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發生在哪個國家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當然首先發生在英國。18世紀末,工業革命逐漸從英國向西歐大陸和北美傳播。後來,又擴展到世界其他地區。法國是最早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國家之一。大約與法國同時,美國也開始了工業革命。19世紀早期,德意志一些地區開始了工業革命。19世紀中期前後,俄國、日本等國家也陸續開始了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② 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是什麼
英國最先具備了工業革命的前提和條件,所以它首先在英國而不在其他國家發生。
前提:資產階級統治已經在英國確立起來。
條件:
1、資產階級剝削本國勞動人民和殖民掠奪、販賣黑奴來的大量錢財都轉化為資本,使工業革命有了雄厚的資本。
2、資產階級大規模地進行圈地運動,許多被剝奪土地的農民成為雇傭工人,這就為工業革命的進行提供了充足的廉價勞動力。
3、英國本土煤、鐵資源十分豐富,更多的原料則是從廣大的海外殖民地掠奪來的,這就使得它進行工業革命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原料。
4、英國擁有廣大的海外殖民地,不僅為英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廉價的充足原料,也為英國提供了廣大的銷售市場。
工業革命對西方的影響:
1、引起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2、自由主義取代重商主義。
3、標志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4、促進近代城市的興起,城市進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長,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改變。
5、中英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英國因為工業革命更加強大,法國因為工業革命也在歐洲保持地位,普魯士更加強盛,奧地利、俄羅斯、西班牙則日益衰落。
③ 西方工業革命什麼時候發生首先在那個國家
西方工業革命開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常認為它發源於英國。
工業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
英國首先發生工業革命的根本原因
傳統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18世紀時英國的工場手工業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這就對工場手工業提出了技術改革的要求。但是,為何工業革命率先發生在了英國而非歐洲大陸國家或是亞洲國家?學者們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觀點,主要內容如下:
1、政治前提:英國較早地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日益加強;更加進步的政治制度為英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國內外環境,進入18世紀以後英國本土沒有出現過較大規模的戰亂。
2、農業進步:英國在17-18世紀基本完成了農業革命,具體表現為:輪作制的推廣、生產工具的進步、新作物的耕種以及肥料的使用等。通過圈地運動,地主獲得了大量成塊的土地,提高了生產效率。而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則向城鎮轉移,或是為資本主義農業服務,進而擴大了國內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的農奴制度早在中世紀晚期就已基本絕跡,英國農業社會的發展受到封建殘余的阻礙相比歐洲大陸一些國家和地區(西班牙、德意志)更小。英國農業產量提高,農產品價格下降,這也就意味著英國人可以通過較低的消費獲取較多的生活資料。
④ 前工業階段時期的城市有哪些
工業化帶動城市,是近代城市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特點。17世紀初,倫敦、那不勒斯、米蘭、巴黎的人口達到20萬,巴勒莫、羅馬、里斯本的人口達到10萬,塞維利亞、安特衛普、阿姆斯特丹等城市發展也很快。19世紀初,人口 20萬以上的城市有莫斯科、維也納、聖彼得堡、里斯本,人口達10萬大關的有華沙、柏林和哥本哈根。巴黎的人口達54.7萬,那不勒斯有43萬,而倫敦達到86.1萬,成為歐洲有史以來繼古羅馬之後的最大城市。但是,當時一些工商業城市規模仍較小,象利茲、曼徹斯特這樣的工業城市人口不足5萬。工業革命始於英國,因而英國也是世界上最早開始近代城市化的國家。在工業革命推動下,19世紀英國的城市化進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業城市,如格拉斯哥、曼徹斯特、伯明翰、利茲、紐卡斯爾等迅速成長起來。從1801年到 1851年的半個世紀里,英國 5 000人以上的城鎮由106座增到265座。城鎮人口比例由26%增至45%,到1900年上升到75%,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城市化的國家。19世紀起,法、德、美、荷蘭、比利時等國也相繼開始工業革命,城市化的進程在西方國家大幅度鋪開。例如,美國1800年時城鎮人口僅佔全國總人口的6.1%,到1890年則上升到35.1%,城鎮數目也由33座激增到1384座。必須指出的是,19世紀開始的以歐洲向南北美洲大規模的移民,是美洲城市化進程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從1846年到1939年,歐洲共向外移民5 159萬人(19世紀前半期約數百萬人),其中大部分到美洲,一部分到大洋洲和世界其它地區。