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賴比瑞亞工業有哪些

賴比瑞亞工業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2-01 12:44:09

A. 地理東南亞的農業工業和商業有哪些

農業:高溫多雨的氣候適合於種植大米。當地種植稻米的歷史悠久,適合當地居民作為主食。東南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蕉麻、金雞納等熱帶經濟作物的最大產地.馬來西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最大生產國.
工業布局:重工業集中在西部工業區,有污染的工業布局在遠離市區的小島上;市區以商業、金融業、旅遊業為主,有少量輕工業,同時合理安排綠地面積.
商業:東南亞旅遊業繁榮,旅遊資源豐富,與中國山水相連。吸引了大量的華人去旅遊。

參考網址。
https://wapke..com/item/%E4%B8%9C%E5%8D%97%E4%BA%9A/390261?bk_fr=remaining&page=250017&wpf=2

B. 在非洲如今極度貧窮的賴比瑞亞,為何物價卻高得驚人

因為賴比瑞亞自己沒有工廠建設,所以很多生活用品和原料都需要向外國進口,這樣一來必然很多東西的成本就增加,所以賴比瑞亞的物價一直都很高。


曾經有一些去賴比瑞亞當志願者的學生回來之後叫苦不堪,他說他當時在那差點就餓死了,本來想著自己去當志願者,好歹吃喝住行都有人解決。可誰知道去了賴比瑞亞才知道這邊的物價有多貴,那些前去當志願者的青年人交了伙食費之後,連國際長途電話都打不起,他們想既然購買做好了的食物這么貴,那我們就自己買東西來做飯吃。可這個決定顯然更加錯誤,因為去買食材你會發現食材更是高的可怕,而為了自己做飯,你還要買鍋買菜刀,這簡直是一條路走到黑,畢竟開弓沒有回頭箭,一頓飯吃下來可能就要花幾百塊錢。賴比瑞亞大部分人都只能吃地瓜葉子,稍微好一點的可以吃點土豆,洋蔥這種素菜能夠吃得上肉的家庭真的是少之又少。

C. 利比亞的地理

利比亞(阿拉伯語:ليبيا‎),面積175.95萬平方公里。利比亞戰略位置重要,並為產石油國,曾使它成為歐洲各國重要的貿易夥伴。從2003年起,利比亞積極與歐美各國改善關系,也達成許多的重大共識,目前聯合國對利比亞的制裁已經解除。

海岸線長約1900多公里。陸鄰埃及、蘇丹、查德、尼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

除北部沿海地區有狹長的平原及南部山區外,大部分均為沙漠,沙漠、半沙漠占總面積的94%。大部分地區海拔300-600米。

沿海地區屬地中海式氣候,內陸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境內無常年有水的河流,井泉分布較廣。石油是經濟支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天然氣開采和液化天然氣廠規模很大。還有鋼鐵、石油加工、電力、紡織、食品加工等工業。

牧民、半牧民占農業人口的50%以上,牲畜以羊、牛、駱駝、驢、馬為主。作物有小麥、大麥、花生、油橄欖、柑橘、椰棗等。

D. 有人了解利比亞的情況嗎任何情況我都想曉得,謝謝!

利比亞�
——白種人居住的地方�

--------------------------------------------------------------------------------

利比亞全稱"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位於非洲北部, 北臨地中海。①利比 亞一詞源於希臘語,是"白種人居住的地方"之 意,以區別撒哈拉(黑種人居住的地方)。利 比亞一名非常古老,早 在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象形文字就有記載。古希臘荷馬史詩《奧德 賽》中曾提及,但僅指埃及以西的整個北非或泛指整個非洲大陸。約 在300年,戴克里先皇 帝在昔蘭尼加北部建立上利比亞省和下利比亞 省。此名一向被作為的黎波里或柏柏里亞的地 理別名,泛指北非中 部。到1934年,義大利侵佔昔蘭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亞後,兩省合稱 為 利比亞殖民地。②此名原是住在埃及尼羅河流域以西的沙漠部落 名稱,稱來布人(Lebu)或賴 布人(Rebu),後希臘人把所有的北非人, 除埃及人外,統稱為利比亞人。現名為閃含語系閃 族語Lehabim的希 臘文形式。③源出希臘文Liba或lips,意為西南風,指利比亞位於希 臘的 西南方,與其隔海相望。古代利比亞的居民基本上是柏伯爾人, 公元前7世紀曾建立努米底 亞王國。公元前1世紀,淪為羅馬帝國的 領地。7世紀,阿拉伯人征服柏伯爾人。16世紀中葉 ,利比亞被奧斯 曼帝國佔領。1912年淪為義大利殖民地。二戰期間,英、法分治利比 亞。19 51年12月24日獨立,成立 利比亞聯合王國;1963年4月15日 改名利比亞王國;1969年9月1日 成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7年3 月2日改國名為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http://ly.mofcom.gov.cn/ddgk/ddgk.html
利比亞經濟

2005-10-16 12:47 文章來源:
文章類型:編譯 內容分類:其它

一. 經濟概況:

