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湖北發展工業有哪些

湖北發展工業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20 14:01:41

1. 湖北現在有什麼著名的工業企業

湖北知名企業
武漢雙虎塗料有限公司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湖北枝江酒業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
湖北宜化集團
湖北省電力公司
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
武漢健民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武漢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三 環 集 團 公 司
廣濟葯業
峰火科技

2. 湖北省十堰市有哪些工業區

萬向通達工業園 榮華工業園 普林工業園 東城開發區 十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西城萬畝工業園 漢江工業開發區

3. 湖北宜昌發展較好的企業單位有哪些

宜昌規模較大,發展較好的企業和集團如下:
(相關詳細介紹請見各個公司網站)

1.重工業:
東山開發區的四零四廠(屬於國有船廠)。
猇亭的宜化集團(不知道是不是重工業,化工類)
宜昌叉車廠
紅旗線纜
... ...
2.輕工業:
太平鳥服飾
安琪酵母
枝江大麴
稻花香酒業
... ...
這些公司和單位都屬於國家一級優秀企業,多年被評為國家先進單位和各種榮譽稱號!!!
本人極力推薦!!!
當然,
想進入這些優秀大型的企業需要較強的工作能力和豐富工作經驗。
比如:稻花香酒業,
首先本身你要非常熟悉工業製作和工業流程。
其次,你要有獨特的創新意識和觀念,深入研究,實事求是,得出結論,做出抉擇。等等
總之,優秀企業也是不斷的吸納各界優秀人才,不斷的深化改革,不斷的優化管理體制等等... ...
只有這樣,
優秀企業才能迎接新的挑戰,攀登新的高峰。
優秀企業才能更優秀,
優秀企業才能走的更遠!!!

4. 湖北神農架的工業概況工業經濟

神農架林區工業經濟起步於80年代初期,九十年代工業經濟逐步發展壯大。2000年前林區工業主要是以木材砍伐和加工為主,隨著國家「天保」工程的實施,木材加工企業全部停產。經過近幾年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工業經濟已初具規模,逐步形成了以水電、化工、礦山為支柱的「礦電化」循環經濟產業鏈。截止2008年底全區工業經濟實現總產值5.95億元;化工企業完成黃磷10053.6噸;水電企業完成發電量4.78億千瓦時;供電量5億千瓦時。
按照現行國民經濟行業、化工類標准、大中企業劃分標准,我區現有規模以上企業16戶,其中:中型工業企業3戶;輕工業2戶,重工業14戶,輕重工業之比為2:14;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5戶,佔31.3%;私營企業11戶,佔68.8%;外來投資企業11戶, 佔68.8%;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2家。
2005年以來,林區黨委、政府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業發展,林區工業經濟規模、效益逐年以15%以上的速度發展,對林區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截止2008年底,全區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5.9億元,同比增長15.7%;銷售收入5.45億元,同比增長9.9%;完成稅收及各項規費1.35億元,其中實際入庫稅金0.85億元;工業產銷率99.2%;實現利潤0.59億元。工業經濟對林區的財政的貢獻率達到80%以上。
「十一五」期間本區工業經濟總量大幅度增長。截止2009年底全區工業企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6.07億元,占年計劃的126.5%,同比增長2.1%;銷售產值5.95億元,占年計劃的129.2%;完成工業增加值1.8億元,同比增長2.1%;產銷率98%;工業實際入庫稅金0.89億元,占年計劃的145.9%,同比增長4.8%;開采磷礦石131.4萬噸,同比增長0.9;黃磷產量8203噸,同比下降18.4%;發電量44532萬千瓦時;供電量47319萬千瓦時。
支柱產業
經過近幾年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形成了以礦山、化工、水電為支柱的「礦電化」循環經濟產業鏈和以綠色產品加工、養殖、種植及林下產業為主導的「旅農林」生態經濟產業鏈。截止2008年底,礦山、化工、水電企業共完成總產值5.5億元,佔全區工業總產值5.95億元的92.4%;完成稅收及各項規費1.35億元,「礦電化」對林區的財政的貢獻率達到80%以上。
重點企業
林區共有重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家。分別是:1、神農架林神農壇區電力公司;2、神農架武山礦業公司;3、神農架興華礦業公司;4、神農架豐源磷化有限公司;5、神農架恆信礦業公司;6、神農架礦業公司;7、神農架長青礦業有限公司;8、神農架仁和礦業公司;9、神農架志越礦業公司;10、神農架神保水泥廠;11、神農架有機茶公司;12、神農架力源電力公司;13、神農架神風機械廠;14、神農架興發三堆河電站;15、神農架坪塹調水電站;16、神農架林區森源自來水公司。

