,必須適時更換。
換油時間的確定根據檢驗評定的結果確定換油時間;但如今困難的是還比較缺乏各種油品的報廢標准。
換油時不要輕易報廢,如油質尚好,可以稍加處理(如沉降過濾,去除水份雜質)後再用或用於次要設備。廢油要收集好,以利於今後再處理和防止污染環境。
⑵ 工業潤滑油ISO有什麼粘度分類
ISO全稱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翻譯成中文就是「國際標准化組織」。工業潤滑油使用於各種不同機器,例如用在工業齒輪上的齒輪油,液尺大壓設備的液壓油、其它還有汽輪機油、壓縮機油……鑒於工業機器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粘度分類讓人眼花繚亂,既然粘度如此重要,那麼能否有一個統一的分類標准,讓人一目瞭然的看出粘度信息呢?因此就有了ISO粘度。
1975年,ISO組織聯手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美國摩擦與潤滑協會巧派STLE(Society for Tribologists and Lubrication Engineers)、英國標准協會BSI(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e)以及德國標准化協會DIN(Deutsches Institute for Normung),一起確定出一套通用的粘度分級方法,防止各種分法帶來的繁雜和迷惑,「ISO粘度等級」就是國際標准化組織認證過的粘度級別。ISO粘度標示為ISO VG,其中VG表示:粘度等級(Viscosity Grade)。如ISO VG 220、ISO VG 320等等。
4.ISO粘度等級劃分標准:
由於潤滑油的粘度會隨溫度變化:溫度升高,潤滑油粘度降低(變稀),溫度降低,粘度增加(變稠),因此在制定ISO粘度級別陵寬豎時,充分考慮了工業應用的各因素,把40ºC測定的運動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作為ISO粘度的基準。
ISO粘度等級一直在發展,最新的表在1992年發布,分為20個粘度級別,最低級別為2,最高為3200。粘度級別越高,粘度越大。
⑶ 潤滑油粘度分為幾個等級
根據粘度指數的不同,潤滑油可分為三個等級:35-80為中等粘哪稿度指數潤滑油;80-110是高粘度指數潤滑油陵衫;10以上是高粘度指數潤滑油。粘度指數為100-170的機油是一種高級多級潤滑油,粘溫曲線變化平緩,粘溫性能好。在較低溫度下:在這些粘度指數改進劑中,大分子尺緩腔有機物在油中的溶解度小,分子捲曲成緊密的小團,所以油的粘度增加很少。在高溫下:其在油中的溶解度增加,盤繞的線型分子膨脹拉伸,使粘度大大增加,彌補了基礎油因溫度升高而降低的粘度。因此,粘度指數越高,粘度隨溫度的變化越小。
⑷ 工業潤滑油的種類
參照GB3141—1994(與ISO3448--1992等效):
工業潤滑油按40℃時的運動粘度劃分為18個等級
等級之間粘度遞增約50%
但大致可分為低粘、中粘、高粘和很高粘度級
之後再按用途劃分
錠子油 Spindle oil
液壓油 Hydraulic oil
食品級液壓油l for the food instry
渦輪油Turbine oil
循環油Circulation oil
傳輸油Transmission oil
食品級傳輸油Transmission oil
壓縮機油 Compressor oil
冰箱壓縮機油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oil
碳氫氣體壓縮機油Hydrocarbon compressor oil
過程油Process oil
變壓器油Transformer oil
白油White oil
傳熱油Heat transfer oil
成型油Form oil
防銹油Rust preventive oil
氣動工具油Air tool oil
導軌油Way oil
主軸油Cylinder oil
鏈條油Chain oil
食品級鏈條油Chain oil for the food instry
鋸條油Saw band oil
各種工業油Various instrial oils
⑸ 潤滑油黏度的分類
