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鋼鐵工業主要使用哪些能源

鋼鐵工業主要使用哪些能源

發布時間:2022-02-25 20:07:46

A. 鋼鐵企業的能耗指標

根據國家標准《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08),燃料發熱量以燃料應用基(即實際所使用的燃料)低位發熱量為基準。並規定:(1)低位發熱量等於29307kJ的固體燃料,稱1kg標准煤(kg)。在統計計算中,可採用噸、萬噸標准煤(t,萬t)。(2)低位發熱量等於41.82kJ(10000kcal)的液體燃料或氣體燃料,稱1kg標准油(kg)或1m3 標准氣。在統計計算中,可採用噸、萬噸標准油(t,萬t)或千標准立方米、百萬標准立方米標准氣。(3)計算綜合能耗時,其能源消耗量可用千克標准煤或噸標准煤表示。也可簡寫成千克標煤或噸標煤。1kg標准煤等於0.7000kg標准油,或等於0.7000m3 標准氣;1kg標准油,或1m3 標准氣等於1.4286kg標准煤。企業消耗的一次能源量,均按應用基低(位)發熱量換算為標准煤量。企業消耗的二次能源,均應折算到一次能源。其中,燃料能源應以應用基低(位)發熱量為折算基礎。企業中耗能工質所消耗的能,均應折算到次能源。
1.噸鋼綜合能耗
噸鋼綜合能耗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每噸鋼消耗的各種能源自耗總量。能源消耗總量必須是將各種能源按規定的計算方法分別折算為同一標准單位後的總和。企業自耗能源包括統計報告期內生產直接消耗的各種能源及其輔助生產系統實際消耗的各種能源(標煤),即企業自耗全部能源量,單位是kg/t。
2.噸鋼可比能耗
聯合企業噸鋼可比能耗的含義是指鋼鐵企業以鋼為代表產品前後工序能力配套生產所需要的能源消耗。是指企業每生產1t鋼從煉焦、燒結、煉鐵、煉鋼直到成品鋼材配套生產所必需的耗能量、企業燃料加工與運輸、機車運輸及能源虧損所分攤到每噸鋼的耗能量之和。不包括鋼鐵企業的礦山、選礦、鐵合金、耐火材料、炭素製品、焦化回收產品精製及其他產品生產、輔助生產及非生產的能耗。
噸鋼可比能耗界定了統計范圍,特別強調了「配套」生產噸鋼這一口徑,從而消除了企業生產構成差異對能耗的影響。如企業購入或外銷生鐵時,計算噸鋼可比能耗可將這部分生鐵的生產能耗補入或扣除。計算方法見《鋼鐵企業能源平衡及耗能指標計算辦法的暫行規定》。目前,我國鋼鐵聯合企業之間的工藝技術、裝備水平、產品結構、企業規模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各企業所計算出的噸鋼可比能耗數值存在很大的差異。如2004年,先進值與落後值相比差值在449kg/t,這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因此,企業之間相比較,應是在相近工藝技術、裝備水平、產品結構等情況下進行比較。
3.國內外鋼鐵工業能耗指標的區別
國外統計范圍較簡單,僅包括主要生產流程——燒結、煉鐵、煉鋼、軋鋼、鐵合金。國外的統計范圍與國內較接近,但存在著差別,統計范圍稍有不同,我國噸鋼可比能耗包括焦化,不含鐵合金;國外則反之。含義不同。噸鋼可比能耗是人為設定的計算能耗,即「配套」生產1t鋼材時,在各生產工序上消耗的能源總和;國外噸鋼能耗為實際生產的統』計能耗。國內外企業能耗指標的區別見表1。
表1 國內外企業能耗指標的區別 項目 噸鋼綜合能耗 噸鋼可比能耗 國外噸鋼能耗 統計范圍 企業范圍內的全部能源消耗,包括鋼鐵生產、輔料生產、非鋼鐵生產耗能及生產、輔助工序企業內的生活耗能 企業配套生產每噸鋼的主生產工序耗能,包括鐵、鋼、軋系統及企業內的運輸、燃氣和油的加工輸送能耗,以及能源虧損等 企業范圍內的能源消耗,生產構成一般為鐵(無焦化)、鋼(含鐵合金)、軋系統,為鋼鐵生產直接相關的能耗 數據性質 實際消耗指標 人為「配套」的計算值 實際消耗指標 用途 用於分析本企業管理、技術進步和生產構成等方面的改變 可用於國內企業間的對比分析 國外國家間和企業間的對比分析 由以上分析得知,噸鋼綜合能耗、噸鋼可比能耗及國外噸鋼能耗間都有一定的「不可比性」,為進行國際間的分析比較,應對能耗指標進行修正。即按國外的統計口徑對我國的噸鋼綜合能耗統計范圍進行調整。

