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工業控制的數字量有哪些

工業控制的數字量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22 03:41:51

❶ 我想問一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IO模塊都有哪些種類呢

感謝題主的邀請,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PLC也叫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主要用於復雜類型工業控制的設備,有時候一些PLC自己是不帶有功能的,它的功帶辯碧能體現於它所安裝的IO模塊,一般來說,這些模塊的種類有這些:

1、基本數字量輸入模塊

2、計數器輸入模塊

3、基本數字量輸出模塊

4、PWM脈沖輸出模塊

5、電灶褲壓輸入模塊

6、電蠢舉壓輸出模塊

7、電流輸入模塊

8、電流輸出模塊

9、PT100溫度輸入模塊等

當然,以上所列舉的只是一部分,像是GCGD等還會有更多新類型的IO不斷的推出,滿足大家更多的需要,敬請期待。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還可以,採納下啊!

❷ 從工控系統的角度闡述「連續」與「離散」的含義,並舉例說明。

1.工業控制系統主要在工業中對一些物理量(溫度,壓力,流量,液位,速度,加速度等等)進行控制,應用最多的就是反饋控制。
例如:在流程工業中,一些化學反應要在適當的溫度,壓力下產生,才能有效。這時就要對溫度和壓力進行控制。假定溫度是由燃燒燃料產生的,若要對溫度進行控制就必須要控制氧氣和燃料的比例(至於如何控制他們的比例,那是控制演算法要關心的),這就像我們用柴燒飯,為了快速把溫度提上去,我們可以多加點柴,可是如果柴加多了,剛開始的時候是沒關系,可是隨著燃燒過程的持續,就極有可能燒過頭。飯就糊了。
2.現在的工控系統多採用計算機進行控制,若要進行反饋控制,計算機系統要對溫度值進行采樣(采樣的目的是使連續量變成離散量,但是要遵守香農采樣定理),然後根據采樣的物理量的值計算輸出的控制量(即要加或者減多少氧氣和多少燃料),溫度值便是一個「連續量」(也可叫模擬量,即此量在時間上和數量上的變化是連續的)。那麼如何將其離散化呢,簡單,在t1,t2,t3,。。。。等等時刻,對應的溫度值便是離散量(也可以叫數字量,即此量在時間和數量上是離散的)很顯然從連續量上任何時刻都可以取得其對應的值,但是離散量只有在固定的一組時刻上能取得對應的值(如果這些值是在遵守香農定理的前提下取得的(你也可以理解為這些值取得足夠多),那麼離散量就可以代表一個連續量使用)。
3,相反的,有連續量的離散化,就有離散量的連續化,這個過程便是計算機輸出的控制量,(即氧氣和燃料的多少),氧氣和燃料一般都是通過流量來控制的,這個量我們不可能做到控制它某一時刻流多少,因為他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隨時間變化的過程。

❸ PLC是什麼具體有些什麼用途

PLC一般指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作用有:

1、開關量的邏輯控制

這是PLC最基本、最廣泛的應用領域,它取代傳統的繼電器電路,實現邏輯控制、順序控制,既可用於單台設備的控制,也可用於多機群控及自動化流水線。

2、模擬量控制

在工業生產過程當中,有許多連續變化的量,如溫度、壓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都是模擬量。為了使可編程式控制制器處理模擬量,必須實現模擬量(Analog)和數字量(Digital)之間的A/D轉換及D/A轉換。PLC廠家都生產配套的A/D和D/A轉換模塊,使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用於模擬量控制。

3、運動控制

PLC可以用於圓周運動或直線運動的控制。從控制機構配置來說,早期直接用於開關量I/O模塊連接位置感測器和執行機構,現在一般使用專用的運動控制模塊。

如可驅動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的單軸或多軸位置控制模塊。世界上各主要PLC廠家的產品幾乎都有運動控制功能,廣泛用於各種機械、機床、機器人、電梯等場合。

4、過程式控制制

過程式控制制是指對溫度、壓力、流量等模擬量的閉環控制。作為工業控制計算機,PLC能編制各種各樣的控制演算法程序,完成閉環控制。PID調節是一般閉環控制系統中用得較多的調節方法。