潤滑油的黏度多使用SAE等級別標識,SAE是英文「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縮寫。例如SAE40,SAE50或SAE15W-40、SAE5W-40,「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數字越小說明機油的黏度越稀,流動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環境溫度越低,在冷啟動時對發動機的保護能力越好;「W」後面(-橫後面)的數字則是機油耐高溫性的指標,數值越大說明機油在高溫下的保護性能告和越好。較高黏度的機油對運動系的阻力也相對較高,不但耗費功率、增加油耗,而且機油容易氧化、影響冷啟動的保護。象SAE40,SAE50這樣只有一組數值的是單級機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象SAE15W-40、SAE5W-40這樣兩組數值都有,15表示冬天時,機油黏度為15號,40表示夏天機油時相當於40號機油絕友謹的黏度。這就代表這種機油是先進的"多級機油",適合從低溫到高溫的廣泛區域,黏度值會隨溫度的變化給予發動機全面的保護。
(SAE)適用的環境溫度(°C)
5w-30°C(我的理解:是表示在零下25度都可以正常啟動。)
SL/SJ:表示汽油引擎車使用
CF/CG:表示柴油引擎車使用
具體如下:API是美國石油學會的英文縮寫,API等級代表發動機油質量的等級。它採用簡單的代碼來描述發動機機油的工作能力。
API發動機油分為兩類:"S"開頭系列代表汽油發動機用油;"C"開頭系列代表柴油發動機用油;當"S"和"C"兩個字母同時存在,則表示此機油為汽柴通用型。
在S或C後面的字母表示的意義是;從「SA」一直到「SL」,每遞增一個字母,機油的性能都會優於並基前一種,機油中會有更多用來保護發動機的添加劑。字母越靠後,質量等級越高,國際品牌中機油級別多是SF級別以上的。
目前市場上的機油因其基礎油之不同可簡分為礦物油及合成油兩種(植物油因產量稀少故不計)。最高檔的油屬合成油。
二者最大差別在於:合成油使用的溫度更廣,使用期限更長,以及成本更高;同樣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較低的黏度就可達成,而礦物油就需用相對於合成油較濃的黏度才可達到如此要求。在相同的工作環境里,合成油因為使用期限比礦物油長很多,因此成本較高,但是比較換油次數之後,並不比礦物油高多少。
美孚1號全合成機油5w-30;金裝美孚1號0w-40;美孚速霸2000半合成機油10w-40;美孚速霸1000礦物機油5w-30;美孚速霸1000機油10w-30;美孚黑霸王15w-40;美孚機油SAE40。
⑹ 工業潤滑油的品種有哪些!!越詳細越好!
工業潤滑油主要有液壓油、齒輪油、汽輪機油、壓縮機油、冷凍機油、變壓器油、真空泵油、軸承油、金屬加工油(液)、防銹油脂、氣缸油、熱處理油和導熱油等。此外,還有潤滑油為基礎油,並加有稠化劑的潤滑脂。工業潤滑油的用戶是各行各業的企業,一般使用的品種多、用量大,不僅取決於產品的價格,而且取決於產品的質量和技術特性,同時更取決於技術服務的好壞。因此,工業潤滑油的技術營銷更為重要。
使用工業潤滑油的企業,配置的機械與設備相對比較集中,所以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技術交流會更為必要。這也是售前技術服務的主要形式。
工業潤滑油的基本性能和主要選用原則是粘度,因此,必須優先加以介紹。GB/T3141-94是工業液體潤滑劑ISO粘度分類,等效採用國際標准ISO3448-1992《工業液體潤滑劑-ISO粘度分類》。一般說,在中轉速、中載荷和溫度不太高的工況下,選用中粘度潤滑油;在高載荷、低轉速和溫度較高的工況下,選用高粘度潤滑油或添加極壓抗磨劑的潤滑油;在低載荷、高轉速和低溫的工況下,選用低粘度潤滑油;在寬高低溫范圍、輕載荷和高轉速,以及有其它特殊要求的工況下,選用合成潤滑油
潤滑脂的基本性能和主要選用原則是錐入度,以錐入度來劃分潤滑脂稠度等級。因此,也應該向用戶介紹。錐入度是各種潤滑脂常用的控制工作稠度的指標,用以表示潤滑脂進入摩擦點的性能和潤滑脂軟硬程度的指標。- j, t* Y* P7 K; J一般說,使用潤滑脂的軸承所承受的負荷大、轉速低時,應該選用錐入度小的潤滑脂。反之所承受的負荷小、轉速高時,就要選用錐入度大的潤滑脂。在寬高低溫范圍、輕負荷、高轉速和低溫很低時,以及有其它特殊要求時,應選用合成潤滑脂。
工業潤滑油的類別多,品種繁雜,技術性能各有特點,涉及的技術范圍也廣泛,而液壓油是工業潤滑油中用量最多的大品種,試以此品種為例簡要說明。
在液壓傳動系統中,作為能量傳遞介質的液壓油可傳遞功率,減少摩擦,隔斷磨損表面,懸浮污染物,控制元件氧化,並具有冷卻作用。各種液壓系統具有不同的種類結構和使用條件。為了滿足各類系統的要求,液壓油必須具備一定的性能,例如,粘度、粘度指數、相對密度、抗磨性、低溫性、酸值、閃點、氧化安定性、破乳化性、水解安定性、起泡性、空氣釋放性、剪切安定性、防銹性和過濾性。按GB11118.1-94液壓油依據組成的用途分為下列品種,每一個品種又有不同的粘度等級。
