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二兩次工業革命分別產哪些新工作部門
第一次工業返手耐革命:鐵路薯物運輸、機器製造業、輪船製造業等;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漏春力工業、石油化工、飛機製造業、汽車工業等。
⑵ 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了哪些新型工業
棉紡織業、交通運輸業、采礦業、冶金業這4個,棉紡業的的代表是珍妮機。
⑶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什麼新發明,新技術,新部門
第一次工業革命
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游渣革。這場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工業革命神碰悄前後的一些重要發明 時間 發明人 發明
1712年 英國人湯姆斯·紐可門獲得了稍加改進的蒸汽機的專利權 1733年 凱伊·約翰 飛梭 1765年 詹姆士·哈格里夫斯 珍妮紡紗機 1769年 阿克萊特水力紡機 1769年 瓦特 改良蒸汽機 1778年 約瑟夫·勃拉姆 抽水馬桶 1779年 克倫普敦 走錘紡騾 1785年 卡特萊特 動力織機 1796年 塞尼菲爾德 平版印刷術 1797年 亨利·莫茲萊 螺絲切削機床 1802年 詹姆斯·瓦特改進了牛考門蒸汽機,現代蒸汽機成型 1807年 富爾頓蒸汽吵高輪船 1812年 特列維雪克 科爾尼鍋爐 1814年 史蒂芬孫蒸汽機車 1815年 漢·戴維 礦工燈 1844年 威廉·費阿柏恩 蘭開夏鍋爐
第二次工業革命
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1)電力的廣泛應用:西門子-發電機、格拉姆-電動機; (2)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卡爾·本茨-內燃機驅動的汽車、萊特兄弟-飛機; (3)電訊事業的發展:貝爾-電話、馬可尼-無線電報 (4)化學工業的建立:諾貝爾-炸葯 (塑料、人造纖維)
⑷ 兩次工業革命出現哪些新興工業部門
1、回答:
(1)第一次工業革命:機器製造業(蒸汽機)、鐵路(蒸汽火車)、輪船業(蒸汽輪船)等;
(2)第二次工業革命:航空業、汽車工業、石油工業、電氣產品碰畝製造業、電力工業等。
2、工業革命基本介紹:
工業革命(The Instrial Revolution )開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十八世紀後半期,在英國的進展已經很顯著了。通常認為它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志,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向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傳播,19世紀傳至北美。一般認為,蒸汽機、煤、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英國最早開始工業革命也是最早結束工業革命的國家。
3、興起原因:
⑴主要原因/政治前提: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日益加強;
⑵英國通過圈地運動,產生並聚集了大量勞動力,同時也擴大了英國國內市場;
⑶多年的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為英國積累了原始資本,提供了廣闊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場;
⑷工場手工勞動時積累的經驗和生產技術的進步;(這是後來的法國,德國等國都無法相比的)
⑸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大,工場手工生產已無法滿足需求。
於是,一場機器生產革命必然爆發。
工業革命是笑賣森由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
⑴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⑵消配咐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一定的國內市場;(英國圈地運動)
⑶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巨額的貨幣資本(殖民掠奪);
⑷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准備了技術條件。
一般認為,蒸汽機、煤炭、鋼鐵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三項主要因素。工業革命都是以輕工業開始,向其他部門發展。在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整個生產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隨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所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推動人類的現代化進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
另外,在西歐國家和美國轟轟烈烈革命時,中國清王朝正做著「天朝大國」的美夢,英國等國是不會放過這塊能掠取財富的土地,這也是誘發鴉片戰爭的一個原因。工業革命開始後,英國對印度、東南亞的侵略加劇,印度、埃及、緬甸相繼落為英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工業革命對19世紀科學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4、評價:
在較早節段的工業革命中,人們被迫適應新的生活情況,人們從農庄搬到城市,全家大半生都在工廠工作。於是發生了許多新的關於衛生,福利及老年照料的問題,有時是未獲解決的問題。許多人住在城市人口密集之地,引起清潔,住房,警察及犯罪等問題。
工業化及其隨同的變化增高了世界多數人們的生活標准。較之過去,有更多的貨物可以供用,成本也較低廉。但是,增加對貨物的需求,就意味著原料的消耗和環境的沾污。由於大量生產技術更加強的採用,世界若乾地區的文化特徵在食物,衣著,住房,娛樂,及生活方式上,就趨於標准化。
工業化也改變了政府。許多國家行使帝國主義以支配各種原料和市場,俾能支持工業的發展。工業工人(無產階級)學會了組織與談判的技術。因此,民主的過程加速,因為工人要求對於社會的管理,有更多的發言權。
⑸ 兩次工業革命實現了從輕工業到重工業的發展,這期間分別產生了哪些新型工業部門
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中期開始;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機器工廠大量代替手工工場;由於蒸汽動力代替了水力,使工廠能遠離河流峽谷,在煤、鐵產地和交通方便的發展起一批新的工業城市,使工業生產由分散走向集中;「煤鐵復合型」的工業布局方式出現;主要有以伯明翰為中心的鋼鐵工業基地,以曼徹斯特為中心的棉紡織工業區。
第二次工業革命: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以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為標志;新型部門:電力工業、鋼鐵工業、化學工業、汽車製造業、造船工業;工業布局:德國的魯爾工業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原蘇聯以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
⑹ 第一、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分別都有什麼分別新興了哪些行業
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發明是珍妮紡織機和蒸汽機,新興起了紡織業,造船業,火車交通等。
第二次工業革命又被稱為「電力革命」,所以興起的主要是和電力相關的行業,同時也包括化工產業,石油產業和交通業等。
⑺ 兩次工業革命各產生了哪些新興的工業部門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機的崛起,瓦特發明了有用的蒸汽機把人類帶入了蒸汽的時代,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當時的大英帝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電氣時代的到來,第二次工業革命發明了許多有用的東西,比如電燈,汽車,飛機,電話,放映機,磁懸浮列車就是在二次革命中誕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來帶入了電氣時代,同時,二次工業革命還行成了一個組織,那就是工廠的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和德國後居而上都成為世界強國,世界格局發生了很重大的變化,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科技的不斷發展,奠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⑻ 舉出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先發生的行業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
第一次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機
第二次是電的發明和使用.
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工業為棉紡織業,煤炭部門,機械製造業,冶金工業.偏重輕工業
第二次則是化學工業,鋼鐵工業,石油開采業.偏重重工業
舊的工業部門由於技術的發展也得到了改造.
⑼ 第1次,第2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哪些新部門
新型部門:
第一次工業革命:鋼鐵工業、棉紡織工業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工業、化學工業、汽車製造業、造船工業
參考:
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中期開始;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機器工廠大量代替手工工場;由於蒸汽動力代替了水力,使工廠能遠離河流峽谷,在煤、鐵產地和交通方便的發展起一批新的工業城市,使工業生產由分散走向集中;「煤鐵復合型」的工業布局方式出現;主要有以伯明翰為中心的鋼鐵工業基地,以曼徹斯特為中心的棉紡織工業區。
第二次工業革命: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以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為標志;新型部門:電力工業、鋼鐵工業、化學工業、汽車製造業、造船工業;工業布局:德國的魯爾工業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原蘇聯以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
⑽ 第一次工業革命催生並壯大了什麼行業
壯大了紡織行業,催生了砸棉機、縫紉機、拖拉機和輪船等,特別是採用和推廣機器零件的標准化生產方式,大大促進了機器製造業的發展,推動了機器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