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5g在工業端有哪些應用場景

5g在工業端有哪些應用場景

發布時間:2023-04-09 21:22:39

『壹』 5G應用案例:一起來看這18個國內外5G高價值場景

作者Nicola Brittain

5G將完全支持物聯網,從而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和 娛樂 方式。以下18個項目展示了我們可以期待看到的應用。

1. 工業機器人

機器人已經在工廠中被廣泛使用,特別是在 汽車 工業中。但是,5G的速度和低延遲將「解除束縛」,意味著它們在物理上是自由的。愛立信目前正在與機器人製造商Comau合作,開發用於工業環境的全自動無繩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將響應感測器,而不是直接由人工控制。工業機器人還將成為 「個性化」的產品,從而使生產線更加靈活。機器人將使用定製產品的3D圖像(稱為數字陰影)進行工作,從而使它們能夠通過檢測質量問題並進行持續改進來優化製造過程。

2. 農業機器人

不受束縛的機器人將能夠在農田中漫步,通過與感測器的互動來確定哪些作物需要更多的肥料或水,或者哪些作物正在患病。它們還可以利用圖像處理軟體篩選水果或蔬菜的圖像,以確定農產品是否可以銷售或者判斷農產品發生損壞。一家名為FFRobotics的公司已經開發了一種「新鮮水果收割機」,可以做到這一點。該公司的網站指出,這些機器人採摘水果的速度比人類收割機快十倍。

3. 手術機器人

這款機器人將幫助醫務人員抬起病人,或在醫院周圍移動病床和其他設備,但也許更有趣的是,它們還將為手術提供幫助。氏橘位於醫院的外科醫生將能夠遠程進行手術。愛立信目前正在與倫敦國王學院合作開發觸覺手套。這些手套將與患者身邊的機器人連接。外科醫生將通過虛擬現實(VR)頭戴式設備觀看手術過程,並通過振動馬達感受機器人向手套傳遞的壓力。該技術依賴於5G流兩端的手術設備和機器人內的「邊緣計算」系統(在本地處理和存儲計算)。

4. 虛擬手術機器人(遠程手術)

VR以有趣的方式使其適用於醫學的幾種技術之一。今年初,虛擬現實軟體專家EchoPixel推出了3D查看器,用於診斷和手術規劃。該軟體將MRI和CT掃描等2D醫學成像數據轉換為浮在普通台式機上方的VR圖像。醫生將能夠從圖像中操縱和解剖身體部位。未來觸覺技術可能會被用於克隆體的不同部分例如皮膚、骨骼和肌腱等,這會給外科醫生帶來不同的感覺,從而指導他的工作。

5. 虛擬現實和保守治療

5G提供的低延遲為人工和虛擬現實應用提供了比以往任何移動網路迭代更多的潛力。AT&T和Vitas Healthcare正在合作開發一款VR產品,該產品旨在減輕慢性病患者的焦慮和痛苦。患者將戴上耳機並與旨在改善其心理 健康 的場景進行交互,這可能包括在家鄉散步或參觀秘魯的Machu Picchu。

6. 人工智慧診斷

人工智慧(AI)已經被用於疾病診斷。例如雀侍,在2017年,斯坦福計算機科學家使用計算機視覺工具成功診斷了早期皮膚癌。計算機提供了成千上萬的圖像,以及數學函數和演算法,允許它們提取有意義的模式。5G將增加這項技術的使用率,因為它允許在評估患者症狀時進行殲歲團實時快速學習和計算。英國政府的「產業戰略」已經在英國(利茲、牛津、考文垂、格拉斯哥和倫敦)開設了5個新的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專注於圖像分析。

7. 自動駕駛 汽車

最終,無人駕駛 汽車 將是機器人的另一種形式,有超過40多家的製造商正在研發 汽車 機器人。Google的自動駕駛 汽車 尤其有趣,它具有一個旋轉式屋頂攝像機,其中包含200米范圍內的64束激光束,可以拍攝危險圖像以及其他車輛的圖像。擋風玻璃上的攝像頭可幫助其查看近距離障礙物,例如行人。前後保險杠上的雷達能夠看到前方和後方車輛,並且始終保持2-4秒的距離。後部的天線能夠從GPS衛星接收到有關 汽車 的位置信息。使用普通 汽車 記錄分析道路服務,標記,標志等的地圖技術,並將其輸入到自動駕駛 汽車 的軟體中。自動駕駛 汽車 還可以識別騎車人所使用的信號和手勢,並相應地減速。

8. 5G無人機

5G無人機已經無處不在,但是一旦啟用5G,它們就會發揮更大的作用。盡管關於空中交通安全的法規尚待商定,但專為工業,政府和企業使用而設計的先進無人駕駛無人機已經由Percepto等製造商投入生產。這些開箱即用的解決方案可以進行編程,以執行遠程手術,精準農業,國防活動,災難恢復(繼森林大火或其他自然災害之後),以及檢查難以到達的基礎設施,例如石油鑽機,電力系統或被遺棄的建築物。他們可能會被不同部門「作為一種服務」租用。

