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工業化最早的地區是哪裡

工業化最早的地區是哪裡

發布時間:2023-02-13 05:29:33

『壹』 工業革命最早開始於哪個國家

你好!

  1. 工業革命在18世紀60年代開始於英國,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80年代因蒸汽機的發明和採用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英國工業革命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到19世紀40年代基本完成.由於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了當時最富強的國家。

  2. 繼英國之後,法美等國也在19世紀中期完成了工業革命。

    在1789年,法國爆發了大革命,廢除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特權,為資本主義工業化掃除了障礙.拿破崙當政後,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法國的工業革命(18世紀末19世紀初--19世紀中期)創造了條件。

  3. 此後,德國、美國、俄國、日本等國也紛紛加入工業革命的行列,到19 世紀末,這些國家先後都完成了工業革命。

  4. 工業革命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鞏固了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引起了社會結構和東西方關系的變化,對世界歷史的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

希望對你有幫助。

『貳』 第一個實現工業化的國家

第一個實現工業化的國家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直接結果是一些國家開始實現工業化。英國最早開始工業革命,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工業化的國家。

『叄』 歐洲西部的工業以什麼為主

歐洲西部的工業以製造業為主。

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地區之一,這里生產的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工業分布特點:本區工業中心多,分布密集。自英國到波蘭境內,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到義大利,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字形工業密集地帶。



歐洲西部工業區國家

1、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聯合王國」

英國是工業化最早的國家。第一次工業革命形成了曼徹斯特的紡織和伯明翰的鋼鐵工業(煤炭產地)。二戰後,出現的汽車、飛機、電子工業分布在倫敦周圍以及英格蘭中部、蘇格蘭南部,石油加工業在北海沿岸地區,原油自給有餘。

2、法國

巴黎盆地是法國最重要的工業區、農業區。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園藝業發達,盛產葡萄。礦產:里爾煤礦區——北部;洛林鐵礦區——東北部。煤、石油不足,大力發展水電和核電,核電比重達70%。

3、德國

現代化工業高度發達的國家,歐洲經濟實力最強,貿易額居世界前列。發展有利條件 :豐富的煤炭、鉀鹽;便利的水陸運輸條件、雄厚的科技力量。不利條件:石油、鐵礦石、有色金屬進口,產品一半依賴國際市場。

分布:萊茵——魯爾區: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飛機、微電子。分布特點:工業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較為均衡,工業由北向南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歐洲西部

