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工業革命有哪些困難

工業革命有哪些困難

發布時間:2023-03-23 08:05:57

A. 第四次工業革命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薛瀾提出,我們應該注意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給中國帶來新的機遇,但同時也帶來新的挑戰,這個挑戰,具體有四個方面。首先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增長的影響。
工業革命和經濟發展中間,其實存在兩個悖論。首先是生產率悖論,就是說新技術的進步並沒有給我們帶來預期的生產率的增長。以美國為例,美國勞動生產率的年增長在1947到1983以及2000到2007年,兩個時段里,分別是2.8%和2.6%左右,但是從2007年到2014年,也就是科技大幅改變我們生活的這段時間,勞動生產率的年平均增長率只有1.3%左右,這要怎麼解釋?薛瀾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很多技術是平台型技術,它們創造的價值是免費的,並沒有通過市場交易反映出來。
其次還有創新悖論。政治經濟學家熊彼得提出過一個概念叫「創造性毀滅」,是指有新的技術創新帶來更大的社會收益,但同時會讓舊產業消亡,通過這種毀滅,使社會不斷進步。例如,電力機車代替蒸汽機車、數碼相機代替膠卷相機,都是創造性毀滅。

但荷蘭學者盧克索特近來提出「毀滅性的創造」這么一種可能,就是指一些創新僅僅對少數企業有利,對整個社會是不利的。比如,金融領域放鬆監管會導致很多創新只對少數金融企業有很大利益,但可能會給整個金融世界帶來危害,甚至帶來金融危機。比如現在的社交媒體讓人們長期沉溺於手機和電子游戲,很難進入到深入思考,長此以往,是否會對人類社會進步產生影響,等等。
而不管是生產率悖論,還是創新悖論,其實都可以看做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給人類經濟活動和經濟增長帶來的挑戰。
第二個挑戰是對未來工作的顛覆。
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美國2010年的各項職業中,將近一半的工作在今後十年到二十年有可能被機器或人工智慧替代。其中很多工作在今天是高級白領在做的,比如律師助手、房地產評估師等等。未來,也許很多人在同時做很多的臨時性工作,傳統意義上的穩定工作將不復存在。
第三個挑戰是對社會公正、倫理道德和社會規范的沖擊。
比如說,收入分配差距有可能變大,大量中等技能的工作被替代,社會收入分配將形成兩極化狀態,少數有高技能的工作者收入特別高,大批中等或低技能者則失業。再比如,生物醫學進展會帶來倫理道德問題,基因檢測是否會帶來就業歧視、保險歧視。如果未來出現可定製嬰兒、延長壽命、記憶提取時,是否有一系列倫理道德的困擾出現?又比如,人工智慧也可能會帶來社會問題。《紐約時報》曾拿機器人寫的新聞報道和記者寫的新聞報道放一起讓大家去辨認,90%的人都辨認不出來。如果今後機器人可以寫出漂亮的文章、畫出各種風格的畫作,那人類還需不需要去學習?
這些都是我們即將面臨的挑戰。

最後一個挑戰是對公共治理的影響。
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政府對市場的監管可能更加困難。政府規章制度的演變非常慢,而技術變化太快,兩者很可能無法同步。其次,政府對社會的有效治理更加困難。社交媒體的普及使個人可以成為公眾媒體,公眾常常比政府獲得信息更快更多;最後,政府對公共安全的保障會更加困難。社會如此依賴網路和信息,我們的數據安全、網路安全如何保障?

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薛瀾提出了幾個思路。首先,要加強社會預見的研究,把社會影響的思考滲入技術選擇。其次,要引入同步設計的原理,從創新源頭注入社會影響。我們在之前的工業系統設計原理是先創新後治理,導致了諸多問題,如何使得治理的觀念和創新同步,比如將循環經濟理念滲入到工業設計中。再次,要提倡適應性治理,實現創新推進與創新治理的有機平衡。一方面,要通過合理的規制減少創新可能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在規制創新的同時,減少潛在的掣肘,使得創新能夠蓬勃地發展。

B. 新工業革命將帶來哪些變化它對中國製造業帶來哪些挑戰和機遇

最近幾年,經常可以看到新聞報道上我國的高鐵,汽車,大飛機,手機等等產品有多麼大的進步。事實上,其中的很多關鍵零部件都是外包的。外包是一種速成方式,但中國企業的外包跟外企的外包有著本質區別。外企是把自己不屑於乾的流程外包給中國企業,而中國企業則是將自己不會乾的流程外包給外企。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國家30年前就享受過中國當今高速的發展速度,但由於沒有及時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產業升級,至今還在充當發達國家製造基地的角色。

