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資鋼廠年收入多少
2021年隨著全球大部分國家從疫情的陰霾中恢復過來,各國採取經濟刺激政策激發了鋼鐵需求,疊加寬松的貨幣環境使得全球鋼材價格開啟長周期連續上漲,尤其是北美區域,各品種價格全面突破歷史新高。盡管原材料價格同樣上漲,但鋼鐵企業利潤空間明顯擴大。Mysteel收集整理全球主要區域頭部鋼鐵企業2021年度運營數據顯示,全球頭部鋼鐵企業在2021年銷售額全面增長,表現最突出的包括土耳其Erdemir、越南Hoa Phat、美國US Steel,其增長幅度超過了2020年一倍。
從近利潤來看,全球頭部鋼鐵企業更是表現亮眼。表例19家鋼企,有8家從2020年的虧損中恢復盈利。其中,ArcelorMittal在2020年凈虧損733億美金,而2021年實現凈收入149.56億美元,盡管粗鋼產量在2021年下降了3.4%至6910萬噸。從噸鋼利潤來看,2021年表例18家鋼鐵企業平均值為166美元/噸,不同區域噸鋼凈利潤分化比較大,歐洲、獨聯體鋼鐵鋼企噸鋼凈利潤基本在200美元/噸上下,亞洲區域盈利水平較高的為印度,在100-200美元/噸之間。北美鋼鐵企業噸鋼利潤也非常可觀,其中Steel Dynamic的噸鋼凈收益達到326美元/噸,是表例頭部鋼鐵企業中噸鋼收益最大的公司。
2021年美國頭部鋼鐵企業收入全面暴增,其中紐科(Nucor)在2021年實現364億美元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1%,營業利潤達92.56億美元,同比暴增8倍。此外,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2021年完成銷售收入202.7億美元,同比增加108%,從2020年11.6億美元的凈虧損中恢復至41.7億美元凈收入。鋼動力公司(Steel Dynamics)2021 年銷售額增長了 92%至184億美元,營業收入增長了四倍多,達到創紀錄的43 億美元。公司在年報中表示,收益增加主要是由於鋼鐵價格暴漲,足以抵消廢鐵成本的上漲。2021 年公司鋼鐵業務的平均外部產品銷售價格上漲了 611美元至每噸1381美元,而廢料的平均成本僅增加了 179美元至每噸447美元。
和其他區域相比,俄羅斯鋼廠增產幅度相對較小,大部分原因是其粗鋼產量在2020年全球疫情嚴峻時期並未大幅減產。當地最大的綜合型鋼廠NLMK在2021年粗鋼產量同比增長10%至1684萬噸,但得益於價格上漲,該鋼廠的年銷售額突破歷史新高至162億美金,同比增長75%。而由於俄羅斯引入臨時進口關稅,導致Evraz鋼廠鋼鐵產量同比略微下降0.4%至1357萬噸。
2021年,越南和發鋼鐵(Hoa Phat)實現鋼材銷售880萬噸,同比增長35%,其中建築用鋼和熱卷銷售分別達到390萬噸260萬噸,分別實現增長14%和20%。出口活動對越南和發的產量做出了重要貢獻,方坯和建築材出口量首次達到230萬噸。和發鋼鐵是越南最大的鋼鐵生產商,也是越南唯一一家可以生產熱軋卷的企業,年粗鋼產能達800萬噸,另外還將在2022年實施產能560萬噸/年的2號聯合項目,預計到2025年建成後,和發鋼鐵產量將達到1400萬噸,躋身世界前30大鋼材之列。
B. 1300噸鋼鐵交易可以賺多少錢
1300噸鋼鐵交易可以賺13000-130000元。一噸鋼材的利潤可能在10塊錢也可能在100塊錢,主要是看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區批發銷售,一噸鋼材的批發利潤也就是50元左右,鋼材利潤不大,主要是看銷售量,螺紋鋼價格的透明度很高,利潤相對較低。
C. 80年代鋼材生意利潤有多大
80年代,湖南村民偷賣鋼材獲利300萬,牽出中國軍事工程6501
南宮欽
2022年3月7日18:43
關注
電影《你好,李煥英》為觀眾帶來了很多歡笑和感動,獲得了大量的好評。
但有網友對一個細節提出了質疑:為什麼電影中李煥英所在單位的人們說的都是東北話?這個單位不是在湖北嗎?