自1969年9月1日革命以來,利比亞政府為了擺脫殖民主義對其經濟的控制,推行了國有化政策。從1970年起,先後將外國石油銷售網、外國銀行、保險公司等收歸國有,將義大利人佔有的肥沃的田莊全部收回。自1971年12月宣布沒收美國石油公司起,先後將外國公司的全部或50%的股份收歸國有。但由於實行單一國營經濟,主要生活用品由國家補貼,所以市場蕭條,商業生活幾乎停滯。1987年後,利開始調整經濟政策,允許私人企業的存在,利經濟發展較快,但結構不平衡,糧食不能自給,日用品主要靠進口。利比亞是北非的重要產油國,歐佩克成員國,石油收入是利經濟的主要支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占出口收入的95%。石油收入使利比亞成為非洲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高的國家之一。為使國家經濟多樣化, 利比亞著力發展農業,工業和技術經濟等非石油部門。 1992年以來,利因洛克比問題受到國際制裁,其石油生產也隨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利經濟現在面臨一些困難,除有國家補貼的主要生活用品外,其它商品價格上漲,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但經濟尚能正常運轉。1997年,利提出新經濟政策,進一步放寬了對私有經濟的限制。2003年聯合國取消對利比亞的制裁後,為了發展經濟,改善經濟結構,擺脫經濟對石油的過分依賴,利政府制定和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對外開放,對內搞活, 增加財政支出, 積極吸引外資,在擴大開發建設石油天然氣項目的同時, 也在大力發展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和其他門類的工業,利比亞進入了對外開放和全面經濟改革的新階段。
利比亞與外國資本建立了一些合資企業,如在公共基礎部門。在許多領域建立了一些國家合作項目,並且有越來越多的私人資本參加到這些合作中來。
利比亞與大多數歐洲和非洲國家簽訂有經濟貿易合作協議, 並參加了所有的地區性阿拉伯協議。利比亞在雙邊協議下的對外投資涉及在多種工業部門建立的合資企業,包括養牛,農業生產,非洲地區的礦物開采,在馬爾他的項目建設,在突尼西亞的漁業捕撈, 在歐洲和拉美地區的工業產品生產。

二 . 利比亞主要經濟狀況介紹:
1. 自然資源:
① 石油、天然氣:利比亞油氣儲量十分豐富,石油總儲量估計有1000億桶,其中已探明儲量404億桶;天然氣儲量已探明的就達到1.31萬億立方米,是世界主要產油國和石油輸出國之一。
② 礦產資源:鐵(蘊藏量約20-30億噸)、鉀鹽、錳、磷酸鹽、銅、錫、硫磺、鋁土礦、鹽等。
③ 水資源:利比亞擁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其南部沙漠地下水資源已探明總儲量達250億立方米。
④ 海洋資源:利比亞擁有豐富的海產資源。經初步探查,海洋資源主要有:各類白魚、金槍魚、沙丁魚、海綿、珊瑚、海藻等。
⑤ 旅遊資源:利比亞擁有許多歷史、社會、人文遺產古跡、沿海沙灘、歷史古城、綠洲、沙漠景觀,陽光、湖泊和泉水。

2. 工業。自70年代以來利比亞政府重視發展本國工業,投入了上百億美元資金大力發展加工及製造工業。其目的是實現替代進口,減少消費品進口,增加重化工業品出口,實現出口產品多樣化,以改變單一依賴石油產品的出口狀況。據統計,自1970年至1997年9月,利已建成工業項目723個,此外,還有83個工業項目正在實施。利比亞除國營工業企業外,目前在工業方面的夥伴企業共有10,250家,涉及到食品、紡織、傢具、紙張、化學、金屬、建材、海洋捕撈工業等方面。
利比亞工業(不含石油及相關工業)主要包括食品、紡織、服裝、皮革、建材、五金、木材、飼料、紙製品、鋼材、輪胎以及汽車、拖拉機、冰櫃、冰箱、電視機組裝等。
--石油及相關工業。利比亞是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也是歐佩克成員國。利比亞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1990年底已證實的石油儲量達450至500億桶,天然氣儲量達12,180億立方米。利石油具有油質好、油層淺和易開發的特點。
利比亞石油生產始於1959年,此後石油產量迅猛增長。1970年達到最高峰,日產原油達到332萬桶,年產量達1.73億噸。1980年日產原油降至183萬桶;到1983年歐佩克採取限價保護政策,利比亞生產配額為110萬桶;1986年配額又調減至94.8萬桶;1990年8月海灣危機爆發後石油價格上升,利比亞石油日產量增至150萬桶。1992年以來,由於聯合國對利制裁,石油設備老化而無法更新,石油生產受到一定影響。1993年日產量是138萬桶;1994年日產量是141萬桶;1995年日產量是142萬桶;1996年日產量是144萬桶;1997年日產量是139萬桶。
歐洲是利比亞石油的主要市場。義大利從利進口大量石油,約占意進口原油的30%。義大利、德國和西班牙三國是利比亞石油的最大買主,三國從利進口的石油占利出口石油的四分之三。
利政府還積極開發和利用天然氣。近年來,利天然氣產量約150億立方米,主要用於國內消費,有小部分供出口。
自70年代後期以來,利政府積極發展石油化工業。現利已擁有非洲最大的拉斯烏努夫石化工業聯合企業,生產乙烯、丙烯和聚乙烯等化工產品。此外,利比亞還有7個生產甲醇、氨氣、尿素和液化氣的工廠及1個液體化學製品廠。利年產尿素60萬噸。上述各工廠基本上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的產品除少數尿素用於國內消費外,其餘均以出口為主。
--鋼鐵工業。米蘇拉塔鋼鐵聯合企業是利唯一的鋼廠,位於首
都的黎波里以東約240公里的米蘇拉塔市,引進德國、奧地利、日本、瑞典等國成套設備,是利比亞最大的工業企業。該企業第一期工程耗資60億美元,於1990年投產,設計能力年產鋼132.4萬噸。1992年產鋼93萬噸;1993年產鋼95.3萬噸。第二期工程於1994年開始興建,設計能力為年產鋼45萬噸。「米鋼」生產的線材和棒材(包括盤條、螺紋鋼等)90%供內銷,其它品種如輕、中型鋼材及冷、熱軋鋼卷板和平板等板材則絕大部分供出口,主要銷往阿拉伯國家和西歐的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
3.農業
利比亞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24%。全國土地面積的94%以上為半沙漠和沙漠,可耕地僅占國土的1.5%左右,約370萬公頃。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蔬菜、水果等。利比亞農牧業生產不發達,糧食不能自給。據統計,每年利比亞需糧總量60萬噸左右,其本國的糧食生產遠不能滿足這一需求,利比亞1996年產糧僅為29.7萬噸。而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食品。據統計,1996年利比亞進口食品及活牲畜總額達9.3億美元,佔全年進口總額的17.8%;進口食油及飲料等達1.16億美元,佔全年進口總額的2.2%。
利比亞政府重視發展農業生產,平均每年將其總收入的18%作為農業專款。
利比亞自1984年8月開始興建「人工河」工程,這是利最重要、最宏偉的水利工程,計劃耗資250億美元到300億美元。第一期工程已竣工,第二期工程也於1998年4月竣工,兩期工程均由韓國東亞公司總承包。目前,第三期工程正待上馬。
利比亞「人工河」實際上是一條深埋在地下7米、直徑達4米的水泥輸水管道網,總長度約4,040公里。主要目的是將利比亞南部沙漠深處豐富的地下水資源開發出來,將地下水匯集輸送到沿海北部地區,用於灌溉農田,解決工業用水和利比亞沿海城市居民用水。
據利比亞官方估計,到2000年,利比亞每年約需糧食70萬噸,水果83.3萬噸,蔬菜90萬噸,飼料120萬噸。「人工河」建設可較大地改善農牧業的現狀,增加可耕地和灌溉面積,有利於農牧業的發展。
4. 對外貿易:
利比亞主要出口產品是石油(產量80%以上供出口)。主要進口糧食、食品、機械、建材、運輸設備、電器、化工和輕工產品以及武器裝備。主要貿易對象是義大利、德國、西班牙、突尼西亞和土耳其等。2003年貿易總額206億美元。近年進出口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2001 2002 2003
出口額 120 116 143
進口額 53 74 63
差額 67 42 80
(資料來源:2004年1月經濟季評)
2002年主要貿易對象占利外貿比重如下(單位:百分比):
義大利 德國 西班牙 土耳其 瑞士
出口 42.6 14.1 13.6 6.9 4.4
義大利 德國 韓國 土耳其 瑞士
進口 25.6 9.8 6.6 6.6 6.5
(資料來源:2003年世界經濟數據)

