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鄭州市新密工業園具體位置在哪兒
新密還有工業園??說的是不是曲梁?、
㈡ 河南省省級產業集聚區有多少分別是哪些許昌市有哪些省級產業集聚區我在哪裡可以查到這些內容
首批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共180個(其中許昌有8個),名單如下:
1、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鄭州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3、鄭州航空港區
4、鄭州國際物流中心園區
5、鄭州市白沙產業集聚區
6、鄭州市官渡產業集聚區
7、鄭州市金岱工業園區
8、鄭州上街裝備產業集聚區
9、鄭州馬寨產業集聚區
10、鞏義市產業集聚區
11、鞏義市豫聯產業集聚區
12、新鄭新港工業園區
13、新密市產業集聚區
14、登封市產業集聚區
15、滎陽市產業集聚區
16、開封汴西產業集聚區
17、開封黃龍產業集聚區
l8、開封邊村產業集聚區
19、尉氏縣產業集聚區
20、杞縣產業集聚區
21、開封市精細化工產業集聚區
22、通許縣產業集聚區
23、蘭考縣產業集聚區
24、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5、洛陽工業產業集聚區(含洛陽工業園區)
26、洛陽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洛陽經濟開發區)
27、洛陽市伊洛產業集聚區
28、洛陽市洛龍科技園區
29、洛陽市洛新產業集聚區
30、洛陽市石化產業集聚區
31、洛陽市先進製造業集聚區
32、洛寧縣產業集聚區
33、宜陽縣產業集聚區
34、新安縣產業集聚區
35、欒川縣產業集聚區
36、孟津縣產業集聚區
37、汝陽縣產業集聚區
38、嵩縣產業集聚區
39、伊川縣產業集聚區
40、偃師市產業集聚區
41、平頂山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平頂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42、平頂山平新產業集聚區
43、平頂山化工產業集聚區
44、平頂山市石龍產業集聚區
45、郟縣產業集聚區
46、汝州市產業集聚區
47、葉縣產業集聚區
48、寶豐縣產業集聚區
49、舞鋼市產業集聚區
50、魯山縣產業集聚區
51、安陽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安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52、安陽市產業集聚區
53、安陽市紡織產業集聚區
54、安陽市新東產業集聚區
55、安陽縣產業集聚區
56、滑縣產業集聚區
57、林州市產業集聚區
58、湯陰縣產業集聚區
59、內黃縣產業集聚區
60、鶴壁市鶴淇產業集聚區
61、鶴壁市寶山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
62、鶴壁市金山產業集聚區
63、浚縣產業集聚區
64、新鄉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新鄉高新技術開發區)
65、新鄉工業產業集聚區(合新鄉工業園區)
66、新鄉經濟技術集聚區(含新鄉經濟開發區)
67、新鄉化學與物理電源產業園區
68、新鄉市新東產業集聚區
69、新鄉市橋北新區
70、長垣縣產業集聚區(含長垣起重工業園區)
71、原陽縣產業集聚區
72、獲嘉縣產業集聚區
73、封丘縣產業集聚區
74、衛輝市產業集聚區
75、延津縣產業集聚區
76、輝縣市產業集聚區
77、焦作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焦作經濟開發區)
78、焦作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
79、焦作工業產業集聚區
80、武陟縣產業集聚區
81、溫縣產業集聚區
82、孟州市產業集聚區
83、沁陽市沁北產業集聚區
84、修武縣產業集聚區
85、博愛縣產業集聚區
86、濮陽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濮陽經濟開發區)
87、濮陽市產業集聚區(含濮陽工業園區)
88、濮陽市濮東產業集聚區
89、南樂縣產業集聚區
90、清豐縣產業集聚區
91、台前縣產業集聚區
92、濮陽縣產業集聚區
93、范縣產業集聚區
94、許昌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許昌經濟開發區)
95、河南省(魏都)民營科技園
96、許昌尚集產業集聚區
97、中原電氣谷核心區
98、長葛市城南產業集聚區
99、鄢陵縣產業集聚區
100、襄城縣產業集聚區
101、禹州市產業集聚區
102、漯河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漯河經濟開發區)
103、漯河市沙澧產業集聚區
104、漯河市東城產業集聚區
