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北魏工業區屬於哪裡

北魏工業區屬於哪裡

發布時間:2023-03-24 21:19:42

㈠ 洛陽市區有哪幾個區

洛陽市有六個區:西工區、洛龍區、澗西區、瀍河回族區、吉利區、老城區。

洛陽市區包括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河區,洛龍區還有吉利區!洛陽下轄有一市偃師市,還有欒川,洛寧,伊縣,宜陽,汝陽等幾個縣!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廛河區,洛龍區,吉利區.洛陽共九縣六區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瀍河區、吉利區、洛龍區。

(1)北魏工業區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截至2016年底,洛陽市下轄6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8個縣,1個正廳級規格的洛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個省級開發區、18個省級產業集聚區。總面積1.52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03平方公里,市區建成區面積209平方公里。

位置:

洛陽洛陽市地處九州腹地, 河南省西部,東經112°16'—112°37',北緯34°32'—34°45',位於中國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交界帶,歐亞大陸橋東段,東西長約179公里,南北寬約168公里。橫跨 黃河中下游南北兩岸,東鄰 鄭州,西接 三門峽,北跨 黃河與 焦作接壤,南與 平頂山、 南陽相連。

地貌:

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復雜多樣,其中山區面積佔45.51%,丘陵面積佔40.73%,平原面積佔13.8%。境內東北部為伊洛河平原,其餘大部屬豫西山區。周圍有郁山、 邙山、青要山、荊紫山、 周山、櫻山、龍門山、 香山、萬安山、首陽山、 嵩山等多座山脈;境內河渠密布,分屬 黃河、 淮河、 長江三大 水系,黃河、 洛河、 伊河、 清河、 磁河、鐵灤河、 澗河、瀍河等10餘條河流 蜿蜒其間。

氣候:

洛陽市位於暖溫帶地帶,氣候具有春季多風、氣候乾旱,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秋季晴和,日照充足,冬季乾冷、雨雪稀少的顯著特點。全年四季分明,熱量、降水量隨時間分布具有顯著的季節性特點。全年日照時數為2141.6小時,各地差異不大,四季分布為夏多冬少,春秋居中。

資源:

礦藏資源:

洛陽物產資源豐富,已探明有鉬、鋁、金、銀、鎢、煤、洛陽鐵、鋅、水晶、鉛等甲類礦產資源26種,鉬礦儲量居全國首位,為世界三大鉬礦之一,主要分布在欒川縣。

洛陽能源資源富集,境內已探明礦產資源76種,其中 鉬礦儲量居全國首位,為世界三大鉬礦之一; 黃金產量居全國第三位。

植物資源:

洛陽市森林植物中有高等植物173科、830屬、2308種及198個變種、6個變型。

動物資源:

洛陽全市有陸棲脊椎動物342種,其中有珍稀動物190餘種,天然葯物480餘種。

水資源:

水資源總量達28億立方米,是北方地區少有的富水城市。

洛陽境內有 黃河、 洛河、 伊河、瀍河、 澗河等河流和陸渾、故縣兩座大型水庫。

人口:

2016年末,洛陽市常住人口680.10萬人,其中市區人口198.96萬人;城鎮常住人口369.63萬人,城鎮化率為54.35%。全年出生人口9.17萬人,出生率12.40‰;死亡人口4.18萬人,死亡率5.84‰;自然變動凈增人口4.99萬人,自然增長率6.56‰。

㈡ 假如三國在今天,吳國會不會是最強大的為什麼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平蘆神伍分天下,這三個國家各有千秋。魏國占據北方大部分地區,兵強馬壯糧草充足。蜀國占據西南的地區,地盤雖然不大,但是四川地區比較富裕。吳國占據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水軍占據優勢。在三國時期魏國勢力強大,始終壓著其他兩國。如果三國割據是在今天,吳國會不會成為最強的國家?我個人認為吳國哪怕放在今天也不是最強的國家,因為現在國家實力不僅要看經濟還要看軍事力量。

一、吳國雖然占據東南大部分富庶之地,但是魏國的經濟也不遜色。

吳國的領地在東南沿海地區,這個地區目前是中國最富庶的地方。魏國佔領地區比較大,占據今天山東河北東北三省,蜀國占據四川和雲貴地區。這三個國家整體經濟實力,蜀國最差,吳國和魏國平分秋色,經濟實力差不多。從經濟實力看,吳國對其他兩國尤其是魏國沒有更大優勢。