利比亞投資環境綜述

2004-04-10 23:22
利比亞,一個神秘而富有吸引力的國家,它擁有豐富的資源,蘊藏著蓬勃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商機,在聯合國解除對利制裁後,正日益成為世界各國投資者注目的焦點和投資熱土。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利比亞的投資環境。

一、利比亞自然環境及資源
二、投資的外部環境
三、投資的內部環境
四、利比亞的投資政策
五、利比亞投資現狀

一、利比亞自然環境及資源

利比亞位於北非中部,面積177萬平方公里,人口548萬。東接埃及、蘇丹,西鄰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南界尼日、查德,北瀕地中海,與義大利、南聯盟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非洲北大門」之稱。

利比亞全境90%以上地區為沙漠半沙漠,沿海和東北部地區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其它地區基本上為沙礫覆蓋,為向北傾斜的高原和內陸盆地,沙漠中零星分布著一些綠洲,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

利比亞北部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冬暖多雨,夏熱乾燥,內陸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氣溫為35℃,冬季平均氣溫為15℃,年平均降雨量從北往南由500—600毫米遞減到30毫米以下,常有來自南部沙漠地區的沙漠風為害,中部的塞卜哈地區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

在這90%為沙漠所覆蓋的土地之下,蘊藏著豐富石油、天然氣、鐵、鉀鹽、錳、磷酸鹽、銅、錫、硅石、石灰石、高嶺土等礦產資源。據探測,利比亞原油探明儲量404億桶,估計總儲量達1000億桶;天然氣總儲量達1.31萬立方米;鐵礦石儲量20—30億噸;石灰石儲量1840萬噸;高嶺土儲量2004萬噸。

利比亞不僅有豐富的原油,而且還擁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利比亞南部沙漠地區地下水探明儲量達250億立方米,目前正在實施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項目—利比亞人工河項目通過總長4200公里的管網每日向全國輸送620萬立方米的生產生活用水。

由於瀕臨地中海,利比亞海岸線長達2000公里,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可供開發。經初步探查,利比亞的海洋資源主要有:各類白魚、金槍魚、沙丁魚、珊瑚和海藻等。

此外,利比亞還擁有眾多歷史、人文遺產和古跡,獨特的民俗風情,地中海風光、沙漠景觀等旅遊資源可供開發。二、投資的外部環境

近年來,由於利比亞實施多元化外交政策,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改善了與西方國家、周邊國家和非洲國家的關系,國際生存空間得到拓展,投資的外部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1、經過多年的外交努力,利比亞於2003年8月宣布承擔「洛克比」空難的民事責任,同英美就賠償問題達成協議,同意向罹難者支付賠償27億美元的賠償金,換取英美同意聯合國解除對利的制裁,2003年9月12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1502號決議,全面解除對利制裁。
2003年12月19日,利比亞出人意料地宣布全面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武器核查。利比亞在反恐、「洛案」和武器核查等問題上的合作態度以及長期保留美國在利的利益,得到了美英兩國的積極回應:英國於1999年利比亞交出兩名「洛案」嫌疑犯後便同利比亞恢復了外交關系,經貿關系也得到很大的發展,2003年英國宣布放鬆和簡化利比亞人的入境和居住審批手續,2004年初又呼籲歐盟解除對利的武器禁運,英利關系步入正常化軌道,發展速度很快。美國則在2003年初與利比亞秘密接觸,利宣布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之後,兩國正式開始討論關系正常化事宜,2004年初,美國國會代表團在卡扎菲上台三十餘年後首次訪利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2月26日,美國政府正式宣布解除美國公民赴利比亞旅遊禁令,並允許美國公司重返利比亞進行商務活動。種種跡象表明,利美關系實現正常化已為時不遠了。

