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無錫工業總產值多少億

無錫工業總產值多少億

發布時間:2023-03-09 21:14:51

『壹』 2020年GDP十強地級市:蘇州一騎絕塵,五城過萬億

在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之外,還有一些普通地級市,經濟實力十分強勁。

表:GDP十強地級市

5城過萬億,蘇州遙遙領先

2020年,我國GDP超過萬億的城市達到了23個,比上一年度增加了6個。其中,超過萬億元大關的普通地級市共有5個,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個,新進入者分別是泉州和南通。

其中「領頭羊」蘇州在地級市裡遙遙領先,GDP總量是第二名無錫的1.6倍,被譽為最牛地級市,多個指標在地級市中可謂「無敵手」。根據蘇州市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全年實現GDP為2017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4%。這也是全國第六個GDP突破2萬億元大關的城市,也是唯一一個突破2萬億元大關的普通地級市。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蘇州全市 科技 進步貢獻率達66.5%,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數、認定數、凈增數和有效數創 歷史 新高,年末有效高新技術企業達9772家,總數僅次於四大一線城市,位居全國第五,在新一線城市中領跑。同時,全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03億元,比上年增長3.7%,首次進入全國大中城市第四位。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 財經 分析,蘇州背靠上海,上海的溢出效應特別明顯,強大的科教資源和現代服務業帶動蘇州、無錫等蘇南、蘇中地區的轉型升級。

另一方面,蘇州下轄的幾個縣級市如崑山、張家港、常熟長期位列全國百強縣前列。其中,崑山市在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中已連續十餘年位居榜首,素有「中國最強縣」之稱。2020年全市GDP為4276.8億元,現價增速為5.7%;工業總產值 歷史 性地邁上萬億元新台階;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1398.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0.5億美元,40.3%的增速創近五年來新高。

蘇州之後,同樣來自蘇南的無錫位居第二,與寧波、青島、長沙和鄭州等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同處於1.2萬億元梯隊。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無錫的人均GDP高居普通地級市之首。

佛山位居普通地級市第三位,在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也僅位列深圳和廣州兩大一線城市之後,位列第三。佛山是我國的工業大市,工業產值在全國名列前茅,裝備製造、家用電器、陶瓷建材、金屬製品等工業經濟實力突出。

今年新進入萬億元大關的城市是泉州和南通。數據顯示,2020年泉州GDP為10158.66億元,增長2.9%。在「十三五」收官之年,泉州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萬億元,連續22年位居福建首位。

作為一個普通地級市,泉州能夠力壓省會福州和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的廈門,成為福建首個GDP萬億元城市,仰仗的是堅實的實體經濟、民營經濟。丁長發說,泉州經濟發展的一大特點是縣域經濟非常發達,縣域經濟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產業鏈,下轄的晉江、石獅、南安、安溪等地都有突出的主打產業。

南通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全年全市GDP為10036.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4.7%,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2.4和1.0個百分點。GDP突破萬億元,標志著南通綜合實力、生產能力邁上了新台階。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南通人口凈流出呈現逐年減少的發展趨勢,這一現象是由外出人口逐年減少、外來人口逐年增多共同作用形成的。2020年常住人口 歷史 性地超過戶籍人口。

相比泉州和南通,原本很有希望在2020年突破萬億元的東莞,卻因各種因素,暫時「擱淺」。2020年東莞市GDP為9650.19億元,在普通地級市中位列第六。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表示,東莞經濟外向度最高,2020年受外向型經濟沖擊很大。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出現大量農民工返崗難現象,不少訂單無法完成;4月以後又出現出口受阻現象。不過隨著訂單量的回升,按照目前態勢,2021年東莞GDP大概率會站上萬億元關口。