㈢ 北魏的疆域

北魏建國後,其社會躍入封建制,生產力逐步發展。但在統治方式上,北魏前期仍然保留著濃厚的奴隸制殘余,特別是在統一北方以前,繼續將戰爭中擄掠的人口沒為奴婢,賞賜給諸王貴族和有戰功者,從事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勞動。賦稅方面,在推行宗主督護制的地區,平均每戶每年的戶調是帛二匹,絮二斤,絲一斤,粟二十石,外加地方徵收的調外之費帛一匹二丈。且任意增加臨時征調,動輒每戶要交三十、五十石粟。當時官吏沒有正式的俸祿,貪污、賄賂、高利貸公行。太武帝統治期間,大將公孫軌到上黨(今山西長治北),去時單馬執鞭,回來則從車百輛。
拓跋統治者推行民族歧視政策。在戰爭中,被驅迫當兵的各族人民在前沖鋒,鮮卑騎兵在後驅逼。太平真君十二年,太武帝圍攻盱眙(今江蘇盱眙東北)時,寫信給劉宋守將臧質說,攻城知纖的都不是我鮮卑人,你殺了他們,免得他們將來造反。北魏為了鎮壓其他民族的反抗,在氐、羌、盧水胡等族聚居的地區設置軍鎮,進行嚴厲統治。魏律規定犯謀反大逆者,親族男女不論少長全部處死,甚至還在實行原始的車裂法。 僅國史一案中,被滅族的北方漢族大姓就達千餘人之多。
北魏前期落後的統治方式,引起各族人民連綿不斷的反抗斗爭。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太平真君六年九月,雜居在今陝西、山西等地的漢、氐、羌、屠各等族人民在盧水胡人蓋吳領導下於杏城(今陝西黃陵西南)爆發的起義(見蓋吳起義)。諸少數族和漢族被壓迫人民爭相響應,起義軍很快發展到十餘萬人,東起潼關,西至隴西(今陝西、甘肅交界處)。一年後,起義雖被太武帝親自率軍鎮壓而失敗,但各族人民的共同斗爭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北魏孝文帝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力求限制地方豪強勢力,加強中央集權,使鮮卑貴族進一步封建化,並與漢族地主緊密結合,更有效地共同統治各族人民,在馮太後的輔佐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延興二年(472),政以久任,滿一年升遷一級;治績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處罰,甚至降級。
延興五年(475)為改變過去州、郡、縣爭收租調的混亂局面,政府確定只能由縣一級徵收,徵收時禁止使用大斗、長尺、重秤。
太和八年(484)頒布俸祿制,申明俸祿以外貪贓滿一匹絹布的處死。次年頒行的均田令中,又規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職高低給一定數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準買,離職時移交下任。
太和九年(485)頒布了均田令,對不同性別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詳盡的受田規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別。露田種植穀物,不得買賣,七十歲時交還國家。桑田種植桑、榆、棗樹,不須交還國家,可以出賣多餘的部分,買進不足的部分。還授土地時對老少殘疾鰥寡都給予適當的照顧。
北方廣大地區由於戰亂,戶口流徙,田園荒蕪,大量土地無人耕種。北魏政權為增加財政收入,穩定社會秩序,頒行均田制。先審定戶籍,再按戶口分配土地,實行新的租調制。奴婢和牛都可受田。均田制在當時地曠人稀的前提下施行,在不損害地主階級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施行,有益於生產發展和穩定的。北方大量的荒地被開墾,耕作技術也有了提高,農業的發展,使養蠶、牧畜、釀造等農村副業也發展起來,改變了北方荒涼殘破的景象。
太和十年(486)以三長製取代宗主督護制,採用鄰、里、黨 的鄉官組織,抑制地方豪強蔭庇大量戶口。
太和十年,孝文帝對租調制度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新租調規定以一夫一婦為徵收單位,每年交納帛一匹,粟二石。十五歲以上的未婚男女,從事耕織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頭的租調,分別相當於一夫一婦的數量。
太和十八年(493),孝文帝排除穆泰、元丕及太子恂等鮮卑舊貴族和保守勢 力的反對,把都城從平城遷至洛陽。
遷都後,督使鮮卑族禁著胡服,改穿漢人服裝;朝廷上禁鮮卑語,改說漢話;規定鮮卑貴族在洛陽死後,不得歸葬平城,並改他們的籍貫為河南洛陽,改鮮卑姓為漢姓;鮮卑貴族門閥化,提倡他們與漢族高門通婚等。
太和年間,議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從。從品為北魏之首創。十九年,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標准,將代北以來的鮮卑貴族定為姓、族,姓為高,族次之,其中穆、陸、賀、劉、樓、於、嵇、尉八姓,「皆太判啟祖已降,掘猛如勛著當世,位盡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所謂四姓,一說為中原漢族高門崔、盧、李、鄭,一說為漢族甲、乙、丙、丁四種郡姓,後者似為確。班定姓族,使鮮卑貴族與漢士族得以進一步結合。
孝文帝改革使北方社會經濟有了明顯發展,手工業生產日益活躍,商業活動也日趨活躍。加速了北方各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對北魏社會政治生活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最主要的影響是促進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北魏的宮廷為了避免外戚干政,在道武帝拓跋珪時開始實施殘酷的子貴母死制度,即後宮女性只要生下男孩並被立為太子就得被賜死,以避免母以子貴的情況發生。很多人誤以為只要生下皇子就要被賜死,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但幼子還是需要人照顧,因此就有所謂的保太後,即當保姆照顧太子新君繼位後被封為太後。北魏有三種皇太後,一種是皇帝的生母,另一種是皇帝的保姆,還有一種是前任皇帝時運氣好沒生兒子而活下來的皇後。到了宣武帝元恪在位時,宣武帝並沒有賜死太子元詡的母親胡太後,實際上子貴母死制度已經終結。

