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今年8月中國進口稻穀及大米48萬噸,同比增34.8%,增長原因有哪些
根據海關發布的我國糧食進口的相關數據,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累計仿春進口的稻穀和大米數量出現了大幅度增長的情況,而此次的現象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紛紛表示國家是否存在糧食安全問題,從而依靠稻穀和大米的進口來保證市民安全的用量,針對眾多問題相關專家表示,我國作為第一大稻穀生產類國家,平均每年的穀物產量在2億噸以上,而進口量為496萬噸,占國內總生產比重的2.33%,通過發布的數據可以對比此次進口的比例仍在2%左右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稻穀安全是要高於國際糧農組織提出的糧食自給利率95%的安全線。
B. 飼料行業的前景如何
飼料行業前景看好
中國飼料產量規模已是全球第二,而未來肉製品需求總量增長導致養殖行業規模的擴大,工業飼料普及率提升都將帶來國內飼料需求量的持續增長,若根據《飼料工業"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規劃》預測,則未來5年國內飼料行業規模增長空間應在500億元以上。
飼料行業介於種植業、養殖業之間,作為聯結二大產業的紐帶,飼料行業成本轉嫁能力與兩大行業景氣度息息相關,尤其是與下游的養殖業效益明顯正相關,同時估值水平也與CPI走勢存在相關性,因此,防禦通脹的投資機會在飼料行業中體現較為充分。而近期隨著豬肉價格上漲,雞肉、鴨肉等價格也接連打破了上半年的平靜,溫和通脹苗頭的顯露已促使部分飼料企業7月份飼料銷量開始轉旺,無論魚料、蝦料,或豬料、雞鴨料全部脫銷,這是以往非常罕見的現象,而這勢必將為3 季度確定性增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此外,我國人均肉製品消費城鄉之間差異在近25年均呈逐漸下降趨勢,未來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將持續刺激農村肉製品消費需求增加。從城鎮人均肉製品消費水平與收入水平的關系來看,人均收入從6000元增長至12000元的時期也是肉製品消費高速增長時期,而隨人均收入的增加,顯然肉製品消費需求的增長還會向上傳導並直接拉動飼料行業需求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