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航空工業的地位
世界主要國家都將航空工業定義為國家戰略性產業,既是一個國家國防安全的重要基礎,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程度,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國內外的發展經驗綜合體現了航空工業的國家戰略地位。
首先,航空工業是建設獨立自主鞏固國防的重要基礎。
現代局部戰爭的實踐表明,航空武器裝備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都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世界軍事大國把航空武器的發展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爭奪新世紀軍事斗爭的「制高點」。在美國的國防預算(裝備采購)中,1/3以上的投資是用於飛機項目的。
第二,航空工業是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航空工業是尖端技術發展的引擎。現代航空產品是尖端技術的集成,先進航空產品的研製生產必然帶動尖端技術的發展。歷史已經表明,先進航空產品的研製生產有力地促進了冶金、化工、材料、電子和機械加工等領域的技術進步,從而在技術層面上提升了國民經濟。
航空技術用途廣泛。航空高技術可以轉移應用於廣闊的非航空領域,從而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日本曾作過一次500餘項技術擴散案例分析,發現60%的技術源於航空工業。
航空運輸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日益增大。交通運輸是世界經濟和旅遊業發展的基礎。隨著世界經濟和旅遊業的發展,航空運輸在整個運輸結構中的比例在不斷提高。
航空工業是國家重要的出口創匯產業。2000年美國航空航天工業出口額達546.79億美元,外貿順差267.34億美元。2000年法國航空航天工業營業額1627億法郎(248億歐元),其中出口佔75%,外貿順差達640億法郎(97.5億歐元)。
航空工業帶來可觀的高技術水平就業機會。2001年歐盟航空航天工業直接從業人員有43.6萬人,而由航空航天工業帶來的歐洲就業人數達到120萬人。 航空工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因此世界各個大國無一不高度重視國內航空工業的發展。各國紛紛在財政預算、政府政策方面向航空工業傾斜,大力支持航空工業的發展。
美國美國政府歷來重視和扶持航空航天工業的發展。2002年,國家成立了「美國航空航天產業未來委員會」,該委員會向美國總統和國會提交了《美國航空航天產業未來委員會最終報告》。該報告要求「現在就要採取行動,促使政府、行業、勞工和研究機構的領導人採取行動,確保航空航天工業繼續保持傑出地位」,強調「強大的航空航天工業是美國必須具備的」。
該報告指出:「航空航天工業是美國經濟領域內一支強大的力量,是在全球市場最有競爭力的部門之一。航空航天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以上並提供1500萬個以上高質量的就業崗位。航空航天產品提供比其他任何生產部門都高的貿易盈餘。」「航空航天技術是構成美國軍事能力的戰略戰術的骨幹技術,它可提供全球機動、空間通信和情報、抵禦空降威脅、制海和制空權、遠距離精確打擊以及為地面部隊提供保護和戰術機動。」發展航空航天技術「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我們國家安全戰略的重點。」歐盟歐盟認為,航空航天工業在確保歐洲的安全和繁榮方面有著關鍵的戰略作用,是提升歐洲民用和國防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基礎,也是歐洲獨立和安全的重要保證。2002年3月,歐洲各國的高層政府官員提出了將歐盟15個成員國的總研究投資從以前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9%增加到3%的計劃。提出這項計劃的出發點主要是為了滿足未來航空運輸安全的發展需求和解決環境問題。2003年,歐洲航空研究咨詢委員會(ACARE)向歐盟遞交了一份「歐盟航空工業研究發展戰略」報告,再次強調歐洲需要進一步加大航空科研投入力度。
俄羅斯2001年10月,俄羅斯政府作出關於「俄羅斯2002年-2010年以及到2015年民用航空技術裝備發展」聯邦專項綱要的決議。綱要提出取消購買外國航空技術產品來更新俄羅斯民航機隊,從而防止約500億美元的可自由兌換外匯流到國外;保住俄羅斯國家安全保障所必須的航空工業的戰略潛力。綱要規定了航空工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發展目標及優先項目,強調:「俄羅斯航空工業是國內主要科學技術密集型行業之一,航空工業的運轉保證為本身及相關行業創造大量的工作崗位,並且對保障國防能力具有重大意義。機械製造、設備製造、無線電技術及其他行業的近1500個企業參與航空技術裝備的製造。發展該國的航空工業是國家的首要任務之一。」巴西70年代,為發展該國航空工業,巴西政府制訂了武器裝備更新計劃,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獲得大量飛機訂單。80年代以後,巴西航空工業加強了國際合作,並成為世界生產支線客機、通用航空飛機和初級教練機的主要供應國之一,產品已銷往美、英、法等航空工業發達國家,航空工業已成為巴西較為突出和成功的高技術產業。進入90年代以來,私有化後的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致力於研製新型支線飛機。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已經成為全世界第四大民用飛機製造者。 首先,中國政府從戰略高度確立了航空工業在國防、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確立了快速推動航空產業發展的新思路。
第二,政府進一步推動航空工業投資體制和發展體制變革,改變效率低下的政府主導投資方式,引入非公資本進入航空工業,並適當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參與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
第三,將大飛機發展戰略列入未來15年的發展專項中。在2013年2月2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基本批准大型飛機的研製項目立項,並組建大型客機股份公司進行運作,由國防科工委的一位副部長牽頭協調運行當中的各種問題。
我們估計政府隨後將通過立法的方式確立大飛機戰略的各項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