㈣ 廣東東莞塘廈有幾個工業區

東莞塘廈主要有6大工業園區。

分別是:第一工業區,128工業區、宏業(138)工業區、高麗工業區、高科技工業區、科苑城信息產業園。

6個工業區詳細介紹:

1、宏業工業區,於1991年由鎮府投資動工開發,總面積193.74萬平方米,總投資達2.5億元。1992年,宏業工業區投入使用。1992年,成功引進了日本、韓國等國家和香港、台灣地區企業38家,其中有世界500強企業華強三洋馬達有限公司。

2、高麗工業區,佔地面積51.6萬平方米,1992年由鎮政府投資建成。高麗工業區是塘廈南部的工業基地,主要是電子、電腦、家用電器生產企業。1996年後,一批大型電子企業,如國巨電子(東莞)有限公司、智寶電子(東莞)有限公司、童園玩具廠(生產電子玩具)等大型企業先後落戶該工業園區。

3、科苑城信息產業園,是塘廈鎮規劃面積最大、建設檔次最高、配套設施最完善、引資功能最齊全、產業輻射功能最強、經濟效益最為顯著的現代化產業園區。科苑城產業園區於1996年由塘廈鎮政府投資動工興建,經過逐年建設,逐年完善,至2000年初具規模。

4、塘廈第一工業區,是最早改革開放後興建的第一個工業區,屬於最老的工業區。

5、塘廈128工業區,在廣東省改革開放之後,相應國家號召,於80年代創建的工業區。

6、高科技工業區,位於塘廈鎮四村高科技工業路,靠近大屏障國家森林公園,是最晚建設的工業區。新世紀以來,電子計算機、互聯網的發展,創建智慧科技城市成為了時代必須的重任。

(4)北魏工業區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建國初期,塘廈手工業仍佔主要地位,但其規模不大,設備簡陋,發展緩慢。1953年,工業總產值僅有3.5萬元。到1978年,塘廈公社先後建成規模較大的工廠有:塘廈石灰廠(日產石灰5噸)、塘廈糖廠(日榨量200噸)、紅磚廠(機制)、塘廈糧食加工廠、營盤水力發電站(600千瓦)、塘廈農機站(維修農機和出售農機零件);各大隊建有磚瓦廠15家,糧食加工廠16家。

全年(含各大隊)工業總產值258萬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塘廈外源型工業開始發展。1979年9月,港商首次在塘廈圩內解放街辦起塘廈毛織廠。

1982年4月,塘廈成立對外加工裝配辦公室,負責外資企業引進和管理。其後各村也陸續利用「三堂」(會堂、祠堂、飯堂)做廠房,引進「三來一補」外資企業。到1985年,先後引進一批毛織廠、制衣廠、鞋廠等企業共52家,全鎮工業總產值1743萬元,比1978年258萬元增長5.7倍。

1994年5月,對外加工裝配辦公室改稱為塘廈鎮對外經濟辦公室。1999年,鎮工交辦公室改稱為鎮財經辦公室,統管全鎮商貿、鎮辦、村辦以及個體私營等內資企業。1999年年底,全鎮共建成高麗工業區、宏業工業區等6個鎮級工業區和28個村級工業區,總面積達2183公頃。

2004年,全鎮利用外資221宗,協議利用外資額3.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7億美元,總量排全市第四位。2004年,全鎮共有工業企業4368家,總產值218.18億元(當年價),有從業人員24.57萬人,實現利潤12.72億元。

至2005年,共引進外資企業1083家,總產值267.3億元,民營製造業總產值25億元,鎮屬工業0.7億元(當年價,統計范圍為年產值500萬元的規模企業)。2005年工業總產值比1950年增長83.77萬倍。

2011年,全鎮全年實現生產總值約202.54億元,比2010年增長9.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47.19億元,比2010年增長3.2%;各項稅收35.47億元,增長15.6%;鎮級一般預算可支配收入13.43億元,增長18%;社區居民人均純收入25726元,比2010年增長15.9%;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50.5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11.1%,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60.97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12.1%。



園區建設_陽光塘廈

㈤ 北魏最初都城建在哪裡

北魏最初都城建在盛樂,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枝滾,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