大中型PLC都有PID模塊,目前許多小型PLC也具有此功能模塊。PID處理一般是運行專用的PID子程序。過程式控制制在冶金、化工、熱處理、鍋爐控制等場合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5、數據處理

現代PLC具有數學運算(含矩陣運算、函數運算、邏輯運算)、數據傳送、數據轉換、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數據的採集、分析及處理。

這些數據可以與存儲在存儲器中的參考值比較,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也可以利用通信功能傳送到別的智能裝置,或將它們列印製表。

數據處理一般用於大型控制系統,如無人控制的柔性製造系統;也可用於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如造紙、冶金、食品工業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統。

6、通信及聯網

PLC通信含PLC間的通信及PLC與其它智能設備間的通信。隨著計算機控制的發展,工廠自動化網路發展得很快,各PLC廠商都十分重視PLC的通信功能,紛紛推出各自的網路系統。新近生產的PLC都具有通信介面,通信非常方便。

(3)工業控制的數字量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PLC簡介: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種專門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的數字運算操作電子系統。它採用一種可編程的存儲器,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輸出來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設備或生產過程。

二、起源:

美國汽車工業生產技術要求的發展促進了PLC的產生,20世紀60年代,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對工廠生產線調整時,發現繼電器、接觸器控制系統修改難、體積大、雜訊大、維護不方便以及可靠性差,於是提出了著名的「通用十條」招標指標。

1969年,美國數字化設備公司研製出第一台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DP一14),在通用汽車公司的生產線上試用後,效果顯著;1971年,日本研製出第一台可編程式控制制器(DCS-8);

1973年,德國研製出第一台可編程式控制制器;1974年,我國開始研製可編程式控制制器:1977年,我國在工業應用領域推廣PLC。

最初的目的是替代機械開關裝置(繼電模塊)。然而,自從1968年以來,PLC的功能逐漸代替了繼電器控制板,現代PLC具有更多的功能。其用途從單一過程式控制制延伸到整個製造系統的控制和監測。

網路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❹ 什麼是s7-200的模擬量模塊和數字量模塊

在工業控制中,某些輸入量(如壓枯腔力、溫度、流量、轉速等)是連續變化的模擬量,某些執行機構(如伺服電動機、調節閥、記錄儀等)要求PLC輸出模擬信號,而PLC的CPU只能處理數字量。模擬量首先被感測器和變送器轉換為標準的電流或電壓,如4~20mA,1~5V,0~10V,PLC用A/D轉換器將它們轉換成數字量。這些數字量可能是二進制的,也可能是十進制的,帶正負號的電流或電壓在A/D轉換後一般用二進制補碼表示。
D/A轉換器將PLC的數字輸出量轉換為模擬電壓或電流,再去控制執行機構。模擬量I/O模塊的主要任務就是完成A/D轉換(模擬量輸入)和D/A轉換(模擬量輸出)。

模擬量模塊有三種:模擬量輸入模塊、模擬量輸出模塊、模擬量輸入/輸出模塊。
(Ⅰ) PLC模擬量輸入模塊
模擬量輸入模塊又稱A/D模塊,將現場由感測器檢燃旦測而產生的連續的模擬量信號轉換成PLC的CPU可以接收的數字量,一般多為12位二進制數,數沒段衫字量位數越多的模塊,解析度就越高。
(Ⅱ) PLC模擬量輸出模塊
模擬量輸出模塊又稱為D/A模塊,把PLC的CPU送往模擬量輸出模塊的數字量轉換成外部設備可以接收的模擬量(電壓或電流)。模擬量輸出模塊所接收的數字信號一般多為12位二進制數,數字量位數越多的模塊,解析度就越高。
而數字量模塊就是檢測外部開關量輸入的狀態

❺ 請問小型plc控制器都可以應用哪些功能模塊呢

感謝題主的邀請,我來說下我的看法:

PLC也叫做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一種常見的工業控制裝置,它一鍵磨大般分成一體化PLC以及組合式PLC兩種。一體化PLC所有的介面都被集成到了一起,而組合式PLC則需要安裝各種樣式的功能塊才能滿足需要。如果你的手裡現在有一台組合式PLC,那麼游鬧它能夠使用的功能塊大概有這么四稿豎種:

1、數字量IO功能塊,主要用於PLC的數字量控制

2、模擬量IO功能塊,主要用於PLC的模擬量控制

3、電源模塊,主要為了提升PLC的供電能力

4、通訊模塊,主要為了增加PLC的通訊介面,讓PLC可以通過更多種匯流排進行通訊。

現在你清楚了嗎?如果您需要相關的組合式PLC的話,可以前往我們的網站進行具體的咨詢,歡迎來訪。

❻ 工業變頻器的控制信號是什麼 模擬量還是數字量范圍多少

兩者都能實現,0-10伏·4-20毫安,分別對應0-50HZ。

❼ 為什麼在工業上多用PLC而不是單片機

PLC的特點 1.PLC的可靠性高這也是在工業領域應用最多的原因之一。PLC的構成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單片微型計算機再加上相應的保護電路及自診斷功能組成的,因此PLC的穩定性與安全性都高於單片機。

2.PLC的輸入和輸出功能模塊齊全。PLC針對不同的工業現場信號如直流或交流、開關量、數字量或模擬量、電壓或電流等,均有相應的模塊與工業現場的器件(如按鈕、開關、感測電流變送器、電機啟動器或控制閥等)直接連接。這正適合了在工業場景中的大多數開發要求。

3.PLC的編程容易方便,PLC的編程多採用的是梯形圖方式,這種方式可以類比於早些年前的繼電器拼裝成的大規模控制系統,易於開發控制。

4.PLC的現場安裝調試比較於單片機具有很大的優勢,他的安裝大多數是採用的模塊化安裝加現場匯流排的方式,而單片機的應用還要選擇合適的地點封裝散熱性等等。

綜上PLC和單片機的優勢對比可知在工業上對PLC的應用多單片機。

單片機的特點
1.單片機的研發首選需要設計應用場景的原理圖,PCB圖最後到電路板的製作,然後再進行編程這種方式的的缺點是開發時間久,應用的兼容性差。

2.單片機相比於PLC的優點在於對於復雜系統的控制能力強,價格便宜,體積小適合常用的家用電子產品。

電子設計學堂將持續推出電子DIY設計小視頻,零基礎學習文章,電子設計技巧等知識,歡迎大家的關注!

剛開始單片機在工業應用的,後來由於工業控制的復雜化在加上單片機的性價比等因素,得不到推廣於工業領域。至九十年代,電子產品的來潮,單片機才迎來真正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工業領域不能因為單片機而止步不前,於是在傳統繼電器控制基礎上研發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消費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快,而單片機成本也低且便於量產,對電子產品最好不過了。不像工業上用的需要穩定可靠還要用的久,雖然PLC貴但是用時久了也相當於把成本降低了。

工業上多用PLC而不是單片機,也是有原因的。

工業控制領域對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高,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對企業損失是巨大。工業控制環境惡劣,有防護等級要求、設備露天作業等,遇到雨天、潮濕天氣、極寒天氣,單片機運行能穩定不?可靠性不敢恭維!在工業領域,I/O點動不動成百上千,單片機肯定抗不住,PLC都要弄套冗餘系統以防萬一,單片機很難辦到。工業控制只是它其中一部分,用過PLC的都知道。需要數據採集、通訊、上位、組態,運動控制及顯示,得完全依賴工業體系與通訊協議造成,單個的單片機是搞定不了的。比如MODBUS、OPC、PROFIBUS的實現。

開發周期短於單片機,門檻低,不像單片機編程的C語言、匯編語言對於初學者難度大,而PLC編程只要有繪制電氣原理圖的能力,它的梯形圖編程就能很好入門。拿開發周期而言,一個人開發能不?等你弄出來PLC早已經做好准備上現場了。大型項目的高壓設備啟動運行,小小單片機不得玩死。適用人群也不同,單片機主要是電子工程師而PLC是電氣工程師,這兩種不同的職業,肯定融合不了,說白了很多電氣工程師都不知道玩C語言、匯編語言之類的開發語言。電氣工程師覺得編程不夠優化,PLC可以自行修改,單片機做好之後就是固定的不是專業人士根本無濟於事。例如工業生產過程需要增I/O點刪I/O點,單片機能行嗎?