5. 湖北的經濟以工業為主,哪些城市的工業發展水平較為靠前呢

東北那片地區,工業發展水平都是比較靠前的,現在科技日新月異,工業發展水平也越來越高了。

6. 湖北省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包括哪些

昌宏保武漢工業的發展目前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武漢著眼長遠,謀劃工業發展的長遠大計,需要科學的眼光和戰略的思維。
工業的發展需要一定的條件,受制於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需要我們以科學的眼光重新審視過去一些人們習以為常、沾沾自喜的若干「優勢」。
一是區位。在新的宏觀政策環境和發展環境中,武漢的區位優勢正在淡化。從對外開放的角度看,不僅沿海地區繼續保持區裂鉛位優勢,西南地區已在著手構建東盟自由貿易區,東北也開始謀劃東北亞自由貿易區。從國內區域發展的角度看,長江三角洲凸現龍頭地位,珠江三角洲正在積極擴張,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推動下,遼中南、成渝、福廈、長株潭、關中等城市圈群雄並起,爭扛「第四增長極」的大旗。武漢的區位優勢是以國內市場特別是中西部市場為基礎的。在內需不足,中西部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的條件下,武漢區位優勢的含金量並不高。但隨著中西部地區的進一步發展,內需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武漢的區位優勢將會重顯威力。
二是科教實力。從實證分析的角度看,科教實力與經濟發展並不構成因果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是可以自由流動的,技術是商品,可以買賣,人才也可以流動,教育也只是眾多產業中的一個,對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有限。由此看來,寄希望武漢的科教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就應該創造「轉化」的條件,降低「轉化」的成本,營造「轉化」的環境。
三是產業基礎。20多年來,武漢新發展起來的現代工業,總體規模在全國尚不具備像武漢五六十年代那樣的優勢,還支撐不起武漢在全國形成產業優勢。正在擴張和籌劃的汽車產業、化工產業、光電子產業和煙草行業,有可能形成產業優勢,是武漢新的希望。
四是水資源。早在20世紀90年代,水資源的重要性已為世界不少戰略家所關注和認識,被譽為21世紀最重要的資源,其重要程度將超過石油。在水資源價值陡升的有利條件下,武漢的水資源雖可為未來的發展確立重要的優勢,但從目前來看,水資源優勢尚未如同石油那樣構成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五是經濟發展環境。從發展的結構上分析,在代表改革開放和發展方向的外向型經濟、民營經濟、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武漢處於相對落後狀況,發展起點相對較低。政府職能轉變還不是很到位,公共服務的水平還有待提高,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和單純依靠國有經濟發展的慣性還存在,戰略重點從國有經濟轉到非國有經濟還有一定難度和一個過程。武漢工業的發展環境還有待改善,金融業、物流業的支撐力度還不強,配套能力還需加強。武漢就業壓力大,老工業基地的社會保障包袱沉重,在保障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地方財力還難以支撐社保、養老等公共職能。武漢的改革發展和穩定,既需要通過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加快自身的發展,又需要國家和湖北省的大力支持。
中國正處於工業化的時期。國際、國內經驗表明,在這一時期某一地方經濟發展速度的快慢主要取決於其工業發展的速度。武漢市在新型工業化的道路上,確立了壯大、延長產業鏈,促進產業集群,建設「現代製造業基地」的發展思路。應該肆仔好說,這一思路代表了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和模式。但是經過測算,這一思路只能保證武漢實現常規的發展。而從目前態勢來看,武漢要實現趕超任務,就必須走出一條超常規的發展之路。
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體制改革與體制創新可以大大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先進的體制是地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先決條件。
武漢要實現工業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必須在體制改革和創新上領先一步。首先,政府職能向公共服務轉變。要把政府工作重心放在體制改革和創新、投資軟環境的改善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制度環境,堅持企業優先,堅決打破部門利益和行業壟斷,切實履行好公共職責,公共財政服從和服務於公共政策,創造各所有制主體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主動性和創造性地為企業服務,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績效,不斷降低社會交易成本。
第二,建立經濟自主戚缺增長機制。當前,影響武漢工業自主增長的關鍵在於增長動力的結構性缺陷和增長機制的體制性障礙,尤其需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形成市場機制充分發揮資源優化配置作用,政府創新商務發展環境,有效引導和聚集經濟活動的經濟自主增長機制。