十強城市江蘇佔了5個

從十強地市的地區分布來看,這十大城市全部來自東部沿海地區,其中北方地區共有三個,分別是煙台、徐州和唐山;南方地區共有7個。

分省份來看,第二經濟大省江蘇最多,前十名中共有5個,分別是蘇州、無錫、南通、常州和徐州,這5個城市目前都已結緣地鐵。

江蘇之外,另外5個城市分別來自廣東、福建、山東和河北。其中廣東的兩個城市分別是佛山和東莞,在廣東位列三、四位。泉州則長期位列福建第一,煙台位居山東第三,唐山一直力壓省會石家莊位居河北第一。

從這10個城市近年來的發展路徑來看,差異較大。其中地處長三角、珠三角的幾個地級市,獲得一線城市和二線龍頭城市的外溢較多,近年來轉型升級呈現出積極成效,典型的如蘇州、東莞、無錫、南通、佛山、常州等城市。

例如,本土面積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深圳,目前土地發展空間已日趨飽和,因此深圳的很多產業外溢到周邊,東莞近水樓台先得月,受益最大。目前,東莞與深圳之間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互補協作體系。

來自蘇中地區、長江口北岸的南通,堅持「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打造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根據當地媒體報道,南通市委黨校教授季建林說,與上海的深度對接,是南通GDP過萬億元的重要動力和源泉。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 財經 分析,一線城市、頂級城市外溢的能量、輻射的范圍是密切相關的,距離高能量級城市越近,接受輻射就越強,這樣核心城市的高新技術外溢首先也是選擇鄰近的城市。

一線城市和二線龍頭城市的現代服務業要素加快引領周邊的製造業城市加快轉型升級,但對於遠離三大經濟圈、遠離一線城市的一些普通地級市如泉州、煙台等城市來說,它們的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還有更多路要走。

以福建經濟第一市泉州為例,目前泉州主導產業仍是服裝鞋帽等輕工業,與同類型城市相比,泉州的高新技術企業偏少,現代服務業較弱,轉型升級存在人才不足的瓶頸。例如,數據顯示,2020年泉州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1037家,比2019年度凈增352家。但與東莞、蘇州、無錫、佛山等經濟總量較大的普通地級市相比,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煙台的情況也類似,去年煙台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120家,比上年增長36%,新增數和總數分別排全省第三位。但與長三角、珠三角的同類型城市相比,差距甚遠。

對此類城市來說,未來可能需要加大力度練好「內功」,改善營商環境,加快中心城市建設,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在立足現有製造業的基礎上,加快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牛鳳瑞說,這些城市在產業結構和方向上需要有自己的特殊定位,不一定要趕時髦、潮流,而是要根據自己的資源稟賦、區域特點以及原來的產業基礎,來選擇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部門,著力發展。「在地域分工中,要有自己的定位,要看有沒有比較優勢,有沒有相對更低的生產成本,能夠佔領域外市場,這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貳』 江蘇4市2021年GDP破萬億

江蘇4市2021年GDP破萬億

江蘇4市2021年GDP破萬億,前幾天江蘇GDP總量已經出爐了,為11.63萬億元,位列全國第二。每個城市的詳細數據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話題,江蘇4市2021年GDP破萬億。

江蘇4市2021年GDP破萬億1

2022年春節之前,江蘇省13個城市2021年的GDP數據全部出爐,整體成績堪稱輝煌,為喜慶團圓的春節增添了一份喜氣和光彩。根據江蘇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1年江蘇省GDP總量達到116364.2億元,成功突破11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0019.7億元,成功突破1萬億元,兩項核心經濟數據均實現了大突破,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從GDP組成來看,2021年江蘇省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722.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為51775.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為59866.4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4.1:44.5:51.4,與2020年相比,一產增加值比重下降了0.3個百分點,二產增加值比重提高了1.2個百分點,三產增加值比重下降了0.9個百分點。

不難發現,第二產業在江蘇省GDP中的比重上升,是2021年江蘇省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2021年江蘇省的二產增加值同比增長10.1%,是三大產業中最高的,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8%,實體經濟基礎進一步加固,製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5.8%,佔比為全國最高,繼續在製造業大省的道路上前進。