PLC它的就是穩定性好,不像我們的消費電子產品,例如手機閃退對我們沒損失,大不了重啟一下。但是在工業上,你這樣時不時閃退企業還不被活活玩死,嚴重時造成人命都沒了。雖然單片機成本低,從整體看單片機的性價比跟PLC比不了的。

說個很形象的比喻吧,在工控領域,PLC相當於小學文化,單片機相當於初中文化。

PLC實質上就是一套集成各種外設功能的單片機控制系統。使用PLC有兩大好處,一是編程容易,上手快。二是基本不用考慮硬體的可靠性和適配性問題,需要什麼功能就選什麼樣的模塊就行。

而單片機用起來就麻煩很多,使用者要更多的考慮電路系統及外設硬體的可靠性,而且編程基本用C和匯編等基礎語言,對編程者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而且軟體和硬體的結合適應更是個很撓頭的事。能熟練掌握單片機軟硬體系統,那反過來學習和使用PLC就是小兒科了。

從兩者的應用來說,PLC側重於對工控成本比較寬松,而且對可靠性要求比較高的場合,比如機床,設備等。而對於偏重成本的中大批量產品,毫無疑問必須使用單片機。

由於掌握單片機的應用比掌握PLC,有更廣泛的應用,所以建議年輕的從業者應該不畏艱難,從單片機入手進入工控的世界。PLC需要的話,再入手不遲

朋友們好,我是電子及工控技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PLC自1969年在美國誕生以來它就是為了解決當時工業控制領域中一些特殊的控制需要,由於在試用期間它的運行情況表現很出色,慢慢地PLC就在工控界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了。到目前為止PLC已經成為了工控領域中的核心控制器件了,我所在的單位中很多設備中都是選用的PLC作為核心控制器件,比如機器人多功能工作台上就有西門子S7-1200的PLC,它作為機器人本體的外設專門負責機器人與其它器件的協調控制工作,比如各類感測器所檢測到的信號首先要送入到PLC,然後通過PLC內部程序的處理後得到的開關信號告知工業機器人啟動、暫停或者復位等一系列動作。另外還有數控機床中也使用了內置式PLC裝置。由此可見在工業控制領域中PLC的使用是隨處可見的,下面我來說說在工業控制中為什麼對PLC情有獨鍾。
PLC在工業控制領域中的優點
在工業控制領域中PLC作為不二的選擇,它到底有哪些魅力讓工業控制系統的設計技術人員對它如此重視呢?在我看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PLC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和很高的可靠性,在我們單位實驗室中有近20台PLC,自從2005年實驗設備進來之後,每天都在運行工作,到目前為止PLC模塊還沒有出現過故障,其它模塊都已經換了一個又一個了,從這點可以看出PLC的可靠性有如此之高,據我所知在一些品牌的PLC中還採用了冗餘的CPU(中央處理器),像這樣的PLC無故障的時間會更長。

接下來我再聊聊關於PLC的抗干擾能力強的問題,PLC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考慮到了它所工作的環境,在工業環境中可能會有很強的磁場干擾,電路中的高次諧波干擾等等,因此從PLC內部電路元器件的選擇上就選擇了高質量,性能好的元器件,比如它的微處理器CPU就採用了抗干擾能力強的CPU。在電路的設計上就採用了多重抗干擾技術,我們從電源上講就使用了多級濾波技術,後面還使用了集成的穩壓塊進行穩壓,這樣以來不管是外部電源高次諧波的影響還是電源電壓的波動,PLC都能泰然處之。最後從電磁干擾方面講,由於PLC的輸入和輸出埠都使用了光電隔離技術,在PLC整個電路的設計上都使用了屏蔽技術,這些技術手段的使用也使電磁干擾信號沒有可乘之機。從以上我說的可以看到PLC天生就是為工業控制領域所使用的控制器。

第二點我們再從學習PLC的難易程度來看,我們知道PLC最初是在繼電器控制電路的基礎上誕生的,它可以使用非常形象的梯形圖作為控制「語言」,這樣非常直觀。對於很多電氣技術員來說學會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因此一般的電氣技術人員在設計控制系統時首先就會想到運用PLC來控制了。

