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捷克是歐洲的一個彈丸小國,為何敢跟世界大國博弈它有何產業
捷克位於歐洲的中部,面積約7.8萬平方公里,國家總人口約1060萬,近幾年人口增長率為負。從領土面積上比較,捷克還沒有重慶市大。在歐洲屬於名副其實的小國,而且還是一個不靠海洋的內陸國,並與德國、奧地利、和波蘭接壤。
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其他主要城市包括布爾諾、奧斯特拉瓦、奧洛穆茨、普曾、利貝雷克和克拉洛夫。捷克是世界上最穩定、最富裕、最發達的經濟體之一。
捷克是世界上人均啤酒消費量最高的國家,這個國家對啤酒的熱愛不亞於德國。百威啤酒就是源自於捷克的一個品牌。
捷克在很多其他的工業領域也鋒芒畢露,比如:建築工業中的屋頂和瓷磚生產技術、低能耗建材應用技術,工業設計技術,奢侈品設計(好的奢侈品都是建立在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的基礎上) 和化學制葯工業等。
捷克真的是一個強大的工業小國,在科學技術方面,它確實可以為此自信驕傲,但是還是要保持低調的好,太過高調往往會為此付出更大的代價,有時候國家的發展跟做人是一個道理,時刻保持低調,才能看到明日美好的陽光!
2. 人口僅千萬,竟能生產航空發動機的捷克,他們的實力到底有多強悍
捷克雖然人口僅有一千多萬,但是它的工業製造能力卻非常發達,其中機械製造、動力設備、船舶、汽車、軍工等均排名世界前列,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生產製造的高質量的航空發動機,就連以重工業著稱的歐洲都有著它一席之位。
最厲害的還數捷克的軍工業,肢好二戰時期,捷克一家兵工廠一年生產的火炮就能達到英國所以兵工廠的總和,不僅如此答殲,捷克開發的「維拉」無源雷達系統,連美國的F-117隱形攻擊機在它面前也無處遁形,捷克然擁有如此強悍的軍工生產能力,讓世界刮目相看。
3. 二戰時期,備受中國士兵喜愛的捷克造,性能究竟如何
捷克式輕機槍是我國抗戰時期最主要的輕機槍之一,該型號輕機槍研製成功於上世紀二十年代,與日本的歪把子輕機槍屬於同一時代的產品。由於日本的工業水平有限,二戰時期日本的很多槍械仍然採用一戰前的技術,遠不如歐洲國家的槍械技術更先進,因此捷克式輕機槍理論上的實戰能力絲毫不亞於歪把子輕機槍。
4. 捷克僅是一個二流的歐洲國家,為何它竟然能生產出高質量的航發動機
在歐洲國家,很多人都知道工業方面,德國,瑞典非常強,但是很少人知道捷克這個國家,他只能算是一個二流的歐洲國家,但是你沒想到把這個人口非常少的中國家竟然有超高的工業製造能力,並且還能生產出來高質量的航發動機。我們在之前也說過,對於能生產出來高質量的杭發動機的國家少之又少,而捷克是以機械製造機床動力設備軍工文明世界的,其中它的工業產值就佔全部的40%,甚至是比美國,日本這些傳統工業國家還要高的。
不知道你們還有沒有印象,在我們小的時候看的電影裡面那些當兵的人拿的全都是捷克式機關槍。當時也就可以看出來他們的實力了。
5. 捷克為什麼工業實力如此強大但是他不是強國
捷克在獨立前是屬於奧匈帝國的,是奧匈帝國的重工業基地(整個帝國的重工業主要都在捷克境內)
這也和捷克境內煤鐵資源豐富,以及當時捷克的教育情況較好有關
當一戰後,奧匈帝國解體,捷克分得了舊帝國廢墟上最好的一片乳酪
英法為了遏制德國,大力支持捷克的經濟發展,當時捷克還是資本主義世界的八大強國之一
可是作為小國,懷抱金磚是會被人覬覦的,所以才有納粹吞並
冷戰後,在蘇聯控制之下,其重工業其實受到片面發展的獨腳腿,實力大大下降,蘇聯的很多技術和設備都是從捷克搶過去的。
冷戰結束後,捷克努力向西方看齊,但欠賬太多,現在的水平只有奧地利等國的三分之一
至於不是強國,和基本條件有關,首先他是內陸國,其次四周有德國、俄國這樣的大國,其實是被包圍的,再次本身是小國寡民,只有7萬多平方公里,以前的人口不過幾百萬(現在有1000萬了)
6. 為什麼捷克的工業那麼發達
捷克是老牌的工業強國,在二戰以前捷克斯洛伐克的經濟水平在歐洲位列第四。捷克斯洛伐克晌顫原為奧匈帝國的工業區,70%的工業集中在此。它以機械製造、各種機床、動力設備、船舶、汽車、電力機車、軋鋼設備、軍工、輕紡為主,化學、玻璃工業也較發達。紡織慶謹念、製鞋、啤酒釀造均聞名於世。工業基礎雄厚,二戰後,改變了原來的工業結構,重點發展鋼鐵、重型機械工業。工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佔40%,重工業基礎雄譽困厚。二戰時捷克擁有整個歐洲最好的兵工廠和軍工體系,但是卻被德國兵不血刃的佔領了,蘇聯解體後到現在捷克重工業仍然很強,中國前幾年想進口捷克的維拉雷達系統,在美國的干預下作罷,此雷達是世界上現役唯一一種可以發現美國隱形飛機的雷達,而且剛解放時北京的公交車全是那種大通道斯柯達。小時候看電影,志願軍拿的全是捷克式機關槍,那就是他們軍工產品的代表。塔特拉重型卡車和起重機也聞名世界,而其世界聞名的斯柯達轎車現在在中國還有很大的市場。