B. 鋼鐵工業最主要的資源是什麼和什麼

鋼鐵工業最主要的資源是鐵礦資源與煤炭資源。

我國古代工匠們在冶煉過程中不斷有獨特的創造,通過退火、正火、淬火、化學熱處理等工藝,煉出了炒鋼、百煉鋼、灌鋼等品種。

我國古代煉鐵、煉鋼技術雖然起步相對稍晚,但是它的發展卻是後來居上。例如商代熔鑄司母戊方鼎這樣的大型鑄件,必須要有較大的熔爐、鼓風器和較高的爐溫。

在生鐵冶煉過程中,爐溫較高,被還原生成的固態鐵會吸收碳、硫和磷,這種吸收隨著溫度的升高,速度就會加快;另一方面,鐵吸收碳後,熔點隨之降低,當含碳量達到2.0%時,熔點降至1380度,當含碳量達到4.3%時,熔點最低,僅1146度。

當爐溫至1200度時,就完全能使鐵充分熔化,從而得到了液態的生鐵,並可以很方便地直接用於澆鑄成器。


鋼鐵:

鐵碳合金,是以鐵和碳為組元的二元合金。鐵基材料中應用最多的一類——碳鋼和鑄鐵,就是一種工業鐵碳合金材料。

鋼鐵材料適用范圍廣闊的原因,首先在於可用的成分跨度大,從近於無碳的工業純鐵到含碳4%左右的鑄鐵,在此范圍內合金的相結構和微觀組織都發生很大的變化。

另外,還在於可採用各種熱加工工藝,尤其金屬熱處理技術,大幅度地改變某一成分合金的組織和性能。

碳素鋼有各種分類方法,如按化學成分(即以含碳量)可分為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按鋼的品質可分為普通碳素鋼和優質碳素鋼。

按用途則又可分為碳素結構鋼、碳素工具鋼。此外,還可以按冶煉方法和所保證的性能要求等來進行分類。

C. 鋼鐵工業的布局主要有哪些因素

鋼鐵工業布局

鋼鐵工業是最重要的基礎工業,是其他工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有了鋼鐵,就使得我國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成為可能。同時,鋼鐵工業的發展也有賴於煤炭工業、採掘工業、冶金工業、動力、運輸等工業部門的發展。由於鋼鐵工業與其他工業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許多國家都把發展鋼鐵工業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並把這種發展與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互相協調起來,保持正常的比例關系。

(一)鋼鐵工業生產的特點

鋼鐵工業是一個龐大的物質生產部門。從礦石的開采,依次將礦石熔煉成生鐵,將生鐵煉成鋼,將鋼軋製成各種形狀規格的鋼材,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生產過程。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可以分為礦山開采(包括采礦、選礦)、煉鐵、煉鋼、軋鋼等四個相對獨立的階段。一個完整的鋼鐵聯合企業,它的生產過程包括若干廠礦,如采礦、選礦、燒結、煉焦、耐火材料、煉鐵、煉鋼、軋鋼等主要生產部門,以及化工(氮肥、三苯等)、電力(熱電站、電廠等)與其他(如爐渣製品、水泥等建材生產)一系列工業企業。如武鋼就是由15個主體廠礦和30多個輔助生產部門所組成。

