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工業發展有哪些問題

工業發展有哪些問題

發布時間:2023-03-24 11:32:58

Ⅰ 建築工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從建築工業化的提出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但我國建築工業化的進程依然較為緩慢,距1978年會議的目標差得很晚。這一方面取決於建築工業化內在的原因,也與我國的經濟發展環境密切相關。由於建築工業化生產方式可以較大幅度地提升勞動生產率,但是我國建築業一直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且一直享受著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又能帶來巨大就業,因此,建築工業化的推動力不強。但隨著「用工荒」的蔓延,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建築企業對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需求不斷提升。另一方面,近二十年來我國建築規模不斷增加,建築業產值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且每年的新開工面積達到全球的一半,巨大的建設需求使得建築企業沒有時間與精力來進行建築工業化技術的科研、開發商不願意使用不成熟的建築工業化技術。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少帶有建築工業化元素的產業,如混凝土製品企業、建築機械生產和製造企業等,但這些處於建築工業化鏈條的終端,沒有能力拉動整個產業的工業化進程,整個建築產業依然沿襲著傳統的施工模式發展,沒有太高的提升。在我國,「建築設計」屬於獨立的行業,因此設計時無需考慮施工的工藝流程,而施工對設計階段的影響也有限。建築工業化是建築業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由於設計和施工的割裂,建築工業化的生產組織模式在我國難有大的突破。以上三點是由我國所處的特定歷史經濟環境所決定的,此外,從國外建築工業化的進展來看,可以發現阻礙我國建築工業化的其他原因。標准體系不完善。建築工業化標准體系的建立是企業實現建築產品大批量、社會化、商品化生產的前提,各國政府對標准制定工作的重視極大推動了各國建築工業化的發展。然而在我國,除了各個參與工業化試點自定標准外,雖然國家對建築的標准化是有參數的,但始終沒有出台行業強制性准則,產業鏈中很多環節並未按此標准執行。此外,建築工業化的標准化設計一般是通過對項目中採用工廠加工生產的部品(如門窗、欄桿、空調百葉、雨篷等)、構件(如預制外牆、陽台、樓梯、疊合樓板、疊合梁等)進行標准化設計,而且很多部件需要附加在構件上,需要大量產業鏈環節之間介面集成的問題,這不是一家企業的事情,需要標准化設計企業、部品生產企業、建材企業、安裝施工企業等一起配合才能完成,必須是一個產業化聯盟的標准體系才有實現價值,這不是一家企業可以獨立完成的,需要行業各方企業的力量。標准化與多樣化的矛盾。工業化在建築業的進展緩慢,但整個社會已經步入後工業時代,以工業數字化生產作為支持,人們的生活方法和思想理念越來越強調個性與多樣化,表現在建築業即為消費者會仔細比較價格、面積、戶型、環境等因素。然而,我國建築工業化還處於前期發展階段,標准化體系設計方面還處於設計定型、構件統一、規格少且強調標准化與通用化,以便於工業化生產和機械化施工。標准化與多樣化構成了天然的矛盾,這對工業化建築的設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使企業對工業化建築的市場化前景有所猶豫。與現行建築技術規范不兼容。由於建築工業化是對傳統建築業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工業化技術與國內現行的建築技術標准、規范不兼容,設計、審批、驗收無標准可依,即使工業化技術的科研單位能夠提供切實可行的實驗數據證明相關項目可行,每一個項目還是需要通過專家論證,成為建築工業化大規模推廣的一個障礙。

Ⅱ 汽車工業發展到現在存在的三大問題是什麼

是兩個問題。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

分報告基於支撐總報告的研究思想,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現狀及趨勢進行翔實論述,剖析汽車行業面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產業發展政策建議,並對產業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其中指出,中國汽車產業面臨大變革、大變局的同時,迎來了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機遇。


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作為交通工具的汽車,每天要排放大量的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氫化合物、鉛化物等多種大氣污染物,是重要的大氣污染發生源,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危害。

節能減排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永恆主題,不斷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已成為我國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

Ⅲ 目前我國的機械工業發展存在哪些問題或難點

三大難點,轉型迫切度擴大

1、高端產品不足,中低端產品需求明顯放緩,傳統產業處於產能過剩調整和產業轉型期

我國以同質化傳統機械產品為主,機械工業產品價格持續低位,經營壓力普遍巨大,2015年,全國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速高達10.2%,2018年下降至2.6%,2019、2020兩年甚至出現0.9%和7.1%的負增長,反映出機械產品需求市場總體疲軟的嚴峻態勢。