江蘇省的GDP總量繼續排名全國第二,GDP增速略高於排名第一的廣東省,因此與廣東省的GDP差距有所縮小。另一方面,排名第三的山東省經濟復甦勢頭明顯,GDP增速又略高於江蘇省,因此江蘇省的領先優勢略有縮小,但兩省之間的絕對差距依然非常大。

從GDP增速來看,2021年江蘇省GDP實際增速為8.6%,遠高於全國平均增速(8.1%),是四大經濟強省中最高的;GDP名義增速為13.28%,遠高於全國平均增速(12.57%),在四大經濟強省中僅高於廣東省,低於山東省、浙江省,在全國范圍內排名中上游。

具體到江蘇省13個城市的話,整體可以說是實現了大幅普漲,有12個城市的GDP名義增速超過10%,有4個城市的GDP總量超過了1萬億元,5個城市的GDP總量介於5000—9000億元。

1、蘇州2021年GDP總量達到22718.34億元,繼續是江蘇省唯一GDP超過2萬億元的城市,繼續排名全國第六,GDP名義增長12.63%,略高於同層次城市,與2020年相比,蘇州與重慶的距離略有縮小,相對於成都的領先優勢略擴大,全年實現了高速發展,表現十分穩健。

2、南京2021年GDP總量為16355.33億元,繼續力壓天津排名全國十強,全年表現相對比較一般,GDP名義增速僅有10.38%,僅高於略顯低迷的南通,與蘇州的GDP差距也擴大了不少,看來趕超蘇州註定不會一帆風順,是一個艱巨而長期的任務。

3、無錫2021年GDP總量為14003.24億元,GDP名義增長13.2%,是江蘇省四個萬億城市中GDP增速最高的,與南京的距離正在不斷拉近。值得注意的是,無錫2021年度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同樣為四大萬億城市最高,兩項關鍵經濟指標增速均領跑四大萬億城市,經濟發展速度與質量並重,實現了高速發展。

此外,從全國范圍來看,無錫與寧波的差距略有擴大,2021年寧波的GDP達到了14594.9億元,GDP名義增速高達17.62%,GDP增速略顯變態,目前青島的GDP尚未公布,不過按照2021年前三季度增速推測的話或許與無錫不相上下,兩市之間的差距或許還會略有縮小。

4、南通2021年GDP為11026.94億元,GDP名義增長9.87%,是江蘇省唯一GDP名義增速低於10%的城市,在全國20強城市的競爭中也略有不利,還得等待泉州、濟南、合肥公布數據後才能知道結果,但大概率或許會無緣20強。

5、常州2021年GDP為8807.58億元,徐州GDP為8117.44億元,同時突破8000億元,但常州的GDP增速明顯要比徐州高出不少,如果能夠保持如此狀態,2022年常州必將突破萬億,屆時江蘇省將會擁有5座萬億GDP城市,而徐州的發展則依舊不溫不火,反而在蘇北持續高速增長的背景下略顯低迷。

6、揚州2021年GDP為6696.43億元,鹽城GDP為6617.39億元,泰州GDP為6025.26億元,與2020年相比鹽城、泰州均突破了6000億元,且鹽城已經無限接近揚州,僅比揚州少79億元。

7、鎮江2021年GDP為4763.42億元,淮安GDP為4550.13億元,連雲港GDP為3727.92億元,宿遷GDP為3719.01億元,這裡面連雲港、宿遷的糾纏可以算是每年江蘇省的一個保留節目了,而且已經持續多年了,每一年連雲港都比宿遷多個幾億元或者幾十億元。

但是即便如此,宿遷的崛起之勢已經無法掩蓋和阻擋,2021年宿遷GDP名義增長14%,是江蘇省最高的,而宿遷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1.1%、稅比高達86.8%,同樣還是江蘇省最高的,經濟發展速度與質量同時兼顧,均實現了高速增長,為隨時升至第12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江蘇4市2021年GDP破萬億2

前幾天江蘇GDP總量已經出爐了,為11.63萬億元,位列全國第二。江蘇每個城市的詳細數據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話題,大家都想知道江蘇的十三個城市到底有多強。