鋼鐵工業需要大量的礦石原料和燃料。鐵礦石是鋼鐵工業的基本原料,地球上含鐵化合物有300多種,但具有工業價值的只有五種,即磁鐵礦,赤鐵礦、鐵的氫氧化物(以褐鐵礦為主)、菱鐵礦和含鐵線泥石。鐵礦石的儲量和品位直接影響利用價值及礦山的服務年限和開采規模。焦炭是鋼鐵工業的主要原料,石灰石、錳礦石、螢石和耐火材料等是鋼鐵工業的輔助材料。所以鋼鐵工業的發展必須伴隨著一系列不同類型的礦山開發和建設。

鋼鐵工業的生產過程是化學、物理的變化過程,對環境污染嚴重,被列為污染危害最大的三大部門(冶金、化工和輕工)、六大企業(鋼鐵、煉油、火電、化工、有色金屬冶煉和造紙)的首位。環境污染主要反映在氣、水、渣三個方面。廢氣主要是從燃燒系統排出的。污染過程很復雜,污染也是多方面的,有毒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氫、烴、粉塵等。附近居民受二氧化硫的影響易引起慢性呼吸道系統的病症。廢水主要有焦化廠的廢水,它含有酚、氰化物、氯化物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質。廢水就地浸透污染地下水;排入江河、湖泊則污染地面水,使生活飲用水和水生生物含有害物質,對人體引起不良後果。所以應積極處理好廢水,合理排放,以免污染環境。同時在選廠時應盡量把工廠建在不透水層的地帶,減少工廠廢水對深層地下水的污染。廢渣主要是高爐渣,要有一定的堆放場地,平均每年生產一噸生鐵,相應排放出0.6噸的爐渣。目前一般都可利用來製造水泥、渣磚、渣棉或製作肥料。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工藝的革新,如採用電爐煉鋼、冷軋工藝等,其污染的程度可得到改善。

(二)鋼鐵工業的建設條件

鋼鐵工業的建設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用地面積較大:每生產一噸鋼鐵一般需要2平方米左右的用地,再加上鋼鐵企業的建設,需要一批為它服務的和被它帶動發展起來的工業企業用地,則范圍就更大,一般要比鋼鐵廠本身的用地擴大2~3倍。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多採用大型高爐多座聯立裝置,要求地基承壓力高。同時要求廠區面積形狀上適合於現代化鋼鐵工業生產工藝流程的要求,有儲備大量原料和半成品的倉庫、場地,並保證有繼續發展的預留地。

用水量大:一個年產350萬噸的鋼鐵廠需水6米3/秒,其中冷卻用水佔5米3/秒;如用直放式,平均每煉一噸鋼需水100~200立方米,故鋼鐵工業應有足夠水源保證。目前我國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大都位於幾條主要河流的沿岸,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考慮了用水和運輸條件。在北方缺水地區建廠應考慮循環用水。

用汽量大:生產一噸生鐵一般需要0.3~0.4噸/小時的蒸氣。為了取得較好的經濟效果,最好在廠區附近建立熱電站供電、供熱,也可建自備鍋爐供熱。

用電量大:一個年產100萬噸規模的鋼鐵廠,要有3萬千瓦的電力設備配套。由於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供電要可靠,要求有二個以上的電源或至少用二條線路供電。

運輸量大:一個大型的鋼鐵廠生產一噸鋼鐵,廠內外平均貨運量20噸左右,其中原料運輸5.5噸。沉重和大量熾熱的貨物運輸,要求長達上百公里的鐵路專用線,因此,鐵路專用線的接軌、編組站的設置、鐵路構築物的位置、地勢的情況,對鋼鐵工業的選址以及對工廠總平面的布置都有很大的影響。同時運輸出入量極不平衡。一般原材料運入量占總運輸量的73~83%,而成品、副產品的運輸量只佔17~27%,所以必須考慮運輸工具的合理利用問題。