有人指出這是因為該片劇組里大多是東北喜劇演員,因此就「穿幫」了。
但很快就有真正了解情況的網友給出解釋,影片中李煥英的同事們本來就有很多東北人。
不只是李煥英所在的這一個單位,事實上當時全國各地很多重工業廠區都通行東北話,而造成這一現象的,正是當年動員了全國400多萬人參與的「三線建設」。
放牛老漢的意外發現
三線建設如今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在互聯網上、影視劇中都可以正常提及,一些當年的大型設施甚至已經作為景區開放。
但在三線建設進行期間,乃至到了已經停緩建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所有具體的三線建設工程都是高度保密的,就是大家都聽說過「三線工程」這個詞,但具體有些啥工程,民間沒人說得上來。
不僅是民間,往往就連三線工程所在地的地方政府都是不知情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一天,湖南省臨湘市公安局的民警發現了一件怪事。
連續幾天,市裡的幾家廢品收購站都收購到大量的廢舊鋼材。
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起兩起,據民警粗略統計,幾天內被賣到全市各個收購站的鋼材總價值已經3百萬元了!
臨湘市公安局意識到可能遇到了一個倒賣鋼材的大案,由於附近沒有鋼鐵廠,民警們懷疑可能是有團伙在外地盜取鋼材後,拿到臨湘銷贓。
民警們立即行動起來,在市內的幾個廢品收購站蹲守。
可等抓到人之後民警卻發現,並不是什麼團伙,拉鋼材來賣的都是本市忠防鎮丘坪村的普通村民。
村民們倒也配合,很快就把這些舊鋼材的來歷交代了,可民警們聽完卻只覺得難以置信。
村民們表示,這些鋼材都是從一個「迷宮一樣的山洞」里撿來的,而發現這個山洞的是丘坪村一個養牛的老漢。
不久前,老漢為了找一頭走丟的牛,把附近一片山上很多原來沒走過的地方都找遍了,最後牛找到了,同時也找到了一個巨大的山洞口。
洞口很大,老漢驚訝於自己居然不知道附近有這么巨大的一個山洞。洞裡面黝黑,但老漢看出這是一個人工開鑿的洞,因為地面上有鐵軌通進洞里。
出於好奇老漢往這里走去。他原本以為這里應該有人,但走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洞里既沒有一點聲音也沒有一盞燈。
洞里很乾燥,氣溫比外面略低,老漢走進去之後借著外面的陽光也沒看到洞的盡頭。
老漢回去把事情告訴了村民們,幾個膽大地帶著手電筒一起二次探洞。
這一次村民走得很深,發現這個洞不僅深,而且還有分叉,不同的分叉通往不同的洞腔。
各個洞腔看起來不盡相同,有的洞腔是一個豎直的天井,可以看到天空,村民們站在天井下目測了一下高度,感覺至少有六七十米。
而且他們發現了不止一個出口,每個出入口大小不同,大的能通火車,小的也能過卡車。
這到底是個什麼洞呢?村民們面面相覷,幾個人都在這村裡生活幾十年了,真不知道這里有這么大個山洞!
但他們看到洞壁上有一些殘存的標語和海報,內容就是十來年前的那些,這么說這個洞是那時開鑿的嗎?
當然相比於這些問題,村民們更重大的發現是洞里散落著不少鋼材,看起來應該是已經被人遺棄了,因此就有了把鋼拉到城裡賣掉的想法。
民警們在村民的帶領下考察了山洞,雖然證實了村民的說法,但民警們也對這個洞的來歷一頭霧水。
結果他們向當地政府咨詢後,當地政府居然也對這個巨大的人工山洞毫不知情。
直到進一步向上匯報,當地政府才知道這個山洞的真面目是什麼,它的名字叫「6501工程」。
6501工程
如今6501工程早已被解密,當年村民們發現的山洞已經被改造成旅遊景點部分開放。
當年村民們對6501的探索並不全面。整個工程是將花崗岩山體掏空建成,結構如同蟻穴,分上中下三層,共有廳室25個,總長度達到17000米,通風豎井17個,最深的垂直深度達80米。
其工程量可想而知。那麼這個工程究竟為何而建,又是為何被廢棄的呢?