9. AR智能眼鏡

增強現實(AR)智能眼鏡將以有用的信息覆蓋現實世界。該領域的開發人員認為,他們將整個世界變成了桌面。這種眼鏡有很多有趣的例子,特別是在工業環境中使用的眼鏡。ODG R-7是AR智能眼鏡,每個智能眼鏡都配有720p立體顯示器,這些眼鏡不受束縛,並帶有各種感測器。工業環境中的現場專家將能夠看到現場人員所看到的內容,並且可以使用AI逐步獲取有關如何修復故障的說明。可以很容易地看到,這可能會被見習技工或某個與遠程工程師接觸的修壞鍋爐的工人使用。礦工或在危險環境中工作的人可能會通過與眼鏡通信的感測器收到潛在氣體泄漏的警告。在標準的業務環境中,這些眼鏡將提供有用的人臉識別和旅行指導。

10. 地鐵環境中的5G 娛樂 服務

韓國媒體、文化和 體育 部目前正在與多個韓國機構合作一個名為5G RailNext的項目,為公共交通開發5G信息 娛樂 服務。該項目將首先測試使用AR和混合現實內容的信息 娛樂 移動服務的實時部署。測試將在首爾的一個地鐵環境中進行,通過耳機等可穿戴設備提供旅行信息、視頻流媒體和 游戲 。

11. 與Covid-19戰斗的機器人

中國已經成功「拉平」了新冠病毒疫情曲線,每天只報告少數新病例,5G技術在中國抗擊新冠病毒的戰斗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特別引人關注的5G技術使用的巡邏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被用於機場等繁忙地區監控市民,並確保人們在公共場所戴口罩。

機器人由廣州Gosuncn機器人公司研發,並獲得了物聯網軟硬體專家的技術支持。這些機器人已經被部署在廣州、上海、西安和貴陽等城市的機場和購物中心。

12. 5G無人機計程車

往返機場和市區非常耗時。那為什麼不飛呢?新一代環保型電動垂直起降(eVTOL)飛機(您可以坐在其中的「無人機」)現在處於高級原型階段。由空中客車,Ehang,Volocopter,Kitty Hawk,Uber Elevate,Terrafugia和PAL-V等公司開發,它們是無飛行員,自主的,航程約50英里。對於從機場到城市或從機場到機場的快速轉移,例如在倫敦希思羅機場和蓋特威克機場,或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和紐約紐瓦克機場之間的快速轉移,這些所謂的「無人機計程車」需要5G驅動的自動空域識別,撞機-避開和設置地理圍欄,使他們無法進入敏感區域。預計到2030年,支持5G的空中計程車將成為主流。

13. 遠程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

今年早些時候,時代廣場的遊客有機會使用支持5G的智能手機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走紅地毯」。Verizon憑借其Ultra-Wideband 5G網路的強大功能創造了世界上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體驗,該網路將紅地毯的體驗投射給了2500英里之外的紐約粉絲。

Verizon 5G 網將粉絲們從時代廣場投射到好萊塢著名的杜比劇院,在那裡粉絲們可以看到所有名人的現場表演,就像他們自己站在紅地毯上一樣。

這是通過在「紅地毯」上放置一個Verizon 4K 360度相機來完成的。使用連接到Verizon的5G超寬頻網路(可在更高的毫米波頻率和更寬的頻譜帶寬上運行)的5G智能手機,粉絲進入一個虛擬門戶網站,將其傳輸到實時紅地毯。

一旦「站在」了紅地毯上,觀眾就可以藉助360度攝像頭控制觀看現場實況。他們可以看到名人實時走過他們,這為觀看奧斯卡頒獎典禮提供了一種新穎的方式。

14. 5G(AR)服裝

在2020年Bafta獎頒獎典禮上,MTV和Channel 4主持人Maya Jama穿著世界上第一件由5G供電的增強現實(AR)服裝,發表了未來主義的 時尚 宣言。這件衣服本身是5G用例的 時尚 首創,由英國設計師Richard Malone花了250個小時設計,使用了一系列技術來收集運動和位置數據,並輸入到增強現實應用程序中。人們可以通過平板電腦設備上的增強現實應用程序查看, 5G功能連衣裙可以進行數字轉換。5G驅動的AR連衣裙的設計師Richard Malone以其獨特的作品而聞名,作品以突破織物所能達到的極限而著稱,而這款禮服更是讓人驚嘆。這其中包含12排電線和18個感測器燈泡。為了隱藏所有技術,設計師手工縫制超過100,00針。這件連衣裙使用EE 5G網路對感測器進行跟蹤,讓Jama和其他人可以使用智能手機與AR服裝進行交互。

15. 5G智能礦山

2020年,中國移動和華為與中國最大的煤炭生產商陽泉煤業(Yangquan Coal Instry)建立了夥伴關系,成功將下一代網路連接到地下500米處。

據中國新聞媒體報道,陽泉集團新源煤礦的5G網路是中國首個在煤礦井下完成的5G商業服務。預計中國移動和華為之間的夥伴關系將使一支地下團隊的勞動力從170多人減少到90人左右,同時還能保持目前的煤炭產量水平。

不過,這只是漫長過程中的第一步,因為這家礦業公司正在搭建5G網路,以期在未來幾年內推出其首個「智能礦山」。

陽泉煤業集團並不孤單擁有這項新技術。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劉峰介紹,中國目前有5,000多個煤礦,已經建立了200多個智能化采礦平台,這些自動化平台都配備了自動化設備。5G網路將成為中國智能礦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6. 5G監測森林

2020年,沃達豐宣布與英國最重要的林業和樹木研究組織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fra)和森林研究部建立合作夥伴關系,以使用窄帶物聯網(NB-IoT)網路監控薩里郡和諾森伯蘭郡的兩座森林。