第三點從PLC控制電路的維護和升級方面來看也是非常的方便,同時在以PLC為核心的控制電路中,從硬體配置、安裝以及到軟體的使用即使計算機技術一般的人員也能上手去做,這樣的話也會大大縮短整個電路完成的時間,我認為由於PLC有了以上的眾多優點,在工業控制中使用它是理所當然的了。
單片機在工業控制領域中的短板
我們在反觀單片機這種控制晶元,我接觸它也有好些年了。從我使用過程中單片機有很多「致命」弱點,比如它的抗干擾能力就很弱,尤其是在工業環境這樣惡劣的地方,用單片機控制根本顯示不出它的優勢。先從電壓要求來說它需要較低的電壓,稍不留神就會燒壞單片機晶元,我在玩單片機時就是因為電壓的問題燒壞了許多,當單片機過低的時候它就會「罷工」不給你工作了,我在維修單片機控制電路板時,經常會查出因為電源電壓低造成整個控制電路無法正常工作。比如有的單片機正常工作電壓是5V,當電壓降到3.4V時它就「罷工」不工作了,我認為單片機比較「嬌貴」不好伺候,可靠性差。另外單片機所使用的語言相比較PLC梯形圖語言來說學習難度要大,比如它所用的C語言或者匯編語言,要編一個像樣的控製程序需要很熟練的掌握才行,短時間無法完成,這樣用它設計工業控制系統所需的時間會延長。

工業生產首要的因素就是穩定!因此,我們設計一個工業控制系統首先考慮的因素就是可靠!而PLC就是專門為工業生產設計的,它的實質就是一個單片機系統,但是它比單片機更可靠,更穩定,更不容易受干擾。現在,由於惡性競爭,為了降低成本,都在用單片機替代PLC,看似成本降低,實則掩耳盜鈴。試想,一個系統你用單片機替代PLC省了一部分錢,但是由於不穩定導致的停產,你所損失的遠遠大於你節省的成本

plc的核心也是單片機啊,plc是系統,是通用成品,側重於控制方案的實現,可以隨時修改程序,所以編程簡單,成本高。

單片機是晶元,要加上好多外圍電路設計才能用,適合批量生產,定製設計,修改難度大,成本相對低。

二者不能簡單的對比,工業的控制對象介面比較標准,因此通用類的plc比較適用。

可以這樣說,單片機就是面向工業控制應用的成熟產品。但是單片機應用的行業要比plc廣泛得多。

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PLC和單片機的聯系!提到單片機,大家往往會想到51單片機,其實單片機種類非常多,比如arm。那你打開某款PLC,會發現他的cpu就是某arm處理器。

這時你應該明白,PLC只不過是模塊化的單片機系統!

一、用單片機解決一個工業控制問題,不是不可以,太費時!首先,根據工藝搭建硬體電子電路,這些電路包含通信電路,光耦隔離電路,模擬量的模數轉換或數模轉換電路,基本時鍾……一大堆電路,然後,基於你搭建的電路開發所需要的程序,一般用c語言,開發非常費時。等你完成這個程式控制器時,人家早用PLC做了100多個項目了。用PLC做系統,不用考慮電子硬體電路,只需要加幾個不同功能的模塊就可以編程了,常用的梯形圖程序比c語言簡單多了,有現成的函數,功能塊,咱就拿最簡單的定時器做比方,單片機做個精確定時程序要比plc費力的多。

二、你的工程做好了,發現需要修改,用plc系統做的,添加模塊,換別的模塊,修改程序,改一些線,分分鍾搞定,單片機系統呢?把電路板重做!

三、一個大型的工控項目比如有幾千個控制量,要是用單片機,得搭建多少電子電路?大項目往往有很多智能儀表,人機界面,工控機,你要考慮你製作的單片機電路板和這些都兼容,通信驅動程都要搞定!用大型plc比如西門子s7_400,很容易實現設備間的通訊,組成現場匯流排,設備與設備間的大多數通信可以兼容,省去大量時間。

四、不敢保證你用單片機製作的電路可靠性能夠滿足工業現場需要。plc,一般西門子的,可靠極了!