這個工程上馬於1965年1月,其代號之所以叫6501,是因為它肇始於中央軍委1965年的第一號文件。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一度面臨著十分惡劣的外部環境。
1960年,印度對西藏覬覦良久。
雖然在1962年被我軍痛擊,但仍未徹底死心;敗退台灣的蔣介石,時刻等待機會,試圖藉助美軍力量實現反攻大陸。
而美國1963年時偵查到我國西北地區的核工廠設施情況,斷定我國核武研發即將成功,於是聯絡蔣介石以及蘇聯,計劃對我國核工業進行毀滅性破壞。
鑒於國內外局勢,1964年,黨中央更改了原定以「抓吃穿用」為方針的三五計劃,提出了以備戰為導向的三線建設計劃。
毛澤東主席提出,將全國根據地緣條件分為一線、二線、三線三類地區,一線即可能成為二線的地區,包括邊境地區以及全國各重要城市。
三線則是戰時可做為大後方的地區,包括廣袤的中西部省份。二線是介於一三之間的緩沖區。
而所謂三線建設,可不僅是簡單地「深挖洞、廣積糧」,而是要將從輕工業到重工業,從基礎設施到大學研究院的整個國民生產體系進行一個備份。
三線建設的目標是以四川貴州一帶為中心,建立一套「小而全」的國民生產體系,成為中國人以備不虞的大後方。
當然三線建設並不局限在四川貴州,整個中西部腹地都在建設范圍內,因此建設內容還包括連通中西部腹地的鐵路網。
1965年初,撫順煉廠建設工程公司接到石油工業部的指令,組建一支代號6501的生產隊,開赴湖南省臨湘縣長嶺山區建設一座煉油廠。
公司迅速組織人員,由公司副經理張源擔任6501生產隊經理,帶隊南下。
長嶺這個廠址是由時任石油工業部基建司總工程師敖明模選定,兼顧隱蔽性和交通便捷性,石油部預計在這里建成一個年加工量150萬噸的煉油廠。
長嶺煉油廠於1971年建成投產,建成後雖然歷經波折但一直穩步發展,它就是如今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長嶺分公司的前身。
那麼山體里那座名為6501的巨大廢棄山洞跟它是什麼關系呢?
事實上那座廢棄山洞是准備作為長嶺煉油廠的油庫而建設的,是6501工程的一部分。
鑿洞作業1966年正式開始,這座山上原本就有一個天然的洞穴,當地人稱其為「泥水洞」,工程隊依託這個天然洞穴進行作業。
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是極其龐大的,數年的施工過程中不斷有新的建設人員補充進來。
而作為一個重工業項目,這些人中的骨幹力量一般都是從東北調來的。
據一名當年參加了6501工程的長嶺煉油廠老員工回憶,他1969年作為石油建設者子女學徒從撫順來到臨湘,當時還不到16歲。
作為學徒,他們上午參加技能培訓,下午上工地搬石頭,晚上學習討論。培訓只有短短幾個月,之後就要正式參加工作。
其實當年湖南嶽陽(臨湘屬於岳陽)一帶山區里不止6501這一個三線工程,由於這里有了煉油廠,因此配套的合成氨廠、化纖廠、紡織廠也陸續上馬開建,全都建在山溝里。
據親歷者回憶,當年高峰時期,在岳陽一帶的山區里參與建設的部隊和地方單位人員可能有數十萬。
這些人一開始睡席棚子,建好部分廠房就進廠房裡鋪木板睡,只有休息日才回駐地或縣里。
6501工程就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進行的,長嶺煉油廠71年建成投產,而6501山洞到最後並沒有建成,這又是為什麼呢?