105、漯河淞江產業集聚區
106、舞陽縣產業集聚區
107、臨穎縣產業集聚區
108、三門峽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三門峽經濟開發區)
109、三門峽產業集聚區
110、義馬市煤化工產業集聚區
111、盧氏縣產業集聚區
112、澠池縣產業集聚區
113、靈寶市產業集聚區
114、陝縣產業集聚區
115、商丘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商丘經濟開發區)
116、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
117、商丘市梁園產業集聚區
118、商丘市睢陽產業集聚區
119、永城市產業集聚區
120、民權縣產業集聚區
121、夏邑縣產業集聚區
122、虞城縣產業集聚區
123、柘城縣產業集聚區
124、寧陵縣產業集聚區
125、睢縣產業集聚區
126、周口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周口經濟開發區)
127、周口市川匯產業集聚區
128、項城市產業集聚區
129、淮陽縣產業集聚區
130、扶溝縣產業集聚區
131、鹿邑縣產業集聚區
132、鄲城縣產業集聚區
133、西華縣產業集聚區
134、沈丘縣產業集聚區
135、太康縣產業集聚區
136、商水縣產業集聚區
137、駐馬店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駐馬店經濟開發區)
138、駐馬店裝備產業集聚區
139、駐馬店市產業集聚區
140、遂平縣產業集聚區
141、新蔡縣產業集聚區
142、正陽縣產業集聚區
143、汝南縣產業集聚區
144、西平縣產業集聚區
145、泌陽縣產業集聚區
146、平輿縣產業集聚區
147、確山縣產業集聚區
148. 上蔡縣產業集聚區
149、南陽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南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150、南陽市新能源產業集聚區
151、南陽光電產業集聚區
152、鄧州市產業集聚區
153、新野縣產業集聚區
154、浙川縣產業集聚區
155、內鄉縣產業集聚區
156、唐河縣產業集聚區
157、桐柏縣產業集聚區
158、鎮平縣產業集聚區
159、西峽縣產業集聚區
160、社旗縣產業集聚區
161、南召縣產業集聚區
162、方城縣產業集聚區
163、信陽市產業集聚區
164、潢川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潢川經濟開發區)
165、信陽市平橋產業集聚區
166、信陽市上天梯產業集聚區
167、信陽金牛物流產業集聚區
168、信陽明港產業集聚區
169、固始縣史河灣產業集聚區
170、固始縣產業集聚區
171、光山縣官渡河產業集聚區
172、新縣產業集聚區
173、羅山縣產業集聚區
174、淮濱縣產業集聚區
175、商城縣產業集聚區
176、潢川縣產業集聚區
177、息縣產業集聚區
178、濟源市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
179、濟源市玉川產業集聚區
180、濟源市虎嶺產業集聚區
㈢ 新密經濟實力如何
新密市是河南省18個改革、開放、發展特別試點縣(市)、26個加快城鎮化進程重點縣(市)、23個對外開放重點縣(市)和35個擴權縣(市)之一,是以煤炭、耐材、造紙、建材等為支柱產業的資源型工業縣(市)。全市總面積1001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303個村委會、27個居委會,人口75.5萬,其中農業人口64萬。現把新密市的經濟發展情況向鄭州市的領導匯報如下:
一、經濟發展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新密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實施綜合開發,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奮斗,形成了以煤炭、耐材、造紙、建材等四大傳統產業為支柱,化工、服裝、食品、醫葯等新興產業多業並舉的工業體系,基本完成原始積累和一次創業,順利實現了由農業縣(市)向工業縣(市)的跨越。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20.9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42.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4.38億元,城鄉居民儲蓄余額達到84.7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764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53元。全市經濟進入了全面提速、加快轉型的新階段。目前,新密市綜合經濟實力居河南省第二位。