五、有些設備,只要程序相對固定,只需要設置參數,那就不用plc,用專業程式控制器!比如燃燒器程式控制器,它也和plc相似,也有幾路輸入輸出,但是,工藝固化,不需要編程!這些專業程式控制器就是拿單片機開發的!

六、plc正是 社會 化分工的縮影!一個電氣工程師要完成一個項目,他只要把精力放在宏觀項目上就可以了。電子工程師和計算機工程師已經為電氣工程量身打造開發了plc系統,組態軟體,人機界面等等,這些拿來用就行了。

單片機可以替代PLC 嗎?答案是「不太可能」。第一次聽到這個答案可能會讓你感到意外。

一、什麼是單片機,什麼是PLC

1、單片機

單片機(Microcontrollers),也簡稱MCU,是一種集成電路晶元,是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數器等功能(可能還包括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在工業控制領域廣泛應用。

特點是編程、維護相對復雜,編程方式常用C語言或匯編,成本較低,IO口相對有限等特點。

2、PLC

PLC是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簡寫,翻譯成中文也即是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一種專門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的數字運算操作電子系統。它採用一種可編程的存儲器,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輸出來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設備或生產過程。

1) 歷史

美國 汽車 工業生產技術要求的發展促進了PLC的產生,20世紀60年代,美國通用 汽車 公司在對工廠生產線調整時,發現繼電器、接觸器控制系統修改難、體積大、雜訊大、維護不方便以及可靠性差,於是提出了著名的「通用十條」招標指標。

2)結構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實質是一種專用於工業控制的計算機,其硬體結構基本上與微型計算機相同(基於成本等原因,大多PLC的控制晶元實際上就是單片機,也就是說可以將PLC看成是單片機的二次開發)。

電源用於將交流電轉換成PLC內部所需的直流電j目前大部分PLC採用開關式穩壓電源供電。

中央處理器(CPU)是PLC的控制中樞,也是PLC的核心部件,其性能決定了PLC的性能。

存儲器是具有記憶功能的半導體電路,它的作用是存放系統程序、用戶程序、邏輯變數和其他一些信息。其中系統程序是控制PLC實現各種功能的程序,由PLC生產廠家編寫,並固化到只讀存儲器(ROM)中,用戶不能訪問。

輸入單元是PLC與被控設備相連的輸入介面,是信號進入PLC的橋梁,它的作用是接收主令元件、檢測元件傳來的信號。輸入的類型有直流輸入、交流輸入、交直流輸入。

輸出單元也是PLC與被控設備之間的連接部件,它的作用是把PLC的輸出信號傳送給被控設備,即將中央處理器送出的弱電信號轉換成電平信號,驅動被控設備的執行元件。輸出的類型有繼電器輸出、晶體管輸出、晶閘門輸出。

PLC除上述幾部分外,根據機型的不同還有多種外部設備,其作用是幫助編程、實現監控以及網路通信。常用的外部設備有編程器、列印機、盒式磁帶錄音機、計算機等。

3)特點

可靠性高。由於PLC大都採用單片微型計算機,因而集成度高,再加上相應的保護電路及自診斷功能,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

編程容易。PLC的編程多採用繼電器控制梯形圖及命令語句,其數量比微型機指令要少得多,除中、高檔PLC外,一般的小型PLC只有16條左右。由於梯形圖形象而簡單,因此容易掌握、使用方便,甚至不需要計算機專業知識,就可進行編程。

組態靈活。由於PLC採用積木式結構,用戶只需要簡單地組合,便可靈活地改變控制系統的功能和規模,因此,可適用於任何控制系統。

輸入/輸出功能模塊齊全。PLC的最大優點之一,是針對不同的現場信號(如直流或交流、開關量、數字量或模擬量、電壓或電流等),均有相應的模板可與工業現場的器件(如按鈕、開關、感測電流變送器、電機啟動器或控制閥等)直接連接,並通過匯流排與CPU主板連接。