2、由於地緣的關系,利比亞與歐盟的關系長期以來就十分密切,歐盟國家是利比亞進出口主要的來源國和目的國,即使在聯合國對利實施制裁期間,雙方的政治經濟關系也十分密切。99年聯合國中止對利的制裁後,利歐雙邊關系得到進一步發展,西地中海「5+5」對話機制的建立,增進了雙方的互信互諒,2004年初利法就「尤塔」案賠償問題達成協議後,影響利歐關系發展的最後障礙被掃除,近日,在利比亞召開的非盟首腦會議期間,歐盟主席普羅迪邀請利比亞正式加入於1995年成立的「巴塞羅納機制」,利歐合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3、作為非洲國家,利比亞強調其非洲屬性,倡導、組織了非盟、撒—薩聯合體、馬格裡布聯盟,積極參與非洲事務,調解爭端,加強和發展與周邊國家和非洲其他國家關系,致力於區域政治經濟合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利比亞在非洲事務中發揮的作用明顯提升。至於同阿盟的關系,利比亞淡化其阿拉伯屬性,在眾多問題上與其他阿拉伯國家特別是海灣國家的立場相左,要求對阿盟進行改革,因此與部分阿拉伯國家關系疏遠甚至緊張。三、投資的內部環境

1、利比亞自卡扎菲領導的「九.一」革命成功以來,利比亞政局一直保持穩定。

2、利比亞經濟發展情況
(1)、總體情況
利比亞是單一石油經濟國家,嚴重依賴石油的生產和出口。據統計,石油行業在利比亞GDP所佔的權重目前為52.7%,占其出口總額的95%,利比亞國家財政收入80%來自於石油出口。
卡扎菲上台之初,為擺脫殖民主義對利比亞經濟的控制,大規模推行國有化政策,將外國石油公司、石油銷售網、外國銀行、保險公司、外國人佔有的農庄土地收歸國有。同時,為改變利比亞的貧窮落後的面貌,利比亞利用國際油價大幅上漲之機,將大量石油美元投入經濟發展之中,建立了眾多國營工礦企業和基礎設施,長期實行國營計劃經濟體制。據統計,從1970年—1998年,利比亞建立的各類國營企業723家。在1973年—1985年期間,利比亞執行三個五年發展計劃,共投入700億美元資金,1986年後,利比亞沒有制定新的發展計劃,但每年都從財政預算中拔款50億美元用於經濟發展之中。
1988年「洛克比」空難發生後,國際社會對利制裁,再加上國際原油價格急劇下降,使利比亞經濟受到嚴重打擊,據估計,制裁給利比亞造成300多億美元的損失。
1997年後,為改變經濟困難境地,利比亞制定並執行改革開放、招商引資、發展多元經濟等政策,經過幾年的發展,利比亞經濟面貌得以改善,國家財政狀況持續好轉,國家戰略項目和基建項目重新啟動並得到較快的發展。
據利比亞中央銀行發布的統計數字:1999年—2002年期間,利比亞的GDP以1997年固定價計算,平均每年增長3%,2002年,利比亞國內生產總值(GDP)達249.8億利第(按97年固定價計算,為150.7億利第),約合192.2億美元,人均GDP4390利第,約合3377美元。國家外匯儲備2002年達到185.9億利第(約合143億美元),2003年6月30日已增至250.8億利第(約合192.9億美元),2002年國家外債約為40億利第(約合31億美元),當年減債2.21億利第。

(2)、各行業發展水平
利比亞是石油經濟國家,其經濟結構極不平衡,糧食不能自給,日用消費品主要依靠進口。其各行業發展情況大致如下:
工業:利比亞的工業以石油、石化工業為主,在王國期間,利比亞的石油生產為美國石油公司控制,卡扎菲上台後,實行石油國有化政策,1976年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已佔有65%的石油股份。1986年後利美關系惡化,美石油公司撤出利比亞,其他西方國家的石油公司趁機進入利比亞市場,填補美國石油公司撤離留下的空白。目前利比亞擁有5個煉油廠,日產原油140萬桶,大部分出口到歐洲國家。
石化工業是利比亞的新興工業,現擁有非洲最大的石化企業—納斯拉努夫石化工業聯合企業,生產乙烯、丙烯和聚乙烯等化工產品,此外還有7個石化生產企業,生產甲醇、氨氣、尿素、液化氣和其他石化產品。
除石油石化工業外,利比亞工業還包括食品、紡織、服裝、皮革、建材、五金、木材、飼料、造紙、鋼鐵、輪胎等加工製造企業和汽車、拖拉機、冰箱、電視機等組裝企業。其中食品工業在利比亞非石油經濟中所佔比例較大,產值佔加工業產值的34.6%,其次為鋼鐵、紡織及服裝。
從整體發展水平上看,利比亞工業(不含石油及石化企業)除食品、鋼鐵、建築、飼料等行業少數企業尚有發展前途、略有盈利外,目前絕大多數工業企業設備老化、技術落後,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有些企業已破產倒閉。

農牧業:利比亞農牧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24%,可耕面積約370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2%,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桔、橄欖、煙草、椰棗和蔬菜。利比亞的農業非常落後,據利官方統計,2002年其主要農產品年產量為:小麥9萬噸、大麥20萬噸、各種蔬菜120萬噸、各種水果66萬噸。利比亞牧場面積約850萬噸,養殖的牲畜主要為羊、牛、駱駝,其中羊1038萬只、牛107萬頭、駱駝23萬峰。利比亞近50%的糧食和畜產品依賴進口。
利比亞核心領導層高度重視農牧業的發展,每年都要到國營農牧場視察指導農牧業生產,利政府每年從其財政收入中拔專款用於農牧業生產。據統計,從1970年—1991年共拔款164億美元,平均每年達17億美元。

漁業與水產養殖:應該說,到目前為止,利比亞尚未對其海洋資源進行大規模開發和利用,據了解,目前在利近海進行海產捕撈作業的均為外國捕撈公司,僅限於捕撈金槍魚,公司數量有限。水產養殖方面也僅限於實驗室研究,尚未進入到實際運作階段。