山洞的建設停止於1973年,據說跟913事件有關,因為據說6501工程是由林牽頭的。
當然,即便沒有這個因素,6501山洞也難逃被廢棄的命運,當年全國各地有很多這種以防空襲為目的建設的山洞,可後來戰爭並沒有發生,因此也就停建了。
例如重慶的816山洞,停建於1984年,如今也被改造為旅遊景點了。
影響深遠
事後來看,當年老一輩領導人所擔心的大規模戰爭並沒有發生,因此到七十年代末,大部分三線建設工程也就停建下馬了。
不僅很多耗資巨大的防空洞成了爛尾工程,很多當初建在山溝里的工廠也都因為不方便又搬了出來。
因此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很多人對三線建設持批判態度,認為它空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給本就不富裕的民生增添了巨大負擔,最後又沒用上。
持這一觀點者進一步指出,當年老一輩領導人錯誤估計了國際形勢,美蘇領導人並非戰爭狂人,並沒有侵略中國的意思。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幾年來,人們在目睹了國內外很多事情後,對當年的三線建設的態度發生了轉變。
新的觀點認為,正是因為當年我們做了積極地准備,敵對力量才經過權衡之後放棄了發動侵略。
例如三線建設中一個很重要的項目就是發展戰略威懾能力,包括洲際導彈和戰略核潛艇,當年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正是靠三線建設的舉國動員,我們才把戰略核潛艇造出來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三線建設並沒有失敗,正是通過三線建設,我國才有了更全面、更均衡的國民生產體系。
在三線建設以前,我國的工業製造、科研院校都分布在東部沿海以及長江沿線的幾個點上,廣大中西部腹地的人口很難被惠及。
而經過三線建設的「備份」操作,這些資源得到了有效均衡。
四川綿陽的西南科技大學、陝西漢中的陝西理工學院、湖南常德的華南光電集團、四川峨嵋縣的西南交通大學、貴州遵義的遵義醫學院、四川合川的中國礦業大學…
這些都是當時通過拆分北京、上海、南京、大連等地高校的科系,搬遷到當地組建的。
而生產單位就更不用說了,從民用輕工業到軍用重工業,從制葯到航天,各門類都進行了拆分備份,上面提到的6501工程就是將撫順煉油廠備份到了湖南臨湘。
這些拆分並支援到中西部腹地的單位就像種子,在當地紮根發芽,如今很多都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
三線建設時期我國新增鐵路8046公里,三線地區鐵路佔全國比重由1964年的19.2%提高到34.7%。
四川、貴州的很多城市都是因三線建設從無到有,拔地而起。三線建設為我國的均衡發展做出了影響深遠的貢獻。
九十年代,時任黨和國家領導人在視察四川企業時特別提到:海灣戰爭之後,我們對三線建設的意義應該有新的認識…
總的來講,毛主席當年做出這個決策是很有戰略眼光的。
所謂「居安而思危」,西南腹地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戰略大後方,而正是三線建設使這里擁有了成套的現代化生產能力,使廣袤的國土依然具有戰略縱深的意義。
參考文獻:
三線建設:艱難時期的國家創業,中國青年報,2021
免責聲明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創作者,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點擊展開全文
打開騰訊新聞,閱讀體驗更好
過敏性鼻炎千萬不要拖,2022新方法你得知道!
廣告
清華
打開
騰訊新聞
參與討論
過敏性鼻炎千萬不要拖,2022新方法你得知道!
D. 新中國成立以後鋼鐵工業發展情況
總體上,中國鋼鐵工業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1978年)為「以鋼為綱」的發展階段,第二階段(1978~2000年)為穩步快速發展階段,第三階段(2001年至今)為加速發展階段。
1、「以鋼為綱」的發展階段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我國鋼鐵工業的基礎十分薄弱,全國幾乎沒有一家完整的鋼鐵聯合企業。新中國成立後,鋼鐵工業開始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在蘇聯援助下建設了鞍鋼、武鋼、包鋼等鋼鐵廠,鋼鐵工業逐步建設發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隨著「三線建設」的鋪開,在西南、西北建設了攀鋼、酒鋼、成都無縫管廠等一批新的鋼鐵企業,初步形成了新中國的鋼鐵工業布局。
考慮到鋼鐵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國家確立了「以鋼為綱」的工業發展指導方針,提出了「大躍進」、「全民大煉鋼鐵」、「超英趕美」等口號。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就走上了一條以追求產值、產量增長速度為目標的粗放型的發展道路。
經過全國上下的努力,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的產量和產值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78年,鋼鐵產量為3178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4.5%,居世界第4位。據統計,1952~1978年期間,鋼鐵工業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2.9%,產值每年遞增11.8%,實現利稅每年遞增9.67%。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鋼為綱」的發展指導方針下,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鋼鐵工業部門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協調發展的問題。由於對於鋼鐵工業部門的固定資產投資過大,就產生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在資金有限的前提下,過分的投入會制約其他工業部門的發展;
另一方面由於鋼鐵工業部門的利稅貢獻,同其他產業部門相比而言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高投入、低產出」的特點,所以較高比例的投入就會影響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積累。由於鋼鐵工業是一個資源消耗量大、能耗高的行業,這一階段鋼鐵工業的發展也佔用了大量的能源。