安裝方便。與計算機系統相比,PLC的安裝既不需要專用機房,也不需要嚴格的屏蔽措施。使用時只需把檢測器件與執行機構和PLC的I/O介面端子正確連接,便可正常工作。

二、結論

經過上述闡述,我們可以看出:PLC實際上可以看成是單片機的二次應用開發,但是它又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如果單片機也具備PLC的這些特點的話,那麼將取代PLC;但是就目前形勢(單片機的功能、價格、穩定性、易用性、編程及維護等)來看,那將是一項不可能完成,或者說期限趨向於無窮的艱巨任務。

總之,兩者各有優勢,在IO口較少、功能塊不多的場合一般選擇用單片機,反之多選PLC(開發周期短、成本低(大型項目相對較低)、易用性強、IO口多等原因)。

1.單片機

從設計角度,需要軟硬體設計,對設計人員要求高,入手比較難,比較慢;

從穩定性角度,單片機抗干擾能力差,對惡劣環境適應性不好,而工業應用環境復雜,決定單片機不能大范圍應用在工業上;

維修及維護不方便,實時監控效果差。

2.PLC

PLC用戶不必要設計和製作硬體裝置,功能強大,使用面廣,編程簡單,技術人員更容易入手,同時,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能適應不同溫度和濕度的環境。

同時,PLC故障率低,有很強的實時監視功能,不同功能的模塊,也標准化,維修方便。

3.盡管PLC在工業領域應用多於單片機,但單片機也有各種優點,如價格便宜、體積可以做到足夠小等,廣泛應用在電子產品上面。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有不同見解,可私信交流!謝謝

首先要了解一下自動化發展的歷程,最早的時候可以說是半自動的,機械製造的設備沒有很好的控制系統,功能的實現是靠機械裝置和繼電器,接觸器,定時器等獨立原件裝配。發展到後來靠電子設備來控制,修改參數。這里就有了一個工業設備配電櫃的裝配習慣,工業電工的思路都是按照基本的接觸器,定時器,開關等配置起來的,而且在現實中還要經常的去改動某些接觸器,開關的控制方式,這樣如果用單片機控制的話就會出現一個修改程序的問題,單片機如果修改一個函數涉及的方面過多,很麻煩,這樣PLC應時而生,PLC在做編程的時候迎合了機械電工的思路,編程相對來說簡單,容易修改,不用關心運行的死機,儲存信息代碼,各種設備信息交換代碼等復雜的編寫。

其實PLC就是單片機加入了程序,PLC是在單片機的程序基礎上做的二次開發,這個需要理解,原始的編碼應該都是基於二進制的編碼系統的,後來的匯編,再到後來的電腦的C,C++等,單片機的keil等,都是在簡化編程方法,減少編程錯誤,智能化了。

❽ 工業上用的控制卡是怎麼回事它與單片機 PLC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工業控制計算機一般設有多個PCI介面,可以和多種功能的PCI工業控制卡對接,用計算機通過控制卡來達到控制目的。控制卡的種類很多,有數字量輸入輸出卡、模擬量輸入輸出卡、步進電機控制卡、熱電阻採集卡等很多卡。

閱讀全文

與工業控制的數字量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動汽車充滿電跑多久 瀏覽:310
廣州白雲區工業垃圾哪裡回收 瀏覽:175
賓士泵車轉向機油在哪裡加 瀏覽:106
普通汽車輪胎應該是多少psi 瀏覽:713
賓士怎麼開啟防撞功能 瀏覽:819
奧迪後視鏡加熱怎麼用 瀏覽:44
台州哪些工業園區人多 瀏覽:536
奧迪a3車子怎麼樣 瀏覽:211
天目湖工業園區屬於哪個街道 瀏覽:6
工業軟化水海鹽哪個好 瀏覽:99
如何試汽車喇叭 瀏覽:11
工業相機哪個讀碼器 瀏覽:302
奧迪q5怎麼調空調冷風 瀏覽:1001
汽車三根豎線是什麼車 瀏覽:240
寶馬共享租賃有哪些 瀏覽:776
賓士列印機哪個品牌性價比高 瀏覽:97
一汽奧迪新款a3l在哪裡生產 瀏覽:399
奧迪q7和q8哪個貴 瀏覽:882
賓士glb時尚版都辦齊了多少錢 瀏覽:513
老款賓士機械鑰匙怎麼拿出 瀏覽: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