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中國國內企業數量
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的數據來看,大概在800萬家左右。企業一般是指以盈利為目的,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和企業家才能等),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 在商品經濟范疇內,作為組織單元的多種模式之一,按照一定的組織規律,有機構成的經濟實體,一般以營利為目的,以實現投資人、客戶、員工、社會大眾的利益最大化為使命,通過提供產品或服務換取收入。
拓展資料:
一,它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因社會分工的發展而成長壯大。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下,各種企業並存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企業存在三類基本組織形式: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公司制企業是現代企業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組織形式。 現代經濟學理論認為,企業本質上是"一種資源配置的機制",其能夠實現整個社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依照中國法律規定,公司是指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具有企業的所有屬性。因此,凡公司均為企業,但企業未必都是公司。公司只是企業的一種組織形態。企業,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從事生產、運輸、貿易等經濟活動的部門,如工廠、礦山、鐵路、公司等。 在2007年3月17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第一條則有這樣的描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適用本法。"
二,中國大型工業企業數量達到2387家 增加233家。截止2006年8月19日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大型工業企業數量達到2387家,增加了233家。主營業務收入、資產總額、利潤總額均佔40%以上。大型工業企業勞動生產率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高出六成以上。 統計表明,在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7個行業分布有大型工業企業。大型企業數量排在前五位的行業是: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紡織業。 大型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和集體企業數量佔五成以上,仍居主導地位。非公有制大型工業企業發展較快。其中,外商和港澳台投資企業中的大型工業企業增加到627家。 除西藏外的30個省區市都有大型工業企業,但分布很不均衡。東部地區擁有1468家大型工業企業,佔全國大型工業企業總數六成以上。而西部地區僅有378家大型工業企業。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有關規定,大型工業企業必須同時達到主營業務收入3億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億元及以上,從業人員2000人及以上的標准。國家統計局依據2005年企業年報,按照以上三項指標認定了2006年度大型工業企業。
2. 工業企業包括哪些企業
按其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
(2)流程工業企業有多少家擴展閱讀
工業企業是指直接從事工業性生產經營活動 (或勞務)
的營利性經濟組織。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直接從事工業產品 (或工業性勞務) 的生產經營活動;
2、擁有從事工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必要的物質資源和場所;
3、在經濟上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4、在法律上取得法人資格。
工業企業,按社會性質可劃分為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和社會主義工業企業;按技術水平可劃分為手工工業企業和現代工業企業;
按規模可劃分為大型工業企業、中型工業企業和小型工業企業;
按隸屬關系可劃分為中央企業、地方企業、街道企業和鄉鎮企業;
按生產過程的特點可劃分為採掘型、合成型、分解型、調制型、裝配型;按生產方式可劃分為單件生產類型、成批生產類型、大量生產類型;按組織形式可分為單廠企業和多廠企業,等等。
3. 永登縣規模以上工業有多少家
33家。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3月3日,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3家,已復工企業30家,復工率達91%,規模以上企業總用工數為7721人,已到崗7022人,到崗率達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