排名第一的毫無疑問還是蘇州,蘇州GDP達到了22718億,蘇州不僅總量高,增速也很穩,達到了8.7%,超過江蘇全省增速。蘇州後面的追兵成都去年的增速是8.6%,去年成都沒能突破兩萬億,和蘇州的差距相比較於前一年已經擴大了。

排名第二的還是省會南京,不過南京第三季度受疫情影響增速有所放緩,第四季度表現也有點疲軟。南京全年GDP為16355億,天津已經縮小了與南京的差距,南京與天津的第十之爭仍然是2022年的看點。

排名第三的是工業強市無錫,全年GDP剛好突破14000億。無錫2021年的經濟增量達到了1600億左右,經過升級轉型後的無錫依然強大。緊隨無錫之後是排名第四的南通,南通也是江蘇第四個萬億城市。2021年南通經濟發展比較穩定,GDP突破了11000億,繼續和濟南合肥等省會城市處於同一陣營。

排名第五第六的是常州和徐州,這是江蘇的兩個8000億陣營。常州增速喜人,GDP總量超過了8800億,就算2022年過不了萬億,2023年鐵定超萬億,兩年後常州將成為江蘇的第五個萬億城市。徐州的增速也是高於全省的,GDP總量超過了8100億,但是徐州身後的唐山增速更快,徐州今年全國排名預計要下滑一名。

排名第七、第八、第九的是江蘇的三個6000億級別城市,分別是揚州、鹽城和泰州。揚州在2021年第三季度受疫情影響封城封了有一個多月時間,所以增速全省最低也可以理解。今年本來是鹽城超過揚州的最好時機,奈何鹽城發展也是乏力,增速全省倒數第三。泰州前幾年受環保影響關停淘汰了很多中小企業,所以GDP增量一直不高,去年GDP增速全省第一也是彌補了過去幾年的一些遺憾,希望繼續能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

排名第十和第十一的是鎮江和淮安,這兩個城市都是4000億級別的。鎮江雖然地處蘇南,但是經濟總量近些年一直不高,在我高中時泰州都比鎮江少,後來看到江蘇好幾座城市先後超過鎮江。淮安這幾年發展勢頭比較猛,去年增速全省第二,僅次於泰州,現在淮安只差鎮江兩百多億,再過兩年淮安GDP總量很可能會超過鎮江。

排名第十二和第十三的是連雲港和宿遷,這兩個城市雖然沒有突破4000億,但是也都在3700以上以上,明年突破4000億不成問題。連雲港和宿遷也比較有意思,每年都相差幾十億,也經常被網友拿來調侃。宿遷雖然被網友稱作「十三妹」,但是放到西部經濟大省四川已經是僅次於成都的第二經濟大市了。

從江蘇十三個地級市的經濟數據可以看出,江蘇超過6000億的城市有9個,一個省有9個城市的GDP超過6000億,這在全國也是獨一份了。有人說江蘇城市少人口多,靠人口取勝。的確,江蘇大部分都是平原,人口確實密集,基本上沒有人口特別少的城市。像揚州、泰州這樣人口只有四百多萬的普通地級市中西部也是一抓一大把,但是中西部卻沒有一個普通地級市GDP是超過6000億的,泰州超過6000億在江蘇也只是排名第九而已。

江蘇也並不是沒有缺點,最明顯的就是蘇南蘇北差距比較明顯,這是每個發達地區都存在的問題,廣東這個問題更明顯。現在江蘇已經開始重視蘇北發展,相信要不了多久廣大蘇北地區全部都會處在全國平均線以上。

江蘇4市2021年GDP破萬億3

2021年江蘇GDP邁上11萬億元新台階,實現116364.2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全省13市表現如何?1月24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統計局獲悉,13市的「成績單」出爐,蘇州以2.27萬億位居全省第一,南京、無錫、南通也都保持在「萬億俱樂部」。常州、徐州登上8000億元新台階,6000億元檔也出現新成員。值得注意的是,13市經濟增速都超過7.4%,最快的泰州、淮安增速「破10」。