協作面廣:主要有產品原料的協作,如鋼鐵廠和焦化廠、重機廠和化工廠之間的協作;副產品和廢品回收的協作,如爐渣製造建築材料,部分可供鋼廠利用;輔助工廠的協作,與為鋼鐵廠服務的工廠建立協作關系;此外,在廠外工程方面如水、電、氣、管線、運輸方面的協作等。總之,鋼鐵企業本身是一個有機聯系的生產綜合體。

職工人數較多:由於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本身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生產系統,不僅擁有的生產部門很多,同時職工人數也很多;因此在布局上不僅要滿足工業生產的要求,而且要滿足城市建設的要求,正確處理工業與城市、工業區與生活區的相互關系,合理組織上下班的人流交通。

(三)鋼鐵工業的布局特點

我國年產100萬噸以上的鋼鐵聯合企業稱為大型企業,如鞍鋼、武鋼、包鋼、馬鋼等;年產10~100萬噸的為中型企業;10萬噸以下的為小型企業。合理配置鋼鐵工業,對於均衡合理布局生產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隨著工業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鋼鐵工業的規模有越來越向大型化方向發展的趨向。如在五十年代末,我國所建的最大高爐容積只有1500立方米,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建成規模也只有100~300萬噸/年。而現在我國擁有的最大高爐容量為2500立方米,最大鋼鐵企業的規模為600萬噸/年。國外六十年代以來新建鋼鐵聯合企業的規模多在600萬~1200萬噸/年之間,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的規模已達1600萬噸/年。一般說來,擴大企業的規模,採用工藝先進的大型設備,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原材料與燃料動力的單位消耗,降低生產成本,有的甚至還可以減少單位產品的平均投資,這是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的。但同時工業規模的擴大,必將引起同類生產在地理分布上的相對集中。工業企業的規模越大,其分布條件受地理條件的制約性也越大。如建設一個1000萬噸/年規模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需要開發鐵礦石儲量二、三十億噸以上的大礦山,建設1500萬噸/年以上的煤礦和發電容量達100萬千瓦的大電站,為其供應原料、燃料和動力,需要佔地30多平方公里,還必須有很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以適應5000萬噸/年廠外運輸量的需要。按上述要求,象這樣龐大的生產綜合體,必然會給選擇合適的廠址增添不少困難,從而使其分布只能局限於個別地區。所以,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雖然是國家工業體系的骨幹與基礎,但它們在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是為數不多的。

鋼鐵工業基地的位置,如果既接近鐵礦產地,又接近燃料基地,這是很理想的配置方案。如我國的本溪、渡口等鋼鐵基地,就具備了上述的優越條件。但在多數的情況下,原料和燃料卻往往不能在空間上結合,這就增加了鋼鐵工業廠址選擇的困難和技術經濟比較上的復雜性,使鋼鐵工業的分布在原料與燃料基地二者之間擺動。十八世紀後半期和十九世紀初,在用焦炭冶煉生鐵的最初發展階段上,由於單位產品的燃料消費量很大,如煉一噸生鐵需用5噸煤煉成焦炭的時候,鋼鐵廠的位置選擇在燃料產地較為有利。因為把礦石運到煤那裡比把煤運到礦石那裡更為經濟。十九世紀後半期和二十世紀初,隨著冶煉焦比下降,生產一噸生鐵所需要消耗的煉焦煤減少到2噸,而目前每煉一噸生鐵所需的焦炭則進而減少到0.5~0.8噸,而所需的鐵礦石則是2~4噸。同時,鋼鐵工業對冶金焦用煤的質量要求很嚴,一個鋼鐵企業往往要求有多個煤礦提供不同煤種與牌號的煤炭。因而,隨著冶煉生鐵所消耗的煤和焦炭比例的減少和貧鐵礦的開采量的增加,鋼鐵工業特別是大型鋼鐵企業,大多數靠鐵不靠煤分布了,使鋼鐵工業明顯地出現向鐵礦基地分布的趨向,如我國的武鋼、包鋼等都是如此。因此,鋼鐵工業的最優布局,應是同時接近煤鐵資源,或採取以接近鐵資源為主,並能方便地取得煉焦煤的位置上。但是這種情況也不是一概如此,如蘇聯的庫茲巴斯鋼鐵基地的布局就位於燃料基地。庫茲巴斯是蘇聯東部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生鐵、鋼的年生產能力接近1000萬噸,所產的鋼軌佔全蘇1/3,各種鋼材供應周圍廣大地區。就整個鋼鐵基地而言,直到目前,大部分原料(鐵礦石)仍依靠區外,但生鐵的成本在全蘇各大鋼鐵廠中是最低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庫茲巴斯有發展鋼鐵工業的優越條件,可以就近供應優質煉焦煤和動力。在蘇聯,長期以來,有一種「鍾擺式」的理論指導鋼鐵工業的布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由於工業生產聯合化、協作化的發展,選礦和運輸技術的進步,出現了一種帶傾向性的意見,認為鋼鐵廠接近燃料產地一般說來更為有利。其根據是:現代大型鋼鐵工業的生產,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電力,而隨著鋼鐵工業中心的建立,很容易吸引機械、化工、電力等工業部門,形成一個較大的工業綜合體。而鋼鐵廠及與其結合在一起的電力、化工、機械等工業的聯合,實際上表現為變相的燃料動力工業綜合體。根據他們的計算,直接的冶煉過程每生產一噸鋼材約需要1.2噸標准燃料,但對整個綜合體系來說,每生產一噸鋼材則需要消耗2.6噸標准燃料,而鐵精礦原料只需1.3~1.4噸。因此,他們提出,即使利用中央區的鐵礦,大部分成品再返回中央區,在西西伯利亞建廠(規模為500萬噸/年生鐵),每年節省費用6000~7000萬盧布。西西伯利亞鋼鐵工業基地正是根據這個原理來建設的。