第三,要加快民營工業企業的發展。堅持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轉向民營化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推進國有資本從一般競爭性領域中退出,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建立有產業特色的民營工業小區,擴大民營經濟的聚集效應,積極吸納民間資本,吸引更多的民營製造業企業聚集武漢,壯大民營經濟規模。溫州民營企業的發展體現了明顯的區域性塊狀經濟特徵,其好處有二。一是產業集中度高,容易形成規模優勢。以樂清市柳市鎮正泰集團、德力西集團為龍頭的低壓電器產業年產值達180多億,佔領了全國40%的市場。二是分工細化,合作緊密。僅大虎打火機有限公司一家,就有幾百家企業與其合作為其加工零部件,構成嚴密的生產鏈。專業化生產不僅確保了產品質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和商務成本,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第四要制定全球化發展戰略。鼓勵、支持和引導有比較優勢和經濟實力的國內企業,注重經營戰略全球化、經營目標多元化、融資國際化、生產營銷全球化、技術創新全球化,把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空間擴大到全球范圍,培育一批有全球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和跨國公司。
武漢要實現工業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必須突出重點,強化支柱產業在工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要發展在全國工業發展格局中具有一席之地的重要產業。目前,武漢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鋼車機,煙酒葯」、"五大產業基地"、「十大優勢產業」、「十五個產業鏈」體現了抓住重點、帶動一般的思路。在實施這一思路的過程中,既要堅持不懈,又要開闊眼界。因為在開放的大格局下,要振興武漢製造業,關鍵是在全球製造業的坐標中認准武漢的位置,進而不斷突出武漢製造業方面的比較優勢,揚長避短,提高優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優勢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根據國內外製造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一個地區形成某個產業優勢必須具備四個基本條件和兩個輔助條件,即相關的資源優勢、合適的企業組織結構、較強的配套能力、人文傳統以及發展的契機、政府的支持。從這六個方面分析,可以比較清楚地認識武漢製造業的比較優勢。
從資源方面來看,湖北及武漢的水、能、糧、棉、林和人才、勞動力資源豐富,有利於發展鋼鐵及金屬冶煉、高新技術、紡織服裝、食品加工、造紙等產業。從企業構成方面來看,武漢鋼鐵冶煉和汽車製造有很多大型企業,光電子產業有希望產生更多大型企業,其他產業基本是中小企業,對鋼鐵冶煉、汽車製造、光電子、精品服裝及其他加工業和都市工業的發展有利。從配套能力來看,武漢的機械製造仍有一定基礎,在鋼鐵、服裝等方面的配套能力較強,在光電子、汽車、紡織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配套能力。從人文傳統來看,鋼鐵、機械、紡織、食品是武漢的傳統優勢,汽車是湖北的傳統優勢,科技是武漢的長期優勢。
從發展契機來看,中國加入WTO有利於紡織服裝、鋼鐵產業中低附加值部分的發展,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製造業轉移有利於加工業的發展,汽車產業面臨轎車進入家庭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過渡期的時間壓力。從政府支持的角度看,光谷的建設有力地支撐著光電子產業的發展,其他有優勢的產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視和支持。
總體而言,武漢的鋼鐵冶煉和紡織服裝最具比較優勢,其次是光電子、食品加工和汽車製造業。當然,由於武漢的產業結構正在調整之中,特別是武漢的區位優勢對謀求中國市場的國內外投資公司有特別的吸引力,不排除全球性的跨國公司以巨額投資打造其他優勢產業的可能。因此,我們要在認識武漢比較優勢的同時,必須根據市場需求及產業發展的規律,動態性、前瞻性地對待重點產業的形成和發展,給國內外投資者更多的發展空間,比較容易形成特色,最終形成具有國家級甚至世界級的優勢產業。
武漢要實現工業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必須將武漢城市群作為一個整體。在產業布局及分工方面,重點規劃發展三大產業帶:一是以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為龍頭,推進光電子信息、鋼材製造及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醫葯、環保等產業集群,建設黃石、鄂州、黃岡、咸寧產業帶;二是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龍頭,推進汽車製造、IT設備、精細化工、輕工食品、出口加工等產業集群,建設仙桃、潛江、天門產業聚集帶;三是以吳家山海峽兩岸科技產業園區為龍頭,推進汽車零配件、食品工業、農產品加工及鹽、磷化工等產業集群,建設孝感產業帶。從經濟理論上分析,武漢城市群目前的經濟布局是一個以武漢為核心,存在多層次發展梯度的典型點軸發展格局,客觀上存在由點軸帶動的梯度發展態勢。因此,選擇這一主導發展模式,實質是要選擇可持續發展之路,這包括二層涵義:一是要進一步增強武漢這個華中地區惟一特大中心城市的經濟實力和中心功能,重點推進武漢國際性城市的建設,使武漢進一步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經濟中心。二是在重點加強武漢中心城市建設的同時,重點加強武漢、江漢平原、鄂東、環洞庭湖、環鄱陽湖五大城市群及周邊輻射區域的發展。突破行政區劃,按照市場規律,加快城市與城市、城市與周邊區域的經濟融合和聯動發展,使其在空間形態上實現一體化,武漢城市群的起步建設和最終成型就有良好的基礎。在促進產業聯動發展的同時,積極推進共同市場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圈生態建設,促進城市圈的產業聯動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7. 湖北孝感有哪些工業