在未來五年內,兩項將推動工業物聯網的網路技術是窄帶物聯網(NB-IoT)和Cat-M(正式名稱為LTE Cat-M1)。據預測,到2025年,工業物聯網應用案例將超過可穿戴設備、家庭安全設備和數字家居產品。

該試點項目將使用經過驗證的NB-IoT技術在可用的5G網路上工作,以監測樹木對英國森林環境變化的反應。

17. 5G無人穿梭巴士

Aurrigo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考文垂的自動駕駛 汽車 公司,已被選為價值400萬英鎊的米爾頓凱恩斯MK 5G Create項目的合作夥伴,並將製造和運營一條10人座的太空梭,該列車從Bletchley火車站出發沿一條短距離的自動路線行駛前往MK Dons 體育 場。

Aurrigo已經在該鎮成功完成了無人駕駛 汽車 試驗,此前曾為去年的威爾士公開賽高爾夫比賽提供過自動駕駛 汽車 。在這次試驗中,Aurrigo將與Milton Keynes委員會,MK Dons,BT和其他五個財團合作夥伴合作,測試5G應用如何創造世界級的訪客體驗。

該公司將製造和運營一條10人座的班車,沿著一條短短的自治路線從布萊奇利火車站到MK Dons 體育 場,以及兩個圍繞零售公園周邊運營的分離艙。

18. 5G物流機器人

瑞典領先的移動網路運營商Tele2成為瑞典斯德哥爾摩地區首家在2020年推出5G網路的公司,並宣布將通過該網路推出一個新的5G機器人試點計劃,該公司希望這將使瑞典各地的自動送貨變得普遍。

這一試點項目與在線送餐服務「Foodora」聯合推出,將使用送貨機器人(人們親切地稱其為「Doora」)在斯德哥爾摩進行送貨上門服務。Doora有一個攝像頭,可以通過5G向Foodora實時發送信息,Foodora可以跟蹤和追蹤機器人,同時快速向Doora發送數據,該公司希望為客戶提供無縫的服務體驗。

Doora將在Stureplan附近進行測試,它將被用來運輸食物和其他重達20公斤的產品。「Doora」的最高時速為6公里,電池續航時間為8小時,希望在試用後能在瑞典各地的城市見到它。

『貳』 5g的三大應用場景有哪些

5g的三大應用場景:eMBB、uRLLC、mMTC。

1、eMBB,增強移動寬頻,就是以人為中心的應用場景,集中表現為超高的傳輸數據速率,廣覆蓋下的移動性保證等,這是最直觀改善移動網速,未來更多的應用對移動網速的需求都將得到滿足,從 eMBB 層面上來說, 它是原來移動網路的升級,讓人們體驗到極致的網速。

2、uRLLC,高可靠低時延連接。在此場景下,連接時延要達到 1ms 級別,而且要支持高速移動(500KM/H)情況下的高可靠性(99.999%)連接。這一場景更多面向車聯網、工業控制、遠程醫療等特殊應用,這類應用在未來潛在的價值極高。

3、隱櫻mMTC,海量物聯,5G 強大的連接能力可以快速促進各垂直行業(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環境監測等)的深度融合。萬物互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這一場景下,數據速率較低且時延不敏感,連接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終端成本更低。

5G介紹

是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和大連接特點的新一代寬頻移動通信技術,5G通訊設施是實現人機物互聯的網路基礎設施。為滿足山大5G多樣化的應用場景需求,5G的關鍵性能指標更加多元化。ITU定義了5G八大關鍵性能指標,其中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成灶唯叢為5G最突出的特徵。

『叄』 5G+工業互聯網向各行各業延伸

5G+工業互聯網向各行各業延伸

5G+工業互聯網向各行各業延伸,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將加速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加速我國新型工業化進程,技術的不斷成熟,為5G毫米波的落地應用打下了基礎。「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將呈現梯次落地

5G+工業互聯網向各行各業延伸1

在數字技術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延伸的過程中,「5G+工業互聯網」引領著技術變革,深度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和產業升級。

在近日舉辦的「推進製造強國網路強國建設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布會、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5G+互聯網高峰論壇」和「2021中國國際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大會」上,「5G+工業互聯網」再度掀動熱潮。與會者表示,當前我國正全力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促進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5G+工業互聯網」

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全力推動工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融合發展。

首先,進一步提升產業支撐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標准研製。深入推進網路、標識、平台、安全體系建設,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其次,進一步增強應用創新水平,推動工業互聯網、「5G+工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跨行業跨領域資源和能力共享,促進一二三產業融通發展。

第三,進一步壯大融合發展生態,加強部門協作、央地協同,完善工業互聯網產業政策體系。在標准研製、技術驗證、先導應用等領域開展更廣泛的國內外交流合作,構建開放發展新格局。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表示,近年來,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和全國各地,尤其是產業各方,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

趙志國說,未來幾年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期,要把發展和安全統籌好,一手堅定不移抓發展,一手堅定不移保安全、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工業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工信部將推出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抓好兩個工程,即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開展兩類示範,一類是工業互聯網產業基地示範,一類是工業互聯網試點項目示範。同時,研究進一步完善新的政策工具包。推動「5G+工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融入千行百業。同時也要豐富應用場景,呈現千姿百態。