旅遊業:利比亞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多年來沒有很好地開發利用。近幾年,利比亞領導人認識到國家不能對石油收入過分依賴,提出發展多元經濟的構想,旅遊業是其首選的領域。2003年以來,利比亞對旅遊業的開發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

對外貿易:世界原油價格波動對利比亞的對外貿易影響巨大。近十年來,受原油價格的影響,其進出口貿易額大起大落,呈鋸齒狀態勢。2000年以來,隨著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利比亞的進出口貿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據利比亞中央銀行最新統計顯示,2002年利比亞的進出口貿易額達到157.63億利第,約合121.25億美元,其中出口110.77億利第,進口55.85億利第,同1993年相比增長了276.3%,在2000年、2001年和2002年三年,年均增速達90%。統計還顯示,在1993年—2002年十年中,利比亞對外貿易一直保持貿易順差。
根據利比亞中央銀行的統計,利比亞出口商品主要是原油和石化產品,佔95%以上,其他工農牧業產品出口總量不足5%。進口商品中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所佔比重最大,其次分別為各類工業製成品、糧食及活畜、原材料等。歐洲國家和周邊國家是其主要貿易夥伴,義大利、西班牙和德國分列利比亞商品出口前三名,義大利、德國和沙特分列進口前三名。
3、基礎設施情況

利經亞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建設,其基礎設施在非洲地區是比較好的,投資所需的能源、電力、交通、通訊、生產用水等硬體設施比較完備。
(1)能源:作為主要的石油生產和輸出國之一,其能源生產供應不存在問題,目前利比亞擁有五個已建成投產的煉油廠,主要分布在納斯拉努夫、扎維亞、布雷加、托普魯克和塞里爾地區,目前日產原油140萬桶,利比亞計劃在今後幾年之內將其原油生產能力提升250—300萬桶/日。

(2)電力:利比亞電力供應充足,電網覆蓋全國。利比亞擁有各類電站470餘座,大型電站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地區,以熱電站和天然氣發電站為主。目前利比亞發電裝機總容量為470.8萬千瓦,2002年發電總量為17531萬千瓦時;輸電線路總長度達33000公里;各類變電站近8000座,輸出總功率1100萬千伏安。

(3)交通:利比亞的陸、海、空交通比較便捷。陸路方面,據利比亞統計部門發布的統計資料,1997年利比亞公路總里數達25535公里,其中,公路干線長度17985公里,支線長度7550公里,公路質量較好。利比亞沒有鐵路,目前正在籌建之中,計劃修建鐵路總長度3173公里。海運方面,目前擁有13個集裝箱港,71個集裝箱碼頭,貨物吞吐量達1212萬噸/年(2002年統計數)。空運方面,擁有15個機場,其中3個國際機場,目前開通了十餘條國際航線。除此之外,利比亞正在著手發展海事及空中管制系統,進一步發展交通建設,建立與世界水平同步的陸海空隊伍,以滿足交通運輸業不斷發展的需要,加強利比亞與鄰國和世界的聯系。

(4)通訊:利比亞通訊由國家郵電通訊總公司專營,向民眾提供固話業務、移動通訊業務、網際網路業務和國際衛星通信業務。近年來,由於利比亞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民眾與外界聯系日益增多,電話用戶增長迅速,其現有設施已不能滿足需要,為此,利比亞郵電通訊總公司最近已同我中興公司簽約,新建一GSM移動通訊網,近日還開通了行動電話國際漫遊業務。此外,還決定在近一兩年內對固定電話網和網際網路增容。這些項目建成後,利比亞的通訊狀況將有很大的改觀。

(5)工業用水:利比亞同大部分阿拉伯國家不同,它不僅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還擁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1982年,利比亞決定修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人工河工程,用口徑巨大的水管將南部的地下水輸往北部的的黎波里、班加西等主要城市,滿足城市生活及生產用水。目前,已完成三期工程,將南部的水源輸到了班加西、的黎波里,人工河沿線地區已有充足的水源供應。
二、投資的外部環境

近年來,由於利比亞實施多元化外交政策,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改善了與西方國家、周邊國家和非洲國家的關系,國際生存空間得到拓展,投資的外部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1、經過多年的外交努力,利比亞於2003年8月宣布承擔「洛克比」空難的民事責任,同英美就賠償問題達成協議,同意向罹難者支付賠償27億美元的賠償金,換取英美同意聯合國解除對利的制裁,2003年9月12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1502號決議,全面解除對利制裁。

2003年12月19日,利比亞出人意料地宣布全面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武器核查。利比亞在反恐、「洛案」和武器核查等問題上的合作態度以及長期保留美國在利的利益,得到了美英兩國的積極回應:英國於1999年利比亞交出兩名「洛案」嫌疑犯後便同利比亞恢復了外交關系,經貿關系也得到很大的發展,2003年英國宣布放鬆和簡化利比亞人的入境和居住審批手續,2004年初又呼籲歐盟解除對利的武器禁運,英利關系步入正常化軌道,發展速度很快。美國則在2003年初與利比亞秘密接觸,利宣布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之後,兩國正式開始討論關系正常化事宜,2004年初,美國國會代表團在卡扎菲上台三十餘年後首次訪利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2月26日,美國政府正式宣布解除美國公民赴利比亞旅遊禁令,並允許美國公司重返利比亞進行商務活動。種種跡象表明,利美關系實現正常化已為時不遠了。

2、由於地緣的關系,利比亞與歐盟的關系長期以來就十分密切,歐盟國家是利比亞進出口主要的來源國和目的國,即使在聯合國對利實施制裁期間,雙方的政治經濟關系也十分密切。99年聯合國中止對利的制裁後,利歐雙邊關系得到進一步發展,西地中海「5+5」對話機制的建立,增進了雙方的互信互諒,2004年初利法就「尤塔」案賠償問題達成協議後,影響利歐關系發展的最後障礙被掃除,近日,在利比亞召開的非盟首腦會議期間,歐盟主席普羅迪邀請利比亞正式加入於1995年成立的「巴塞羅納機制」,利歐合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3、作為非洲國家,利比亞強調其非洲屬性,倡導、組織了非盟、撒—薩聯合體、馬格裡布聯盟,積極參與非洲事