以上例子,也說明了鋼鐵工業對於原料(鐵礦石)和煤炭資源的依賴性。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實踐也一再證明:發展鋼鐵工業,首先必須有充足的原料和燃料。必須大力開發礦山資源,使礦石和煤炭資源有足夠的保證。例如,我國冀東地區擁有豐富的鐵礦石資源,主要礦山多靠近鐵路和灤河,交通、水電等建設條件也很好,區內煉焦煤與冶金輔助原料資源也相當豐富。因此,大力開發冀東地區的鐵礦資源,對於發展我國的鋼鐵工業有著重要的意義。

如上所述,大型的鋼鐵聯合企業,是鋼鐵生產集中化和聯合化的反映。這種類型的鋼鐵工業,對原料、燃料、建設條件、協作關系要求都比較高。現代化的大型聯合企業雖然數量不多,但它能帶動一批為它服務的工業企業的發展,而且能吸引一大批其它工業在其附近發展。同時往往又以用電、交通條件為發展其他工業的發展創造條件。一個現代化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的布點與建成意味著新的工業中心的形成,具有高度的戰略性。因此,必須在全國和大區域范圍內統一布局。在布局上除了考慮接近原料和燃料產地外,還要考慮全國和地區之間的生產平衡和國防安全的原則,以充分發揮它在部門或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骨幹作用。

中小型鋼鐵企業,由於能充分利用地方資源,建設周期短,建廠的技術經濟條件比較容易滿足,因此,必須因地制宜適當發展,使其與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互相配合、分工協作。

因各地的資源條件、建設條件、消費對象的需要不同,可以建立相對獨立的礦山、煉鐵廠、煉鋼廠、軋鋼廠和鐵合金廠,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為大工業中心服務,或為礦區附近某些工業服務等。

總之,影響鋼鐵工業布局的因素是錯綜復雜的,它不僅受原料、燃料與建設條件的影響,同時也受社會經濟和技術條件的制約。眾所周知,鋼鐵工業的布局應該接近原料或燃料產地,這是一條重要的原則。但位於日本沿岸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其原料、燃料全靠國外供應,產品亦大量出口。在生產遠離原料地和消費地的情況下,日本鋼鐵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仍具有競爭能力。之所以如此,除了企業本身採用了先進技術和大型高效設備外,其中方便的海運條件無疑也是一種重要因素。