7. 捷克tescoma產品的實力怎麼樣
lz單問產品,具體是想指哪方面呢?如果說從各個方面看的話,就需要逐個評判了。產品實力一般可以分為創新和設計,技術和生產,另外就是獲獎方面了。
創新和設計上,其實是歐洲品牌比較追求的一點,tescoma也是這樣。在歐洲市場,tescoma設計和研發實力是比較強的,其在捷克茲林的tescoma設計中心哪怕在整個歐洲也是比較有名的,新品研發和設計具備了歐洲頂配的標准,有超60名的產品工程師和設計師,陣容比較龐大。另外tescoma熱衷於一些高品質的創意特色廚具研發,不少產品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技術和生產上,這個也是比較重要的。tescoma不僅具備研發的實力,生產技術也不遜色。tescoma在義大利、西班牙、斯洛伐克、俄羅斯、葡萄牙等均建有tescoma的分公司,產品已經銷往全世界130個國家和地區,有超過500多家的直營門店。試想,如此大的市場覆蓋,生產技術跟不上,再好的設計也無法形成大規模的流水線,怎麼可能在全世界建立如此規模的地區覆蓋呢?所以生產實力不需要大腦就能知道是比較強的。還有就是雖然出貨量大,但每件產品會用頂尖的設備和工序檢測,都符合標准才可以出廠,質量也會有保證。
獲獎方面,tescoma秉承現代時尚設計理念,幾乎每周都發布新產品,而且每件都比較有創意。產品超過4000種,獲得工業設計和應用專利的超過700個,像國際紅點/IF等設計大獎已經得過多次了。
綜上,tescoma也算是一家用產品實力說話的品 牌,產品實力相對也是比較不錯一些的了
8. 人口僅有千萬,卻能製造出航空發動機,捷克的實力究竟有多強悍
捷克這個國家在國際上並不出名,屬於那種自給自足,小日子過得不錯的歐洲發達國家。但是根據筆者了解到的,捷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相當強大,甚至可以說在群強環伺的歐洲,佔得住一片天地,甚至可以說在整個歐洲航空發動機市場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其實不僅僅是航空發動機產業,捷克的軍工產業也相當發達,比如在抗戰時期著名的捷克式輕機槍。當時的捷克還是捷克斯洛伐克,其國內的斯柯達兵工廠是歐洲排行第二的軍工企業,一年生產的火炮就是整個英國本土兵工廠的總和。所以說捷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在歐洲還是數一數二的。
9. 捷克和奧地利還有義大利相比,工業實力誰強誰弱這幾個國家有什麼優勢工業
義大利強一些
捷克原為奧匈帝國的工業區,70%的工業集中在此。它以機械製造、各種機床、動力設備、船舶、汽車、電力機車、軋鋼設備、軍工、輕紡為主,化學、玻璃工業也較發達。紡織、製鞋、啤酒釀造均聞名於世。工業基礎雄厚,二戰後,改變了原來的工業結構,重點發展鋼鐵、重型機械工業。工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佔40%(1999年)。
奧地利主要工業部門是采礦、鋼鐵、機械製造、石油化工、電力、金屬加工、汽車製造、紡織、服裝、造紙、食品等,采礦業規模相對較小。鋼鐵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奧地利化學工業原料豐富,如木材、石油、天然氣和煤焦油等,為化工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主要化工產品有纖維素,氮肥和石化產品。機械製造業主要生產工業機械成套設備,如水輪發電機、多鑽頭採煤機、鐵路築路機、木材加工機和鑽探設備等。汽車工業是奧地利機械製造業的又一主要部門。主要生產載重汽車、越野車、拖拉機、牽引車、裝甲運輸車及散件等。采礦業是奧地利的傳統工業,主要開采鐵礦、褐煤、鎢、膏、菱鎂礦、大理石、滑石、高嶺士、石英。礦產主要有石墨和鎂,另有褐煤、鐵、石油和天然氣等
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義大利存在著資源貧乏、工業起步較晚的劣勢。但義大利注意適時調整經濟政策,重視研究和引進新技術,促進經濟發展。礦產資源僅有水力、地熱、天然氣、大理石、汞、硫磺等資源,還有少量鉛、鋁、鋅和鋁礬土等。工業主要以加工工業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賴外國進口,工業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國家參與制企業比較發達,義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為1億噸左右,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產量居歐洲第二;塑料工業、拖拉機製造業、電力工業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國營財團掌握著經濟命脈,在全國工業產值中約佔1/3,經營范圍涉及鋼鐵、造船、機械、石油、化工、軍火等部門。