工業互聯網賦能賦智賦值作用凸顯

前不久,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開通「5G+工業互聯網」系列科普問答欄目。科普內容顯示,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日益成為支撐實體經濟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對於為什麼要發展「5G+工業互聯網」的解釋是,一方面,5G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技術;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將為5G應用開辟廣闊空間。

據專家介紹,「5G+工業互聯網」是指利用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構建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通過5G技術對人、機、物、系統等全面連接,構建覆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新製造和服務體系,為工業乃至產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發展提供新的實現途徑,助力企業實現降本、提質、增效、綠色、安全發展。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1600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型工業互聯網平台超過100個,接入設備總量超過7600萬台套;工業互聯網已延伸到約40個國民經濟大類,網路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等一些新模式、新業態孕育興起,賦能、賦智、賦值作用凸顯。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認為,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將加速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加速我國新型工業化進程,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在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和新型工業化發展進程中,「5G+工業互聯網」將主要發揮基礎性作用、聚合性作用、融合性作用,推動產業升級與行業轉型。

相關企業應搶抓機遇盡早布局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胡堅波表示,國內外工業互聯網發展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國外企業因信息化程度相對較高,更加註重通過信息化、大數據來挖掘其中的價值,向智能化升級;國內也有大企業致力於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級,但大量的中小企業則是藉助工業互聯網實現數字化補課並獲取資源。基於工業互聯網,許多行業和企業正實現市場拓展和要素優化配置。

對於工業互聯網平台的發展趨勢,胡堅波認為,應不斷強化數字孿生支持能力,使平台的「工具箱」屬性不斷增強,由技術工具向商業工具轉變。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柴森春表示,4G的應用場景更多與消費相關,而5G最大的應用場景應該是工業。當前,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方面的人才還比較短缺,如何實現「5G+工業互聯網」對產業的支撐還沒有成熟經驗,也缺乏可復制的成熟模式。

柴森春認為,「5G+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融合創新,其中工業軟體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需要通過基於工業互聯網的工業軟體來實現大范圍知識迭代。工業軟體是支撐工業企業生產運行的基礎,自主工業軟體是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橋梁,在產業數字化時代,國內工業企業亟須在工業軟體方面發力。

相關專家建議,當前國內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尚處在初級階段,相關企業應搶抓機遇,盡早布局,盡快實現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精準對接和深度融合,有效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5G+工業互聯網向各行各業延伸2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份,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100萬個,覆蓋全國所有的地市級城市,以及95%以上的縣城城區和35%的鄉鎮鎮區。5G在廣泛進入日常生活的同時,還加速滲透到眾多垂直行業,其中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也被人們寄予厚望。

根據十部門聯合印發的《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5G+工業互聯網」已被列入行業融合應用深化行動,未來三年將推動5G應用到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運營管理、產品服務等多個環節,打造典型應用場景,並通過示範引領進行復制推廣。目前來看,我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已超過1600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型工業互聯網平台超過100家,接入設備總量超過7600萬台套,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

相對於大家熟悉的消費者應用場景,工業領域要考慮到生產效率、生產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對5G網路連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5G毫米波具有大帶寬、高速率、低時延等優勢,可以滿足工業互聯網海量數據傳輸、實時控制等方面的需求,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不過,也是因為毫米波的特點,頻率高、波長短,信號傳播的過程中衰減較大,導致同一個基站的信號覆蓋范圍較小,還有信號遮擋、移動性等方面的問題,曾被認為無法用於移動通訊。公開信息顯示,高通已經與產業夥伴合力解決了阻礙5G毫米波商用的這些技術難題,例如在信號覆蓋方面,通過波束成型的辦法讓波束越來越窄,增強傳輸能力,提升信號覆蓋范圍。

技術的不斷成熟,為5G毫米波的落地應用打下了基礎。在前一段時間舉辦的一場5G毫米波技術研討會上,高通高級資深工程師劉志平分享了一個智慧工廠相關的應用案例,即在面積約為3100平方米的廠區里安裝15個5G毫米波小站,為整個廠區提供5G毫米波網路覆蓋,從而可以支持以下三類業務的運作。

首先是自動搬運車的運行 ,支持搬動車在廠區搬運貨物,同時車上安裝了高清攝像頭,還能夠完成智能巡檢的功能。5G毫米波網路支持超高速數據傳輸,可以將高清攝像頭拍攝的畫面實時傳送到控制中心,使總控室的工作人員能夠更好地監測廠區內設備的運行情況,帶來工作效率的提升。

其次是 設備的 遠程協作維修 ,當某個地方的設備發生故障時,趕到現場的維修工程師可以通過攜帶的AR(增強現實)設備,與遠程進行故障排障分析的工程師進行溝通。在5G毫米波高速、低時延無線網路的支持下,AR設備能夠很好地工作,從而協助現場和遠程的工程師排查並修理好故障。

第三是創新科普項目的實現 ,該工廠是一個中水處理廠,其業務涉及環境保護。在5G毫米波網路的支持下,前來參觀的觀眾藉助AR、VR等設備可以生動、直觀地體驗到中水處理的過程,形成類似於科技館的應用場景,持續傳遞環保理念。