新的工業技術革命,會拉大我國和先進製造業國家的差距。
機遇也有很多。發達國家向更高端升級,留下的不屑於做的產業就是我們的市場。
挑戰嘛,太多了。現在的年輕人,熱衷於互聯網和金融行業,製造業少有人問津,吸引不到優秀的人才,製造業升級沒有人力資源基礎,向高端製造業發展無從談起。

C. 歷史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分別對環境有哪些破壞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動力革命為主,即蒸汽動力取代畜力,環境污染則以空氣污染為主,主要是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粉塵與含硫氣體等等。
第二次工業革命除了電氣化以外,還大力進行材料開發,化學工業迅速發展,又造成嚴重水污染,除了空氣污染依舊繼續加重以外還有氧化氮污染、光化學污染等等,而且水質破壞比以前嚴重得多。
第三次工業革命又增加了輻射污染,即核污染與電磁波污染。但是比較而言,此次工業革命對環境的關注大為增強。對環境污染已加強控制,環境治理初見成效。

D. 工業革命有哪些弊端急需啊!!

2 瘋狂的殖民地掠奪與奴隸貿易,給英國帶來了巨額的貨幣資本,從而為工業革命累積了財力上的准備。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英國繼續了近三個世紀的圈地運動,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大批廉價的勞動力。並且,英國過去是以國王名義借債,來彌補宮廷財政運轉的不足。1694年,英格蘭國家銀行的成立,標志著由國王債務制度過渡到國家債務制度,這從另一條渠道為工業革命積累了資金。
3 蒸汽機 科爾尼鍋爐 礦工燈 蘭開夏鍋爐
4 蒸汽機的發明
5 社會需要的熱能和動力越來越多。而柴草、風力、水力所提供的能量受到許多條件的限制而不能大規模使用。例如地理條件水力往往需要伴隨運河.
6 這是科技發明與傳統經驗技術尚未完全分離 許多發明都來源於經驗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
7 這是人類歷史上的重要變化,甚至直接改變了人類歷史格局,正是交通的革新才導致全球一體化的可能,同時導致了殖民主義與民族主義,這一對矛盾是推動19世紀歷史發展的主要動力.
8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出現,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同時,導致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產生,使資本主義在英國最終確立,另一方面使歐美國家的生產力大幅度提高,徹底改變了世界經濟格局。歐美資產階級憑借其先進的生產力和堅船利炮,搶占商品市場,掠奪原料產地,至19世紀中後期,一個統一的世界市場形成了。- mei,德 的感言: 這段早就看到了。算了。就選這個吧。

E. 阻礙法國工業革命的因素

阻礙因素:企業經營分散,中小農經濟長期大量存在以及高利貸資本發達,再加上法國政局的動盪等諸多因素(如何阻礙的:這些因素使得法國新技術、新機器的發明和推廣比較困難,工業勞動力和工業資本相對缺乏,商品市場也不很景氣)

很高興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滿意煩請採納 點擊右上角【採納答案】按鈕即可,萬分感謝!(*^__^*)

閱讀全文

與工業革命有哪些困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用的牛角扇用什麼材料好 瀏覽:484
溫州到昌南汽車票多少錢 瀏覽:555
工業企業投資如何拿地 瀏覽:578
湖南邵陽縣工業園有什麼印刷廠 瀏覽:538
如何看汽車產品型號 瀏覽:145
賓士c200小保養多少錢 瀏覽:290
汽車表示什麼東西 瀏覽:649
一種汽車80元降價後多少錢 瀏覽:738
如何進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瀏覽:620
天津工業大學的學生床什麼尺寸 瀏覽:39
賓士鑰匙省電模式如何激活 瀏覽:892
汽車遙控門不開什麼原因 瀏覽:503
如何修汽車燈亮 瀏覽:539
汽車貼片補貼是什麼 瀏覽:545
汽車上的酸奶怎麼樣 瀏覽:41
奧迪車和賓士哪個耐用 瀏覽:230
工業噪音一般不超過多少 瀏覽:57
賓士e的油箱多少升 瀏覽:231
濱州到菏澤的汽車進哪個站 瀏覽:982
卡羅拉和奧迪哪個好開 瀏覽: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