HL液壓油是由精製深度較高的中性基礎油加入抗氧和防銹添加劑製成,用於一般的機床液壓設備,以減少部件的磨損,降低溫升,防止生銹。
HM液壓油是由精製深度較高的粘度指數大於95的中性基礎油加入抗氧劑、防銹劑和抗磨劑製成,因此,其抗磨性比較好,可用於高速、高壓液壓系統。
HG液壓油是在HM液壓油基礎上加入抗粘滑添加劑(油性劑或減摩劑)製成,除具有良好的抗氧、防銹和抗磨性外,還具有優良的抗粘-滑性,用於液壓系統和導軌潤滑系統合用的機床,使導軌在低速下的振動和間斷滑動(粘-滑)減至最小,但不適用於高壓液壓系統。
HV液壓油採用粘度指數大於130的基礎油,加入抗氧、防銹、抗磨、粘度指數改進劑和降凝劑製成,可用於寒冷地區野外和在惡劣環境下工作的液壓設備。
HS液壓油是合成型液壓油,以低溫性能優良的α-烯烴合成油為基礎油,添加與HV液壓油類似的各種添加劑,製成傾點不高於-45℃的低溫液壓油,適用於嚴寒地區野外和惡劣環境下工作的液壓設備。
工業潤滑油分類 Instrial Lubricants
錠子油 Spindle oil
液壓油 Hydraulic oil
食品級液壓油l for the food instry
渦輪油Turbine oil
循環油Circulation oil
傳輸油Transmission oil
食品級傳輸油Transmission oil
壓縮機油 Compressor oil
冰 箱壓縮機油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oil
碳氫氣體壓縮機油Hydrocarbon compressor oil
過程油Process oil
變壓器油Transformer oil
白油White oil
傳熱油Heat transfer oil
成型油Form oil
防銹油Rust preventive oil
氣動工具油Air tool oil
導軌油Way oil
主軸油Cylinder oil
鏈條油Chain oil
食品級鏈條油Chain oil for the food instry
鋸條油Saw band oil
各種工業油Various instrial oils
⑺ 工業潤滑油的黏度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是按黏滯力的大小來劃分的,黏滯力是粘性液體內部的一種流動阻力,並可能被認為是流體自身的摩擦。黏滯力主要來自分子間相互的吸引力。
黏度測定有:動力黏度、運動黏度和條件黏度三種測定方法。
(1)動力黏度:ηt是二液體層相距1厘米,其面積各為1(平方厘米)相對移動速度為1厘米/秒時所產生的阻力,單位為克/厘米·秒。1克/厘米·秒=1泊一般:工業上動力黏度單位用泊來表示。
(2)運動黏度:在溫度t℃時,運動黏度用符號γ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運動黏度單位為斯,即每秒平方米(m²/s),實際測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單位為每秒平方毫米(即 1cst=1mm²/s)。運動黏度廣泛用於測定噴氣燃料油、柴油、潤滑油等液體石油產品深色石油產品、使用後的潤滑油、原油等的黏度,運動黏度的測定採用逆流法
(3)條件黏度:指採用不同的特定黏度計所測得的以條件單位表示的黏度,各國通常用的條件黏度有以下三種:
①恩氏黏度又叫思格勒(Engler)黏度。是一定量的試樣,在規定溫度(如:50℃、80℃、100℃)下,從恩氏黏度計流出200毫升試樣所需的時間與蒸餾水在20℃流出相同體積所需要的時間(秒)之比。溫度tº時,恩氏黏度用符號Et表示,恩氏黏度的單位為條件度。
②賽氏黏度,即賽波特(sagbolt)黏度。是一定量的試樣,在規定溫度(如100ºF、F210ºF或122ºF等)下從賽氏黏度計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數,以「秒」單位。賽氏黏度又分為賽氏通用黏度和賽氏重油黏度(或賽氏弗羅(Furol)黏度)兩種。
③雷氏黏度即雷德烏德(Redwood)黏度。是一定量的試樣,在規定溫度下,從雷氏度計流出50毫升所需的秒數,以「秒」為單位。雷氏黏度又分為雷氏1號(Rt表示)和雷氏2號(用RAt表示)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