除了上述三類業務,工業互聯網領域需要5G毫米波支持的應用場景還有很多。典型的例子是質量檢測,傳統模式下,人工檢測效率較低,長時間工作還會影響工人視力,而且可能還存在高溫等苛刻環境,因此5G毫米波支持的超高清視頻智能檢測成為一個很好的替代方案。今年上半年,在中國IMT-2020(5G)推進組和中國聯通的支持下,高通、中興通訊、TVU等成功完成了基於大上行幀結構的 5G 毫米波 8K 視頻回傳業務演示,充分體現了5G毫米波在超高清視頻實時傳輸上的優勢,為質量檢測、賽事直播等應用場景的落地打下基礎。

當然,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長期系統的工程。根據計劃,「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將呈現梯次落地,2020年到2021年以5G超高清視頻等大帶寬類業務為主,2022年到2024年逐步推動5G+遠程式控制制等低時延控制類業務,2025年以後規模商用中高速低成本物聯網業務,促進海量設備接入網路。根據埃森哲預測數據,2035年工業互聯網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13萬億元,未來可期。

『肆』 在工業領域5g的應用不包括什麼

在鋒租游工業領域5g的應用不包括高頻譜利用率通信。高頻譜利用率通信。5g的三大應用場景包括增強型春型銀銷移動寬頻、海量機器通信、高可靠低時延通信,不包括高頻譜利用率通信。

『伍』 5G應用場景有哪些

5G高帶寬頻來視頻傳輸的便利,這為5G視頻的爆發創造了條件。4G時代,抖音、快手等小視頻應用已經廣受歡迎,在5G時代,有更好的網路條件,5G視頻是最被期待的5G應用之一。

去年,全球多地運營商剛開始推廣5G商用時,就把5G視頻作為首批重點推廣應用。三大運營商聯合各大媒體,在一些重大活動中開展了5G視頻直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今年以來,一些手機廠商也把5G視頻作為新款5G手機的賣點。

日前,中興通訊推出5G視頻手機——中興天機Axon 11。這款手機將用戶最為關注的5G和視頻拍攝功能作為主打賣點,其支持4K 60FPS高清視頻拍攝,且擁有視頻雙路防抖功能,在記錄細節的同時可以讓動態視頻拍攝效果更加清晰穩定。另外,由於這款手機中還內置了視頻剪輯、拼接、變速、濾鏡、特效、轉場特效,甚至是視頻背景音樂,可輕松拍攝出高品質的Vlog視頻。

「5G高帶寬支持高清視頻實時刷新,高清影視等5G視頻會得到快速發展。只要5G流量資費合適,這個就可以做起來。除了高清影視,虛擬VR、AR等應用也會有很大的需求,比如未來看球的話,會有很多視角,甚至可以聽到裁判跟員工之間的溝通內容。」付亮說

5G游戲

5G網路的大帶寬、低時延,被認為將顛覆傳統游戲行業,會出現大量的雲端游戲。

游戲放在雲端平台處理好,玩家們無需購買昂貴的高性能設備就可以體驗一些大型重度游戲。手游、PC游戲、主機游戲等游戲有望在5G時代都被雲端化。

日前,網路發布基於自主研發的ARM伺服器的網路「雲手機」產品,讓用戶擺脫硬體的制約,中低端設備也能流暢運行大型游戲和應用。網路「雲手機」可以覆蓋雲游戲、雲應用、雲VR和雲辦公等四大場景。

除了雲游戲,5G時代,高速的網路可以讓手游有更好的體驗,手機廠商分出專攻游戲市場的5G游戲手機產品線。

日前,OPPO剛剛宣布旗下的子系列Ace獨立出來,主打游戲體驗的手機。新款手機 Ace2正式發布,搭載高通驍龍865 5G移動平台、配備強大圖形處理能力的Adreno 650 GPU,支撐游戲在Ace2上流暢運行。

此外,vivo早就把IQOO產品線獨立出來,也是主打游戲玩家市場,黑鯊、紅魔都是主打游戲市場的細分品牌。

付亮也頗為看好5G游戲。他表示,未來5G可以支持實時網路游戲,玩家們會有更好的體驗。「實時游戲需要運營商、終端廠商以及游戲廠商一起來配合對游戲體系進行重新設計。」

當然,就像3G/4G時代很多應用都不是業界事先預測出來的一樣,5G時代也可能出現一些超出當下預測的熱門應用。

二,產業互聯網重點5G應用

進入5G時代,以往以消費者業務為主的移動網路將向產業互聯網轉變,5G賦能千行百業,傳統產業借力5G、雲計算、 AI、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數字技術實現數字化轉型。

付亮稱:「把5G智能監控放在農業上就變成智慧農業。把5G遠程操控放在礦山了,遙控挖掘機采礦,就有了無人礦山。大的方向還是5G實時智能監控和遠程操作這兩塊跟各行各業結合形成具體的5G應用案例。」

智能製造

為了更好地迎合消費者的需求、處理各式各樣的狀況,製造業需要對生產流程進行更精細的控制,近年出現了柔性製造的概念。

智能製造融合了5G、雲計算和AI等技術,通過更加靈活高效的生產系統,能夠滿足柔性製造的需求,讓企業快速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

今年2月,新冠疫情形勢嚴峻,浪潮位於濟南的伺服器智能工廠因為廣泛採用雲、大數據、物聯網、智能終端等新一代IT技術,僅用一晚時間准備,就順利復工,恢復80%的巔峰產能。如果是傳統的製造工廠,要在一天之內復工生產,幾乎不可能。

