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核工業大學是211還是985
中國核工業大學既是211也是985。
中國核能大學的說法不準確,應該是中國核工業大學,其為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將在天津投資建設的高校,圍繞核產業,建成集人才技能培訓、碩士及博士學歷教育、國際學術交流、核心技術研發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家級產學研創新示範基礎地。它既不是九八五又不是二一一、但昊實力強悍。
中國核工業大學就是在教育部的嚴管之下創建的一所國字型大小高校,也是近些年來唯一帶有國字型大小的新大學。它是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在天津投資建設的高校。當時這個消息傳出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這所高校應該會建在湖南省衡陽市。
因為衡陽市有所核工業強校,它就是南華大學,從地理位置和辦學起源來說,通過南華大學在組建一些高校完全可以發展成為中國核工業大學,畢竟南華大學如今的建設依然有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的參與,其前身更是核工業部直屬高校。
⑵ 湖南核工業衛生學校,環境好不好升學要求是什麼學費要多少
核工業衛生學校環境不錯的。錄取分數及學費詳細可咨詢在校教師。
核工業衛生學校創建於1965年,為核工業415醫院內設護校。
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審批的培養醫療衛生中高級人才的全日制省屬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2002年10月1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與核工業集團總公司就屬地化問題簽署協議,該校隨核工業415醫院正式並入南華大學。
2004年1月掛牌為南華大學醫學專科部。2004年被評為省重點衛校。2006年獲衡陽市唯一一所中央財政支持的護理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學校。
現況:
核工業衛生學校經過43年艱苦創業,已建設成為一所省部屬重點中等專業學校。到2007年底學校佔地面積48002m2,建築面積23041.49m2,圖書室藏書2萬余冊。院校共用圖書館藏書2萬冊,各種專業學術雜志252種,其中外文雜志25種。
學校現有教職工49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10人,具有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10人;碩士研究生2人,教育碩士2人,在職攻讀碩士研究生3人,28人具有本科學歷。學校教學採用專兼職教師任教,精選高素質、高學歷、高職稱的臨床醫生作為兼職教師,並定期進行系統的教育理論培訓,形成了一支敬業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核工業衛生學校
⑶ 南華大學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考研考哪幾門
南華大學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考研科目為:
(101)思想政治理論 ;
(201)英語一 ;
(301)數學一 ;
(901)原子核物理學。
南華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簡稱南華,坐落於湖南省衡陽市,始建於1958年,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藝術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等9大學科門類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2000年,由原隸屬國家核工業部的中南工學院、核工業第六研究所與原隸屬湖南省政府的衡陽醫學院在合並組建而成。學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衛生部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後備軍官選拔培訓基地、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基地。
⑷ 隸屬於核工業部的學校有哪些
四川核工業工程學校廣元校區位於四川廣元市寶輪鎮,創辦於1979年,經過20多年來的艱苦創業,現已發展成為一所辦學特色鮮明、辦學條件良好、辦學成績斐然的大型綜合性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一個校區。
本校區佔地面積100餘畝。現有在校生5000餘人,師資優良,有教職工170餘人,其中高級講師22人,高級技師28人,外聘專家25人。擁有教學大樓、學生宿舍、多媒體微機實驗室、模具、焊工等與專業相配套的實習工廠和現代化的數控加工實習車間。本校區環境幽靜,實習設備齊全,是培育人才的搖籃。
生源廣泛來自四川、甘肅、陝西、河南、山東、雲南、新疆、重慶、貴州、安徽等十餘個省區,招生人數連續八年名列全省前茅,2005年全年招生突破3500餘人。實行「訂單式」教育,與百餘家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建立了人才培養合作關系,學校在上海和深圳建立了就業服務站,在畢業生推薦中,學校堅持「六不送」原則,在廠家直接來校面試的前提下,將學生推薦到待遇好、穩定性高、管理規范、科技含量高的一流知名企業就業。學生就業率連續10年達到100%,對口就業率達98%,就業穩定率96%,再就業滿意率達100%,真正做到了學生成才、家長放心、社會滿意,就業水平達到了全省全國一流。
本校區秉承學校「培養一個學生,致富一個家庭」的指導思想,吸收了國內外職業教育先進思想和成功經驗,集中職、高職和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為一體,與多所高校合作辦學。開辦有焊工、電工、車、鉗、銑、刨、模具、鉚工、數控、管道工、機電一體化技術等終身技術專業和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等實用性較強的專業,實行模塊式(MES)培訓,採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同時,將素質教育列為重要的教育內容,按照「先做人,再做事,素質第一,全面發展」的育人方針,以學生會紀檢、勞生、學習、體育各部及興趣小組、文學社等社團組織為載體開展「三自」教育活動,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自我服務,培養了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深化了教育教學內涵。
本校區在擔負起為我國核電站建設培養人才的重任的同時,還面向社會招收並定向培養了大批實用、緊缺人才。自成立以來,已向社會各界及秦山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連雲港核電站、廣州乙烯工程、南海石化工程等培養了2萬余名中高級技術人才,其中處級以上幹部50餘人、科級幹部100餘人、班組長300餘人、技術骨幹佔80%。
本校區有全國領先的學生就業水平、精細化的一流管理、優質的教學服務、輝煌的辦學成果,得到了學生、家長、企業界、教育界、學術界、政府、社會和公眾媒體的高度評價。教育部部長周濟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對我校的辦學方針和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四川省委書記張學忠在全省職教改革與發展創新的經驗交流會議上,把我校辦學特色和成果作為範例,並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教育電視台以「訂單教育使就業不用愁」為專題,在《國視資訊》欄目連續播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