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三次工業革命都有哪些成果

三次工業革命都有哪些成果

發布時間:2023-02-24 10:32:23

『壹』 三次工業革命的時間及主要成就

1、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成就:蒸汽機的改良推動了機器的普及以及大工廠制的建立,從而推動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新。

2、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

成就:利用了電並發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內燃機、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等相繼問世。

3、第三次工業革命:20世紀後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成就:帶來基因組計劃、生物信息學的發展;創建系統生物科學與工程網(英文);2000年美國L.Hood、日本H.Kitano等建立系統生物學研究機構;2003年美國J.Keasling成立基於系統生物學的遺傳工程-合成生物學系;2005年法國F.Cambien和L. Tiret論述動脈硬化研究的系統遺傳學觀念等。

(1)三次工業革命都有哪些成果擴展閱讀:

工業革命帶來的整體影響:

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製取代了

2、工業革命帶來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

3、工業革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4、但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

5、工業革命同時引起社會結構的改變。

6、從根本上說,後來出現的波瀾壯闊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是工業革命的間接產物。

7、生產力飛躍。

8、出現了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與工業無產階級。

『貳』 第三次工業革命有什麼科技成就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成就:

一、原子能技術:1945年,美國爆炸第一顆原子彈;1954年,蘇聯建立第一座核電站。

二、航天技術:1957年,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1981年美國第一架太空梭升空。

三、電子計算機:1946年延生於美國

四、分子生物學:1972年美國重組DNA生物基因工程;1999年美國首次製成DNA分子

五、遺傳工程:1997年英國克隆羊成功;2000年美、日、法、德、英、中公布類基因組草圖。

(2)三次工業革命都有哪些成果擴展閱讀:

世界工業革命演變歷史: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化

1、時間:18世紀60年代至19時間中期(大概是1760年至1850年)

2、特點:瓦特改良了蒸汽機,從而開創了以機器代替人工的工業浪潮。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用的機器都是以蒸汽或者水力作為動力驅動,首次用機器代替人工,具有非常重要的劃時代的意義。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化

1、時間: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大概是1870年到1900年)

2、特點:第一次工業革命中,使用蒸汽和水力的機器滿足不了人類社會高速發展的需求,新的能源動力和機器引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得益於內燃機的發明和電的應用,電器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此時的機器有著足夠的動力,汽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得到了飛速發展,機器的功能也變得更加多樣化。由於電話機的發展,人類之間的通訊變得簡單快捷,信息在人類之間的傳播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

三、第三次工業革命:自動化

1、時間: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今(大概是1950年到今天)

2、特點:第三次工業革命相對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了更加巨大的變化。不再局限於簡單機械,原子能、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人工材料、遺傳工程等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產品和技術得到了日益精進的發展。

以互聯網為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幾乎把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聯系了起來,工業中的生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人類在這個時代的「野心」不再局限於放眼所及的地球,而是星辰大海,並且在航天技術的高速發展下得到了實現。

『叄』 分別列舉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為了方便記憶簡單地說:1.主要相似點:(1)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資本主義各國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促進了資本數以生產關系的調整。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得自由資本主義發展起來;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壟斷組織的產業,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3)推動了社會產業結構的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推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產值超過農業而成為工業國家,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各國成為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國家,新興工業異軍突起,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第一二產業比重下降,第三產業比重上升。(4)都對世界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列強的殖民擴張造成了東方從屬西方;第二次工業革命,形成了世界資本主義的殖民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國際經濟格局的調整。(5)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增強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和與自然相處的能力。2.主要不同點:(1)從發明者看,第一次工業革命多是工人 技師 發明成果多源於生產經驗,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驅多是科學家和工程師,各種發明無一不是在自然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取得的。(2)從發源地看,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展開了近半個世紀後才在各國真正展開,第二三次則是多源的。(3)從突破口看,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輕工業為突破口,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重工業為突破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重工業為突破口。

『肆』 第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分別是什麼

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蒸汽機,火車,輪船。

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蒸汽動力在古希臘化時代的古埃及已為人們所知道,甚至得到應用,但是,僅僅用於開關廟宇大門。不過,在英國,為了從礦井裡抽水和轉動新機械的機輪,急需有一種新的動力之源。結果引起了一系列發明和改進,直到最後研製出適宜大量生產的蒸汽機。

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電力,發電機,電動機,內燃機,汽車,飛機,有線電報,電話。

