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東莞那裡工業區最多!~具體位置
東莞有莞城科技園,東城科技園,南城第一工業區三大工業區。
主要集中於長安,虎門,常平,塘廈,厚街,黃江等地區。
(1)東莞哪裡找工業園擴展閱讀:
工業區是指在城市發展戰略層面的規劃中,要確定各種不同性質的工業用地,如機械、義工、製造工業,將各類工業分別布置在不同的地段,形成各個工業區。
工業區中包含有基層工業區,屬工業樞紐的組成部分。由一個或數個較強大的工業聯合企業為骨幹組成的工業企業群所在地區。
大多以企業地域聯合為基礎,由一群企業或數群企業組成,有共同的市政工程設施和動力供應系統,各企業間有密切的生產技術協作和工藝聯系。其范圍常在幾到十幾平方千米。工業企業群或為協作製造配套產品,或在共同利用市政工程設施基礎上組成。
工業園區是一個國家或區域的政府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通過行政手段劃出一塊區域,聚集各種生產要素,在一定空間范圍內進行科學整合,提高工業化的集約強度,突出產業特色,優化功能布局,使之成為適應市場競爭和產業升級的現代化產業分工協作生產區。
中工招商網資料里顯示我國的工業園區包括各種類型的開發區,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以及省級各類工業園區等。
㈡ 東莞有那些工業園
東莞工業園有君泰·正拓5G產業園、東莞平謙工業園等,如需入駐工業園推薦選擇君泰·正拓5G產業園。君泰·正拓5G產業園作為東莞市重大項目,以數智產業鏈製造節點為擔當,填補和提升松山湖生產功能,致力於打通松山湖科研與生產價值鏈兩端。㈢ 東莞哪裡工業園多
如果在東莞市區附近就是東城區主山工業區和牛山外徑工業園,溫塘工業區,桑園工業區。
找工作途徑:
人才市場現場招聘會、
人才網路、
人才中介市場、
招聘報紙和廣告
通過朋友或熟人介紹
㈣ 東莞哪裡工業區最多
東莞市東部工業園,其位於東莞東部常平、企石、橋頭、橫瀝四個鎮區的交匯處。
園區中心位於南方鐵路交通樞紐重鎮——常平,是目前全國唯一設有兩個大型鐵路客運站及鐵路客貨運口岸的鎮區。
(4)東莞哪裡找工業園擴展閱讀:
東部工業園定位為以現代製造業生產加工為主的工業基地,兼有部分現代製造業的研發功能,同時兼有部分休假度假、文化、教育、娛樂等功能。
從東部工業園的四鎮現狀來看,常平、企石、橋頭、橫瀝四鎮共有人口72.27萬,常平既是東莞東部的支點城市,又是大京九、廣深、廣梅汕三大鐵路交匯的樞紐,經濟總量位居東莞各鎮前列。
橋頭、企石、橫瀝三鎮的經濟基礎則相對較為薄弱。東莞市政府牽頭建立的跨鎮區工業園區,在東莞是個嘗試,也是一個重大突破,最大突破就在於整合鎮區資源,形成一體化的發展態勢。
東莞市委市政府將以東部工業園的興建為龍頭,接受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作為研發高地的輻射,通過產業的集聚提升,以常平為中心帶動東莞東部區域經濟平衡發展。
東部工業園將有效吸納周邊鎮區產業,強化周邊鎮區的城市功能,啟動東莞打造組團式城市的新格局。
初步規劃,園區內的生態綠地將控制在30%,即11平方公里左右,產業用地佔建設用地的總面積45%,即14平方公里左右,在園區內政府將投資興建「四縱六橫」共10條綜合性次幹道。
㈤ 東莞哪裡工業園多
東莞君泰·正拓5G產業園里工業園多,君泰·正拓5G產業園旨在打造樣板園區,總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數智集成區,以「非傳統的超集工廠」為定位,以「工業4.0高標廠房新生態」為目標,以「提前10年洞悉企業未來生產需求」為理念,打造「松山湖智造1號位」生產型園區,規劃有超集工廠、產研大廈、工業總部、公寓配套四大產業載體。㈥ 廣東東莞塘廈有幾個工業區
東莞塘廈主要有6大工業園區。
分別是:第一工業區,128工業區、宏業(138)工業區、高麗工業區、高科技工業區、科苑城信息產業園。
6個工業區詳細介紹:
1、宏業工業區,於1991年由鎮府投資動工開發,總面積193.74萬平方米,總投資達2.5億元。1992年,宏業工業區投入使用。1992年,成功引進了日本、韓國等國家和香港、台灣地區企業38家,其中有世界500強企業華強三洋馬達有限公司。