逐步滅掉後燕、夏、北燕、北涼,439年統一北方,與南朝對峙。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改姓元。疆域西到新疆東部,北到蒙古高原、遼西,南線初以黃河為界,後漸擴至秦嶺,佔有淮南。

(5)北魏工業區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魏孝文帝統治時期,從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改革。太和九年(485年),北魏政府頒布均田令,接著又頒布三長制和新租調制。十八年(494年)正式遷都洛陽,並推行一系列漢化政策,其中包括: 改官制、禁胡服、斷北語、改姓氏、定族姓等猛鍵余等。

這次改革,是對魏晉以來民族大融合的一次總結,對中國歷史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經過改革,北魏社會經濟有一定發展。農業方面,開墾出不少田地,水利得到興修,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畜牧業十分發達,境內有許多官、私牧場,牛羊無數。手工業生產有所進步,紡織、釀酒、造紙、煮鹽、冶鑄等業生產亮岩技術得到提高。

㈥ 洛陽有那幾個鎮

截至2019年1月,洛陽下轄1個縣級市、8個縣、6個區。

1、6個區: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瀍河回族區、洛龍區、吉利區。其中洛龍區下轄7個鎮。

2、8個縣:孟津縣、新安縣、宜陽縣、伊川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汝陽縣。其中孟津縣下轄10個鎮,新安縣下轄10個鎮,宜陽縣下轄9個鎮,伊川縣下轄8個鎮,洛寧縣下轄8個鎮,嵩縣下轄8個鎮,嵩縣下轄12個鎮,汝陽縣下轄7個鎮。

3、1個縣級市:偃師市,下轄9個鎮。

因此洛陽共計有:88個鎮。

(6)北魏工業區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洛陽市,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級市,洛陽市總面積1523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03平方公里,河南省西部,東西長約179公里,南北寬約168公里。

橫跨黃河中下游南北兩岸,東鄰鄭州市,西接三門峽市,北跨黃河與焦作市接壤,南與平頂山市、南陽市相連 。

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洛陽繁衍生息,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

洛陽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2.2-24.6℃,洛陽市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復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佔13.8%。洛陽市境內主要河流有黃河、洛河、伊河、澗河、汝河等。

洛陽市有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遺址。

截至2019年3月,洛陽市共有A級旅遊景區70處,其中4A級以上景區28處。洛陽市有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河洛文化旅遊節等節日活動。洛陽市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

㈦ 秦皇島北部工業區在哪裡哪有什麼單位啊

它地處秦皇島市中心區北部,屬於城市總體規劃的一部分。京沈高速公路、京秦鐵路、102國道和秦青公路貫穿園區內。其中,京沈高速公路東西兩條出口均設在園區內,工業區內兩條鐵路專用線亦橫貫園區,為入區企業原料及成品的輸入、輸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流通渠道;南據全國著名的天然良港秦皇島港僅5公里,東據山海關機場16公里,交通便捷。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十分優越的投資環境,北部工業區現在已成為秦皇島市經濟建設的又一戰略中心。 秦皇島北部工業區功能定位為城市工業區,以一、二類低污染高標准工業項目為主,重點發展輕型工業。 工業區內建有110KV變電站一座,10KV開閉所兩座,電力供應充足;秦皇島市煤氣總公司制氣廠建於園區內,日產煤氣29萬標准立方米,為入區企業生產、生活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煤氣供應;城市自來水管網和城市污水管網貫穿園區,從引青濟秦管線——北外環路與西港路交叉路口處可引原水入區,原水的單位價格不到飲用自來水單位價格的三分之一,為需水量大的企業節省了相當的生產成本

閱讀全文

與北魏工業區屬於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c200小保養多少錢 瀏覽:290
汽車表示什麼東西 瀏覽:649
一種汽車80元降價後多少錢 瀏覽:738
如何進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瀏覽:620
天津工業大學的學生床什麼尺寸 瀏覽:39
賓士鑰匙省電模式如何激活 瀏覽:892
汽車遙控門不開什麼原因 瀏覽:503
如何修汽車燈亮 瀏覽:539
汽車貼片補貼是什麼 瀏覽:545
汽車上的酸奶怎麼樣 瀏覽:41
奧迪車和賓士哪個耐用 瀏覽:230
工業噪音一般不超過多少 瀏覽:57
賓士e的油箱多少升 瀏覽:231
濱州到菏澤的汽車進哪個站 瀏覽:982
卡羅拉和奧迪哪個好開 瀏覽:409
工業相機在哪個地方 瀏覽:911
奧迪六座有哪些車型 瀏覽:777
賓士el200怎麼設置語音功能 瀏覽:814
寶馬x42014款有哪些問題 瀏覽:314
汽車鎖車裡面的按鈕叫什麼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