孝感有孝天工業園、共青工業園、航天工業園、三江工業園

8. 湖北的經濟

早在3000多年前,湖北地區已有大規模的采礦業和冶銅業。
楚國社會經濟大步發展,銅器生產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鐵器生產得到改善和推廣,絲織、刺綉、髹漆、采礦、水陸交通、城市建設、商品交易等各行各業欣欣向榮。
秦漢時期,荊楚地區人民以農業生產為主,利用江河湖泊縱橫、沼澤密布、氣候溫濕、雨量充沛的自然條件發展林牧漁業,手工業、商業也比較發達,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農業發展需要,江漢平原水利事業得到迅速發展,經濟作物和漁牧業也十分興盛。武昌(今鄂州)、江陵、襄陽、夏口(今武昌)等城市的興起與便利的水陸交通則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唐代,荊襄鄂地區農業生產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成為全國著名的糧食產區之一。茶葉、柑橘等經濟作物的生產與貿易得到空前發展,制漆業為全國之冠,麻絲織、竹編天下聞名。
宋元時期,湖北農業經濟曲折發展,城市經濟與商品貿易比較活躍。
明代,湖北農業經濟得到很大發展,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稱譽。明中葉,漢口、沙市等城市迅速崛起,交通運輸與轉口貿易十分發達。
清代,湖北政區正式形成。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湖北的農業經濟得到長足發展,棉花種植與紡織印染業興起,經濟比較發達。以商業貿易帶動手工業發展,漢口、沙市、宜昌等城市經濟發展迅猛,帶動了整個湖北經濟社會的發展。
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帝國主義列強勢力的擴張,漢口、宜昌、沙市相繼開埠,湖北逐步淪為半殖民地。湖北的資源和農副土特產品被大量掠奪,地方民族工業遭到沉重打擊,交通、金融、財政等重要領域被外控制。晚清時期,以武漢為中心的湖北洋務運動全面展開,湖北創辦了一大批近代企業,推動了湖北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湖北經歷了3年的國民經濟恢復,隨後進行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開展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中期,經歷了「大躍進」和國民經濟調整恢復,湖北經濟建設遭受到嚴重挫折,仍取得長足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物質基礎。
截至2015年,湖北省有14個國家級開發區,分別是: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即光谷,含東湖綜合保稅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含武漢出口加工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宜昌高新技術開發區、荊州開發區、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孝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荊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仙桃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隨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2014年,湖北省完成生產總值27367.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7%。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3176.89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2840.22億元,增長10.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1349.93億元,增長10.5%。三次產業結構為11.6∶46.9∶41.5。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4095.80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66.90億元,增長17.1%。在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1873.11億元,增長16.7%。全年財政支出5008.85億元,增長14.6%。
2015年,湖北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550.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4年增長8.9%,增幅高於全國2個百分點,增長速度全國第7,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8位,中部第2位。 工業
湖北省汽車、鋼鐵、石化、食品、電子信息、電力、紡織、裝備製造等產業,是工業產值的主體。其中,產值最大的汽車行業,是湖北省的主導產業。其次是鋼鐵行業和石化行業,食品行業和紡織業這兩大輕工業的增長勢頭猛烈。
2014年,湖北省擁有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4842家。全省工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0707.96億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紡織,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建材,鋼鐵,有色,金屬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汽車,電氣機械製造業,電子設備製造業,電力等重點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7.1%。全年全省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174.63元,增長5.9%,其中國有控股工業實現利潤674.16億元,增長7.8%。
建築業
2014年,湖北省資質以內建築企業完成施工產值10059.59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實現利潤451.29億元,增長18.7%;稅金480.39億元,增長15.7%。新開工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01億平方米,增長12.7%。 固定資產投資
2014年全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303.05億元,比上年增長20.4%,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983.79億元,增長21.2%,商品房銷售面積5601.98萬平方米,增長5.7%,實現商品房銷售額3088.31億元,增長10.7%。按產業劃分,全省一、二、三次產業投資分別為536.01億元、10733.09億元和13033.94億元,分別增長32.5%、16.8%、23.1%。全省338個在建重點建設項目全年完成投資2595.36億元,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0.7%。
國內貿易
2014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06.27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分城鄉看,城鎮實現零售額9884.04億元,增長12.7%;鄉村實現零售額1922.23億元,增長13.2%。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7644.28億元,增長13.6%。
對外經濟
2014年全省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30.6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4%,其中:出口266.46億美元,增長16.7%;進口164.18億美元,增長21.2%。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301個。全年實際使用外資79.28億美元,增長15.1%。
金融業
2014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6494.82億元,比年初增加3591.99億元。其中:個人存款17820.70億元,增加1840.39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5289.82億元,比年初增加3408.8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8613.55億元,增加779.18億元;中長期貸款15517.22億元,增加2388.62億元。全年保費收入700.23億元,增長19.2%;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230.64億元,增長22.9%。