時間: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並在信息革命、資訊革命中達到頂峰)。

1896年,古利埃爾莫·馬可尼發明了一台不用導線就能發射和接收信息的機器。20世紀初,是設計出「流水線」。亨利·福特因為發明了能將汽車零件運送到裝配工人所需要的地點的環形傳送帶,獲得了名聲和大量財產。

第三次工業革命成果:原子能,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合成材料,計算機。

時間:20世紀後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進入科技時代,生物克隆技術的出現,航天科技的出現,歐美有稱為21世紀系統與合成生物學將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即生物科技與產業革命)。

(4)三次工業革命都有哪些成果擴展閱讀:

工業革命首先出現於工廠手工業最為發達的棉紡織業。

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的速度,紡紗頓時,供不應求。

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織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從此,在棉紡織業中出現了螺機、水力織布機等先進機器。不久,在採煤、冶金等許多工業部門,也都陸續有了機器生產。隨著機器生產越來越多,原有的動力如,蓄力、水力和風力等已經無法滿足需要。

1785年,瓦特製成的改良型蒸汽機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得到迅速推廣,大大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了「蒸汽時代」。

隨著工業生產中機器生產逐漸取代手工操作,傳統的手工業無法適應機器生產的需要,為了更好地進行生產管理,提高效率,資本家開始建造工房,安置機器雇傭工人集中生產,這樣,一種新型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出現了。

工廠成為工業化生產的最主要組織形式,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機器生產的發展,促進了交通運輸事業的革新,為了快捷便利地運送貨物、原料,人們想方設計地改造交通工具。

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製成的以蒸汽為動力的汽船試航成功。 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1825年,史蒂芬孫親自駕駛著一列托有34節小車廂的火車試車成功。從此人類的交通運輸頁進入一個以蒸汽為動力的時代。

1840年前後,英國的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了傳統的工廠手工業,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伍』 三次世界工業革命的成果