二、經濟發展的特點
一是經濟總量大。2004年新密市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城鄉居民儲蓄余額三個指標,在河南省縣(市)中分別排在第五、第三和第二位,標志著新密經濟總量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產業集群優勢明顯。全市現有主要工業企業1500多家,煤炭、耐材、造紙、建材四大支柱產業就有1000多家,四大支柱產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近80%,稅收佔全市稅收近70%。其中煤炭企業213家(根據資源整合要求,現在僅保留到84家),年產量958萬噸;耐材企業800多家,年產量159萬噸;造紙企業272家(數量也有大幅減少,在後面還要講),年產量132萬噸;建材企業100餘家(其中水泥廠13家),年產量178萬噸。出現了超化的耐材、大隗的造紙、曲梁的服裝等一些專業鄉鎮和特色經濟群區。特別是耐材行業,新密市在全國都有優勢。新密的耐材產量大約占河南省的40%,佔全國的15%。這些充分說明,新密經濟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具有一定的特色經濟培育基礎。
三是原始積累豐厚。新密市城鄉居民儲蓄余額2003年為69億元,2004年已經達到84.7億元,截止今年八月底已達99.4億元的規模,增長速度驚人,今年底完全能突破百億元大關,近年來一直位於河南省首位。作為一個內陸縣(市),證明我們的經濟發展大有潛力可挖,發展後勁無窮。
四是民營經濟蓬勃發展。近幾年通過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引導力度,民間投資逐步啟動。目前民營經濟佔全市GDP比重接近90%,從業人員近20萬,在新密經濟發展中占絕對主導地位,成為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
五是產業結構調整邁出堅實步伐。堅持把結構調整作為經濟發展的主線,通過實施產業整合、產品提升,四大支柱產業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煤炭行業安全生產裝備水平明顯提高,小煤礦年生產能力均在6萬噸以上;造紙行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聯合治污得到新的推進,5萬噸以上企業達到10餘家;耐材行業生產工藝和產品檔次不斷提高,隧道窯生產線達50多條。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醫葯、服裝、食品、紡織、化工等產業發展較快,出現了一批如豫密葯業、泛美製衣、國華食品等龍頭企業。
六是外向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通過鄭州高新技術新密開發區、曲梁科技產業園、袁庄扶貧開發區等園區經濟帶動,近年來我們共利用外資8500多萬美元,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進一步擴大,直接出口創匯超過3000萬美元,新密招商引資的「窪地」效應已初步形成。
七是企業改革成效明顯。成立了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把市屬企業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的任免權和國有資產的經營管理權移交給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兩年多來,改制企業20多家,盤活國有資產1.86億元,收回國有資本6000萬元,設置國有股權和有償使用國有資產4500萬元,安置國企職工6000多名。
㈣ 新密曲梁鎮改名新密市先進製造業開發區,你怎麼看
我家是新密市劉寨鎮的,讀初中就在曲梁鎮,當時還叫曲梁鄉,高中在新密縣城一高。我來簡單說說曲梁鎮的改名。
03-05年初中那時曲梁還是比較窮,還叫曲梁鄉。那個時候的新密支柱產業煤炭、耐材、造紙、水泥,這些產業基本都在新密縣西有山的鄉鎮,新密老縣城那邊一直都是煤炭采礦區,後來因為擔心塌陷,而搬到現在的縣城。比如超化是煤炭/耐材大鎮,大隗鎮是造紙大鎮,劉寨鎮是水泥/煤炭大鎮。
當時的曲梁,主要產業就是產糧。慢慢才有了服裝加工產業,比如渡森這些牌子,都是在05年左右慢慢做起來。但這些服裝加工廠主要在黃台村、曹崗村這些村莊。再後來產業規模越來越大,成立曲梁服裝城產業園,但是一直不溫不火,後來隨著大學路的開通,區位優勢越來越明顯,各種產業也越來越多。
本人對曲梁鎮的未來發展還是很看好的,新密原有的產業都屬於高污染產業,伴隨著產業轉型,未來曲梁的發展潛力巨大。
第1:交通優勢,大學南路的打通,鄭州南四環到曲梁服裝城也就20分鍾的車程。高速公路:鄭堯高速軒轅丘站點,緊臨老107國道,交通優勢非常明顯。
第2:產業鏈豐富。隨著曲梁服裝城將近20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各種加工廠配套齊全。