從目前國內已公布2021年經濟數據的`省市來看,去年經濟總量TOP5基本確定,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江蘇2021年經濟總量以116364.2億元位列第二,邁上11萬億元新台階,這背後是「蘇大強」13個市的共同努力。

從數據來看,省內的「萬億俱樂部」成員還是蘇州、南京、無錫、南通。「最強地級市」蘇州,以22718.34億元的經濟總量繼續穩坐全省第一的位次。在蘇州2021年「成績單」當中,還有一個數據格外亮眼,那就是規上工業總產值首次邁上4萬億元新台階,意味著蘇州基本鎖定「工業第一城」。當然,強將手下無弱兵,蘇州下轄的崑山、張家港、常熟常年居全國百強縣前列,三個縣級市的經濟總量加起來就超過萬億。

省會南京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6355.33億元,同比增長7.5%。在過去一年,南京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持續恢復、韌性增強。雖然經濟總量和蘇州還有一定的差距,但與從目前國內各市已公布的經濟數據情況來看,南京基本上鎖定了全國GDP城市第十強的位次,超過經濟總量15695.05億元的天津市。

△截圖來自江蘇省統計局網站

經濟總量的萬億規模成為衡量一座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參考。無錫從2020年的12370.48億元,到2021年邁入1.4萬億,經濟增量全省領跑,增速8.8%。「萬億俱樂部」新成員南通,2021年以11026.94億元的「好成績」繼續保持位次,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9%,兩年平均增長6.8%。「萬億俱樂部」的比拼也很激烈,南通提出要奮力建設「一樞紐五城市」,全力打造「北上海」「新蘇南」。

過去一年,江蘇不少城市經濟總量在都邁上了新台階。常州、徐州均從7000億元的提升到8000億元的檔級。尤其是常州市,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達8807.58億元,增速9.1%。有分析指出,從常州目前的發展勢頭來看,未來1到2年內的時間里,極有希望沖擊「萬億俱樂部」,成為江蘇的第五座「萬億之城」。

在6000億元檔分布著3個城市,分別是揚州、鹽城、泰州。泰州在2021年實現了新跨越,全年GDP6025.26億元,特別增速10.1%,也是江蘇13市中增速最高的。過去一年,泰州的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叄』 江蘇省無錫市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屬於濱湖區代管。也許有人說屬於新區,不過新區始終沒被國務院批準是行政區,很簡單的證據就是新區只有管委會,卻沒有區政府。濱湖區代管。也許有人說屬於新區,不過新區始終沒被國務院批準是行政區,很簡單的證據就是新區只有管委會,卻沒有區政府。
無錫新區是無錫市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參與國際競爭的產業高地。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5年在無錫高新區和無錫新加坡工業園快速發展的基礎上設立無錫新區。無錫新區下轄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無錫出口加工區、無錫新加坡工業園等多個專業科技園區和四個鎮、三個街道,轄區面積200平方公里,人口25萬。
拓展資料:
1、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注重轉型,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4.8億元,同比增長10.3%;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873.45億元,同比增長3.9%;固定資產投資777.6億元,同比增長16.9%,其中工業投入387億元,同比增長15.8%;進出口總額完成340.3億元,同比增長3.5%;完成到位外資12.12億美元,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全市各大板塊、蘇南六大開發區中實現爭先進位。新區連續九年位列江蘇省開發區綜合考評第二名。
2、注重創新,創新型經濟持續發力。全年引進各類科技企業超過300家,同比增長25%。海內外各類創業企業銷售總額增長50%,其中超億元企業8家,超千萬元的企業共計50家,15家科技型小微企業成長為規模企業。全社會研發費用佔GDP比重預計達到4.1%。專業園區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軟體園全年產值同比翻番,稅收貢獻增長70%,微納園財稅貢獻增長93%。
3、注重改革,啟動財稅金融和國資改革。全區融資「一盤棋」集中管理新模式全面建立,政府債務結構和質量明顯提高。加快推進金融生態區建設,組建威峰科技、鼎邦科技等創新型中小銀團。國企改革工作加快推進,編制完成新區國控公司改革方案,高新物流混合所有制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肆』 中國重工業城市排行榜