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
課標要求:
了解兩次工業革命的基本史實 ,
探討其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
的影響
一,蒸汽時代的到來——第一次工業革命
(一)工業革命興起的前提和條件
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
1,前提:
2,條件:
海外貿易,殖民掠奪,黑奴貿易獲得大量資本
圈地運動提供大量廉價的勞動力
廣闊的海外殖民地提供了豐富的廉價原料
殖民地遍及世界,市場需求極大
手工工場時期積累豐富生產技術知識
生產技術
資本
勞動力
原料
市場
(必要條件)
一,蒸汽時代的到來—第一次工業革命
(一)興起的前提和條件
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
1,前提:
2,條件:
(二)進程
1,機器的發明和動力的革新
飛梭
織布速度加快
珍妮紡紗機
細而易斷
水力紡紗機
結實,較粗
騾機
水力織布機
又細又結實,要求提高織布效率
"萬能蒸汽機"
瓦特
技術變革
碎石路
約翰·麥克亞當
交通運輸
蒸汽抽水機
安全燈
托馬斯·紐可門
漢弗萊·戴維
采 礦
焦煤煉鐵法
達比父子
冶 金
飛梭
約翰·凱伊
棉 紡
發明
發明家
行業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
蒸汽時代
瓦特改良的蒸汽機車
一,蒸汽時代的到來—第一次工業革命
(二)進程
1,機器的發明和動力的革新
2,工業城市的興起
3,交通運輸業的革命
陸上交通
海上交通
——鐵路時代
——汽輪
蒸汽機車
史蒂芬孫
火車
早期英國的火車
1807年克萊蒙特號蒸汽船
4,擴展
英國(18C中期)
歐美(18C末)
(三)影響
1,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
2,引起了社會結構的變化
3,引起了社會生活的變化
4,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
二,進入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
(一)時間(19C下半葉),標志
1,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基本確立
2,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市場,資金等)
3,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三)進程
(二)條件
英國 貝塞麥煉鋼法,
吉爾克里斯特-托馬斯煉鋼法
鋼鐵
德國 西門-馬丁煉鋼法
合成橡膠,合成油漆,塑料
雷佩
第一種人工合成染料
柏琴
提出使用有機化肥
李比希
化學
柴油內燃機
狄塞爾
汽油內燃機
戴姆勒
交通
發明
發明家
行業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
英國 貝塞麥煉鋼法,
吉爾克里斯特-托馬斯煉鋼法
鋼鐵
德國 西門-馬丁煉鋼法
合成橡膠,合成油漆,塑料
雷佩
第一種人工合成染料
柏琴
提出使用有機化肥
李比希
化學
柴油內燃機
狄塞爾
汽油內燃機
戴姆勒
交通
發明
發明家
行業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
電的發明和廣泛應用意義最突出
愛迪生發明的炭絲燈
電氣時代
有線電話
想一想今天
的電訊事業
哪些新的發展
二,進入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
(一)時間(19C下半葉),標志
1,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基本確立
2,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市場,資金等)
3,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三)進程
(四)影響:
(二)條件
(見全解)
經濟思想
經濟結構和
生產組織
進行基礎
重工業
輕工業
起始部門
幾乎同時發生在幾
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首發英國,後擴展到他國
發生時空
科學理論指導,與生
產緊密結合
經驗主義,科學與技
術未真正結合
科技含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工匠
發明者
電力
蒸汽
動力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
項目
第二次工業革命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有何特點
德,俄,日兩次工業
革命交叉進行
從手工工場中實現飛躍
三,工業時代的經濟組織
(一) 工廠制度的建立
1,建立
2,特點
工業時代的經濟組織特點比較
瓦特的蒸汽機工廠
政府不加干涉
自由競爭,自由貿易
不分離
中小企業佔多數
工業時代早期
代表企業
與政府的關系
信奉的理念
所有權與經營權
企業
規模
時期
(二)壟斷組織的形成
1,概念
壟斷組織——大企業之間為控制生產與市場以獲取更大利潤而結成的經濟聯合體.這種控制是通過訂立各種協議規定價格,劃分市場,分配產量來達到目的.
2,形成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
生產力迅速提高
生產社會化程度提高,企業間競爭加劇
生產和資本的集中
到一定程度
產生壟斷
壟斷組織的形成
壟斷組織形成過程
工業時代的經濟組織特點比較
摩根,洛克菲勒,三井,西門子等
合作
聯合
分離,高級專業人才管理
大企業時代到來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
瓦特的蒸汽機工廠
政府不加干涉
自由競爭,自由貿易
不分離
中小企業佔多數
工業時代早期
代表企業
與政府的關系
信奉的理念
所有權與經營權
企業
規模
時期
經濟組織的變化
手工工場
工廠
工廠
壟斷組織
資本的高度集中出現了一系列大企業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___ 洛克菲勒(1839-1937),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財團的創始人.1863年,洛克菲勒建立第一個煉油廠,1870年與人合辦"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到1880年,洛克菲勒幾乎壟斷了美國整個石油業,並形成了美國第一個大托拉斯壟斷組織.1892年,"美孚石油"一度控制了美國煉油業90%的生產量,在100多個國家設有分公司,年利潤達幾十億美元.1985年,美國評選對美國社會影響最大的10位企業家,洛克菲勒名列第二.
凱恩斯主義
自由主義盛行
經濟思想
導致產業結構發生巨大
變化,壟斷組織產生
實現生產方式根本性
變革,工廠取代工場
成為主要生產組織形式
經濟結構和
生產組織
進行基礎
重工業
輕工業
起始部門
幾乎同時發生在幾
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首發英國,後擴展到他國
發生時空
科學理論指導,與生
產緊密結合
經驗主義,科學與技
術未真正結合
科技含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工匠
發明者
電力
蒸汽
動力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
項目
第二次工業革命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有何特點
德,俄,日兩次工業
革命交叉進行
從手工工場中實現飛躍
凱恩斯,英國著名經濟學家,代表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主張加強國家對經濟干預,採取財政措施增加公共開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資和消費,以提高有效需求,實現充分就業.
四,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
1,時間 19C末20C初
2,方式
1)國際貿易的發展
2)人口的流動
4)武力威逼
3)資本的流動(資本輸出或對外投資)
3,過程
1)16至18世紀中期,在新航路開辟的影響下,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2)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3)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3,過程
4,影響
(1)促進了世界各國社會生產力的蓬勃 發展;
(2)進一步推動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 展,客觀上促使東方國家新的社會 經濟結構發展壯大;
(3)加強了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的相互聯 系,導致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這 正是今天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早期表 現