第3:人口虹吸能力強、教育資源好。之前我們鎮上人買房基本都去新密縣城買,現在很多人都去曲梁服裝城買房,離老家近,去鄭州辦事也方便,關鍵是教育資源好(人大附中在曲梁建校),大家也都願意在這里安家。
所以以後曲梁的發展還是潛力巨大的
太晚了,
應改成新密市曲梁區。
應該改成新密新區。
曲梁鎮應改為鄭州市曲梁區
㈤ 新密市哪個鎮比較富裕
超化鎮。在河南省,說起有錢的市級城市,首先想到的就是新密市,要說起有錢的鎮,就要說說新密市的超化鎮了,超化鎮是新密的第一工業大鎮,以煤炭、耐火材料為主導。這里的人工規模達到十萬人,全鎮共有各類企業1674家,工業企業273家,其中熔鑄系列產量達1.2萬噸,佔全國總產值的30%左右,產品銷往全國31個省市及海外多個國家。
㈥ 新密最富裕的鄉鎮
2022年9月,2021中國中部百強鎮名單揭曉,曲梁鎮位列第81位。
2021年10月,曲梁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416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曲梁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曲梁鎮榜上有名。
曲梁鄉位於新密市東部,總面積102平方公里,轄29個行政村,314個村民組,6.8萬人,境內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水資源豐富,古文化遺跡眾多,是新密近幾年來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鄉鎮,工業經濟發展迅猛,項目建設勢頭強勁,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初步形成了以服裝為特色,以耐材、煤、電、冶煉為支柱,食品、醫葯、紡織、化工等新興產業競相發展的新格局。2005年被評為新密市「奮進杯」金杯單位、鄭州市「經濟發展速度前十快鄉鎮」、鄭州市「項目建設先進單位」、鄭州市「優秀基層黨組織」。
馮京墓
馮京墓位於新密市曲梁鎮五虎廟村南,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對該墓進行了發掘清理。經發掘證實為馮京及其三個夫人合葬墓,由墓道和墓室兩部分組成,現地面已無封土。馮京,(1021—1094)北宋名臣,字
河西馬遺址
河西馬遺址位於新密市曲梁鎮河西馬村五組東側,東鄰寺河,南臨溱水河,遺址處於兩河相匯的高台地上,南北長180米,東西寬175米,面積31500平方米。在遺址地表、文化層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
鄭庄公墓
鄭庄公墓位於新密市曲梁鎮王崗村東500米,坐北朝南,地處三面臨河的台地上,東距溱水、南距洧水各1.5公里,柳溪環其左。墓冢高大,高10米,周長125米,夯土築成。鄭庄公,名寤生,鄭武公之子,
新密馬家遺址
馬家遺址位於新密市曲梁鎮馬家村北金庄村南的台地上,西鄰溱水河,南北長500米,東西寬150米,面積7.5萬平方米。在遺址地表、文化層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殘片等遺物。該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
鄭昭公墓
鄭昭公墓位於新密市曲梁鎮五虎廟村東250米,坐北朝南,現存有夯土築起的高大墓冢,呈圓形,高7米,周長67米,夯土中含有春秋時期磚、瓦等遺物。鄭昭公,名忽,鄭庄公長子,春秋時期鄭國第四代國君。
㈦ 河南縣域工業30強出爐,洛陽有哪些縣域上榜
10月15日,鄭州舉行了2020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活動——“縣域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論壇”。該論壇首次發布了《河南省縣域製造業發展報告(2020)》,並首次對外公布了河南省縣域工業30強名單。
《河南縣域工業發展報告》還指出“河南省縣域經濟亟須釋放工業內生增長動力,加快新動能培育,並以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為抓手推動區域、產業競爭力提升。 ”30強縣(市)展示了河南省發展突出特點,即縣域工業撐起了河南省經濟的半壁江山,從過去到現在甚至將來工業發展仍舊是河南省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㈧ 河南10地上榜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分別是哪10地
河南10地上榜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分別是哪10地?
一、河南省百強工業強縣集中在四個市中分別有省會鄭州市的鞏義市、新密市、新鄭市、滎陽市、登封市,許昌市的長葛市、禹州市,洛陽市的新安縣,焦作市的孟州市、沁陽市。這十大縣被列為二零二零年中國百強工業強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