在人員很難到位的情況下,大量使用智能化、自動化技術設備替代人力,將用工數量減少了50%以上,生產效率至少提高2.5-3倍,對這次浪潮的復產復工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聯想位於合肥的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製造廠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了生產關鍵環節的數字採集,依託智能排產系統和原材料管理系統,2000多種零部件能夠在1.5小時內配齊,全面支撐了80%產品的高效個性化定製生產。憑借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技術,攝像頭、感測器和現場生產系統協同作業,能夠進行產品的全表面檢測,把產品的出貨終檢不良率控制在業界領先的萬分之八以內,顯著提升了質量。通過各個環節的智能化變革,不到一秒鍾就有一台筆記本電腦從這個工廠下線,按時交付達成率比業界快15%,大大實現了增效。

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的本質和核心是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融合起來。可以幫助製造業拉長產業鏈,形成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互聯互通,從而提高效率,推動整個製造服務體系智能化。

以中國電信聯合中建科工集團打造的鋼構行業產線升級項目為例,該項目基於中國電信5G+翼聯工業互聯網平台,通過對設備數據採集以及與多個業務系統集成,打通設計、生產、安裝等各環節數據,實現對鋼結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控,完成了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的行業應用開發與大數據的分析應用,滿足鋼結構行業成本分析、工藝優化等多個業務場景的需求。

付亮認為,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等都屬於工廠自動化的延申,現在已經有很多廠商自建5G專網來構建自己的自動化方案。「專網穩定可控,對網路要求比較高的企業可能會考慮專網。」

『陸』 5g技術在工業方面能有什麼應用呢

其實關於5G,我們最先體驗到的除了下載速度快之外,就是5G+VR、5G+4K上的應用。

生活上:

早晨起床你的5G手機會自動控制家裡的智能家居設備,緩緩調節室內光線,播放悠揚的音樂,將你喚醒。穿上拖鞋時,你的體重、體脂等數據,同樣被採集和發送到雲端。;你上洗手間時,5G智慧馬桶會自動完成尿液採集,並進行化驗,得出相關數據,並上傳雲端。

到了早飯時間,你的數字化智能廚房會根據你的健康數據,給出合適的膳食搭配,也就是最佳食譜。當然,你的冰箱也是5G智能的。它會自動對所儲存的食材進行數量和質量分析——哪些食材需要補充,哪些食材已經過期需要處理,它都會通過冰箱門的大屏幕告訴你,或者將提醒信息發到你的5G手機上。

基於這種實時傳輸,車端視頻可以實時傳輸到雲端,同樣,雲端信息也可以實時下發到車端。通過這樣的能力,可以在雲端實現智慧交通中樞,對整個交通流量以及車輛做出遠程的實時調節和控制,以及對應急車輛、公交等等做出雲端的遠程調度。

『柒』 全國「5G+工業互聯網」建設項目超1100個 業內:還需探索更多新應用場景

2020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20日在湖北省武漢市開幕。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開幕式上表示,我國5G商用一年多來,已建設5G基站近70萬個,終端連接數突破1.8億,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技術先進、運行清燃高效、資源集約的高質量5G網路正加快建成。

肖亞慶介紹,我國充分發揮5G賦能工業應用的技術特點和優勢,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全國建設項目超過1100個,涌現出機器視覺檢測、精準遠程操控、現場輔助裝配、智能理貨物流、無人巡檢安防等一系列應用成果。

「可以說,『5G+工業互聯網』在推動製造業向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轉變過程中正迸發出磅礴力量。」肖亞慶說。

活動主會場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在主論壇上表示,製造強國、質量強國是工業化的主要任務,網路強國和數字中國是信息化的主要任務。5G和工業互聯網將推動製造業全方位變革。

周濟認為,「5G+工業互聯網」是建設製造強國的關鍵支撐。智能製造、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需要強大的「5G+工業互聯網」賦能。同時,工業互聯網作為一項賦能技術,20%的市場在消費端,80%的市場要在產業端,因此,「『5G+工業互聯網』更大的藍海在智能製造和數字中國。」

被問及「5G+工業互聯網」會給哪些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首先,工業互聯網推動產業生產方式和企業答者虛組織範式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我們以前的傳統生產方式是流水線式的,從一個流水線到下面的流水線,再到下一個流水線;未來的生產模式已經打破了流水線,變成網路化生產方式,它的生產線已經從一個流水線變成一個柔性製造。」

什麼是柔性製造?徐曉蘭解釋,生產線上一個小時在生產手機,下一個小時可能就生產電冰箱或者洗衣機,這在原來的傳統生產方式是不可能實現的。

「未來的生產模式,它的生產線是柔性定製,而柔性定製就需要一個廣鏈接的、無線的網路來支撐,這種無線網路就是5G。這就是『5G+工業互聯網』怎麼能夠帶動製造業發生根本性或顛覆性的變革。」她說。

徐曉蘭認為,目前「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主要是從傳統生產線到柔性生產線的改變,它還有大有可為的空間。

具體而言,徐曉蘭認為,未來「5G+工業互聯網」的廣闊空間還是要 探索 更多新的應用場景,真正把5G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特性發揮出來。「因為我們現在看到更多的還是用了5G大帶寬的特性,但低時延、高可靠的特性在工業場景中如何來跟工業互聯網更深地融合、促進製造業的根本變革還需要不斷 探索 。

活動展廳

在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產業室原主任史煒看來,「5G+工業互聯網」本身是一個中長期的概念,目前我國的「5G+工業互聯網」還處於起步階段。