E. 利比亞的氣候是怎樣的

利比亞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面積1759540平方公里。位於非洲北部。東部與埃及交界,東南與蘇丹為鄰,南部同查德和尼日毗連,西部與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接壤。北部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1900餘公里。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區平均海拔500米。北部沿海有平原。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北部沿海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侯,冬暖多雨,夏熱乾燥,1月平均氣溫12℃,8月平均氣溫26℃;夏季常受來自南部撒哈拉沙漠乾熱風(當地稱「吉卜利風)的侵害,氣溫可高達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100—600毫米。內陸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侯,乾熱少雨,季節和晝夜溫差均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乾燥地區。的黎波里1月氣溫8—16℃,8月22—30℃。北部是地中海 氣候冬季多雨,夏季乾燥少雨南部是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班加西是利比亞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班加西區首府,人口約80萬。北部沿海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冬暖多雨,夏熱乾燥,1月平均氣溫12℃,8月平均氣溫26℃;夏季常受來自南部撒哈拉沙漠乾熱風(當地稱「吉卜利」風)的侵害,氣溫可高達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100—600毫米。內陸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乾熱少雨,季節和晝夜溫差均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乾燥地區。的黎波里1月氣溫8—16℃,8月22—30℃。

F. 非洲的民族工業有哪些

采礦業和輕工業。
1、采礦業黃金、金剛石、鐵、錳、磷灰石、鋁土礦、銅、鈾、錫、石油等產量都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2、輕工業以農畜產品加工、紡織為主要,比如「非洲國家咖啡組織」、「非洲花生理事會」及「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東非共同體」等等都是。這些組織運用集體力量,在籌集發展資金、創辦聯營企業、排除霸權主義的控制、促進區域開發和民族經濟的發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G. 賴比瑞亞的主要城市是哪些

賴比瑞亞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土地和水利等資源十分豐富。主要礦產資源有鐵礦砂(截止2014年已探明儲量超過100億噸),還有豐富的鑽石、黃金、鋁礬土、銅、鉛、錳、鋅、鎳、金紅石和藍晶石等礦藏。

森林覆蓋率為59%,佔西非地區上幾內亞森林帶總面積的42%,生產紫檀木、紅木、桃花心木等;

土地資源豐富,不僅適合發展優質橡膠,而且適合種植稻米、木薯、玉米、豆類、蔬菜、棕櫚和椰樹等。

境內河流水電儲能潛力巨大。

蒙羅維亞(Monrovia)是賴比瑞亞首都,蒙特塞拉多州首府。

市中心梅蘇拉多角是繁華的商業區,街道兩旁商店林立,人們熙來攘往,邊觀賞那琳琅滿目的商品,邊選購當地產的精湛新穎的手工藝品。跨過梅蘇拉多橋即達市區北部的布希羅德島,此為新興工業區和馳名遠近的西非唯一自由港——蒙羅維亞自由港。市區東部的首都山是政府機關的所在地,這里有行政大廈、國會大廈和市政大廳等。西非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賴比瑞亞大學(建於1862年)也設在這里。此外,還有博物館與國立圖書館等。蒙羅維亞也是全國的經濟和交通中心。全國70%以上的工業企業集中在這里,其中主要有煉油、橡膠、食品、啤酒、飲料、碾米、服裝、水泥和化工等。在布希羅德島上建立了「自由工業區」,美、德、巴西等國的30多家公司已在此建廠。此外,蒙羅維亞的捕撈業與魚類加工業也相當發達。蒙羅維亞也是全國的金融中心。

H. 非洲主要工業區有哪些

主要在幾內亞灣沿岸和南非
2008年。工業非洲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洲。大多數國家經濟落後。采礦業和輕工業是非洲工業的主要部門。黃金、金剛石、鐵、錳、磷灰石、鋁土礦、銅、鈾、錫、石油等的產量都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輕工業以農畜產品加工、紡織為主要。木材工業有一定的基礎,制材廠較多。重工業有冶金、機械、金屬加工、 化學和水泥、大理石採制、金剛石琢磨、橡膠製品等部門。

I. 如何有效的去開展利比亞的經濟

利比亞央行日前發布報告說,今年前9個月該國公共財政收入比預期少40億美元。該行7月曾表示,利比亞今年的石油和天然氣收入不夠支付政府職員薪水,缺口將達32億美元。利比亞政局自2011年後持續動盪,作為國家經濟支柱的石油產業受到很大影響。目前,盡管石油產量逐步回升,但經濟依然困難,百姓生活受到很大影響。利比亞是非洲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日產量在2011年前維持在160萬桶,百姓生活水平較高。但隨著政局動盪,石油產量銳減,2014年降至日均25萬桶。今年年初以來逐步恢復,目前達到日均100萬桶。「一直以來,利比亞的經濟完全靠石油出口。由於武裝組織將4個主要石油港口關閉了整整3年,石油出口大幅下降,導致了目前的經濟危機。」利比亞經濟和金融問題專家法拉傑對新華社記者說。利比亞央行報告將該國財政收入少於預期歸咎於石油、國內稅收和關稅收入減少。事實上,盡管現在利比亞石油產量大幅回升,但生產經營活動並不穩定。工人罷工導致油田停產、輸油管道被武裝分子切斷、油田被武裝分子佔領等事件經常發生。石油產量難以保證外,通貨膨脹、金融機構流動性不足、經常性斷水斷電、治安狀況惡劣等都是利比亞經濟發展和百姓生活面臨的大問題。由於外國電力企業幾乎都已撤出利比亞,電力設施缺乏維護,斷電成為利比亞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首都的黎波里每天斷電少則幾個小時,多則20個小時以上。在其他城市,連續斷電幾天的情況經常發生。斷電後通常斷水。「我們的解決辦法就是自備水箱。」46歲的的黎波里居民伊思坎達爾告訴記者。