2、高麗工業區,佔地面積51.6萬平方米,1992年由鎮政府投資建成。高麗工業區是塘廈南部的工業基地,主要是電子、電腦、家用電器生產企業。1996年後,一批大型電子企業,如國巨電子(東莞)有限公司、智寶電子(東莞)有限公司、童園玩具廠(生產電子玩具)等大型企業先後落戶該工業園區。
3、科苑城信息產業園,是塘廈鎮規劃面積最大、建設檔次最高、配套設施最完善、引資功能最齊全、產業輻射功能最強、經濟效益最為顯著的現代化產業園區。科苑城產業園區於1996年由塘廈鎮政府投資動工興建,經過逐年建設,逐年完善,至2000年初具規模。
4、塘廈第一工業區,是最早改革開放後興建的第一個工業區,屬於最老的工業區。
5、塘廈128工業區,在廣東省改革開放之後,相應國家號召,於80年代創建的工業區。
6、高科技工業區,位於塘廈鎮四村高科技工業路,靠近大屏障國家森林公園,是最晚建設的工業區。新世紀以來,電子計算機、互聯網的發展,創建智慧科技城市成為了時代必須的重任。
(6)東莞哪裡找工業園擴展閱讀:
建國初期,塘廈手工業仍佔主要地位,但其規模不大,設備簡陋,發展緩慢。1953年,工業總產值僅有3.5萬元。到1978年,塘廈公社先後建成規模較大的工廠有:塘廈石灰廠(日產石灰5噸)、塘廈糖廠(日榨量200噸)、紅磚廠(機制)、塘廈糧食加工廠、營盤水力發電站(600千瓦)、塘廈農機站(維修農機和出售農機零件);各大隊建有磚瓦廠15家,糧食加工廠16家。
全年(含各大隊)工業總產值258萬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塘廈外源型工業開始發展。1979年9月,港商首次在塘廈圩內解放街辦起塘廈毛織廠。
1982年4月,塘廈成立對外加工裝配辦公室,負責外資企業引進和管理。其後各村也陸續利用「三堂」(會堂、祠堂、飯堂)做廠房,引進「三來一補」外資企業。到1985年,先後引進一批毛織廠、制衣廠、鞋廠等企業共52家,全鎮工業總產值1743萬元,比1978年258萬元增長5.7倍。
1994年5月,對外加工裝配辦公室改稱為塘廈鎮對外經濟辦公室。1999年,鎮工交辦公室改稱為鎮財經辦公室,統管全鎮商貿、鎮辦、村辦以及個體私營等內資企業。1999年年底,全鎮共建成高麗工業區、宏業工業區等6個鎮級工業區和28個村級工業區,總面積達2183公頃。
2004年,全鎮利用外資221宗,協議利用外資額3.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7億美元,總量排全市第四位。2004年,全鎮共有工業企業4368家,總產值218.18億元(當年價),有從業人員24.57萬人,實現利潤12.72億元。
至2005年,共引進外資企業1083家,總產值267.3億元,民營製造業總產值25億元,鎮屬工業0.7億元(當年價,統計范圍為年產值500萬元的規模企業)。2005年工業總產值比1950年增長83.77萬倍。
2011年,全鎮全年實現生產總值約202.54億元,比2010年增長9.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47.19億元,比2010年增長3.2%;各項稅收35.47億元,增長15.6%;鎮級一般預算可支配收入13.43億元,增長18%;社區居民人均純收入25726元,比2010年增長15.9%;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50.5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11.1%,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60.97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12.1%。
園區建設_陽光塘廈
㈦ 東莞市有哪些工業園區
東莞市工業園區有君泰·正拓5G產業園、同沙等,如需入駐產業園推薦選擇君泰·正拓5G產業園。君泰·正拓5G產業園作為東莞市重大項目,以數智產業鏈製造節點為擔當,填補和提升松山湖生產功能,致力於打通松山湖科研與生產價值鏈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