2、產業基礎能力不足,共性技術研發能力弱與核心零部件制約明顯

依託企業建設的各類創新載體以局部領域為突破點,但無法有效滿足行業大多數企業對共性技術的廣泛需求,出現部分共性領域重復投入及分散投入,同時大量技術基礎薄弱與資金缺乏的中小企業根本無力自行開發,進而限制了其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我國核心零部件自主研發能力不強,部分關鍵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受制於高端軸承鋼、高端液壓鑄件、高端塗料、關鍵絕緣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潤滑油脂等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的落後,基礎零部件自主化能力不足,難以滿足主機發展需求而依賴進口。

3、產業鏈韌性不強,上下游銜接不順暢

研發設計、經營管理、生產控制、運維服務等核心工業軟體與系統受制於人問題十分突出,服務於國民經濟重點領域的專用生產設備及生產線、專用檢測設備及系統等重大短板裝備自給能力較差。

與原材料製造部門融合發展不夠,上下游企業合作鬆散。機電一體化困難重重,兩大行業交叉領域存在研發和製造的空白,產學研銜接不足,機械零部件企業、整機企業和用戶間配合不夠、信任度不高,供需矛盾突出。

Ⅳ 說說工業發展可能帶來哪些環境問題

工業發展中作為商人本著利益至上的想法工廠中的廢棄物處理環節自然而然的被忽視,在不同的生產單位的生態污染各不相同,含大量重金屬元素的廢水會導致自然水域調節系統失效,大量含氮,硫等物質的污染氣體加重了植物吸收調節空氣的負擔,生產廢料在某些環境下會污染土壤,破壞當地生態環境。城市在擴張的同時大量擠壓了農田和山林的空間,普遍的高層玻璃建築會造成嚴重的光污染。

Ⅳ 未來我國能源工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隨著我國經濟的較快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斷增長,構建穩定、經濟、清潔、安全的能源供應體系面臨著重大挑戰,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資源約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我國優質能源資源相對不足,制約了供應能力的提高;能源資源分布不均,也增加了持續穩定供應的難度;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能源結構不合理、能源技術裝備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對落後,導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耗能產品能耗高於主要能源消費國家平均水平,進一步加劇了能源供需矛盾。單純依靠增加能源供應,難以滿足持續增長的消費需求。

市場體系不完善,應急能力有待加強。我國能源市場體系有待完善,能源價格機制未能完全反映資源稀缺程度、供求關系和環境成本。能源資源勘探開發秩序有待進一步規范,能源監管體制尚待健全。煤礦生產安全欠賬比較多,電網結構不夠合理,石油儲備能力不足,有效應對能源供應中斷和重大突發事件的預警應急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加強。

Ⅵ 現階段國內工業工程發展的困境何在

工業工基余程在我國已有一段很長的發展過程,在實際生產製造中也被廣泛應用。工業工程旦禪在我國已有一段很長的發展過程,在實際生產製造中也被廣泛應用。很多大學都開設有工業工程專業。就我自身的感受而言,目前工業工程的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國內企業對工業工程技術的利用還是不夠,包括企業對工業工程技術的重視度不足。從我了解的企業,在企業裡面設置了工業工程技術專門職位的公司,大部分都集中在外企或台資企業,國內的大部分國企、民企裡面很少有專門設置這一職位的公司,更多的是作為技術部門的輔助工具方法。
2、工業工程的應用缺乏全系統的整體優化應用。所謂全系統是指整個生產系統、生產系統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環節的每一個細節,也就是全價值流的整體優化應用。
3、隨著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發展,工業工程技術需要融合越來越多的新學科和新技術,增強系統性,與系統工程、計算機以及信息系統的更加緊密結搏遲滾合,目前這方面的工作還是不足。

Ⅶ 目前我國工業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有哪些

1、新增就業機會減少

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導致新一輪世界產業轉移,區域產業格局發生深刻變化,製造業迴流發達國家,致使國際投資轉向。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特徵之一就是生產產品的個性化與生產過程的本土化,原有的規模化、大批量生產模式被顛覆,新的產業中心轉移將伴隨新的就業崗位的轉移,這意味著部分新增就業崗位將被固化並分散在具有消費市場與數字化製造能力的地區,原有的以大規模現代化工廠吸納就業人員的方式將被打破,我國通過產業聚集與規模經濟創造就業崗位的模式將隨之發生轉變。

