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工業社會時期都有哪些特徵

工業社會時期都有哪些特徵

發布時間:2023-03-27 02:19:34

㈠ 阿爾文·托夫勒描述的工業文明社會有哪些特徵

阿爾文·托夫勒將其特徵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1.標准化特徵;
2.專業化特徵;
3.同步化特徵;
4.最大化特徵;

㈡ 工業文明的四大特徵

工業文明,是指工業社會文明亦即未來學家托夫勒所言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貫穿著勞動方式最優化、勞動分工精細化、勞動節奏同步化、生產規模化四大基本特徵,工業文明是現代西方文明社會的本質,它在社會發展,政治建設,人的發展,文化領域有著鮮明的,不同於以往傳統農業社會的特徵.分析工業文明的基本特徵~

㈢ 中國近代工業興起時期的基本特點

中國近代工業大致可分為洋務運動和晚清「新政」時期兩個發展階段.晚清近代工業的發喚哪豎展雖然已取得了很大成績,也基本把中國推進了近代社會的大門,但由於這個進程不是中國近代因素不斷積累的結果,而是在西方資本主義沖擊下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因此它一開始就呈現出了有違近代工業發展一般規律的畸形特徵.
一、從工業化進程看: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發展的狀況,軍事工業超前,民用工業滯後.同時,官辦、民辦企業在工業化過程中的地位和關系失常.洋務工業從官辦工業起步並形成官僚壟斷局面;民用工業起步相對較晚,且處處受到排斥打擊,始終未能獲得獨立經營的地位.清末新政時雖然民辦企業數量有所增加,但中國近代工業始終發展緩慢.
二、從工業化布局看:中國早期近代工業以大城市為據點,這是外國資本主義經濟首先沖擊沿海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必然結果.由於中國本身資本主義因素發展極不充分,近代化的起步又帶有明顯的統治集團的目的性和意志性,這就造成城市中的近代因素不能及時擴散到農村和內地.相反,農村地區的勞動力、資本、人才被吸引到城市中來,出現一種「倒流效應」,都市經濟及生活方式越來越近代化,而廣大農村則仍然滯留於傳統農業經濟結構中.
三、從工業化范圍看:中國近代工業是以「單項突進,傾斜發展」的方式建立起來的,因此,近代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呈現一種畸形狀態,即商業性的農業發展以農村經濟的半殖民地化為代價.首先,農作物的栽培以帝國主義的需要為轉移,這說明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失去其獨立性.其次,農產品的商品化以出口為主要目標,而農產品的主要提供者卻主要是分散經營的個體農民.他們經濟力量薄弱,消息閉塞,這就使得帝國主義壟斷組織能夠通過對價格的控緩漏制加重對我國農民的剝削.再次,由於農產品的價格和收購都被帝國主義所控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就得不到充足的原料供應,反而要由國外進口部分補充.同時,農村市場也被帝國主義控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品的銷售,受到極大阻礙.結果形成這樣的局面:中國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主要給帝國主義提供了原料,但不能保證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原料供應;中國農村自然經濟的解體,主要給帝國主義提供了市場,並沒有給民族資本主義需要提供更多的購買力;中國農民和小手工業者的兩極分化,只不過促使勞動人民更加貧困,並沒有推動民族資本主義工業更快發展起來;中國的近代工業長期處於低水平.因此,工業化進程根本無法推進傳統農業和小手工業的社會化改造,也始終沒有帶動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從而使中國經濟結構呈現出特有的二元特徵.
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原因在於當時和大的主要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忙於戰爭,無暇東顧,而日本陳這個時期在中國取得了較大的利益.一戰結束後,中國資本主義的短暫春天也結束了.

㈣ 阿爾文61托夫勒描述的工業文明社會有哪些特徵

工業國家的官方語言都是半自然半人為的產品,即通過對一種精心選擇的方言的改造而來。霍布斯鮑姆指出,歐洲各國語言的標准化過程,多半發生在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⑧]漢語普通話、白話文和簡化字的形成,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50年代末,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統一的官方語言的物質基礎是工業文明。「標准化的民族語言,無論是口語還是書寫文字,若不是藉助印刷術的發明,識字率的普及,還有公立教育的廣設,將不可能出現。
工業文明體現
在工業社會里,「識字」不再是一種專長,而是所有專長的先決條件。一個人所受的教育中最重要的、賦予他公民身份的那部分知識不再是專門的技術,而是所謂的識字能力。真正職業的教育,雖然也必不可少,但和農業社會比較,重要性已經大大降低。

㈤ 試分析工業社會時期教育的特點

工業社會時期的教育特點是非常復雜的。因為現代化的工業社會在不斷發展,各項新設備新技術都在涌現出來。所以對培養出來的學生以及員工都有非常好的幫助。

㈥ 工業社會有哪些主要特徵

工業社會的主要標志是人口密集的城市化和勞動分工的專業化,以及相應產生的教育、醫療、保險、服務等現代社會機構與制度,因此也稱之為現代社會;後工業社會的主要特徵是自動化和信息化,理論和科技 占據了社會的中心地位。
---------------------
很准確。