『肆』 工業化為何最先出現在歐洲而不是亞洲

工業革命的出現使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的發生需要一定的生產力作基礎,也需要適當的社會機制來促進。
多數學者認為18世紀中葉英國工業革命的主要條件,中國早在14世紀的明朝初年就已幾乎全部具備了。但是,工業革命為何沒有首先發生在孕育了資本主義萌芽的中國?此即韋伯提出的疑問。這個疑問被李約瑟歸納為如下的兩個問題:為何在前現代社會中國科技遙遙領先於其他文明?為何在現代中國不再領先?
許多學者對此進行了不少解讀,答案也各不相同。我認為分配激勵制度的不同導致了工業革命首先在歐洲而不是中國發生。
自羅馬帝國解體後歐洲進入了封建割據時期。工業革命前的歐洲是封建采邑制,由君主將土地分封給大貴族,大貴族再分封給小貴族。在經過數百年的動盪時期後歐洲內部逐漸穩定下來,各貴族的封土也變成了實際上可世襲的私有財產,國君無權干涉貴族的內部事務。由於土地已被瓜分完,而歐洲沒有中國式的科舉進升程度,社會各階層的人們要想取得更高的收益只有在現有財富生產基礎上努力。同時,歐洲封建社會經過數百年的運行形成了對封地內財產權的承認與保護。於是社會上的聰明人紛紛將精力放在如何改進生產效率上。經過一代又一代歐洲科學探索者的努力,終於為工業革命積累了足夠的理論與技術基礎。同時需要指出的是,歐洲教會遍布各地的教會學堂培養了無數信徒,而基督教徒對上帝的思考客觀上促進了科學的發展。
反觀中國,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最高統治者考慮的是如何保證江山的穩固,一切可能影響到政權穩定的活動都在限制之列。
由於中國統一後外族一般構不成嚴重威脅,真正威脅皇帝地位的更可能是內部力量,統治者便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內統治上。由此便不難理解焚書坑儒、文字獄;也不難理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更容易理解雖然中國明朝首先進行了大航海,但隨之是海禁政策的出台。在這樣的社會里,富可敵國甚至也是被殺頭的理由。
中國的皇帝為了政權的穩定需要一批有能力的人來幫助治理天下,從唐代開始就實行科舉制,全國有能力的人只要能通過科舉選舉就能成為「人上人」。在這種分配製度的激勵下,民眾從小就開始讀四書五經,人人都往科舉路上擠。科舉制度將考試的內容限定在儒家學說范圍內,這使得無數有天賦的人才將時間和精力集中於儒家經典的背誦、記憶和掌握文字表述的能力,因而無暇顧及其他知識。
在極權統治下,「官本位」盛行,政府掌握著財產分配權,人們的私有財產權並沒有得到充分尊重。頻繁變動的政策、官商勾結、王朝更替等無不嚴重挫傷人們的創富積極性。在這樣的社會里,人們更願意做官而不是去創造財富。
所以,雖然中國在明朝初年就基本具備了發生工業革命的物質基礎,但由於分配激勵制度的阻礙,工業革命還是不可能在中國首先發生。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並不願意社會上出現威脅其統治的力量。如果不是歐洲工業革命帶動了世界的進步並威脅到中國王朝的統治,中國至今還將是皇帝制的農業國。
與歐洲工業革命前社會形態比較接近的是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這也是中國的真正封建社會。這一時期各諸侯國為了在與別國競爭中勝出紛紛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項制度在激勵人們不斷創新。財富分配向有利於增強國力的方向傾斜,人們各顯神通,社會空前活躍。 雖然戰亂不斷,但此時是中國思想史、科學史上的黃金年代,人才之盛猶如滿天繁星。
秦滅六國後中國進入了極權統治時期。國家的統一,有利於集中力量、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維護社會穩定、減少動亂,好處顯而易見。所以相比其他長期處於分裂動亂的地區,中國統一後獲得了「統一紅利」而使社會有了較快發展,直至十七世紀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但統一的代價是極權統治的出現,這必然妨礙不同聲音的傳播。當民眾利益與統治者利益出現矛盾時往往犧牲民眾的利益。為了統治者的最大利益,思想被禁錮、行動被限制。自秦統一六國後,中國再也沒有出現春秋戰國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近兩千年的極權統治時期社會革新緩慢,更別談工業革命的出現。
因此,這就很好地回答了李約瑟的問題「為何在前現代社會中國科技遙遙領先於其他文明?為何在現代中國不再領先?」。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是錢學森之問。其實何止是當代的學校培養不出傑出人才,兩千年來中國又培養出了幾個傑出的科學家?事實很清楚,在一個官本位盛行的社會里、在一個財富生產者遠遠比不上財富分配者過得瀟灑的國家,又有幾人能靜下心來做實際研究?又怎麼能培養出傑出人才?
「統一」一直是中國發展的主軸,「統一紅利」使中國在兩千多年的時間里領先世界各國,「統一」無疑是順應潮流與民心的必然結果。但統一後出現的極權統治又使中國多次錯失發展機遇,甚至一度讓國家處於亡國的危險境地。這就告訴我們,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制度方面的東西我們了解得還遠遠不夠,一些當時很合理的制度隨著社會技術的發展也會變得不合理。千萬不要以為我們找到了一種可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社會制度。相反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該不斷反思:當今的制度合理嗎?
社會的發展有其客觀規律,任何的改革也只是順應發展潮流,即使政治家不推行改革,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也會推動社會向正確的方向前進,只是一旦僅靠社會原動力推動前進,社會必定付出極高代價。所以,改革者應該承擔起歷史責任,果敢推動社會變革,這不僅僅是對社會負責,也是自己對歷史的交待。
當代的政治家是幸運的,他們趕上了歷史上最好的改革時機。現實提出了問題、理論給出了答案、社會提供了基礎、民眾給予了支持。這是千載難逢的改革良機,主導這一歷史性進程的改革者必將永載史冊!相反,畏首畏尾、瞻前顧後、保守求穩者必將因痛失良機而悔恨終身。