史煒明確,工業互聯網和工業物聯網是兩個概念,先有工業物聯網,工業物聯網進一步延伸才是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實際上強調的是通過對機器的數字化改造來提高產業的生產能力和效率,5G本身最根本的特性也是基於工業或者是基於『物』這個機器設備來實現最有效的海量數據傳輸。」史煒說,「5G+工業互聯網」實際上是通過現在的ICT技術,把提取出的生產經營性的數據進行數據資源的組合交換控制,來實現整個產能的提高。

「現在傳統製造業進行工業互聯網改造時遇到的第一個瓶頸就是設備本身的瓶頸。」史煒表示,像三一重工、徐工、濰柴動力等企業之所以能夠進嫌姿行比較先進的工業物聯網和比較深入的工業互聯網,一個重要前提是他的機器設備和已有的生產線可以通過技術改造、設備改造增加一些相應的儀器儀表和一些機器的輔助設施,來達到工業設備和流水生產線的數據提取。「如果不能提取出數字,所有的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都是假的,這點一定要明確。」

史煒認為,現在很多企業在做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時存在很多困境,是因為機器設備不具備數字化改造的條件。「企業馬上會考慮投資儀器儀表得花多少錢,改造生產線花多少錢,人工生產和機器生產之間的過渡花多少錢。」

因此,他認為目前不能搞一刀切,不要所有企業都搞工業互聯網,可以有序地針對一些企業優先發展工業物聯網,比如智慧礦山、智慧交通、智慧電力等,這些系統相對來說儀器儀表化的水平比較高,而且系統本身的網路架構也比較好,可以快速通過對這些系統的大規模改造,為下一步的工業製造提供基礎。

「也就是說現在IT的技術我們是有了,5G幾個主要的場景,包括像5G切片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OT(operational technology)的技術是我們需要去補足的短板。」常疆說,這當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為各行各業之間的差異很大。

常疆表示,每個行業自從開始有這個行業至運營到今天,它積累了這么多運營的模型,這么長的產業鏈,這么長的價值鏈在運作,如何把它真正地數字化,能夠體現數據的價值,能夠給他在未來商業發展創造新的動能和新的商業模式,我覺得這是我們作為傳統行業或者說通信企業需要去抓住、去克服的一個重點和難點。

『捌』 「5G+工業互聯網」賦能千行百業 典型應用場景快速推廣

「5G+工業互聯網」正在加速賦能千行百業。在日前舉行的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韓夏介紹,以賦能實體經濟為目標,「5G+工業互聯網」已融入千行百業,典型應用場景已在采礦、電力、鋼鐵等22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深度應用、快速推廣,「5G+工業互聯網」支撐實體經濟降本、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重要作用不斷顯現。

聚焦下一步發展,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要加快5G基站建設和行業虛擬專網規模化發展,增強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公共服務功能。同時,著力激活數據潛能,加快研製工業數據交互等基礎共性標准, 探索 建設數據交易平台,提升數據管理和開發利用水平。

賦能基礎更加堅實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的光纜生產車間里,工業機器人有序分揀著不同規格的光纖配盤,又快又准。長飛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庄丹介紹,「5G+光雲工業互聯網」平台的落地,讓長飛公司提高了訂單及時交付率達20%以上。

促進融合發展,基礎設施要先行。「截至今年10月底,湖北已累計建設5G宏基站4.76萬個,每萬人擁有5G宏基站數量達到8.3個。去年一年就新建2.76萬個5G宏基站,超過此前三年建設的總和。」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呂曉華說。

據中國鐵塔副總經理張權介紹,5G商用以來,中國鐵塔累計承建5G基站超過115萬座,97%實現了共享,5G基站數量佔全球70%以上,有力支撐了我國5G網路全球覆蓋最廣、信息消費增長最快、數字經濟發展最活躍。

「5G+工業互聯網」賦能基礎日益堅實。韓夏表示,當前,工業互聯網網路、平台、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初具規模,5G基站超過129萬座,特別是滿足工業生產需要的大型傳輸、高精度定位等難點技術加快突破,工業5G的模組、網關等關鍵產品相繼推出,價格明顯下降。

工信部數據還顯示,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網路、平台、安全、數據、體系一體化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和158個二級節點穩定運行,標識注冊量近600億。

融合應用日益深入

11月21日,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公布了58個典型應用案例,包括智慧工廠、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智慧安全等多個領域。比如,天津省級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台項目就是智慧安全領域的應用案例,依託360公司的數字化安全能力框架,通過「國家—省—企業」三級架構,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工業互聯網安全風險實時監測、動態感知、快速預警的安全監測保障體系,能有效提升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安全保障能力。

據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王鵬介紹,「5G+工業互聯網」已經率先在采礦、鋼鐵、電力、電子設備製造、裝備製造等10個重點行業形成了遠程設備操控、機器視覺自檢、無人智能巡檢等典型應用場景,標桿示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

工信部數據顯示,「5G+工業互聯網」全國在建項目已經超過1800個,覆蓋22個重點行業,推動平台化設計、智能化製造、網路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典型應用模式向更多重點行業延伸。

