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陸豐銅鑼湖工業園區什麼時候開工
2022年5月26日。陸豐銅鑼湖工業園區是很大的一個工程,在2022年5月26日開工。陸豐銅鑼湖工業園區地處廣東省陸豐市東部,東鄰惠來縣,西接內湖鎮,南連華僑管理區,北靠陂洋鎮。
『貳』 惠來縣大南海石化工業園的具體位置在哪就是中石油煉化項目的地址。還有中石油的分公司地址
大南海石化工業園位於惠來縣南海鄉。距隆江鎮5公里左右。中石油煉化廠址也在附近龍江河出海口以西區域。
『叄』 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南海街道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南海街道下轄村委會包括和雙村村委會、朱埔村委會、雙湖村委會、圖田村委會、圖上村委會、山隴村委會、埔洋村委會、赤一村委會、赤二村委會、林溝村委會。
『肆』 惠來縣幾個鎮幾個村
截至2015年,惠來縣有13個鎮,1個國營農林場,1個市直工業區,1個華僑管理區,239個行政村,33個社區。政府駐惠城南門大街(1)號。
惠來縣地處廣東省東南部,位於東經22°53′30″~23°11′10″,北緯115°54′55″~116°34′10″之間,東連潮陽,西接陸豐,北鄰普寧,南瀕南海。縣境東西相距67公里,南北相距33.5公里,全縣陸地面積1253平方公里。
(4)惠來縣有哪個地方是工業區擴展閱讀
惠來縣歷史沿革
1949年5月20日,惠來全境解放,同年8月,成立惠來縣人民政府。惠來縣先後隸屬潮梅人民行政公署、潮汕臨時專員公署、
1958年12月10日,撤銷惠來縣建制,與普寧縣合並。
1961年3月,恢復惠來縣建制,隸屬汕頭地區行政專員公署。
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惠來縣屬汕頭市。
1991年,揭陽縣撤縣建市(地級),惠來縣從汕頭市析出,劃分給揭陽市管轄。
『伍』 「廣東惠來縣大南海石化工業園區」的地址
隨著揭陽(惠來)2000萬噸/年煉油項目落戶粵東,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大石油巨頭已經悉數進軍廣東,我省沿海石化產業帶的格局得到進一步優化,也為粵東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打造了一個強有力的引擎。
記者從昨日在京舉行的廣東省政府與中國石油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上獲悉,廣東將支持中石油在揭陽市(惠來)建設2000萬噸/年煉油項目,計劃投資550億元,力爭在2010年開工建設。
三大巨頭三足鼎立中石油填補東南沿海空白
「三大石油巨頭都進駐廣東建立基地公司,這樣供油渠道比較多元化,對於保障廣東的能源安全是很有利的。」省發改委主任李妙娟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揭陽(惠來)大南海國際石化綜合工業園是中石油煉油項目的選址所在地。該工業園管委會主任趙錫浩告訴記者,除了一期煉油工程規模為2000萬噸/年之外,二期工程還將新增產能2000萬噸/年,以及百萬噸級乙烯項目。
事實上,在中石油之前,國內另兩大石油化工巨頭中石化和中海油已在華南地區完成布局。
目前,中海油在我省已建成煉油能力1200萬噸的惠州項目,投資額近200億元,將於3月底投產。二期擴建工作已開始籌備,煉油能力將擴大到2200萬噸/年。中海油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傅成玉「兩會」期間在與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省長黃華華座談時表示,目前中海油在廣東的投資已經超過1200億元,未來五年將超過3000億元,預計納稅超過800億元。近期中海油公司將積極參與《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加快惠州煉化一體化等項目建設,打造特大型石化產業基地。
中石化在廣東擁有煉油能力過千萬噸的茂名石化,下一步還將擴建至2550萬噸,茂名煉油擴建項目納入剛公布的「廣東新十大工程」,待工程2011年完成後,每年至少新增產值超500億元和稅金100多億元。
行業專家指出,東南沿海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市場經濟發達,原油需求量非常大。中石油在這里卻沒有上規模的大煉廠,從北方運油過來成本又太高。「揭陽項目建成後,能填補中石油在東南沿海地區煉油能力的空白。」
東西兩翼合理布局根治「油荒」頑疾
李妙娟指出,隨著揭陽(惠來)2000萬噸/年煉油項目的落戶,我省包括茂名、湛江、惠州、揭陽等地在內的沿海石化產業布局已經基本定局。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將石化業列為重點發展、加快發展的先進製造業之一。《綱要》提出,到2020年,珠三角地區將「集約發展石化產業,集中力量在深水港口條件好、環境承載能力相對較大的沿海地區,依託條件較好的現有企業,高標准建設2—3個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級乙烯煉化一體化工程,力爭形成世界先進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產業基地」。
「隨著中石油2000萬噸煉油項目落子揭陽,廣東沿海石化產業帶布局基本完成。從布局上來說,目前我省煉油基地集中在粵西的湛江、茂名,中科合資煉化一體建設也在推進當中。現在在粵東有了這個大煉油項目,改變了粵東缺乏重大產業龍頭項目的格局,東西兩翼相對平衡,有利於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李妙娟說。
李妙娟告訴記者,我省每年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的消費量是2300萬噸,截至去年年底,廣東省內煉油企業生產能力是3200萬噸,但其中相當一部分產品需銷往西南地區,大概有六成以上仍需通過北油南運或進口來解決。一旦運輸受阻,「油荒」就有可能發生。
她說,我省成品油消費主要在珠三角,生產基地布局在東西兩翼,除了滿足本省需要之外,粵西可部分供給西南,粵東進一步發展也可通過海港出口。
「揭陽這個項目投產以後,建設周期大概為3到4年,東西兩翼的產能加起來基本能滿足廣東成品油供給,能對廣東成品油工業起到安全保障作用。」李妙娟說。
重大項目帶動粵東騰飛精明企業家瞅准商機
「粵東地區歷來沒有重大項目帶動,一直是個遺憾。現在這次終於可以彌補,對粵東絕對是個很好的機會。」李妙娟說,中石油的大項目投產以後,稅收將會達到100億元左右,對於帶動粵東地區經濟騰飛,意義非常重大。
這次的中石油項目為何偏偏落子在惠來?
揭陽市委書記陳弘平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惠來縣擁有的海岸線,沿海岸線岸基向海洋延伸可建設30萬噸級原油專用碼頭,深汕高速公路和開工建設的廈深鐵路穿越全境,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區位優勢十分突出。
「大南海石化工業園煉油廠址瀕臨南海,地貌以疏殘林和沙地為主,地質堅實,不佔良田,只有少量移民和拆遷,是建設煉油項目的理想寶地。」陳弘平表示,這個項目是實施區域協作發展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對於解決廣東省能源供給的「瓶頸」問題,優化能源結構,對於推動惠來、揭陽乃至粵東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可以說,中國石油在揭陽地區的煉化項目動工建設之日,就是揭陽經濟騰飛之時。」陳弘平興奮地說。
興奮的不止是當地政府。
廣東榕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林楷是來自揭陽的全國人大代表。他說:「簽訂這個中石油的煉廠合同,是揭陽人民的大喜事!對下游產業的帶動作用也非常明顯。」
李林楷說,廣東榕泰作為粵東唯一的化工類上市公司,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做好預備,在石油下游產業發揮更大作用。「無論如何,形成一個龍頭產業,對相關產業都是一個很大的帶動,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