9. 湖北地區知名工業建築業企業有哪些

1 武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2 武漢市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3 武漢市漢陽市政建設集團公司
4 新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5 新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6 武漢東方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7 武漢市傅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 武漢市十建集團有限公司
9 武以市盤龍明達建築有限公司
10 武漢鋼鐵集團民用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11 武漢鳴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2 武漢紫菘南湖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13 武漢廣通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14 武漢鋼鐵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5 武漢新建總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16 華天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7 武漢市黃陂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18 湖北祥和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9 武漢嘉禾裝飾集團有限公司
20 武漢澳華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21 武漢科藝建築裝飾設計工程公司
22 武漢新十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23 武漢鋼鐵集團精鼎工業爐有限責任公司
24 武漢金坊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5 武漢常陽新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26 湖北中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7 卓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8 武漢開來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9 武漢鎮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30 武漢鑫源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31 湖北順泰建設有限公司
32 武漢華達建築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33 武漢市銀翰藝術工程有限公司
黃石市(5家)
34 1 黃石華廈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35 2 湖北殷祖古建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36 3 黃石市揚子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37 4 湖北江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38 5 大冶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襄樊市(6家)
39 1 宜城市人達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40 2 中天路橋有限公司
41 3 湖北海廈建設有限公司
42 4 襄樊市政工程總公司
43 5 湖北藝得利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44 6 北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荊州市(5家)
45 1 荊州市湘荊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46 2 荊州市城市建設集團工程有限公司
47 3 湖北荊楚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48 4 湖北遠程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49 5 湖北教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宜昌市(6家)
50 1 湖北宜翔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51 2 宜昌市坤發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52 3 湖北城鄉建設有限公司
53 4 湖北省益通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54 5 宜昌博高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55 6 宜昌智隆建設有限公司
十堰市(5家)
56 1 湖北卓越集團建設有限公司
57 2 湖北天達建築實業有限公司
58 3 十堰市臻鑫城建築有限公司
59 4 湖北華林基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60 5 湖北三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孝感市(8家)
61 1 湖北金瑞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62 2 湖北楚雄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63 3 湖北洲天建築有限公司
64 4 湖北鴻鑫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65 5 湖北新南洋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66 6 湖北遠大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67 7 孝昌縣建築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68 8 湖北全洲揚子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荊門市(6家)
69 1 荊門市華藝建設有限公司
70 2 湖北五三建設有限公司
71 3 湖北昌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72 4 荊門市三箭建設有限公司