『伍』 西方工業化最早出現在哪個國家

英國 工業革命

有人認為工業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經開始,但直到1830年,它還沒有真正蓬勃地展開。大多數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1765年,珍妮紡紗機的出現,標志著工業革命在英國乃至世界的爆發。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傳播到英格蘭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後來,工業革命傳播到世界各國。
英國首先進行工業革命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其次,英國通過圈地運動,聚集了大量勞動力,同時也擴大了英國的國內市場,以及多年的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為英國積累原始資本和提供了廣闊的原料地和市場,更有先進的技術和經驗。這是後來的法國,德國等,都無法比的。然而,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大,手工生產已無法滿足需求,於是,一場機器生產革命必然爆發。
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1)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2)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勞動力和國內市場;(表現在英國即圈地運動)(3)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巨額的貨幣資本(殖民);(4)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准備了技術條件。 一般認為,蒸汽機、焦炭、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工業革命都是以輕工業開始,向其他部門發展。在瓦特改進蒸汽機之前,整個生產所需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隨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人類的現代化進程推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
另外,在各國轟轟烈烈革命時,中國清王朝正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這也是鴉片戰爭的一個原因。
工業革命對19世紀的科學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工業革命的影響:①使世界由手工製作解放,標志著機器時代的來臨。②拉近世界各國的距離。③沖擊舊制度、舊思想。④西方殖民掠奪加強,殖民地人民更加貧困,艱難,使東方從屬於西方。⑤鞏固了資產階級在世界各國的統治基礎。⑥世界出現兩大對立階級,矛盾升級。⑦掀起 自由主義 思潮。⑧標志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⑨現代城市的出現,推動現代化,城市化。
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它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工業革命是生產技術的變革,同時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關系的變革。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它使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工場。從社會關系說,它使社會明顯地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陸』 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的國家是______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有許多科學發現和發明,如 [此吧不支持外鏈]、 [此吧不支持外鏈](DNA)、第一部 [此吧不支持外鏈]和 [此吧不支持外鏈]等等。英國的經濟在世界上占第五位,而且是歐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倫敦的金融市場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眾多公司來此利用英國的商業契機。二百多年來,英國的各類學校和大專院校隨著該國舉世矚目的技術、工業和金融革命而發展起來。但是,其一流的教育歷史更為悠久,可追溯到800多年前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成立的時代。

閱讀全文

與工業化最早的地區是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6賓士有哪些車型 瀏覽:928
汽車稅怎麼算2017 瀏覽:994
信義汽車玻璃廠在哪裡 瀏覽:178
奧迪a7開三年值多少 瀏覽:670
全新賓士c級將上市用的什麼發動機 瀏覽:642
資陽工業紙箱多少錢 瀏覽:513
買賓士車險在哪裡買劃算 瀏覽:987
寶馬x5怎麼給手機快充 瀏覽:355
比亞迪的汽車參數銘牌在哪裡 瀏覽:488
深圳石岩鑫泓佳在哪個工業區 瀏覽:453
晉城汽車限號違規扣多少分 瀏覽:541
汽車冷卻水怎麼加 瀏覽:778
賓士事件為什麼這么火 瀏覽:777
賓士c級怎麼打造成商務車 瀏覽:337
糖在工業生產上能做什麼 瀏覽:183
汽車類型02是什麼 瀏覽:907
國外小眾品牌汽車有哪些 瀏覽:241
15年的奧迪a6指紋解鎖怎麼用 瀏覽:488
奧迪的carplay怎麼連接 瀏覽:173
常德賓士汽車改色哪裡專業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