據統計,1978年,鋼鐵工業投資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7.36%,能源消耗占整個國民經濟消耗能源總量的12.97%。另外,企業管理水平低、職工積極性不高也是當時中國鋼鐵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實際上,在1970~1975年期間,中國鋼鐵工業已經形成了3000萬噸的生產能力,但是生產能力並不能夠得到充分實現。1974~1976年,曾經連續三年計劃生產2600萬噸鋼的目標都沒有實現,人們稱之為「三打二千六打不上」。
2、穩步快速發展的中國鋼鐵工業
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發展遇到了兩次重要機遇。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為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和資源創造了條件。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極大地激發了企業的活力。中國鋼鐵工業面對良好的發展機遇,加快了鋼鐵工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在這一階段,除了建設上海寶鋼、天津無縫鋼管廠等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化大型鋼鐵企業外,又對一些老的大型鋼鐵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和升級,例如鞍鋼、武鋼、首鋼、包鋼等企業。1981年,我國與澳大利亞科伯斯公司通過簽訂補償貿易合同的方式,首次實現了改革開放以後利用外方資金和技術對鞍鋼焦化總廠瀝青焦車間進行改造。
1987年,國家計委批准了鞍鋼、武鋼、梅山(1998年後被並入寶鋼集團)、本鋼、萊鋼5個企業利用外資的項目建議書。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和吸收,中國鋼鐵企業工藝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另外,一些非國有企業也進入到鋼鐵行業,例如,沙鋼、海鑫等,並且發展迅速。同時,1992年之前,中國鋼鐵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從放權讓利到承包經營責任制,希望通過企業改革釋放強大的內在發展動力,實現了鋼產量5000萬噸和億噸兩次突破。1986年,中國鋼產量(粗鋼)超過了5000萬噸,達到5221萬噸。
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更是為鋼鐵工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內在動力。1994年以來,鋼鐵行業的舞鋼、本鋼、太鋼、重鋼、天津鋼管廠、「大冶」、「八一」等12家企業,列入國家百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邯鋼、撫順鋼鐵公司、天津鋼鐵、酒泉鋼鐵等57家企業,列入地方改革試點。
到1998年,試點工作基本完成,試點鋼鐵企業均按照《公司法》實施了改組,初步明確了國家資產投資主體,理順了出資關系,建立了企業法人財產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1996年中國鋼產量(粗鋼)首次超過1億噸,達到10124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13.5%,超過日本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2000年,中國鋼產量為12850萬噸。
3、加速發展時期
「十五」期間,中國鋼鐵工業更是實現了持續高速發展。粗鋼產量從2000年的1.3億噸,到2003年中國粗鋼產量超過2億噸,到2005年,粗鋼產量達到3.6億噸,成為全球第一個粗鋼產量突破3億噸的國家,再到2006年粗鋼產量達到4.2億噸,連續實現了鋼產量2億噸、3億噸和4億噸的三次跨越。
2001~2007年期間,鋼產量年均增長率為21.04%,其中,2001、2003、2004和2005年這四年年增長率都是保持在20%以上,2005年鋼產量同上年相比增長率更是創紀錄的高達30.42%,同時,中國鋼鐵工業在整個工業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2006年,中國規模以上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735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2位,僅低於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367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3位,僅低於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十二五」鋼鐵工業主要成就:
1、支撐了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十二五」時期,我國粗鋼產量由3.5億噸增加到6.3億噸,年均增長12.2%。鋼材國內市場佔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鋼鐵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萬億元,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10%;資產總計6.2萬億元,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值的10.4%,為建築、機械、汽車、家電、造船等行業以及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 品種質量明顯改善
「十二五」時期,我國鋼鐵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鋼材品種齊全,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大部分品種自給率達到100%。
關鍵鋼材品種開發取得長足進步,高強建築用鋼板、抗震建築用高強螺紋鋼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線鋼、大型水電站用鋼、高磁感取向硅鋼、高速鐵路用鋼軌等高性能鋼鐵材料有力支撐了相關領域的發展;