73 5 湖北宏業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74 6 荊門市建築工程總公司
鄂州市(4家)
75 1 湖北福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76 2 鄂州市第一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77 3 湖北沼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78 4 湖北鄂東樁基工程有限公司
黃岡市(12家)
79 1 湖北潮流鋼結構有限公司
80 2 湖北華夏窯爐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81 3 湖北森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2 4 湖北玉環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83 5 湖北金巢建築裝飾有限公司
84 6 湖北中大建設有限公司
85 7 湖北赤東建築有限公司
86 8 湖北中進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87 9 湖北宏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8 10 湖北長安建築股份有限公司
89 11 湖北中浩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90 12 山河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咸寧市(4家)
91 1 湖北桂鄉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92 2 湖北遠升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93 3 湖北南楚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94 4 湖北興達路橋股份有限公司
隨州市(4家)
95 1 隨州市沿河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96 2 湖北廣建建築有限公司
97 3 隨州市興一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98 4 隨州市興二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恩施州(4家)
99 1 恩施自治州翔宇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100 2 恩施興州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101 3 恩施市清江建安有限公司
102 4 建始縣盛達建築安裝有限責任公司
仙桃市(2家)
103 1 仙桃市鼎立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104 2 湖北金晟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潛江市(2家)
105 1 湖北中民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106 2 湖北長江路橋股份有限公司
天門市(2家)
107 1 湖北華頂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108 2 湖北華茂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神農架林區(2家)
109 1 神農架林區基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110 2 神農架林區雄圖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在省工商局注冊的企業(15家)
111 1 湖北弘毅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112 2 湖北省路橋集團有限公司
113 3 湖北地礦建設工程承包集團有限公司
114 4 廣廈湖北第六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115 5 湖北冶金建設有限公司
116 6 湖北長青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117 7 湖北中威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118 8 湖北龍泰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119 9 湖北縱橫裝飾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120 10 湖北高藝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121 11 湖北當代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122 12 湖北凌志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123 13 湖北民族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124 14 寶業湖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125 15 湖北省工業建築總承包集團公司

工商注冊於湖北省的中央企業
1 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2 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 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4 中鐵大橋局股份有限公司
5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6 長江航道局
7 中國十五冶金建設有限公司
8 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

10. 湖北省的主要工業行業有哪些

汽車、鋼鐵、石化、電子信息、食品加工及建築業

閱讀全文

與湖北發展工業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動汽車充滿電跑多久 瀏覽:310
廣州白雲區工業垃圾哪裡回收 瀏覽:175
賓士泵車轉向機油在哪裡加 瀏覽:106
普通汽車輪胎應該是多少psi 瀏覽:713
賓士怎麼開啟防撞功能 瀏覽:819
奧迪後視鏡加熱怎麼用 瀏覽:44
台州哪些工業園區人多 瀏覽:536
奧迪a3車子怎麼樣 瀏覽:211
天目湖工業園區屬於哪個街道 瀏覽:6
工業軟化水海鹽哪個好 瀏覽:99
如何試汽車喇叭 瀏覽:11
工業相機哪個讀碼器 瀏覽:302
奧迪q5怎麼調空調冷風 瀏覽:1001
汽車三根豎線是什麼車 瀏覽:240
寶馬共享租賃有哪些 瀏覽:776
賓士列印機哪個品牌性價比高 瀏覽:97
一汽奧迪新款a3l在哪裡生產 瀏覽:399
奧迪q7和q8哪個貴 瀏覽:882
賓士glb時尚版都辦齊了多少錢 瀏覽:513
老款賓士機械鑰匙怎麼拿出 瀏覽: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