『陸』 一二三次工業革命的過程和主要成就。

一、經典物理學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帶給人類第一次經濟飛躍。
1687年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發表,標志著經典物理學的誕生,經典物理學一誕生便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機械化時代,帶給人類第一次經濟的飛躍。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剛取得統治地位的英國資產階級進行的一次生產方式的革命,17世紀,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碰到了三大難題:采礦、武器的研製、航海,但這三大問題都歸結為了一個動力機問題。當時的物理學家都踴躍的參與了相關的發明創造,有效的解決了上述難題,其中聞名的有:牛頓、哈雷、惠更斯、胡克、雷恩、波義爾、馬略特等。
以機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機、內燃機和電動機等動力機械取代人力、獸力、水力和風力,克服了人力獸力的局限性和自然力的不可遇見性及難以控制性,提高了人類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使生產力發生了巨大的飛躍。與過去時代的技術變革相比,工業革命中生產技術的變革具有全面、深刻、規模大等特點。它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從紡織工業到動力工業,從采礦業到冶金業,從金屬加工到工作母機的製造,從農業到交通運輸業,沒有一個部門不被捲入技術革命的洪流。在許多工業部門,機械化涉及生產的全過程。
生產過程的機械化和組織治理的科學化,使勞動生產率成倍提高,工業生產量和貿易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各項社會經濟指標都明顯改善。在1820年~1980年的160年間,16個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總量增至60倍,人口增至4倍,人均產值增至13倍,而一個勞動力的平均年工時卻從3000小時減至不到1700小時,勞動生產率提高約20倍,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增至70歲。
假如我們把目光轉向全世界,經濟增長的幅度同樣給人以深刻印象。1860年至1913年期間,世界工業生產量增長7倍,世界貿易額從1851年的6.41億英鎊增至1913年的78.4億英鎊,增長11.2倍。工業發達國家在世界工業和貿易增長中佔了很大份額。
工業革命使歐美國家經濟結構和勞動力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以英國為例,英國(聯合王國)農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1770年的45%降到1841年的22%,1901年再降至6%,工業相應地從24%上升至34%和40%。大不列顛農業勞動力在總勞動力中的比重從1801年的35%下降至1901年的9%,工業勞動力則從29%上升到54%。
二、電磁理論的建立為人來帶來了第二次經濟飛躍
第二次工業革命介紹也叫電氣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19世紀早期,人們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對電作了深入的研究。在進一步完善電學理論的同時,科學家們開始研製發電機。1866年,德國科學家西門子製成一部發電機,後來幾經改進,逐漸完善,到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動機的發明,實現了電能和機械能的互換。隨後,電燈、電車、電鑽、電焊機等電氣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造了第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還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
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電訊事業的發展尤為迅速。繼有線電報出現之後,電話、無線電報相繼問世,為快速地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從此,世界各地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
三、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人來帶來了第三次經濟飛躍
第三次工業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它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這次科技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使人類社會生活和人的現代化向更高境界發展。如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廣泛使用,以及各種「人——機控制系統」的形成,使生產的自動化、辦公的自動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動化(即所謂的「三A」革命)有了實現的可能。預示著人類社會將從機械化、電氣化的時代進入到另一個更高級的自動化時代;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的發展標志著人類社會已從被束縛於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時代進入一個遠為遼闊的陸海空立體新時期;基因重組技術、結構化學和分子工程學的進展使人類獲得了主動創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創造力,標志著人類正在由「必然王國」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國」。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容忽視的一個重大事件。

閱讀全文

與三次工業革命都有哪些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夏天汽車水箱水多久加一次 瀏覽:859
魯大和齊魯工業大學哪個好 瀏覽:114
奧迪q5哪個版本適合家用 瀏覽:805
察哈爾工業園區屬於哪裡 瀏覽:122
奧迪a8ipad怎麼用 瀏覽:886
賓士國五多少錢 瀏覽:381
跑高速前檢查汽車哪些東西 瀏覽:100
工業展展會搭建廠家有哪些 瀏覽:243
下雨天開空調汽車窗外起霜怎麼辦 瀏覽:658
汽車用什麼臘好 瀏覽:448
4matic是賓士什麼車 瀏覽:239
太原汽車站東站在哪裡 瀏覽:632
高溫下汽車電瓶多久需要更換 瀏覽:996
寶馬五系的運動套件有什麼 瀏覽:779
賓士內飾翻蓋嘎嘎響怎麼處理 瀏覽:415
工業烤箱價格多少一台 瀏覽:797
五菱宏光汽車手搖車窗如何拆掉 瀏覽:309
新能源汽車用什麼線 瀏覽:948
香奈兒和奧迪廠家哪個更早 瀏覽:743
奧迪在中國有多少錢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