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工業分布特點
主要特點是:
1、空間地域分布極不平衡。首先東部沿海地區,是近代帝國主義最早入侵的地方。它們和我國民族資本最早在那裡辦起一些近代工業。
2、工業生產與原料地和消費地嚴重脫節。舊中國工業主要分布於東部沿海地區,嚴重脫離廣大內地的原料、燃料基地和產品消費區。
3、工業區內部結構畸形發展。如東北地區是以礦山、軍火為主體的重工業畸形發展;輕工業日用品落後。
工業是第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兩大類。工業是唯一生產現代化勞動手段的部門,它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在當代世界各國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
(1)工業城市有哪些特點擴展閱讀:
工業生產主要是對自然資源以及原材料進行加工或裝配的過程。這是一個工資相對較高,但工作也比較艱苦的行業。對從事此行業的人要求有一定的體能和技能。
不同地域范圍工業布局研究的側重點也不相同。如全國性工業布局主要是確定其總體布局的戰略發展方向,提出工業重點建設地區和主要工業部門基建的地區分布,安排工業基建投資和主要產品生產的地區比例,論證全國工業地區布局發展變化的趨勢及其宏觀經濟效益。
地區性工業布局著重確定各類型區域工業發展總目標、總規模及地區產業結構輪廓,明確該地區在全國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區際聯系的基本趨勢。具體的工業建設項目分布地區與地點選擇,更多地注重與其配套協作項目的分布、原料與能源來源及產品銷售地帶等。
Ⅱ 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特點是什麼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遼陽、營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也是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又叫長江三角洲(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很發達;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中山、惠州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發展優勢
1、珠江三角洲
由於改革開放初期的優厚政策,大量電子電器加工組裝企業發展起來,由於交通上的便利,特別是據港澳台及東南亞較近,多僑鄉,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企業發展特別迅速,但是該地區的工業綜合實力不是很強。
2、滬寧杭即是長江三角洲地區
該地歷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產生活高度發展的地區,蘇南與浙北依託上海,有著廣闊的市場與經濟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區,市場潛力很大。由於綜合實力較強,該地區的發展將是四地區中最快的。
3、京津唐工業基地
在很大程度上依託的是北京的眾多高校,這是在技術上的獨特優勢,而且礦產豐富,有利於經濟發展。但是環境問題,特別是空氣質量和缺水問題一直制約著發展。而區域發展不平衡,則更是大的阻礙。
4、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重工業較全面,但結構老化,產品結構單一,管理落後,大企業一般歷史長,負擔重,不適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該地區資源豐富,但天氣因素是巨大的制約因素。該地區有稠密的鐵路,公路交通運輸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四大工業基地
Ⅲ 列表比較上海,天津兩大工業城市發展特點
上海的工業以重工業為主,但第三產業佔比很高,也很發達,國際化城市,金融中心,經濟很有活力,人才濟濟,市民素質較高,比較文明。。。。。
而天津目前還以高污染重工業為主,且城市發展很落後,經濟不活躍,雖有大學,但畢業生大部分都外流,人才匱乏,市民素質也偏低。。。。。
總之,這兩個城市的工業都以重工業為主,但是兩個城市沒有可比性。一個是國際大都市,一個是國內落後的二線工業城市。差別很大。
Ⅳ 中國工業區分布特點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 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礦產優勢)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首都優勢)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瀕臨長江、東海,地理位置優越。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地理優勢——交通便利)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香港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特別行政區優勢——香港、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