「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的最終目的,是展現應用價值。」浪潮集團執行總裁陳東風表示,工業互聯網對網路的要求不同於個人用戶,其中最突出的是對「確定性」的追求,更需要「說到做到」的新型網路能力,而對網路的接入改造是第一要務。比如,浪潮以5G+多制式接入技術融合創新,為東風 汽車 打造了一張能力全面、架構融合、運維智能的多制式網路,靈活支撐東風 汽車 多元、泛在的全連接需求。

「5G+工業互聯網」的賦能路徑也日益清晰。「基礎電信企業、工業企業、通信設備企業、軟體企業深度合作,形成多樣化的商業運營模式,團體賽打法更加成熟,各地聚焦重點特色行業,舉辦多場行業現場會,服務地方產業升級,區域協同發展的格局更加清晰。」 韓夏說。

優勢互補空間廣闊

「5G+工業互聯網」已成為賦能各行各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量,兩者優勢互補效應快速顯現。工信部近日發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提出,要持續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加快典型應用場景推廣。

目前我國仍有大量傳統產業企業處於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改造階段,工業互聯網將為5G應用開辟更廣闊的空間。肖亞慶表示,工信部將從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拓展融合應用場景、加強關鍵技術攻關、深化開放共享等方面發力,加快「5G+工業互聯網」發展。

「5G、工業互聯網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先進製造業的重要支撐。我們將拓展融合應用場景,堅持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全面推進5G、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的產業化、規模化應用。」肖亞慶說。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認為,要加快釋放「5G+工業互聯網」潛能,還需要解決三大問題,一是要解決5G工業晶元模組價格高的問題,消除產業瓶頸;二是要解決5G終端匱乏問題,不斷豐富5G通用終端和行業終端;三是要進一步優化「5G+工業互聯網」產業公共服務平台。

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胡厚昆提出,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數據驅動是關鍵,要實現數據取得出、算得快、用得好,連接更多設備、降低人工智慧門檻、發展工業軟體等,是現階段的重點投入領域。

「在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下,工業企業加速智能化升級,工業互聯網通過數據把傳統生產要素結合起來,實現資源共享,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工業企業加速智能化升級。這同時也帶來挑戰,需要建立內生安全、保障經營安全,確保工業互聯網安全發展。」奇安信集團總裁吳雲坤說。

韓夏表示,要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入更多行業和領域,增強產業鏈企業發展能力,提高產業鏈協作效率和供應鏈一體化水平。同時提升服務能力,支持領軍企業牽頭整合產業鏈,輸出更多可供中小企業借鑒的成熟方案和先進經驗,著力培育一批行業應用公共服務平台和解決方案供應商,降低中小企業開展「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的門檻。

『玖』 一起走進5G的三大應用場景

都說5G會給 社會 生產生活肆裂帶來極大的變化,那麼我國作為全球5G技術領先和普及最快的國家,5G在生產生活究竟帶來了哪些深刻變化呢?讓我們一起從四個應用場景感受5G的魅力!

一、5G給自動駕駛注入新活力

要說5G技術公認的最具潛力的應用場景那非「自動駕駛」莫屬,我國的5G技術在該領域的進展自然也提上日程,不久將來我們會看到 汽車 產業的技術革新和嶄新面貌。

相比於之前的4G技術,5G的可靠性和高效性都更具優勢。此外它的協同計算具備的優越性也是4G所不能比擬的,這都是以後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技術保障。

明確的技術路線,清晰的發展目標,得力的保障措施,外加國家對新基建的大裂派閉力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就在不久以後綠色安全高效的自動駕駛技術將走進人們日常生活。

二、5G讓醫療資源普惠百姓

技術最終要服務於 社會 ,服務於百姓才能實現技術創新的價值。5G在智慧醫療上的表現讓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衛生民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讓更羨基多百姓能夠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促進 社會 衛生醫療公平,提高百姓獲得感、幸福感。

未來,伴隨5G技術應用場景更加豐富,5G智慧醫療有助於緩解我國醫療資源緊張,基層看病難等問題。

三、5G為企業賦能

企業技術創新為的就是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增強效率。5G技術讓工業互聯網煥然一新,通過開發許多應用場景,為現代企業特別是工業領域的相關企業提升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我國5G晶元、模具、終端離國際一流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在相關薄弱領域發力,彌補差距,減少「卡脖子」難題。最終優化5G生態將「5G+工業互聯網」的潛力進一步完全釋放。

閱讀全文

與5g在工業端有哪些應用場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川有什麼汽車 瀏覽:33
電動汽車怎麼注冊 瀏覽:761
汽車一年出三次險保費怎麼算 瀏覽:656
奧迪q8如何更改車內顏色 瀏覽:886
雪地賓士mod離線怎麼辦 瀏覽:316
上涌工業區如何聯系業務 瀏覽:543
自己如何配汽車發電機 瀏覽:511
南海區工業中央空調安裝多少錢 瀏覽:75
工業用什麼糖 瀏覽:288
賓士cla級裸車價多少 瀏覽:264
汽車40w主機有哪些 瀏覽:49
汽車什麼叫外飾 瀏覽:568
長春汽車廠哪裡有修手機的 瀏覽:265
汕頭工業用水多少錢一噸呢 瀏覽:943
寶馬5改m5全套多少錢 瀏覽:66
寶馬x3轎車都有哪些東西 瀏覽:487
寶馬後視鏡殼如何更換 瀏覽:166
汽車改裝音響什麼牌子好 瀏覽:656
汽車l與r各代表什麼 瀏覽:982
寶馬女車主事件後期如何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