目前一些國家正在研究採用更新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提取金屬的方法,如不需要再設置高爐,平爐和其他復雜車間;正在設想從礦石中直接使金屬還原,將以粉末狀的金屬放入電爐再熔煉,或將其直接壓製成必需的產品;正在擬議用中子照射加工金屬的新方法。一旦冶金工業實現了新工藝,將會對鋼鐵工業的布局,以及鋼鐵廠的布置產生深刻的影響。

PS:鋼鐵工業的生產,需要的原料品種多(如鐵礦石、焦炭、石灰石、耐火材料等)、數量大,消耗的燃料和水也較多,產品也都是笨重的鋼錠、鋼材,所以鋼鐵工業是一個巨大的復雜的生產系統,影響其布局的因素也很多。從提高生產的經濟效益出發,運費因素應是影響鋼鐵工業布局的主導因素,因而不論是原料還是成品,貨運量都是極其龐大的,為了降低運輸費用,鋼鐵工業的布局應接近原料地和消費地,或擁有良好水運條件的地區。
參考資料:http://218.63.248.165/RESOURCE/GZ/GZDL/DLBL/DLTS0115/14919_SR.HTM

D. 鋼鐵工業布局屬什麼密集型影響布局的因素主要是鐵礦石 能源和水等

是的,一般鋼廠靠大河邊,鐵礦石主要靠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

E. 工業生產需要使用能源的環節有哪些

終端能源消費這個術語主要用於能源行業,尤其是電力行業。下面具體介紹一下能源消費中的一種形式:終端能源消費。

能源消費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一次性直接消費,又稱終端消費;另一種是加工轉換消費,又稱中間消費。
終端消費是對中間消費而言,是指能源不用於中間加工轉換,而是直接投入到各種加熱、動力等設備,用於生產和非生產活動的消費。主要包括:

1.作為燃料、動力使用的能源。是指將能源投入到各種加熱、動力等設備,產生光、熱、功所消費的能源。

2.作為原料使用的能源。是指在工業生產活動中,把能源作為原料投入使用,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逐步轉化為另一種新的非能源產品,如化肥廠生產的合成氨、化工廠生產的合成橡膠等產品所消耗的天然氣、煤炭、焦炭;生產染料、塑料、輕紡產品所消耗的原料油等。

3.作為材料使用的能源。是指一些能源的使用,不構成產品的實體,只起輔助作用的消費。如洗滌用的汽油、柴油、煤油;各種設備所使用的潤滑油等。

4.工藝用能。是指在生產過程中既不作為原料使用,也不作為燃料、動力使用的工藝用能。如生產電石用電、電解用電等。
終端能源消費量=終端消費的各種能源折標准煤之和

F. 鋼鐵企業煉鋼能源主要是焦炭,那焦炭的來源是主要通過煉焦廠的采購還是通過煤炭采購後在鋼鐵廠內自主煉焦

鋼企主要是用焦炭來作為還原劑,至於焦炭的來源,部分大型鋼企都有自備焦化廠,自備化廠生產的焦炭直供鋼廠;也有些鋼廠沒有自備焦化廠,所以需要從焦化廠采購焦炭進行生產。

G. 鋼鐵產業包括哪些行業

我國是鋼鐵生產和消費大國,粗鋼產量連續13年居世界第一。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鋼鐵產業快速發展,粗鋼產量年均增長21.1%。2008年,粗鋼產量達到5億噸,佔全球產量的38%,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4.53億噸,直接出口摺合粗鋼6000萬噸,佔世界鋼鐵貿易量的15%。2007年,規模以上鋼鐵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9936億元,佔全國GDP的4%,實現利潤2436億元,占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9%,直接從事鋼鐵生產的就業人數358萬。鋼鐵產品基本滿足國內需要,部分關鍵品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鋼鐵產業有力支撐和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就業,對保障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鋼鐵產業長期粗放發展積累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盲目投資嚴重,產能總量過剩。截至2008年底,我國粗鋼產能達到6.6億噸,超出實際需求約1億噸。二是創新能力不強,先進生產技術、高端產品研發和應用還主要依靠引進和模仿,一些高檔關鍵品種鋼材仍需大量進口,消費結構處於中低檔水平。三是產業布局不合理,大部分鋼鐵企業分布在內陸地區的大中型城市,受到環境容量、水資源、運輸條件、能源供應等因素的嚴重製約。四是產業集中度低,粗鋼生產企業平均規模不足100萬噸,排名前5位的企業鋼產量僅佔全國總量的28.5%。五是資源控制力弱,國內鐵礦資源稟賦低,自給率不足50%。六是流通秩序混亂。鋼鐵產品經銷商超過15萬家,投機經營傾向較重。\