這些移民首先在沿海港口登陸,然後向內地推進,故在沿海形成很多著名港口城市,如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布宜諾斯艾利斯、墨爾本、悉尼等。在進行工業革命的同時,英、法、葡、德、美等國開始向海外實行殖民主義擴張,通過炮艦政策不斷向落後的亞非大陸施行殖民和掠奪。亞洲、非洲眾多的沿海城市被殖民主義者選為侵略的橋頭堡,而內地的部分區域中心被選為掠奪基地。這些城市在殖民主義刺激下,開始畸形繁榮起來。如非洲的阿克拉、布拉柴維爾、金沙薩、內羅畢、拉各斯等,南亞的卡拉奇、孟買、加爾各答、科倫坡等,東南亞的新加坡、雅加達、曼谷、西貢(今胡志明市)、馬尼拉等,我國的香港、上海、天津、大連、青島等。盡管這些城市處於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狀態下,但所引進的近代工商業對本國的封建經濟造成了一定沖擊,產生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加速了社會分化和社會變革的步伐。由於這些城市的興起,亞非廣大國家也開始近代城市化的進程,一元的封建城市體系向封建城市與近代城市並存的二元結構轉化。這是近代世界城市化的又一特點。隨著資本的擴張,世界政治經濟體系開始建立起來,世界城市體系也逐步形成。由於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政治經濟體系中的中心地位,使它們的城市在世界城市體系中也處於壟斷中心的地位。1900年,倫敦、巴黎、紐約、柏林、阿姆斯特丹是國際商業、金融的中心,也是政治經濟決策的重要中心,世界城市體系的出現成為近代世界城市化的第三個特點。但是,由於各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相互競爭和發展的不平衡性,使它們首位城市的發展有所不同,並進一步影響世界最大城市的規模分布變化(表5-1)。
⑤ 工業革命的發祥地在
英國
工業革命是促使工場手工業發展到大機器生產的一次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這場革命開始於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19世紀擴展到歐洲大陸、北美和日本。
工業革命首先開始於英國的原因:
(1)英國具備了工業革命的前提: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2)英國具備了工業革命的條件:雄厚的資本;充足的勞動力;豐富的資源和原料;海外市場的迫切需求。
⑥ 第一次工業革命為什麼首先在英國發生又為什麼最早出現在紡織業呢
一、首先解釋一下為什麼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總的原因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而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以下是分角度來做進一步的分析:
⑦ 工業革命的發祥地在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工業革命的發祥地在 英國 ,工業革命是促使工場手工業發展到大機器生產的一次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這場革命開始於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19世紀擴展到歐洲大陸、北美和日本。 工業革命首先開始於英國的原因: (1)英國具備了工業革命的前提: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2)英國具備了工業革命的條件:雄厚的資本;充足的勞動力;豐富的資源和原料;海外市場的迫切需求。
⑧ 工業革命為什麼首先在英國開始
1、在政治方面
英國是第一個發生具有世界影響的資產階級革命的國家,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打擊和削弱了大封建主的勢力,掃除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從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英國建立了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君主立憲政體、兩黨制和內閣制,並採取了一系列促進商業、航運和工業發展的政策,大大解放了生產力。
2、經濟方面
在資產階級革命前後,英國把圈地運動、國債和稅收制度、殖民掠奪及奴隸貿易等作為原始積累的主要手段,在積累資本、形成僱傭勞動大軍、開辟國內外市場和提供工業原料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為工業革命准備了必要的經濟前提。
3、在技術方面
工業革命前,英國的手工工場比較發達,分工較細,手工業工人技術水平比較高。同時,在自然科學方面,奠定了經典力學基礎的牛頓,又在熱學方面確定了冷卻定律。波義耳用試驗證明了氣壓升降原理,確立了氣體定律,等等。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技術革命准備了條件。
一般認為,蒸汽機、煤炭、鋼鐵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三項主要因素。工業革命都是以輕工業開始,向其他部門發展。在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整個生產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隨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
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所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推動人類的現代化進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