中小企業在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近70%的國內生產總值由這些企業創造,因此被世人稱為「中小企業王國」。在製革、製鞋、紡織、傢具、首飾、釀酒、機械、大理石開采及電子工業等部門均占優勢,具有專業化程度高、適應能力強、勞動力安排富於伸縮性和產品出口的比例大等優點。以家庭式微型企業為主的「地下經濟」十分繁榮,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
10. 捷克國家特色是什麼
捷克的機械製造業、啤酒產業、和觀光旅遊業非常發達,也是所有斯拉夫民族國家當中人均GDP最高、最具福利的國家。
1、機械製造。
捷克最主要的工業中心有布拉格,布爾諾,奧斯特拉瓦,皮爾森和姆拉達博雷斯拉夫。捷克工業主要是化工,機械,冶金和食品工業。
其他重要的門類還有電力工業,建材和消耗品製造(消耗品包含服裝,紡織品,鞋類,印刷業,木材加工比如傢具,鉛筆,火柴)以及軍工和玻璃製造業,在捷克都有悠久傳統。汽車出口工業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大的汽車生產公司是斯柯達汽車。
2010年捷克斯柯達公司(現屬德國大眾集團),TPCA(豐田-標志-雪鐵龍汽車簡寫)(日本豐田和法國標志雪鐵龍合資)以及南韓現代汽車總共生產了1,072,209輛汽車。創造了35%的捷克工業生產總值。
2、啤酒。
捷克是啤酒王國。啤酒總產量達1996年就已經達到18.3億升。1999年捷克人均啤酒消費量達到161.1升,比啤酒消費大國德國多30升。以人均啤酒消費量計,捷克連續7年位居世界榜首。
捷克人最初開始喝啤酒的時間已經無從考證。此地與啤酒結緣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這里的氣候適合培育啤酒花。有史料可查的波希米亞民族喝啤酒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859年,最早的啤酒出口史可上溯到公元903年。
捷克本地與啤酒釀造有關的最早事件據記載是在1088年,當時的捷克國王符拉蒂斯拉夫二世下旨要求他的國民向教會交納啤酒花作為什一稅。捷克第一家啤酒釀造廠建於1118年。最初只有捷克本土的農民有權自產自用啤酒,所以很多城市居民不得不在自己家中偷建微型釀造廠。
3、旅遊。
捷克有好幾個旅遊業中心。古老的布拉格城是最主要的旅遊目的地,也是遊客們訪問該國其他地區的主要入口。捷克其他許多城市也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卡羅維發利、瑪麗亞溫泉市和弗朗齊歇克礦泉村等溫泉城鎮,都是特別受歡迎的度假勝地。
其他的熱門旅遊目的地包括許多城堡,例如卡爾什特因城堡、捷克克魯姆洛夫和萊德尼采-瓦爾季采文化景觀。在這些城鎮以外,波希米亞天堂(Bohemian Paradise)、波希米亞森林和克爾科諾謝山等地區也吸引了尋求戶外消遣的遊客。
(10)捷克有哪些工業產品很厲害擴展閱讀:
除此之外,捷克文學也很有名氣。雖然歷史不是特別的悠久,但捷克在20世紀曾有過兩次文學藝術的繁榮。」高興告訴早報記者,第一次繁榮是20世紀初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成立後,捷克出現了許多文學大家。
比如人們熟知的雅洛斯拉夫·哈謝克(1883-1923)、弗拉迪斯拉夫·萬楚拉(1891-1942)、卡·恰佩克(1890-1938),還有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捷克詩人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1901-1986)。
這一批捷克文學家一下子將捷克文學提升到了歐洲文學的高度,可惜這個文學進程被第二次世界大戰打斷了。
文很出名,捷克的武器同樣也很出名。捷克的代表是斯柯達、布爾諾兵工廠和各種各樣高質價優的軍事設備。從奧匈帝國開始,捷克便成為重要的軍械生產基地。二戰爆發前,捷克的工業產值號稱位列全球第十,人均工業產值可達全球前茅。
戰前獨立設計生產了性能優異的輕型坦克,德軍佔領捷克後這些坦克繼續被生產、改進並服役至戰後。捷克製造的武器在華約中佔有一席之地甚至返銷蘇聯。輕武器甚至可以穿透「鐵幕」被西方國家廣泛接受,至今軍事裝備仍保持著優異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