2、生產要素優勢消失

我國近年來工業化得以長足發展的要素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口紅利優勢,即勞動力成本低廉優勢。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勞動力資源豐富,並且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轉移,為工業化提供了充裕的勞動要素。二是經過經濟高速增長期,中國積累了巨額財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2年GDP名義值較1978年增長了140多倍,產業發展正在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演化,資本要素當前正逐步取代勞動力要素成為支持產業的核心要素。三是中國從農業大國發展為工業化國家,資源環境要素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但是由於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資源與環境沒有得到良好的保護,目前這一要素逐漸由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要素轉化為制約要素。我國工業化發展過程中的要素投入主要沿襲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展的規律。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要素不是傳統西方經濟學歸納的勞動力、資本與土地,而是知識與技術要素。我國當前具有優勢的要素市場,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將變得黯然失色,而知識與技術要素體系在我國遠未成熟。反觀西方國家,歐洲與日本等發達國家正處於人口老齡化階段,勞動力要素優勢減弱,資本要素市場也受到來自新型工業化國家的挑戰,大部分國家已經完成工業化進程,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但是,如果第三次工業革命爆發,傳統生產要素優勢作用減弱,這些國家將憑借其多年積累的教育基礎與知識技術優勢,在較短時間完成以數字化製造產業為支撐的「再工業化」過程,從而重拾製造業強國地位。

3、大范圍產能過剩問題凸顯

我國當前工業化發展主要沿襲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展路徑,產業體系以重化工業為主,鋼鐵、水泥、有色、船舶製造、機械製造等產業在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擴張期積累了龐大的產能。經濟危機爆發後,世界經濟進入收縮期,國際市場需求下降,我國部分行業已經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如果第三次產業革命興起並在全球范圍內擴展,歐、美憑借其科技優勢以及高端製造優勢實現「再工業化戰略」,製造業中心將不可避免地重新轉移到發達國家。而我國經過前期在旺盛的國際與國內需求支撐下,形成的巨大工業生產能力將逐漸顯得落後並被國際市場淘汰,屆時大范圍產能過剩的局面難以避免,如果我國不能及時轉變發展方式、完成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工業化進程受到明顯制約。

Ⅷ 蘇聯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的問題有哪些

蘇聯工業化,農民一直付出,未得到回報兄螞,中國也和蘇聯一樣,以農養工,工業發展後,反哺農業,,從取消農清塵猛業稅到農業補貼,從改革開放包產到戶到農民工湧入工業,,,工農互相扶持答橋

Ⅸ 地理資料我國工業發展及其問題

1.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

2.資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一是水資源缺口很大,二是能源需求大.

3.競爭力不強,一是重大裝備主要靠進口,二是一般加工能力大量閑置,漏帶三是在出口貿易中只能以「三低」(低成本、低價格、低檔次)獲得競爭優勢。

4.機制不活、管理能力較弱,勞動生產率不高

我國工業起步晚,發展比較迅速,這就不可避免導致一些轎戚問題,但目前工業在我國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因為工業范返帆蘆疇很大,我不好詳細說.....望採納~~~

Ⅹ 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中存在哪些問題

1、思想觀念問題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關鍵。
2、現行的管理機制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軟肋」。
3、宏觀謀劃相對薄弱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瓶頸」。
4、園區企業生產鏈條短、集群效益不明顯是制約工業園建設與發展的薄弱環節。
5、資金支撐脆弱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原因。
6、電價貴、用地緊、成本高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主要難題。
7、融資難、招工難、服務弱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因素。

閱讀全文

與工業發展有哪些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門汽車站到富順要多久 瀏覽:810
奧迪l系列哪個版本好看 瀏覽:458
平行進口汽車交易平台有哪些 瀏覽:604
工業園區是哪個城市 瀏覽:779
汽車前排座位怎麼卸 瀏覽:943
湖南國防工業職業如何單招 瀏覽:144
福永至湛江汽車多少錢 瀏覽:778
廣東工業用香精怎麼樣 瀏覽:398
大連有什麼汽車工業 瀏覽:409
合肥到欄桿汽車有哪些 瀏覽:318
寶馬m3內飾加裝多少錢 瀏覽:427
為什麼企業家都喜歡開奧迪 瀏覽:40
工業用的牛角扇用什麼材料好 瀏覽:486
溫州到昌南汽車票多少錢 瀏覽:557
工業企業投資如何拿地 瀏覽:580
湖南邵陽縣工業園有什麼印刷廠 瀏覽:540
如何看汽車產品型號 瀏覽:147
賓士c200小保養多少錢 瀏覽:292
汽車表示什麼東西 瀏覽:651
一種汽車80元降價後多少錢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