根據2017年數據,中國重工業城市排行如下:

1、蘇州

工業總產值3.57萬億,位居全國第一,就生產規模來說也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基地,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

2、上海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3.1萬億元,原中國第一大工業城市

3、天津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2.94萬億元,北方第一大工業城市

4、重慶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2.6萬億元,中國西部第一大工業城市

5、佛山

2016年工業總產值2.12萬億元,中國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

6、深圳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95萬億元,中國第一大高科技工業城市

7、廣州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955萬億元

8、青島

2016年工業總產值1.82萬億元,中國最大的高鐵生產基地,北方第二大工業城市

9、北京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74萬億元

10、煙台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63萬億元

11、無錫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5萬億元

12、東莞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41萬億元

13、鄭州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4萬億元,中部第一大工業城市

14、寧波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8萬億元

15、武漢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5萬億元

16、濰坊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4萬億元

17、東營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3萬億元

18、南京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萬億元

19、常州

2016年工業總產值1.23萬億元

20、成都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22萬億元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分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遼中南工業基地徹底沒落,京津唐工業基地也風光不再,珠三角、蘇錫常、山東半島崛起,取代了原有的三大工業基地格局,新三大工業基地年產值都超過6萬億元。而這新三大工業基地也不再有嚴格的輕重工業之分,基本都是綜合性工業基地。

(4)無錫工業總產值多少億擴展閱讀

1、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十大重工業城市

上海、沈陽、哈爾濱、長春、武漢、天津、唐山、重慶、大連、洛陽。

2、重工業城市的分類

重工業城市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

『伍』 華頓經濟研究院發布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無錫此次為何能躋身前十

華頓經濟研究院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其中最大的亮點和黑馬就是無錫,在這個百強城市排名當中,無錫躋身全國前十,僅次於武漢。華頓經濟研究院是我國首家對宏觀經濟、區域經濟和企業發展進行全方位、綜合性研究的咨詢機構,自1988年成立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而評選中國百強城市這個活動也已經舉辦了七次了。評選中國百強城市有利於我們國家城市做大做強做優、全面均衡發展的城市發展目標。在結果公布之後,北京、上海、深圳取得了前三名的成績,實至名歸。但是,這次江蘇無錫進入了前十名,讓人非常的驚訝。那麼無錫此次為何能躋身前十呢?

總之,無錫市這次能夠躋身前十是憑借著跟隨黨領導的路線不斷奮斗、不斷創新所達成的目標。

閱讀全文

與無錫工業總產值多少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工程研究生學什麼專業好 瀏覽:827
長軸版寶馬3系多少錢 瀏覽:907
寶馬3系318i多少錢 瀏覽:483
汽車修理是什麼行業 瀏覽:323
xt4和寶馬a4哪個好 瀏覽:546
賓士車最早翻譯成什麼 瀏覽:152
汽車b1可以開什麼車型 瀏覽:509
賓士為什麼立標的更保值 瀏覽:966
賓士改裝音響店在哪裡 瀏覽:328
哪些汽車音響好 瀏覽:676
徐匯區有哪個汽車站 瀏覽:97
工業試驗費用多少錢 瀏覽:856
新能源汽車如何跑遠距離高速 瀏覽:451
駐馬店和鶴壁哪個工業強 瀏覽:745
哪些供應鏈模式可以算工業總產值 瀏覽:745
珠海微型工業主板哪裡有 瀏覽:684
汽車如何發動一次大約多少公里 瀏覽:908
為什麼工業寫字樓不能分戶轉讓 瀏覽:918
汽車停放多久啟動排氣管里的水 瀏覽:366
寶馬5系和奧迪a6哪個保險費用高 瀏覽: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