保障了北京奧運會場館、 上海世博會場館、 災後重建、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以及西氣東輸、三峽工程、京滬高鐵等國家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
3、技術裝備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二五」時期,重點統計鋼鐵企業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噸及以上煉鋼轉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由44.9%提高到56.7%,大部分企業已配備鐵水預處理、鋼水二次精煉設施,精煉比達到70%。
軋鋼系統基本實現全連軋,長期短缺的熱連軋、冷連軋寬頻鋼軋機分別由26套和16套增加到72套和50套。寶鋼、鞍鋼、武鋼、首鋼京唐、馬鋼、太鋼、沙鋼、興澄特鋼、東特大連基地等大型鋼鐵企業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十二五」期間,共淘汰落後煉鐵產能12272萬噸、煉鋼產能7224萬噸,高爐爐頂壓差發電、煤氣回收利用及蓄熱式燃燒等節能減排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部分大型企業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促進了鋼鐵工業節能減排。
2010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各項節能減排指標全面改善,噸鋼綜合能耗降至605千克標准煤、耗新水量4.1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63千克,與2005年相比分別下降12.8%、52.3%和42.4%。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由90%提高到94%。
E. 95年搞鋼鐵生意能賺多少錢
10多萬。
在1990年代,一噸掙1000元,甚至2000元的情況都有。後來,每噸鋼材的利潤穩定在200至400元。
鋼材是鋼錠、鋼坯或鋼材通過壓力加工製成的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材料。
F. 今年鋼鐵行業走勢如何
鋼鐵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同時也是周期性非常強的產業,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處於周期性承壓態勢,表現為營業收入增長和利潤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2年1-6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損益數據,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收入成本為45759.7億元,年-同比下降-3.6%,實現利潤總額826.1億元,下降68.7%,成為上半年跌幅最大的行業。
而2021年全國鋼鐵行業總體效益創歷史新高,全國鋼鐵行業實現營業收入96,662億元,比上年度同期增長32.20%;實現利潤總額4241億元.
G. 賣100萬鋼材賺賺多少
鋼材是價格由多種因素導致:
1、國際鋼材市場行情的大勢,進出口的數量和價格,以及國家對進出口的相關政策。
2、主要城市行情走勢。
3、鋼廠因素:出廠價格變化、成本變化、庫存、檢修、排產計劃
4、終端用戶因素:心理預期、資源儲備、對後市的預測、剛性需求量。
5、短暫性因素:運輸情況、天氣情況、季節性影響、本地區域特性等等。
溫馨提示:
1、以上僅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
2、鋼材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會有波動,而且每個地方的價格也會有所不同的,具體以您交易時的市場成交價為准。
應答時間:2021-11-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H. 從天津港買到礦粉賣到鋼鐵廠利潤空間大概有多少
2%。從天津港買到礦粉賣到鋼鐵廠利潤空間有2%。天津,簡稱「津」,別稱津沽、津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
I. 2018年鋼材是漲還是跌
2018年鋼材價格總體高位運行,也就是鋼鐵價格在漲。延續2017年下半年價格走勢,2018年鋼材價格總體處於相對高位,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平均為115.8點,同比增長7.6%。
2018上半年鋼材價格指數基本穩定在110-120點,7月起價格持續上漲,至11月鋼材價格開始快速下跌,截至12月底鋼材綜合價格指數跌至107.1點,較年內最高點下降13%。
而且2018年鋼鐵行業經濟效益也是創歷史最好水平。主要是受供給側結構調整、環保督查、市場需求旺盛等因素共同作用,2018年鋼材價格高位運行,進口鐵礦石價格保持基本穩定,行業效益達到歷史最佳水平。
(9)鋼鐵工業利潤多少擴展閱讀:
2018年鋼材是漲的,2018年,鋼鐵行業實現利潤4704億元,比上年增長39.3%。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73億元,下降34.4%;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4029億元,增長37.8%。
2018年,全國粗鋼產量92826萬噸,比上年增長6.6%,增速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鋼材產量110552萬噸,增長8.5%,提高7.7個百分點。焦炭產量43820萬噸,增長0.8%,上年為下降3.3%。
鐵合金產量3123萬噸,增長4.5%,增速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鋼材出口6934萬噸,下降8.1%;進口1317萬噸,下降1%。鐵礦砂進口106447萬噸,下降1%。焦炭出口975萬噸,增長20.8%。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工信部:2018年鋼鐵行業經濟效益創歷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