J. 西方列強為什麼要打利比亞是因為利比亞的石油儲量嗎求明解

肯定是。利比亞石油潛力巨大,未探明石油儲量可達1000億桶

利比亞位於非洲北部,西北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西與沙烏地阿拉伯接壤,西南與葉門為鄰,東接埃及和蘇丹,西鄰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北瀕地中海。國土面積1 75.95 萬平方公里,人口604 萬(2007 年7 月)。利比亞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為非洲地區重要的歐佩克石油生產國,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九位,非洲第一位;石油產量居世界第16 位,非洲第三位。油氣工業為利比亞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發展高度依賴石油,油氣出口收人占其出口總收入的95% ,油氣稅收佔GDP 的 50%。隨著2003 年和2004 年聯合國和美國分別解除對利比亞的制裁以及國際市場高漲的油價推動了利比亞經濟持續增長,2006 年其GDP 增長6.1%。

一、資源與儲量

據BP公司《世界能源統計評論》(2007) ,截至2006年底,利比亞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415億桶(摺合56.81億噸),居世界第9 位和非洲第一位(圖1) ;天然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14908.91億立方米,居世界第21位(圖1)。油氣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錫爾特盆地(Sirt) ,探明的石油儲量占利比亞總儲量的80% ,石油產量占利比亞總產量的90% ,擁有Samah 、Beida 、Ra 即ba、Dahra一Hofra和Bahi大油田。儲量超過10億桶的大型、特大型油田有12個。此外利比亞石油具有油質好、含硫量低、開采成本低的特點。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00 年對全球待發現油氣資源所作的評估,利比亞待發現的石油資源量為82.71 億桶,天然氣為5973.76 億立方米。

2006 年以來利比亞油氣勘探不斷獲得新發現。2006 年Hellenic 石油公司在利比亞南部的Murzuq 盆地獲得新的天然氣發現,初步測試天然氣產量為3028萬一3679萬立方米/日,該財團的合作者woodside 能源公司擁有45%的權益,Repsol Murzuq 勘探公司擁有35%的權益,Hellenic 石油公司擁有20%的權益。2006 年德國RWE Dea AG 在利比亞獲得石油發現,發現井Al一C 193位於利比亞Sirte盆地,距利比亞首都黎波里東南500公里,鑽探深度1284米,用32/64一英寸油嘴測試獲得日產油410 桶。2007年7月,Verenex 公司和其合作者在利比亞Ghadames 盆地獲得新發現,合作者為calgary 石油公司和印度尼西亞的PT Medco 國際能源公司。在其產量分成區塊鑽探的Al一47/02井用128/64一英寸油嘴求產獲得最大日產油12500 桶,用32 / 64 一英寸油嘴求產獲得日產油6586 桶,Verenex 公司為作業者。2007 年5 月,Hellenic 在利比亞sirte 盆地獲得天然氣新發現,發現井為Al一NC206 ,該井鑽探的公司為Woodside 能源公司,該井2006 年 10 月 10 日鑽探,完鑽日期為11月18日,鑽探總深度為3475 米,但直到 2007 年3 月才完成測試,在上Sabil 地層測試獲得日產氣0.34 萬立方米,最大能力為0.47萬立方米,Woodside能源公司困:A 為作業者,擁有45%的權益,合作者RepsolMurzuq 勘探公司擁有35 %的權益,Hellenic 石油公司擁有20 %的權益。

二、勘探與生產

利比亞為20 世紀60 年代崛起的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1959 年利比亞首次發現石油,1961 年首次開始生產石油,之後產量大幅度增加。1970 年利比亞石油產量就達335.7萬桶/日,之後由於勘探發現率下降,1970 年利比亞革命政府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後改變了石油勘探開發政策,採取通過國有化確立國家對外國公司經營活動的控制權,並擴大國家參與石油工業的權利,為提高油價實行限產和保價政策,石油產量大幅度下降,1975 年石油產量為151.4 萬桶/日,比1970 年下降54.9% ;進人80 年代產量處於穩定時期,平均石油產量為120 萬桶/日;90 年代上升至140 萬桶/日,2006 年石油產量為1 83.5 萬桶/日(表1)。利比亞政府期望吸引外國公司增加投資來提高石油產量,期望2008 年將石油產量提高到200 萬桶/日.20 10 一2013 年將達300 萬桶/日。預計投資需300 億美元,將用於勘探、新油田開發和維持老油田生產。利比亞天然氣開發與石油類似,1961 年開始生產,產量為16 億立方米,之後大幅度增長,1 970 年產量達153 . 6 億立方米的高峰,之後產量開始下降,1975 年降至76 . 5 億立方米,之後進人穩定期。2005 年天然氣產量大幅度增加,為113 億立方米,2006 年產量為148 億立方米。目前利比亞政府計劃提高天然氣產量,擴大國內天然氣消費,用天然氣發電替代石油發電,以增加石油出口,此外還計劃擴大現有液化天然氣處理能力,增加天然氣出口能力,特別是出口到歐洲地區。

三、消費與進出口

利比亞的一次能源消費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利比亞國內石油消費量較小,生產的石油主要用於出口,約占石油產量的83% ,為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國(圖2)。2006 年國內石油消費量為28.4萬桶/日(表1)。石油出口收人約占利比亞國民收人的95%。2006年石油出口量為142.56 萬桶/日,主要出口到歐洲地區,占總出口量的85.3% ,主要為義大利44.21萬桶/日,佔31.0% ;德國23.01 萬桶/日,佔16.1% ;西班牙10.3萬桶/日,佔7.2% ;法國7.76 萬桶/日,佔5一4% ;瑞士4.95萬桶/日,佔3.5% ;其他國家還有美國、中國、希臘等。在中斷20 年後,於2004 年6 月利比亞首次恢復對美國石油出口,2005 年對美國的石油出口為5.6萬桶/日,2006 年為8.55萬桶/日。2006 年利比亞石油出口收人為369.5億美元,為歐佩克第八大石油出口國(圖3 )。預計2007 年出口收人將為299 億美元。