㈦ 工業文明時代的基本特徵

工業文明給生活帶來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物質生活方面

衣著方面的變化:進入工業社會以來,出現了縫紉機、拉鎖、尼龍、維尼綸、滌綸等。當代世界服飾發展的趨勢表現為:回歸自然,追求純朴之美;效仿和追逐世界服飾潮流,巴黎、紐約、米蘭、倫敦、東京五大服飾中心領導著世界服飾發展的潮流。

飲食方面的變化:進入工業社會以來,出現了甜菜糖、食品罐頭、汽水、巧克力、糖精、口香糖、味精等。當代世界飲食發展的趨勢有——科學化:為追求健康和長壽,低脂低糖食品風靡歐美國家;快餐業興起:通過提高供餐速度、縮短等餐時間滿足現代生活快節奏的需要;各國飲食的交流日益頻繁:中國、美國、義大利、日本、印度的飲食風靡世界;食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據專家預測,21世紀人類的常用食品中將有一半是人類從未曾吃過的食品。

居住方面的變化:進入工業社會以來,出現了電梯、鋼筋混凝土建築、高層建築和摩天大樓。

○社會生產方面

勞動工具:出現了紡紗機、織布機、軋棉機、縫紉機、針織機、車床、鑽床、發電機、電動機、水泵、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播種機、電子計算機、機器人、機器手等。

○精神生活方面

過去,中國農村的業余活動比較貧乏,普通民眾難得有一次看戲的機會。而現在老百姓的業余活動十分豐富,有讀報、看電視、上網、聽廣播、聽音樂、看電影、看體育比賽、唱卡拉OK、打保齡球等;許多家庭都擁有不同的娛樂設施,如錄像機、VCD、音響設備、家庭影院、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鋼琴、電子琴、電子寵物等。

㈧ 工業社會的主要特徵

由手工生產成為機器大生產,工廠規模越來越大,工人越來越多,出現城市化並帶來城市病;交通更加發達,飲食結構越來越復雜趨向營養化,婦女地位的提高,建築結構由原來磚木結構變為混凝土結構等

㈨ 工業化社會到後工業化社會城市發展的階段特徵

工業化社會到後工業化社會城市發展的階段特徵如下:
1.「絕對集中」時期(工業化社會初始期):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集中。
2.「相對集中」時返森期(工業化社會成熟期):人口仍向城市集中,但開始向郊區擴散。
3.「相對分散」時期(後工業化社會初期):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的比重開始超過第二產業,郊區人口增長或仿超過了城市衫世纖人口的增長。
「絕對分散」時期(後工業化社會成熟期):第三產業的主導地位越來越顯著,從農村向城市的人口遷移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區域內部從城市到郊區的人口遷移,導致城市人口的下降和郊區人口的上升。

㈩ 工業社會教育的特徵是什麼

工業社會教育的突出特徵是生產化

為了實現工業化社會的發展,教育必須為其培養出更多的人才來促進這個發展。工業化社會的發展,必然要求教育―――這個生產社會需要的商品的結構能生產出足以滿足工業化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商品,而且這種商品是在成批地被生產,在這種情形下,大的班級授課制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在一定程度上說,班級授課制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社會才出現的。於是,人們已經漸漸習慣了一種簡單而又復雜的重復的教學模式,一切都是為了社會的發展培養人,由此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後果,人變成為社會發展的工具,教育成為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

工業化社會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科技的發展使人們認識到科技越發展,人們對原本的生活世界的距離越拉越遠,也就是說人們越來越注重對科學世界的追求和對生活世界的忽視。

工業社會的特徵

1、以大機器的使用和無生命能源的消耗為核心的專業化社會大生產占據了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

2、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生產效率全面提高。

3、社會分化劇烈,社會分工精細。

4、社會流動性增強,業緣關系取代了血緣和地緣關系而成為人們社會關系的主要形式,個人發展的機會和自主程度增多。

閱讀全文

與工業社會時期都有哪些特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a柱是哪裡車 瀏覽:430
賓士e300ll怎麼掛s擋 瀏覽:704
工業電商如何借錢 瀏覽:537
奧迪a6二手車如何 瀏覽:169
奧迪專用機油是什麼油多少錢 瀏覽:438
2021款奧迪a6l在哪裡插卡聽歌 瀏覽:50
賓士e多久能優惠6萬 瀏覽:597
番禺區有哪些工業 瀏覽:833
奧迪5怎麼開暖風 瀏覽:112
寶馬x3減震器多少錢 瀏覽:367
汽車腳墊上的蠟如何去除 瀏覽:168
8成新寶馬x3什麼價格 瀏覽:688
汽車日行燈哪裡有 瀏覽:32
奧迪a7車道怎麼編碼 瀏覽:471
奧迪a6碰撞測試私了多少錢 瀏覽:772
交警如何防止汽車攔車 瀏覽:163
寶馬迎賓光毯大小不一怎麼調 瀏覽:146
賓士a最少落地多少錢 瀏覽:473
中山起灣第一工業區是哪個區的 瀏覽:826
東城賓士貼膜哪裡有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