中國鋼鐵工業取得了多項世界第一,但世界鋼鐵生產大國並沒有成為鋼鐵生產強國,在全球鋼鐵產業格局中沒有話語權.

近幾年,中國鋼鐵工業取得了多項世界第一:產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費量第一,並一躍成為全球鋼鐵生產大國。但世界鋼鐵生產大國並沒有成為鋼鐵生產強國,在全球鋼鐵產業格局中沒有話語權。

中國鋼鐵產量佔全球總產量30%以上,在推動世界鋼鐵工業發展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為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也作出了重大貢獻。多年來,正是得益於鋼鐵工業提供的各類鋼鐵產品,才確保了國內機械、交通運輸、建築、國防等基礎行業的大發展。

但是,在獲得諸多「世界第一」的背後,中國也為鋼鐵工業的無限擴產付出了慘重代價。這代價不僅是物質上的、環境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不僅是短期的,還包括長期的,甚至影響到我國鋼鐵工業在做大後難以做強。

H. 哪些工業屬於能源重工業

重工業對能源的消耗很大,對於重工業來說能源的管理十分有必要,例如煤化工、石油、鋼鐵等這類重工業,萬洲能源監管和在線監測能源的使用十分必要,對於這類工業能源大數據監測平台比較有經驗

I. 煤炭作為一種重要能源,對鋼鐵廠有什麼作用

我是鋼鐵廠的。煤炭對於鋼鐵的主要作用有二:
1.
煤炭少成焦炭以後與鐵礦石一起進入高爐,焦炭起到還原劑的作用,碳把氧化鐵中的鐵還原出來,生成的副產品是煤氣,可以回收利用;
2.
由於焦炭價格昂貴,煉鐵成本高,近幾年發展了高爐噴煤技術,即把煤磨成麵粉一樣的力度,直接噴吹到高爐內,這樣可減少焦炭的用量。
煉鐵的後步工序煉鋼、軋鋼都不需要煤炭。

J. 鋼鐵廠能源部具體是干什麼的

鋼鐵原料采購、煤炭、電力、燃氣部門協調打交道的部門。

閱讀全文

與鋼鐵工業主要使用哪些能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土地摘牌後如何取消 瀏覽:128
奧迪s4加油多少錢每月 瀏覽:549
寶馬1系斷電後怎麼掛空檔 瀏覽:841
奧迪原廠導航哪個品牌好 瀏覽:723
中國對手工業的改造有什麼方式 瀏覽:370
奧迪一缸發動機在哪裡 瀏覽:986
上海哪裡修補汽車玻璃 瀏覽:301
新寶馬x1是什麼系統 瀏覽:486
賓士c63跑車多少錢一輛 瀏覽:918
河南濟源是什麼工業為主 瀏覽:72
汽車什麼色防曬 瀏覽:20
寶馬x1貸款月供多少 瀏覽:503
汽車美容精洗輪胎用什麼鍍膜 瀏覽:501
濮陽市哪裡維修電動汽車 瀏覽:974
麗水哪裡汽車噴漆好 瀏覽:810
桃江有哪些工業區 瀏覽:187
下雨天的汽車如何過夜 瀏覽:462
寶馬5系發動機怠速抖動是什麼原因 瀏覽:139
寶馬三系風冷有什麼影響 瀏覽:270
天津有哪些工業濾布信息推薦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