2006 年中國從利比亞的石油進口量為338.52 萬噸,佔全國石油進口量的2.3%。

隨著利比亞西部天然氣項目和一條投資66 億美元、管徑32 英寸、長 595 公里通往歐洲的綠溪 ( Greenstream )海底管線於2004 年10 月建成投產,利比亞的天然氣出口迅速增長,2006 年對義大利的出日量為76.9 億立方米,比2005 年的449 億立方米增長71.3% , 2004 年的出口量為5 億立方米。此前利比亞液化天然氣僅出口到西班牙的EnagaS , 2006 年對西班牙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量為7.2 億立方米,比2005 年下降17.2%。

目前每年來自利比亞海岸Melitah 的天然氣處理廠的80 億立方米天然氣可通過綠溪輸往義大利東南部的西西里島,之後再運往義大利大陸和歐洲其他國家,該管線年輸送量可增加至109 億立方米,義大利的埃尼(Eni )擁有該管線75 %的權益。 1997 年利比亞和突尼西亞達成協議共同風險投資建造一條從利比亞Melitah 地區到突尼西亞南部城市和工業區加貝斯( GabeS )的天然氣管線,2006 年11 月已開始設計准備工作,預計建設周期18 個月,2010 年可建成投產。按以前利比亞和突尼西亞達成的協議,每年利比亞向突尼西亞出口天然氣19.81 億立方米。

四、管理體制與政策

1969年卡扎菲政府推翻伊德里斯王朝統治執政後,於1970 年成立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 NOC ) ,負責管理利比亞石油工業,為上下游一體化公司,其領域包括勘探、開發、煉制、銷售等,主要職責是規范和制定國家石油政策和石油價格,以股東身份參與外國公司的經營活動。據美國 《 石油情報周刊 》 對世界120 多家石油公司的調查,2005 年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在世界的排名為第20 位。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控制著石油產量的50%。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擁有waha 石油公司(WOC)、阿拉伯灣石油公司( Agoco )、zueitina 石油公司(Zoc)和sirte 石油公司(SOC) 4個子公司。

1955 年利比亞頒布了首部石油法,1961 年和1%5年分別進行了修訂,目前新的石油法正在制定中。

由於多年來聯合國和美國對利比亞實行制裁,許多油田開發項目延期。2004 年解除制裁後利比亞為了吸引外國投資,於2005 年1 月舉行了制裁後的首次油氣勘探許可證招標,提供了巧個勘探區塊,共有近56 家公司提交了104 份標書。2005 年10 月又舉行了第二輪油氣勘探許可證招標,共有51 家公司參加竟標,其中19 家公司中標,獲得5 億美元的投資。2006 年12 月進行了第只次油氣勘探許可證招標,與前兩次的區別是,本次招標吸引了許多小公司參加。為了增加天然氣儲量,2007 年利比亞將進行第四次油氣勘探許可證招標,主要是陸上和海上的天然氣區塊,預計將有10一15個區塊,目前具體日期還沒有確定。

利比亞油氣資源勘探潛力較大,陸上和海域擁有許多未勘探區域,目前勘探區域僅占國土面積的25%。利比亞專家相信,經過增加勘探,利比亞的天然氣儲量可增至19810億一28317億立方米。另據麥肯錫咨詢公司預測,利比亞石油潛力巨大,未探明石油儲量可達1000億桶。

隨著聯合國和美國對利比亞解除制裁,利比亞巨大的油氣資源潛力受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石油公司的青睞,紛紛搶灘利比亞能源市場。目前在利比亞從事油氣勘探開發的國外石油公司既有在制裁期間就一直在利比亞從事勘探的義大利的埃尼(Eni)、奧地利的OMV和法國的道達爾(Total)等公司,也包括重返利比亞的美國雪佛龍德士占公司和西方石油公司,以及新進人利比亞的加拿大西方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Husky石油公司、印度石油公司、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Liwa、印度尼西亞的Medco 能源公司、沙烏地阿拉伯的Nimr 石油公司、印度的ONGC 公司、韓國Edco 公司、巴西的Petrobras 公司、加拿大石油公司和馬來西亞的PetronaS公司、德國的Wintershall公司和澳大利亞的Woodside公司。

閱讀全文

與賴比瑞亞工業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輪胎胎壓哪裡看 瀏覽:782
寶馬天窗怎麼向上開 瀏覽:276
我有一個馬達怎麼做汽車 瀏覽:335
suv奧迪寶馬賓士哪個好用 瀏覽:675
賓士雷達怎麼看 瀏覽:58
天津工業大學大澡堂廁所有多少個 瀏覽:670
華晨寶馬x3標配落地多少餞 瀏覽:238
賓士e掛上d檔怎麼不走 瀏覽:530
寶馬迷你換什麼樣避震比較好 瀏覽:841
賓士新車配件費用是什麼 瀏覽:778
如何為顧客介紹汽車 瀏覽:963
寶沃汽車是什麼 瀏覽:100
汽車貼全車膜可以保持多久 瀏覽:912
工業企業投入產出率是多少 瀏覽:525
杭州汽車南站到紹興多久 瀏覽:724
路虎攬勝極光賓士c級買哪個好 瀏覽:494
奧迪a4提速怎麼樣 瀏覽:184
汽車換車牌照要去哪裡 瀏覽:426
寶馬有什麼用呢 瀏覽:515
哪裡可以買到汽車椅子 瀏覽:671